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的标准定义

更新时间:02-01 综合 由 淡忘 分享

一、防灾:

是指灾害发生前一切有助于防止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和活动。我们通常把减灾活动划分为三个环节,即防灾、抗灾和救灾,防灾是相对于抗灾和救灾而言的。防灾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制定设计规划和工程选址时尽量避开灾害危险区二是在灾害发生前将人和可动资产撤离灾区三是种种工业流程在灾害发生时对某些重要环节采取自控的或人为的减灾技术。

二、减灾:

是通过发挥因素的作用,控制致灾因素,防止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三、减轻自然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

1、各种自然灾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常在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同时或接连发生,形成灾害群发的局面。由相互联系的自然灾害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之为自然灾害系统。

2、减轻自然灾害是全民的事业,要由领导、科学家和全体人民协调行动才能发挥更大的减灾效益。

3、减轻自然灾害工作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一系列主要措施,这些措施是相互衔接,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所以必须统筹安排。

4、许多自然灾害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诱发的,因此,只有系统地研究减灾措施,才能防抗某种灾害。所以,把整个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防灾减灾的标准定义

防震减灾,通俗的说,就是减少和降低所有的灾害。

比如洪水、山洪爆发、泥石流,人们在暴雨来临时,把这些大部分的水堵在当地,让它不能伤害到我们。还有把这些被堵在当地的水,加以合理的调配,可以降低多种灾害。比如山火、旱害,还有一个,降低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最大的好处是,提高淡水的拥有量。

如何将暴雨时的水堵在当地 我们可以修建一定数量的小水坝,坝高10米左右,这样子,地球上的山沟可做到,希望地球上的人们不要战争、不要杀戮,将这些资金投到造福人类的事业上来。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防灾减灾的标准定义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地震紧急救援体系。

具体是:

一、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监测和速报前兆信息的捕捉地震预测预报群众性地震动物宏观网络建立重点地区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等。

二、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地下隐伏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抗震能力较弱建筑物的加固村镇要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公共设施和住房等。三、地震紧急救援体系:破坏性地震预案及相关预案的制定生命线应急保障队伍的组建、完善及演练地震应急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地震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设 地震应急专项资金、救济物资、药品等储备。

声明:关于《防灾减灾的标准定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93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