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是古人对宇宙空间的一种等级划分,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在这方面道教和佛教还有所不同,道教的三界是指天、人、地,佛教的三界则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道教与佛教“三界”观的共同点是,人可以通过对意念的控制来实现从较低的一界上升到较高的一界的目的。
“四海”之说,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人们认为中国位居世界的中央,因而起名“中国” “中原”,在中国的四周包围着广阔无边的汪洋大海,分别叫作东海、西海、南海、北海,这就是“四海”的由来。
“四海”之说是中国古人对世界地理的认识,这种认识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就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旧时的俗语中亦有“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的话。
至于“八荒”的说法更是基于“四海”之说的认识之上,对中国领土之外八个方向上其他国家的一种统称,意思是“八方荒远的地方”,中国古人把“八荒”之地称为“蛮” “夷”,认为他们是落后民族,不值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