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花起源

更新时间:01-31 综合 由 枝桠 分享

缠花源于明代,盛于清代,现存于民间的藏品极少,并且被列为湖北省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我国除了湖北英山缠花纳入非遗之外,客家缠花也很有名,福建和台湾也有很多手工艺人。

所谓“缠花”,就是用多色丝线在坯架上缠绕出各种美术品。坯架以纸板和铜丝扎成各种形状的坯架。缠花的题材有鸟、兽、虫、鱼、花、果、汉字等用于民俗礼仪、装饰艺术品。

缠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凝结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审美情趣。但作为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在历史中几乎消失过一段时间。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极大的丰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挖掘拯救开始关注。

缠花初产生时,主要用于地域性的婚嫁仪式等,但近些年来已经完全见不到代表婚嫁习俗的特色缠花,使得这一主要效用的丢失,使缠花渐渐没落,所以想重新继承发展,需要在缠花的用途上扩大化,比如成为日常品、艺术礼品、高端商务礼品等,让人们了解并使用,也让全世界了解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

缠花起源

缠花最初出现于湖北英山,又名英山缠花,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以丝线独特的光泽感和形状的柔美感俘获人心,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是人们心中的“吉花”,常用于婚嫁和寿宴,寓意吉祥富贵,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极具民族特色。制作缠花的材料有很多种,如蚕丝线、绒线、绣线、紧捻蚕丝线和紧捻绣线……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质感也有所不同。

丝线所制作的缠花细腻平滑,十分逼真,绒线和绣线的成本略低,但别具复古感紧捻蚕丝线所制缠花为精品,远看具有隐隐约约的水波纹光泽感,价格昂贵,适合收藏。

现代也有很多爱美人士选择在大喜之日以红色缠花为敬酒服的配饰,简洁大方,且缠花寓意缠绵的情意,颇受欢迎。

缠花起源

缠花源于明代,盛于清代,现存于民间的藏品多属民国时期,解放后虽然曾有缠花工艺流传,但收集到藏品极少,这样看来的话,缠花也是一门珍稀的手工艺了。

声明:关于《缠花起源》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98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