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山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意思是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孟浩然《 宴梅道士山房》“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2、鸿鹄
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相对应的就是“燕雀”。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辛弃疾有好几首诗中都用了“鸿鹄”以表自己的雄心壮志,《水调歌头》“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念奴娇·少年握槊》“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dōu móu)。”这里的貂蝉指的是贵族帽子上的装饰物,兜鍪是古代打仗用的头盔。
3、杜鹃哀啼形容悲伤
为什么是悲伤呢因为有个典故,从前有个君主名叫杜宇,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
杜鹃又有些别称如子规、杜宇、望帝、蜀鸟。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里头,用的就是“子规”这个名字,“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与鸿雁对应的鸟
大雁。
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属于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喜欢结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会聚集成十、百、甚至上千只的鸿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