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02-02 综合 由 念旧 分享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宫廷戏里大家耳熟能详,那么,它的源头在哪里呢?

  若说源头,还要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谈起。他称雄天下,于是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了,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看来“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诏曰”这两个字则最早用于汉代的帝王文书中,之后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

  可是,“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朝以前,却从未在历史中出现过。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奉天承运”这四个字连用就是开始于朱元璋,不仅因为他命名的“奉天殿”,也还因为他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这几个字。而这一说法则是由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最早提出来的,在他写的一本《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明太祖训中曾经说过,皇帝所执的大圭刻着“奉天法祖”这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皇帝颁布的诏书前面也都会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奉天承运皇帝”这称号再加上“诏曰”这两个字,重新断句,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电视剧常听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声明: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究竟是什么意思》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91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