1、花芽分化不良
西葫芦花芽分化与环境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连续的低温寡照容易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导致瓜胎短小,个别出现僵化,不利于伸长生长成正常瓜条。
2、水肥供应不足
在瓜条膨大时,如果肥水供应不足,或者植株根系受伤,不能正常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另外,土壤盐分过高、湿度过大,也会抑制根系吸收能力。如果茎叶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容易造成西葫芦花不能正常受精,容易形成尖嘴瓜。
3、授粉不良
西葫芦雌花授粉不完全,或者是授粉以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干物质积累少,容易形成蜂腰瓜。在高温干燥、低温多湿的天气中,西葫芦植株长势弱,也会助长蜂腰瓜的产生。在开花结果期,如果硼素吸收不足,容易引起植株细胞分裂异常,子房发育过程中产生蜂腰现象,当然了,缺钾也会出现蜂腰瓜。
4、留瓜不当
过早留瓜、留瓜过多,会使功能叶片不够,植株不能满足营养和生殖生长需求,地下根系生长与地上生长出现矛盾,容易造成生育期产量和质量下降,进而形成畸形瓜。
5、不良农用物资及其他原因引起西葫芦畸形生长
比如品种选择、使用含有激素肥料、使用不当成分含量浓度的药物授粉等,均会造成西葫芦生长失衡,导致坐果异常。除此之外,抹瓜时药剂浓度过大,抹瓜时间过早,也容易导致瓜条发育不正常,形成短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