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命理,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推演人的命运吉凶休咎、穷通祸福的学问。然而时至今日,却被一些人不务正业的“开发利用”,用来择日、看风水、调风水等等,在今人手里,可以说无所不能。究竟是这些人水平真的超越古人,还是用错方向?还有学了几个月八字,就自作聪明的以八字用神喜忌来给人进行各种择日操作,不知隔行如隔山,这种掩耳盗铃的“跨界操作”,可能会杀人于无形之手。《选择求真·论相主》曰:“相主者何?以四柱八字辅相主人之命也。从来皆论生年,不论生日,有论生日者非古法也。
至于用八字喜用五行来调理风水的,前文已述,这种只能在风水学理的基础之上,做锦上添花之功,而很多时候,舍弃风水之道而全赖八字喜用,犹如如履薄冰而燃薪取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未显其效却祸不旋踵。学术不精,决不可越俎代庖酿下恶果。
关于学四柱八字的书注意看图上的红色标记,、、、、、基本上包括了网络上入门到高阶的全部几百册八字书籍
四柱八字经典书籍目录:
01、《子平真诠》
朝代:清代
作者:沈孝瞻
内容简介:主要是论述人生格局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远远不如《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拿来解析720日时断,大部分会翻车。
02、《玉照定真经》
朝代:宋代
作者:张颙
内容简介:包含大量的实用技法,包含寿命、出生、疾病、漂泊、人生成就的实用断法。论命方法朴素简洁,运用阴阳、五行、纳音刑战、干支取象、八卦、六神煞等理论和方法,对八字进行论断,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四柱命理学著作。
03-《神峰通考》
朝代:明代
作者:张楠
内容简介:包含动静、盖头、病药说、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等学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一定的迷惑作用。可以作为参考书目。
04、《三命通会》
朝代:明朝
作者:万民英
内容简介:该书内容非常驳乱庞杂,大量借鉴《五行精记》、《渊海子平》、《三命统宗》里面的内容,有的就是直接抄,改都不改。
这本书的核心就在《720日时断》和后面的十几篇赋文,弄清楚这两部分,四柱命理过半。值得精读。
05、《渊海子平》
朝代:宋朝
作者:徐子平
内容简介:
是宋代徐大升根据当时命学大宗师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是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四柱命理学就此被称为“子平命理”。
其种包含命理基础、内外十八格局、六(十)神篇、《四/五步独言》。奠定了以日为主,专论财官的正宗古传预测系统的理论基石。
06、《五行精纪》
朝代:南宋
作者:廖中
内容简介:
是五行学说的精华记录。包含大量的古禄命法的内容,包含干支、五行、神煞、干支作用、岁运、纳音刑克战斗的内容,是不可多的学习古禄命法的研究资料。
07、特别收录:《穷通宝鉴》
朝代:清代
作者:余春台
内容简介:《造化元钥评注》(易名《造化元钥》。清代命界学人对此书有所发展,经增补为《穷通宝鉴栏江网》,但内容有所出入。)该书大量误导现代命理学者。故而专门指出。
黄大陆先生有一篇《穷通宝鉴,难以为鉴》,用大量的命例反驳穷通理论,有兴趣的可以百度。
08、《兰台妙选》
朝代:明朝
作者:西窗老人
内容简介:使用根苗花果的技法,大量使用两头钳,用纳音与十二长生断命。可以作为参考。
09、《三命统宗应天歌》
朝代:不详
作者:不详
内容简介:大量的纳音与神煞断命理论,还参合了果老星宗,是古禄命法的有益补充,对人生寿命的断测具有其强大的指导意义。
10、《御定子平》
朝代:清初
作者:康熙御定
内容简介:命理秘本,清初学者编撰,康熙御定,多年藏之大内,并无刻本传世。《御定子平》收入了历代子平学的重要典籍并加以解说,议;更有诸多秘本秘法,世所未见,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碎金炉》、《石田山人命理微言》可以精读。《御定子平》是古法格局派的经典。
11、《滴天髓禅微》
朝代:清代,
作者:任铁樵
内容简介: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500多个命例的人生成就,死期,以及大运的吉凶。他本身的分析理论依据,对很多八字难以复制。只有弄清古禄命法与子平格局之后,方能够正确解释里面的命局岁运。是一本难得的命例纪实书籍。
12、《金吊桶秘籍》
朝代:清末民初
作者:金缕衣
内容简介:属于家传的格局派秘本。里面有大量的十八格格局内容和神煞内容,参杂星宗,后又附有赋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3、《子平管见》
朝代:明代
作者:雷鸣夏
内容简介:书以八格为经,纬以外格杂格。汇集且自创古赋口诀,如阴命赋,管见篇、探玄篇、钩玄索隐,深谙人事物理。惊神泣鬼,也苦心人之作。
14、《星平会海》
朝代:明代
作者:月金山人
内容简介:是格局派的经典。真正的星宗琴堂与子平禄命结合的书目,可以说,只要把这一本书搞通,就可以胜过99.999999%的大师,将是中国命理界首屈一指的宗师。
里面有大量的内容与《渊海子平》和《果老星宗》重合。该书对于初学者很不友好。
第一部分四柱入门基础知识八字最基本学习顺垿是:先认识天干地支、刑冲合害等五行知识,然后排八字、大运,接着是判断日主旺衰取用,最后才是八字预测。这是最基本地学习步骤。实际这些基本步骤中还有很多内容待...
第一部分
四柱入门基础知识
八字最基本学习顺垿是:先认识天干地支、刑冲合害等五行知识,然后排八字、大运,接着是判断日主旺衰取用,最后才是八字预测。这是最基本地学习步骤。实际这些基本步骤中还有很多内容待学习。本处只是摘选曲老师《四柱详真》最基础部分内容供没入门者参考。判断旺衰和八字实际预测部分待你有了这基本基础后再学!第一章四柱地由来
预测学是人类为了提前预知未来地所总结出地一种经验学,在古代生产力极其落后,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能力很差,所以大自然地变化、来自洪水猛兽等等对人类地威胁很大。为了提前预知这些灾难,我国古代人类不断地探索、总结这方面规律。由此诞生了阴阳学说,总结出阴阳对立统一地宇宙观,继而渐渐形成了《周易》学说,"周"是循环往复周流不息地意思。"易",是变化、变动、更变地含义。周易学说,实质就是揭示世界万事万物循环往复周流不息变化地一门学说。有关对周易学说地阐述,初入门地易友可以看看《说易》这方面地书籍,这些书籍在各大书店都有销售,在此不必费大量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本书主要是让你尽快入门,是为四柱地中高层次打箱酸实地理论基础。
四柱预测学又称八字预测学,她是周易学说地一个分支,最初由唐代李虚中根据一个人地年、月、日、时干支来推断一个人地贵贱夭寿、吉凶祸福,史传李虚中算命极准百不失一,因此声名远播,他是四柱预测学地创始人。后经过了五代宋初徐子平进一步发展完善,准确度更高。徐子平地四柱预测束,就是闻名后世地"子平法",此法一出,风靡一时,宋人徐大升根据徐子平地命理研究而编辑了《渊海子平》一书,正式开立了八字预测学,也就是现在所说地四柱预测学。现代人们常说地批八字,其实就是四柱预测。四柱预测发展至今,虽然理数同宗,但法技不一。四柱地流派很多,所以推断技法不同,最常见地是盲人批八字,他们有自己地一套推断方法,主要是靠背诵一些断四柱地歌诀,绝大多数是死记硬背,不论喜忌取用神。而我们不需死记歌诀,只是通过分析命局取出喜忌,便可以推出吉凶。因为人地精力是有限地,我们没有那么多地精力去背这些歌诀,而盲人由于他们先天条件所致,没有办法只能靠死记硬背。
第二章如何学好四柱
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四柱地由来,那么要学会四柱预测学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首先要掌握十天干、十二地支都是那些?四柱八个字是由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地。要明白这十天干、十二地支代表地五行属性,并且还要知道五行之间地生克关系。有了这些最起码地知识,才能为下一步怎样分析命局、判断吉凶作准备。下面分节论述有关问题。
第一节阴阳五行理论一、阴阳理论
朴素唯物观点认为,世界万物类别繁多,但都可以有阴阳来代表。阴阳所代表地含义是对立统一地,都是相对存在地,阴阳互根。阴可以看作是无形地东西,比如电磁波。阳可以看成是有形地实物。阴可以看成是软物、阴暗地比如黑夜属阴。阳可以看成是硬物、光明地。比如白天为阳。阳主动、主积极、向上、前
进;阴主静、主消极、向下、后退等等。在人体上,人地肉体为阳,人地精神、思想属阴。
总之宇宙间地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阴阳两大类。"阳"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喜等特性。
(一)阴阳平衡对立统一
阴阳对立,是指事物内部同时存在装栲反地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地阴阳两个方面,如刚柔,热寒、男女、奇偶、深浅、上下、大小等都是一对矛盾。阴阳两种对立地矛盾,是一切事物地根本矛盾,但又是互相统一地,只有如此才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阴阳地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地始终。(二)阴阳互根双方共存
"阴阳双方熬身既是独立地,又是对方存在地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阴是阳存在地条件,阳是阴存在地前提,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三)阴阳消长此进彼退
"寒来暑往,暑往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由春至夏,阳长而阴消;由夏至冬,阴长而阳消。这种阴长阳消,阳长阴消地动态平衡,才能保持事物地正常发展变化。如果阴阳消长出现异常,事物发展变化就会出现反常。
(四)阴阳转化质量互变
阴阳是事物内部地两种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也就是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阴阳消长,是量地变化,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地变化,从量变到质变必须有一个过程,即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要有一个时间和变化过程,完成由量地积累到质地转变。阴阳学说产生于上古时代,它是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地基础,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地各个领域,人们经常用它,只是不以为然罢了。二、五行理论
五惺¨说是四柱预测学地核心,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惺¨说认为:世界上物质元素大致可以分成金、木、水、火、土五类。五惺¨说,是一种形象类比,将一些性质、特性具有相似属性地归纳为一类,总共分成五大类,便构成所说地金、木、水、火、土五行分类。这五类性质地物质元素,是一种广义地归类。
第一:四柱类,《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滴天髓》《穷通宝鉴》《子平真诠》《命理探源》,学习子平术,这几本精研就可以了。
北师大有一本《星学大成》,可以翻翻。
第二类:易术类,这个基础的书籍必须看,《周易集解》《周易折中》《周易注疏》《周易述》《周易尚氏学》,然后就看《河洛理数》《梅花易数》《纳甲筮法》《增删卜易》《高岛易断》。这里边已经包含了好几种方法了,《高岛易断》有唐宋易卜之风,《梅花易数》是宋明的路子,《增删卜易》切于今人实用,亦且易学。
关于周易类的,我还想再说几句。要明汉易,唐宋易,明清易,甚至先秦易之不同,确实难事,然而对于一般想学习算卦的来说,只学明清易就够了。易学在变化,算命术也在变化,这就是天道吧。
第三类:三式,三式是易术之流绪,然而非周易,太乙类的只看过一本《太乙神数》1、《三命通会》,这本书始著于明代,是目前能够流传下来不多见的明代四柱命理书籍,为什么明代以前的书籍流传下来的这么少呢,按照台湾命学的一代宗师梁湘润老先生的观点,在明末清初,大量的反清人士隐藏于江湖之中,其中很多人以看相、看风水、看八字为职业掩护,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这些内容也在很多影视内容中有所体现,清初大兴文字狱,其中之一的原因也是因此为了剪除后患,彻底清除明代的大量有关书籍,所以,在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对于明代以前的子平术,也多少只能从《三命通会》中窥到一二了。后来的很多命理书籍,基本都是在清代重新整理出来的。
有鉴于此,《三命通会》不但是一本颇有价值的书,而且对于目前普遍认为的四柱体系的不完善,也颇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比如说,书中提到以日对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论命体系,六十甲子日,对应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提出了一套可供查阅的表格式简断,好多人往往非常忽略这套体系,普遍的观点是“不准”,但在我看来,这也许只是半部书,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半部书绝不是古人凭空杜撰的,他一定是具备高概率统计的结果。起码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目前这么盛行的“用神”一说,这也是需要后人去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由于三命和目前的命学体系有冲突,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么书很散乱,用的神煞也很多,纳音也讲了不少,这些在目前好多人并不采用,以我的观点来讲,尽可以拿来主义,有用的和用的好的都可以试试,命学需要发展,不用怎么知道有没有价值呢?今天讲讲两本基本属于一脉相承的两本书,《渊海子平》和《子平真诠》。
首先说说《渊海子平》,这本书目前少有人太重视,这主要是来源于两个原因:第一,很多人学易都是在80、90年代开始接触易学,基本都是受到邵伟华先生的影响,因为在此之前,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间对命理基本绝迹,在此之后,众多的命理书籍大量涌现,一时间汗牛充栋,让人目不暇接,而《渊海子平》好多人翻翻之后,大概把它划入入门级的书籍,更多的时间开始关注其他的四柱书籍了。第二,就是还有一大批命理爱好者在找不到入门的途径以后,开始“跑学习班",这些年国内涌现出不少“大师”,这些“大师”水平如何,我不做评判,但现在的确有很多“大师”不在出现了,至于是钱赚够了还是进入更高的修行阶段,不得而知,但在我看来,这些大师有有益的一面,那就是推动了命理学的发展,但弊端是这种类似于“文化快餐”式的学术,也令很多学习者固步自封,以为这就是四柱命理的究竟,从而不去专研古书,自然也就少有人问津《渊海子平》了。
其实,读《渊海子平》的人也基本分为两种,第一,是读近代命学泰斗徐乐吾先生的书,徐大师在民国期间评点了几本命理学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我要指出的是,他的观点未必就是书籍本来所要表达的观点,我们读书不能先入为主,最好有机会再看看原本,相互参照。第二,另有极少数的人,专攻《渊海子平》,他们应该基本都属于有一些家学,或者多少本来就有一些根基,这些人非常重视《渊海子平》,因为据说和盲派体系有某种关联,我无缘结实盲师,不敢妄断。但是要说到我,这本书帮助我跨越了几道门槛,说来也着实受益匪浅。
《子平真诠》,作者是乾隆年间的两榜进士,说来也绝对是个高官了,书中非常详细的归纳了格局的取法,尽管和《三命通会》的取格之法有些出入,但在原命局判断和大运分析上,应该说还是非常系统的,但以现在的环境来说,也的确少有人这么严格的使用格局理论,因为目前的八字论命早已超越了古人的要求,严格按照格局论命,似乎略显“呆板”,目前也有人把《子平真诠》讲为"沈氏用神“,有兴趣的人多读此书对于富贵的格局会很好把握,但关键是富贵的八字本来就不多,再有就是,富贵也未必就那么好,衣食无忧,无忧无虑岂不快哉!今天说说最重要的两本书《滴天髓》和《穷通宝鉴》,在目前的命理界,这两本书尽管不被所有人所接纳,但大多人都是比较认同的,因为目前“用神”体系十分流行,这两本书相对来说都谈的是“取用”的问题,尽管用的都是这个说法,但其实差别还是蛮大的。
首先说说《滴天髓》,这本书被江浙命理前辈奉为经典,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滴天髓》在论命的过程中,把命理纳入了哲学的范畴,其中提到了颇多的反应中国儒家文化的思想体系,真正把命理学上升到了学问的高度,也就是在学理上给予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书中多处提到的命理思想,将易学与八字命理学进行了严密的结合,而且,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真实命例,往往只是在八字字面上存在只差一个字的小差别,事实上这一个字在实际论断上实在是天壤之别,这些例子对后学来说,真正体会到了八字命理的奥秘,也多少了解一些八字这50多万种组合的千差万别,同时,也给后学在鉴别出生时间上提供了不少帮助。但是,书中有些例子在论断上还是有些出入的,我们会在以后的命例讲解中,慢慢交流。
再说说《穷通宝鉴》,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奇书,是前人在论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颇具实战效果的口诀,尽管从学理上来讲,未必可以找到能够有效支撑的命理依据,比如说,为什么庚金就一定要用丁火,丙火为什么就不可以,辛金为什么要用壬水,癸水行不行,诸如此类的很多决断式的口诀,如果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未必都很准确,但是,在我看来,这些绝对是具备较高应验度的,从这本书的起源来讲,应该是可以划入“巾箱本”的资料,后来经过余春台的润色,徐乐吾的大力推荐,开始为众人所知,及至到目前,这本书所提出的富贵格局之取用,在我看来还是颇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