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文化意义

更新时间:01-28 综合 由 伊人 分享

对联的含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文化意义

对联是民俗文化中和谐,喜庆的象征,人们从对联的大智慧中,找出更适合自家门户的”联语”,联逢时序,联以配位,贴上内心祈盼的祥和与安庆。

声明:关于《对联的文化意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96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