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南(460—前551年),男,春秋时楚国令尹,芈姓,熊氏,名追舒,字子南,楚庄王之子。
楚共王(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60年),芈姓,熊氏,名审,楚庄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楚共王年幼即位,由重臣子重专政。公元前590年,发生“子重之乱”,大夫申公巫臣逃到晋国,成为谋士。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60年。
楚共王三十一年(前560年),去世,其子熊招继位,是为楚康王。
楚庄王的儿子
楚庄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审继承了王位,是为楚共王。
根据史籍记载,楚庄王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审、子囊,子庚以及子南。
身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是在公元前591年因病去世的,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子重、子反按照其遗愿将审立为新国君。而随着楚庄王的逝世,楚国霸业也随之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楚庄王的儿子
楚庄王之子,楚共王(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60年),芈姓,熊氏,名审,楚庄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周定王十六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其子熊审(楚共王)继位。楚共王继位时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大部分诸侯都因为楚庄王的霸业而归附楚国。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楚共王在蜀城召开诸侯会盟。诸侯在蜀城之会上追授楚庄王霸主之名,楚国霸业达到了顶峰。
然而从周简王二年(前584年)开始,楚国的霸业便急转直下,而争霸对手晋国开始复霸征程。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楚国与晋国在鄢陵展开战略决战,史称“鄢陵之战”。结果楚共王率领的楚军大败,楚国失去霸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