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有它的物质表现形式,语言的物质表现形式就是语音。
对于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要素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语言学界有不同看法。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般将语言看作是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出现以后,很多学者认为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是“语义——语法——语音”,他们认为语言符号是由声音(sound)和意义(meaning)两部分组成,并且通过语法(syntax)组织起来的。
语言的四大支柱
节奏:即语言表达的快慢进程。针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场景,演播时的节奏运用也不一样。
停顿:即演播时的断句和换气。由于文字和语言表现形式有较大区别,在演播时,不同句子之间的节奏和断句也至关重要。
语调:语调是人物表达情绪的关键之一,不同的语调展现出来的意思也千差万别。
重音:突出语句段落中的重点
语言的四大支柱
一、语言的四大支柱
1、 停顿(语言第一大密码)
停顿作用:通过语气的连贯和气息的连贯推动小说情节的向前发展。
(1)逻辑停顿:”,”。”等等符号的停顿,是最基本的停顿方式
不能出现错误的逻辑停顿
(2)语气停顿:
偷气与强调: 学会偷气,经常会把最后一个字拉长(意不断语断),语气强调多在结尾,停顿压缩把情节拉向高峰,把停顿压缩可以制造紧张氛围。
要不断的找感觉和练习才行。
2、 节奏
节奏区分:冲击压和静压
(1)定义:节奏就是事物发展进程当中的进程表现,即情节的快与慢。
恐怖和惊悚的区别:恐怖是对未来的不良预期,给的是静压。惊悚是现场发生的危险。
(2)作用:A.节奏是要定基调的(基调节奏),与作品基调有密切的关系。
B. 模拟画面(客观节奏)
模拟节奏要根据情节给出的内容来确定的节奏。
C. 表现内心(主观节奏)
内心节奏是根据人物内心想法表现出的节奏。
D.叙事
叙事(旁白)节奏,取决于演播者对故事的理解把握,控制故事的节奏,节奏变化能有效的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3、 重音
作用:强调和区分。
(1)逻辑重音:区分
(2)语气重音:强调一定要注意文章前后贯穿,一定要提前备稿,才能用对重音。重音能对小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演播着再创作的重点之一。言情类要抒发感情尽量少用重音,理性的文章(如纪实类)需要多用重音。
充分备稿,是正确演播的关键
(3)装饰重音:装饰,为了让这句话好听,常常在朗诵上使用。
4、 语调
语调的作用:人的情感和语言的性格主要靠语调表现出来。语调是第二种语言,能表现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语言的形象主要依靠语调体现。语调的简单规律:上升为疑问下降为肯定变化为嘲讽。语言的四大支柱共同组成了语言的神韵。只有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才能使演播更有色彩!
播小说常用短调子,朗诵时常用长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