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蔽。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
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形容死去活来。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表说出来的话就要算数。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指宰割的工具。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圣人或贤人,旧指智慧超群,才能出众的人;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15、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原指无力对抗敌人,以逃跑为上计。现多指摆脱困难处境。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的窘困境地。
19、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形容两头没着落。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溃:溃决。被大水冲破堤防;蚁穴:蚂蚁洞。千里的长堤,由于有小小的蚁洞而崩溃。比喻小事或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2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木。比喻没有基础、根源的事物。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2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
2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2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思想。
30、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象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一样永恒。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问题,仁者看见它,说它是仁;智者看见它,说它是智。比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晕: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比喻事故或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3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有节奏地进行。
3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后泛指敌人要及时锄掉。
3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原来用来比喻反动统治者施行暴政,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8、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3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之处;桑榆:日将落时,余晖在桑榆之间,指日落处。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得到胜利、收获。
4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4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得到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也不愿苟全性命。
46、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牛后:牛肛门。宁可小而洁,,不愿大而臭。旧时比喻宁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摆布。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里。连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在哪里呢?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此基础上的东西就无法存在。
4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
4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加以。根据群众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缺点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5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境界。后泛指以勉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5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鸣:比喻发表意见。百家争鸣,原来指我国战国时儒、道、墨、法、纵横、农、杂、阴阳、名(兵、小说)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这里比喻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5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即马陆,切断后仍能蠕动。僵:硬。后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5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54、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非但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往往把事情搞糟。也指办事不怀好意者。
5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人;旁观者:观棋者。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过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
5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5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鲁庄公的弟弟,曾经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先后杀掉两个国君。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国家就不得安宁。
5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本人一样。比喻对人物刻画描写得栩栩如生。
59、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
60、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克:攻下。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打仗没有不赢的。百战百胜。
61、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的就不善良,善良的就不来。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方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6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6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文采。行,流传。说话要是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的人只要出于善意,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所批评的错误,也足以引以为鉴戒。
求八个成语故事!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衣锦还乡
《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列传》
庆远字文和,元景弟子也。……霸府建,为从事中郎。武帝受禅,封重安侯,位散骑常侍,改封云杜侯。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帝饯於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忧矣。」始武帝为雍州,庆远为别驾,谓曰:「昔羊公语刘弘,卿后当居吾处。今相观亦复如是。」曾未十年,而庆远督府,谈者以为逾於魏咏之。
刘邦的四面楚歌更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将士痛哭。想当初,项羽为了功秦而痛失了“先破咸阳者为王的良机”。再因“为人不忍”错失在鸿门宴上杀刘邦的机会;后因“火烧阿房宫”后想“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有智者建议他在秦地建都称王。而项羽面对秦宫破残,又思欲东归,还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此话一针见血的道出了项羽“衣锦还乡,荣祖耀宗”的观念。俗话说得好:“好男儿志在四方”。项羽虽然具备中国古人的传统思想,但他又胸怀“称帝”的大志,在他8年的浴血奋战中,始终是个孤独的悲剧英雄。项羽一方面想当帝王,一方面也想当人人羡慕的大英雄。并一心想在江东父老乡亲的面前扬名显威。这些都成了他难成帝业的“拦路虎”。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成语释疑: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成语示例:狼狈逃窜的匪徒~,吓得魂不附体。
(其中~代表本词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成语故事:西晋末年发生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晋朝渡江来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不过,北方后来被前秦全部占领,与江南的东晋对立。
当时前秦的首领叫苻坚,他请汉人王猛当他的宰相,一心要让国家变得十分强盛。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心愿,苻坚就带着八十万大军攻打南方。晋朝的君臣一听到消息都非常害怕,只有丞相谢安十分镇定,从容不迫地安排打仗的事情。
就在淝水这个地方,谢安趁前秦军队还没集合好,迅速派兵渡河去偷袭前秦的军队。前秦因此输得很惨,士兵到处逃命,听到风声或鹤叫的声音,都以为是晋军要打来了,非常的害怕。在这场战役中,前秦的士兵伤亡惨重,同时决定了南北日后长期对峙的局面。
为虎作伥
〖解释〗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出处〗《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消灭越国。三年后,夫差率领雄兵攻伐越国。双方交战后,越败吴胜,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文种买通离间吴国大臣伯嚭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不灭越国。越国得以保存。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回到越国的勾践,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二十年,他雷打不动,天天如此。公元前473年,勾践秘起藏于民间的三万雄兵,一举将姑苏城团团围困。此时,夫差还有五万兵马,却因粮草难济而不敢出城一战。勾践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
哀鸿遍野
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安居乐业
出处《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释义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故事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希望你采纳!!
有哪些八成语寓言故事加内容
是8个字的成语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故事: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认为人世上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运已经安排好了的东西,人们想改变它是不可能的,只能顺从自然的摆布,不要去争取,这样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说不定还会有害处,这就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成语故事: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看到朝***败,奸臣当道,预感到潜伏变乱的危机,他借送朋友入蜀之机写下《蜀道难》这诗揭示现状:“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国相国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绩,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补,经常巡视,一发现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
关于八面威风的成语故事
八面威风来
威风:令人敬畏的自气势。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拼音]
bā miàn wēi fēng
[出处]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例句]
他在这里是个八面威风的人物。
[近义]
威风凛凛得意洋洋威势赫赫威仪非凡...
[反义]
萎靡不振失魂落魄卑躬屈膝威风扫地
八字成语故事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官名)窦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
(今新疆全省,甘肃边,和葱岭以西中亚一部份地区)。他首先到郑善国。国王早知班超为
人,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忽然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约三十六人说:“郑
善国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躇踌不知顺从那一边。聪
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经过打听,果然是这样。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我们现在处境很危险,匈奴使者
才来几天,郑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郑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
送给匈奴。你们说,这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他使继续道:“不
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
了。只有这样,郑善国王才会诚心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同伴,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
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以后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用来说明人们做
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例如有几位科学
家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农田的可能性,准备到冰山实地考察和实验。这是一件危险而
艰辛的工作,但他们认为不实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实结果。这种情况,便可说是: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1“虎穴”指的是(险境或艰辛),"虎子"指的是(你要的成果、目的)
2虎穴指的是(冰山实地),虎子指的是(真实的实验成果)
2)我们国家为得到内陆并盖资料,派了科考队员去考察,真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聂荣臻政委带领军队在黄陂打伏击战,打到最后有一
对敌军拼命逃向山谷口,然后聂政委亲自下山攻打敌军,
尽管这样很危险。聂政委顾不得危险,带人冲向了战场。
这场战斗歼灭了大批敌人,还活捉了两个师长。这种情
况,可说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故事。8字词语
八字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人向隅,满座不乐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一人拼命,万夫莫当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夫出死,万乘不轻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有关老师的八字成语故事
诲人不倦huìrénbùjuàn
[释义]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版不知疲倦。
[语出权]《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正音]诲;不能读作“huǐ”。
[辨形]诲;不能写作“悔”或“侮”;倦;不能写作“卷”。
[近义]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用法]含褒义。用来形容教导人特别耐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
①他一生勤勤恳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成语故事有哪些(至少8个)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两虎相斗
龙生九子龙蛇混杂
龙腾虎跃
比翼双飞
鸟为食亡
羊质虎皮
并驾齐驱
老牛舐犊
老骥伏枥
过街老鼠
杀鸡吓猴
沐猴而冠
忘恩负义
两虎相斗
两鼠斗穴
驴鸣狗吠
吴牛喘月
鸠占鹊巢
坐山观虎斗
如狼牧羊
纸老虎
初生牛犊不怕虎
虎口逃生
虎不食儿
虎头捉虱
虎落平阳
虎踞龙盘
鱼目混珠
鱼烂而亡
鱼游釜中
兔子蹬鹰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贪饵丧生
买椟还珠
负荆请罪
此地无银三百两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白云苍狗
车水马龙
度日如年
黄粱美梦
嫁祸于人
鸡飞狗走
井蛙立志
快马加鞭
两面派
盲人瞎马
门可罗雀
目无全牛
南柯一梦
泥牛入海
千军万马
流金铄石
寒木春华
春华秋实
潇湘八景
千锤百炼
邯郸学步
点石成金
成语故事八字成语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星星之版火可以燎原
万事权俱备只欠东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成语故事八字成语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一饭千金
礼贤下士
负荆请罪
管鲍之交
大义灭亲
风吹草动
有志者事竟成
鸡鸣狗盗
塞翁失马
舍生取义
一鸣惊人
破釜沉舟
一败涂地
半途而废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毛遂自荐
虚位以待
【描写寓言故事的八字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