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为什么三次搬家

更新时间:02-02 综合 由 孤己i 分享

  《三字经》里面有一句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就是孟母三迁以及劝孟子读书学习的故事,那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

  孟子(名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幼年丧父,母亲靠纺纱织布维持生活。为了不让孟轲跟淘气的孩子玩耍而耽误了学业,孟母决定把家搬到一处安静的地方。

  可是,新搬的地方隔壁是个铁匠铺,小孟轲竟学铁匠玩起打铁来了。

  于是,孟母再次搬家。

  这次,她干脆搬到了郊外的荒野之处,她以为荒郊野外的,没有人为的干扰,儿子就能专心念书了。没想到,清明节时,荒野里一下子来了许多上坟扫墓的人。小孟轲又经不起诱惑,偷偷地溜出家门去观看,并且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树枝挂纸钱、烧香、磕头。

  为了儿子的学业,孟子的母亲曾不惜三次搬家。

  孟母一气之下第三次搬家。这回她将家搬到了一所学校边上,将儿子送进学校拜师读书。可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使小孟轲忍耐不住,逃学了。孟母将儿子拖到织布机旁,拿把剪刀“咔嚓”将自己织的布剪断了,说:“不肯读书的人将来长大了就和这剪断的布一样,是无用的东西!”

  孟轲幡然悔悟,明白了母亲多次搬家的良苦用心,从此发愤读书,心无旁骛,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学问家,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声明:关于《孟母为什么三次搬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91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