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
《左传·隐公七年》“ 戎 朝于 周 ,发币于公卿” 杜预 注:“朝而发币於公卿,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 唐 孔颖达 疏:“朝於天子,献国之所,亦发陈财币於公卿之府寺……自汉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
泛指高级官员的府邸或官署。
《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闲,府寺宽敞,舆服光丽。”
府:地方行政长官或达官贵人的官邸。
以八法治官府。——《周礼·太宰》。注:“百官所居曰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尉缭子·武议》:“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
邸:战国时诸侯或朝见皇帝时在京城的住所。泛指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
邸舍:战国 时的诸国客馆。
《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 文姜 自留邸舍,闷闷不悦。”
《说文》属国舍也。《徐曰》诸侯来朝,所舍曰邸,有根柢也,根本所在也。
《前汉·文帝纪》至邸而议之。
《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今人因谓逆旅皆曰邸舍。
寺: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
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管子·度地》:“官府寺舍及州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
《唐书·百官表》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後魏以来,卿名虽仍旧,而所莅之局谓之寺,因名九寺。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周礼·遗人》
适子之馆兮。——《诗·郑风·缁衣》
《礼·曾子问》公馆复,私馆不复。
《注》公馆,若今县官舍也。
于豳斯馆。——《诗·大雅·公刘》
晋师三日馆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公子围聘于 郑…将入馆。——《左传·昭公元年》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室: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也用以指诸侯王国或政权。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左传·襄公十一年》
鲁桓公后代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发展势力、扩充疆土,使鲁国出现“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公元前562年,三桓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分公室)公元前537年,三桓改三军为二军,分成四份,季孙氏独得两份,掌一军叔孙氏、孟孙氏各得一份,合掌一军。(四分公室)
公家:犹公室。指诸侯王国。
《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淮南子·人间训》:“ 田子方 见老马於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
古代大官官邸名称
大型家族、地方富豪、官员常用的府邸名字都是姓氏+府,比方说“林府”
也有的府邸使用爵位或官位+府,比方说”恭王府“
还有皇上赐封的府邸名
一般普通百姓的家是称不上府邸的。这些府邸名字出现频率大致为 ”姓氏+府“>”爵位+府“>”皇上赐封的府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