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在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包围了罗马帝国的首府罗马城,罗马皇帝被迫派出使者求和。使者无法说服日耳曼人放弃他们的条件,就虚张声势他说,罗马城中早已准备好了。日耳曼人首领傲慢他说:“草长得越茂盛,割起来就越容易。”结果,日耳曼人毁灭了罗马帝国。
日耳曼人属欧罗巴人种,最初散布在欧洲的维斯瓦河、多瑙河、莱茵河、北海、波罗的海间日耳曼尼亚地区,是一个文化和语言相近的民族集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日德兰半岛是他们的故乡。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他们为“日耳曼”。他们讲的日耳曼语是一个语族。
日耳曼人最初是游牧民族。公元前1世纪分为东、西、北三支,开始定居,经营农业。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盎格鲁一萨克森人等现代民族都与日耳曼人有渊源关系。
日耳曼人曾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公元2世纪起,日耳曼人开始向南迁徙。由于罗马人有效的防御,日耳曼人南下的势头被阻,转而向东南侵入萨尔马提亚人的区域,占有多瑙河下游、黑海和亚速海北岸,与罗马帝国对峙。374年,东方的匈奴渡过顿河,突然出现在日耳曼人东哥特部落联盟境内,并迅速征服和击溃了东哥特人。匈奴以南俄草原为基地继续向西迁徙,迫使日耳曼人西哥特部落联盟向罗马帝国败逃,开始了有名的民族大迁徙。在迁徙浪潮中,罗马帝国覆灭了,日耳曼人横扫欧洲,相继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汪达尔王国等,并进入北非地区。这些王国改变了原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状况。后来,北支日耳曼人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再度南徙,对英国、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产生极大影响。
日耳曼人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哥特式艺术是12世纪后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广泛地运用了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修长的立柱或簇柱。这种建筑和中世纪后的很多传统艺术都是在大迁徙后产生的。斯堪的纳维亚式建筑和金属花饰、铜银雕搂器皿也是日耳曼人文化的一部分。
建造卢浮官的法兰西人法国的卢浮宫是收藏世界名家艺术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这座辉煌、漂亮建筑的建造者是法兰西人。它是欧洲西部法国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的地中海等类型,使用法语。
在今天的法国地域内,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人部落,罗马人称他们为高卢人。高卢人被罗马人征服后,逐渐与罗马移民形成了高卢罗马人。后来,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征服了大部分高卢,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日耳曼人逐步被高卢罗马人同化,构成现代法兰西人的基础。9世纪中叶,进入法国西北的诺曼人也被同化,成为法兰西民族中的一员。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莱茵河以西的罗曼语地区大部划归西法兰克王国统辖,并开始称为“法兰西”。这是第一次在语言和地域上把法兰西和德意志分开。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现代民族最终形成的阶段。
法兰西人是文化极为发达的民族,他们拥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伟大的雨果、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罗丹等为世界人民所敬仰。法兰西人的建筑很富有艺术性,著名的凡尔赛宫是一座艺术宫殿,埃菲尔铁塔也举世闻名。
创造罗马文化的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是欧洲南部意大利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阿尔卑斯类型和地中海类型,使用意大利语,约有6000万人。
古意大利人是在公元前1000年进入意大利半岛的。他们中的一支拉丁部落居住在半岛中部的拉丁平原,于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罗马城。公元前6至前2世纪,拉丁部落先后征服了半岛北部和南部,并占领了附近的一些岛屿。1至2世纪,意大利民族开始形成。民族大迁徙以后,意大利人又融合了东哥特人、法兰克人等。
意大利人自古从事农业、渔业和畜牧业。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是农业区,沿海地区和各国岛屿是渔业区,南部是牧业区。他们的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十分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工业发展迅速,在造船、航空、汽车制造、机床生产等方面居世界前列,成为发达的工业国。
意大利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罗马文化和意大利文化。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史学家塔西陀,哲学家卢克莱修和塞涅卡,都是古罗马文化的代表。14世纪,意大利首先掀起了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后来扩大到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在这场运动中,意大利产生了著名的诗人但丁和伟大的画家达?芬奇。意大利人在建筑艺术和造型、园林艺术上也有较大成就。
影响世界的天主教国家梵蒂冈就在罗马城附近,它荟萃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意大利人大多信奉天主教。
“欧洲的思想家”德意志人德意志人是欧洲中部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国,约有8000多万人。另有1000多万人居住在美国、原苏联、加拿大、巴西等国。德意志人分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德语。
德意志人大多是古代日耳曼人各部的直系后裔。后来,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东、西法兰克,居住在文化影响较少的莱茵河右岸的日耳曼部落划归东法兰克,从而为德意志人的形成提供了共同的地域。919年,第一个德意志王朝建立。“德意志”的名称来源于“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民族长期处于封建割剧状态德意志人有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德意志人有发达的工业,在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电器电子、化工等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
由于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至19世纪后半叶才完成,长期的封建割据和其他原因使德意志人中存在着明显的地方差异,根据方言、文化和风俗等特点,可分为黑森人、萨克森人、梅克伦堡人、巴伐利亚人等。
德意志人是文化、教育水准极高的民族,对欧洲和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马丁?路德、弗洛伊德、康德、墨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等大思想家都是德意志人,因此,德意志人有“欧洲的思想家”之称。莱辛、歌德、海涅等创作的文学作品也享誉全球。
大不列颠岛上的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盎格鲁一萨克逊人是大西洋上大不列颠岛英国的最大民族,又称“英格兰人”、“英吉利人”,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使用英语,约有5000万人,属欧罗巴人种,大多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祖先来自欧洲大陆,是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大不列颠岛的土著居民是来自比利牛斯半岛的伊比利亚人,他们以创造了巨石文化而著称。后来,克尔特人中的不列颠人、别尔格人等从大陆进入大不列颠岛,同化了土著居民,形成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最早基础。从公元5世纪起,盎格鲁人、萨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他们同化、消灭了一部分克尔特人,将另一部分克尔特人驱赶到西南和西北部的山区。9世纪,丹麦人对不列颠的侵略,促进了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的形成。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征服了不列颠,他们在英法百年战争后融合在盎格鲁一萨克逊人中。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在近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例,率先发展了近代工业,是一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民族。他们曾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自称为。“日不落”大英帝国,英语也因此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有很高的文化水准,曾出过许多科学家。
文学家和艺术家。罗素、乔叟、莎士比亚、司各特、哈代等都是世界文化名人。
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现在遍布全球,他们也把自己的风格带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西方传统的最一般模式。
为现代文明奠基的希腊人希腊人是欧洲西南部巴尔干半岛希腊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约有近千万人。另有近200万人分布在美国、原苏联、澳大利亚等地。
古希腊人创造了古老的爱琴文明。从公元前2000年起,一些讲印欧语的部落陆续进入希腊半岛,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国家,逐步形成了古希腊民族。1832年建立希腊王国,1974年改为共和国。
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建筑、雕塑、天文学、数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文学上,有“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作品,还有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戏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柏拉图负有盛名。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对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希腊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
希腊在古代主要从事农业、渔业、手工业及商业,工商业比较发达。在现代,海运业十分发达。希腊人仍保存着许多传统习俗。紧袖紧身上衣,短裙,白色紧身裤和高筒袜,系红绒球的鞋,是希腊男子的传统服饰。
以斗牛闻名的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的最大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阿尔卑斯类型,使用西班牙语,约有3000万人。
西班牙人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初居民是来自北非的伊比利亚人,在公元前3000年创造了青铜文化。后来,他们与迁入半岛的克尔特人杂居,逐步形成伊比利亚一克尔特人。他们受罗马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5世纪,日耳曼人中的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西哥特人侵占了半岛,统治达300年。8世纪起,北非来的摩尔人统治了半岛,历时、800年。这些外来民族的文化对西班牙人的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摩尔人被赶走后,西班牙人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西班牙民族最终形成。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今天的西班牙人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地方差异,可分为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和安达卢西亚三个文化系统。
西班牙16世纪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帝国,舰队号称“无敌”,把他们的文化传播到各殖民地,对各殖民地(尤其对拉丁美洲)新兴民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班牙人在过去大多从事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传统的庄园经营方式。现在,旅游业非常发达。
西班牙人的斗牛和弗拉门戈舞举世闻名。西班牙制式的吉他是很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建筑也独具风格。在文学上,有塞万提斯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七个兄弟创建的民族匈牙利人相传在9世纪末,在今匈牙利境内的七个部落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推举马扎尔部落首领为国王,建立了匈牙利王国。从此,“七个兄弟创建了一个民族”的说法流传至今。
匈牙利人是欧洲中部匈牙利的最大民族,又称为“马扎尔人”,属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类型,使用匈牙利语,约有1000万人。他们的祖先最初居住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之间的森林地区,后来逐渐向南迁徙。9世纪,他们居住在今匈牙利境内。公元1000年,建立匈牙利王国。
匈牙利人最初以农牧业为主,果园业特别发达。现在,农业仍是匈牙利的主要生产部门,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村里的匈牙利人大多居住在泥木结构的房屋里,附有庭院。民族服装与南部斯拉夫人相似。男子穿粗麻布的宽袖窄上衣,白色裤子,长筒皮靴。女子穿宽袖上衣、裙子、长筒皮靴,围绣花裙。
匈牙利人的骑兵很有名气,他们头戴斜插鸟翎的无檐壳帽,腰佩长弧形的马刀,十分威武。现代的匈牙利人仍然喜爱骑马。
匈牙利人有悠久的文明史,文化富有特色。裴多菲是世界著名诗人。李斯特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一生创作了许多钢琴曲,首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被称为“键盘魔王”。匈牙利人的舞蹈、音乐和民间文学也很丰富。
古代丹人的后裔丹麦人丹麦人是欧洲北部丹麦的最大民族,属欧罗巴人种北欧类型,使用丹麦语,约有500万人。他们身材十分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
丹麦人的早期历史与挪威人、瑞典人密不可分,他们的祖先曾共同组成日耳曼人北支,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今丹麦人居住的日德兰半岛,曾经是日耳曼人一些部落的故乡。民族大迁徙时期,这些部落逐步南移。不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人部落迁来这里,与当地留下来的人混合,并以部落名称“丹人”命名这块土地为“丹麦”,意思是“丹人的国家”。后来,他们又吸收了部分斯拉夫人、弗里斯人,在公元10世纪形成了丹麦民族。985年,建立了丹麦国。
丹麦人过去主要以渔业、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生,这些生产部门至今仍占重要地位。他们的造船业、航海业、商业和手工业自古就十分发达。现在,丹麦农村已普遍实现电气化。
丹麦人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曾产生童话家安徒生、剧作家霍尔堡等文学大师。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保存着许多传统习俗。农村盛行父系大家族制。丹麦人喜欢游泳、滑雪等运动。
以驯鹿为生的萨阿米人熊是萨阿米人想象中的“山的祖父”,所以猎熊时有-种特殊的仪式。一队猎人在一个枪上系铃的人带领下,来到筑在一棵大树下的熊窝旁。他们先围熊窝唱歌,然后再杀死那只熊。随后再次唱歌,感谢那只被杀死的熊没有损坏他们的武器。回去后,又一次唱歌,唱完后才吃熊肉。这是居住在欧洲北部的萨阿米人的习俗。
萨阿米人又称“拉普人”,主要分布在瑞典、挪威、苏兰、原苏联境内的北极圈内,是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属乌拉尔人种,讲拉普语,约有6万人。他们身材较矮,平均身高男为1.6米,女为1.5米,皮肤白皙,还有棕色。
萨阿米人的祖先早在一万年前就从乌拉尔地区迁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居住,后来受到日耳曼人和芬兰人的排挤,北移到现在的区域。萨阿米人的社会以父系大家族和氏族为基本单位,过去,一直过着原始民主制的生活,如今接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居住区兴建现代化设施,有些人甚至使用直升飞机放牧。
萨阿米人最初是从事渔猎的民族,后来驯养北欧野鹿成功,便以驯鹿作为主要谋生手段,但一部分萨阿米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驯鹿业的发展对他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使他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驯鹿文明。
萨阿米人大多居住在小木屋中,男子戴五星形帽或缀有很多花纹的长筒帽,穿长袍,宽袍带上绣有花饰。妇女戴头巾,穿连衣裙,盛装时有很多饰物。
开创资产阶级革命先河的荷兰人荷兰人是欧洲西部荷兰的最大民族,主要分布在荷兰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属欧罗巴人种,使用荷兰语,约有1300万人。
荷兰人的祖先是西支日耳曼人。公元3世纪,法兰克人相继征服了今荷兰境内的其他部落,与他们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现代荷兰人的基础。15世纪末,今荷兰、比利时、卢林堡、法兰西的北部地区被统称为“尼德兰”,是当时西欧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资本主义发展较快。16世纪,尼德兰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年,尼德兰人民开始了反对西班牙的战争,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荷兰人是革命的主力军。1581年,荷兰共和国成立,荷兰民族迅速形成,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民族,工商业和海运业很发达。现在荷兰人大多数是城镇居民,主要从事现代工业生产。他们的造船工业和电子工业十分有名。畜牧业和奶制品产业也很重要。
荷兰人的文化也很发达。曾产生了国际法创造人格劳秀斯、思想家斯宾诺莎等伟大的文人。绘画艺术也很著名,在色彩运用上别具特色,特别注意装饰性,是优秀的市民艺术。“上帝创造天地,荷兰人创造荷兰。”这是荷兰人著名的谚语。
有着丰富文明史的南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有个特殊的节日,叫“谢肉节”,前后有一个星期——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相嫂子日,星期日是送冬和宽恕日。这个节来源于古代南斯拉夫人的农业节日——送冬节。节日里,斯拉夫人用烤制的金黄色的圆形小薄饼祭祀太阳,烧掉用稻草制作的寒冬女王像。
南斯拉夫人是指欧洲大陆上使用斯拉夫各种语言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分,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约有近3亿人。按地域划分,西部南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东部南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南部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
南斯拉夫人起源于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谷,到19世纪中期以后,在大多数南斯拉夫人的国家里,都分别形成了现代民族。
南斯拉夫人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他们接受了拜占庭帝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宗教上的影响,还吸收了古罗马和被他们同化的各族的文化因素。今在的南斯拉夫人各族,如波兰人、捷克人、保加利亚人、俄罗斯人等都分别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在宗教和文化上形成了两个集团: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马其顿人等大多信奉东正教,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等则大多信奉天主教。这两个集团最明显的区别是所用的文字不同,前者使用基里尔字母(俄文字母)后者使用罗马字母(英文字母)。
南斯拉夫人在古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从事畜牧业、渔业、养蜂业等。今天,南斯拉夫人各族绝大多数开发。了现代工业文明,同时也保存了一些传统习俗,并产生了许多新风尚。
古代罗斯的后裔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是欧洲东部俄罗斯的最大民族,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约有1亿多人。
“俄罗斯”一词源于古代东部南斯拉夫人罗斯部族。13世纪,俄罗斯人只是罗斯部族的一个部落。14世纪,他们逐渐独立出来,并于15、世纪末建立了莫斯科公国,在扩张过程中,俄罗斯人逐渐分布到现在的区域内,与被征服地区的居民融合后形成了俄罗斯现代民族。
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长期形成的生活文化的差异,俄罗斯人内部又分为北俄罗斯人、南俄罗斯人、中俄罗斯人、哥萨克人等。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牛、羊、猪、鹿等,传统的手工业十分发达。在现代,他们的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俄罗斯人有丰富的民间文化。他们的木刻、绘画、陶瓷、金属或骨制品的艺术加工很有特色,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传说、故事、民歌、诗歌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些世界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北俄罗斯人大多居住在用圆木架成的壁桁或木屋中,一般是带地下室的楼房;南俄罗斯人大多住在砖瓦或木架结构的平房中,屋顶呈四斜面。北方农村妇女的传统服装是无袖长袍,南方农村妇女则穿家制毛质裙子。男子穿斜领麻布衬衫、细腿裤、呢子上衣,系腰带。现代俄罗斯人平时穿西装。
“现代的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人有过玫瑰节的习俗。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腰系大铃挡,头戴假面具,踏着明快的节奏欢跳着。飞机从天空撒下一片片玫瑰花瓣,飘落在欢跳的人们身上,表示美丽吉祥。
保加利亚人是欧洲东南部保加利亚的最大民族,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混有蒙古人种成分,使用保加利亚语,约有800万人。他们是古保加尔人和南斯拉夫人的混血后裔。保加尔人是从中国西域地区逐步迁移到今保加利亚境内的,属突厥族。7世纪,他们与刚刚迁到那里的南斯拉夫人逐渐融合,并同化了当地的色雷斯人,形成了现代保加利亚人的基础。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保加利亚人正式形成。
保加利亚人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的南斯拉夫人”,是因为保加尔人与斯拉夫人曾联合创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在保加利亚人的形成过程中,斯拉夫人在人种、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居于优势地位。保加利亚人保留了保加尔人的名称,保持了斯拉夫人的风格。
保加利亚人主要从事农牧业,现代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在文化上,他们继续保持着传统方式。民间手工艺品、音乐、舞蹈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霍曼舞是在一支欢快的乐曲伴奏下,集体表演的舞蹈,经常在节日里表演。
保加利亚妇女穿紧身的小衣和绣有图案的外套、带花边的长裙,腰系绣花腰带。
豪爽善战的骑士哥萨克人皮筒帽、黑斗篷、马裤、马靴和小高领、紧袖口的上衣,这是哥萨克人的标准军服。哥萨克军人都是体格强健,留着一撮八字胡或一蓬连鬓胡的勇士,腰间挂着一把长长的马刀。骑兵是他们最主要的武装部队形式。
哥萨克人主要分布在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中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地方集团,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使用俄罗斯语南方方言。
公元15至17世纪,在沙皇俄国封建主的残酷压迫下,大批农民和工商业者向南部边疆流亡,到顿河流域一带定居务农。这些流亡者自称“哥萨克”,意思是“自由自在的人”。后来,哥萨克人按地域组成了几个军事公社,不断同邻近地区发生战争。哥萨克人豪爽善战,他们的骑兵在俄国的军事力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封建主忌惮他们的力量,又不能消灭他们,便采取了雇佣他们从军的策略。因此,职业军人在哥萨克人中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沙皇也曾诱骗他们到第聂伯河、亚伊克河流域务农。到17世纪后半期,哥萨克人基本上以务农和从军为生。
哥萨克人在文化上有自己的特点。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妇女把头发梳成高髻,上蒙一块小绸帕,穿紧身短花袄、拖地长裙。
奥基斯特·杜宾
世界侦探小说舞台上第一位名侦探。美国作家爱伦·坡笔下的人物。先后在《莫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特神秘案件》、《金甲虫》、《你就是杀人凶手》、《被盗窃的信》中大显身手。杜宾是法国名门之后,因生活屡受挫折而以书为友。白天闭门不出,专心读书思考,夜晚漫步巴黎街头。爱好幻想,以其独到的分析能力与丰富的想像力,解开了五起凶杀之谜,后来为巴黎警察所赏识,成为风云一时的人物。杜宾的搭档是一位呆头呆脑、良命不凡的记者,从而衬托出杜宾的推理能力。
克夫
英国小说家威尔基·柯林斯笔下的探长。50开外,头发花白;长得瘦,简直是皮包骨头;脸色又黄又枯,活像秋天的落叶;眼睛是青灰色的,声调带点忧郁;有长长的手指,像爪子一样钩曲。看样子一点不像探长,倒像一个殡仪馆的老板,或者是一位落魄的牧师。在《月亮宝石》中大显神通,用抽茧剥蕉之法,擒获狡猾的凶犯,将月亮宝石归还原主。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证实了人“不可貌相”。
艾勒里·奎恩父子
美国作家艾勒里·奎恩笔下的父子侦探。有趣的是作家把自己的姓名一拆为二,成为他笔下的两个人物——父子侦探。老奎恩是纽约警察局的侦探;艾勒里·奎恩则是推理小说家,他父亲的非正式助手。老奎恩性格坚定,为人朴实;艾勒里则是纯粹的理论家。在侦破案情时,常常各不服气,时而争吵,时而又和好,但却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希腊棺材之谜》、《荷兰鞋之谜》中大显神威,使读者大开眼界。
德鲁里·雷恩
美国作家艾勒里·奎恩笔下的名侦探。早年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演过主要角色。后来隐居在纽约郊外一座哈姆雷特庄园。两耳失聪,目光格外犀利;到了花甲之年,依然精神抖擞,风度不凡。那张严肃端庄的脸上没有一点皱纹,声音宏亮,擅长化妆术,看上去不像一个老人。每次受到警方邀请前去破案,总喜欢念莎士比亚剧中台词。在揭示疑案之前,要发表一番演讲。比如他认为。犯罪是借助疯狂的激情实施的,一种暴行;自己虽是一个聋子,却有一双识破罪犯心理的眼睛。曾在《X的悲剧》、《Y的悲剧》中大显身手。
歇洛克·福尔摩斯
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典型。诞生于《血字的研究》。后来又在柯南道尔的50多部小说中频频亮相。柯南道尔之后,又出现在柯南道尔之子艾德里安·柯南道尔笔下,并活跃在美国作家马歇尔·豪茨的《福尔摩斯在纽约》一书中。歇洛克·福尔摩斯是瘦高个子,冷峻的脸上有一只鹰勾鼻,叼着烟斗,披着斗篷。精力过人,爱坐在安乐椅上思考问题,洞察一切。华生医生曾列出他的特长与不足之表格:对文学、哲学、天文、园艺知识一无所知;精通化学、解剖学与法律知识;能识别各种土壤。擅长格斗、会拳术与剑术;是个小提琴手。一生遭到各种不测,都大难不死。住在伦敦贝克贷221号B。晚年养蜂,悠闲自在。
华生
柯南道尔笔下的侦探福尔摩斯的搭档。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医学系。后来又在内特黎进修军医必修课,被派去当军医。在战斗中负伤,于是成了福尔摩斯的最佳搭档。华生为人善良,很有幽默感,不看重金钱,精通药剂学与外科手术。破获50多起疑案,成为读者心目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四签名》中,与美丽的摩斯坦小姐喜结良缘,生活得很幸福。他除了喜欢破案,还爱好读书与旅游。
亚森·罗平
法国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笔下的侠盗,也是一名侦探。侦探本事与福尔摩斯相比并不逊色。亚森·罗平做强盗是出于义愤,因父亲冤死在狱中,母亲在社会上倍受歧视。特点是神出鬼没。长于化妆,会改变声音与笔迹。后来听从乳母劝告,当上了侦探,并大战福尔摩斯,为法国争得了荣誉,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婚姻十分不幸,第一个妻子病死;第二个妻子被人害死;第三任妻子又因亚森·罗平忙于侦探工作,而去修道院作修女。晚年隐居乡下,在院子里栽了许多蔷薇花,安度余生。谁也不知道,这个老人年轻时曾在100部小说中露面而大出风头。
凡·杜森
美国作家雅克·富特雷笔下的教授侦探,教授的名气比侦探大。是哲学博士、法学博士、医学博士、牙科博士、皇家学会委员,还有一些外国大学和学会授于的学位与头衔。身材修长,有文雅清亮的学者风范。前额特别宽大,人称“思考机器”、“电脑人”。从不会弃棋,但运用逻辑推理,在30步内打败了世界棋王。
名言是:“精神优于物质,思想能力可以支配一切。”曾在《13号单间的问题》、《遗失的项链》等40余篇小说中频频亮相。曾发生过沉船事故,幸亏他的夫人救了他。
布朗
英国作家柴斯特尔顿笔下的神父,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侦探。生就一副胖墩墩的身材,宽肩膀,圆脸膛,手里总是提着一把伞。有人形容布朗神父像一只慢慢吞吞、垂头台脑的胖老鼠。但人不可貌相,其目光锐利,可以洞察人的心理;平时沉默寡言,说起话来妙语如珠。在《布朗神父的秘密》、《失败的布朗神父》中以灵感破案,凭直觉抓到凶手,令众人大吃一惊。名言是“罪犯是创造性的艺术家,而侦探是批评家”。
特仑特
英国小说家本特利笔下的侦探。是世代画家,父亲是个绘画高手。他2O岁就在画坛小有名气。但一直把侦探作为最神圣的职业。活泼、好奇、幽默,平时嬉皮笑脸烟瘾;外貌酷似唐·吉诃德,头发蓬松,不修边幅;身材瘦长,高额骨,留有小胡子,总之有点滑稽。在《特仑特的最后一案》登台亮相,经过他的推理,破获了一起谋杀案;但最后的真相证明特仑特的推理完全错误,几乎造成冤案。于是特仑特想改行,后来又在《特仑特介入案件》与《特仑特自己的案件》露面,大丢名侦探的脸。但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侦探。
约翰·桑代克
英国作家奥斯丁·弗里曼笔下的侦探。1870年生于伦敦。曾在圣玛卡勒特医院的附属医学专科学校学习病理学与法医学。后来在博物馆工作,获得律师资格。在侦探舞台上露面,几乎与福尔摩斯同时。性格温和、敦厚、朴实,常常拎一只手提包出现在凶杀现场。对疑案的侦探,依赖科学推理,不放过任何可疑踪迹。擅长使用照相机、显微镜,精通笔迹学。在《歌唱的回首》、《塔布勒的秘密》中有出色表演,人称“科学侦探”。
杰西夫·卢鲁特博
法国侦探小说家凯思坦·卢鲁笔下的演绎推理专家。职业是报社记者。18岁那年,在法国塞纳河边的下水道里发现一条人的左腿,写成独家新闻见报,便被一家大报聘为专门报道案件的记者,月薪高达250法郎。生就一个大脑袋,聪敏过人,破案如解几何题。在《黄色房间之谜》、《黑衣夫人的香气》中大显身手。经验是:重证据,根据事实来推理。
波洛
英国杰出的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人物。在1920年问世的《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初次登场,50年内盛名不衰.后被誉为继歇洛克·福尔摩斯之后最有名气的大侦探。年经时,当过比利时警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逃到伦敦,以私人侦探为业。个头不高,秃顶,其貌不扬,穿戴和十分讲究。有一对闪着绿光的猫眼睛,八字胡神气十足.破案时运用推理,用“灰色的脑细胞”来识破假象。强调用脑破案,不擅长格与与拳术。平时举止傲慢,但态度可亲,是个有趣的矮老头.在小说与舞台上为人们所认识,后来又在电影、电视中大出风头。成为畅销书中的主角,至今仍活跃在英国的舞台上。
马普尔小姐
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第二号侦探,也是为数不多的女侦探之一。与知名侦探波洛是好朋友。住在英国的圣马丽密特丹.由于好管闲事,人们便送了一个“老猫”的雅号给她,可她对此毫不在乎。马吉尔小姐一直没有结婚,有人说她是个“奇怪的老姑娘”,“有点神经过敏”,但破获了不少疑案,人们又对她十分钦佩。认为不论什么重大案件,仍与生活中的琐事有关。喜欢闲聊和观察,从中找到作案者的蜘丝马迹。并把备种罪犯的档案存在脑中,一旦找到可疑处,立刻串联起来.平时的兴趣是打扫、美化庭院与打毛线衣。
霍桑
中国侦探小说家程小青笔下的大侦探。体格魁梧,目光敏锐,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和推断力.好学,无论是生物、物理,还是哲学、法律,甚至对医学和搏击术和下过工夫学习。有科学的头脑和进步的思想,长期受儒、墨思想的熏陶.是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不能移”的君子,也是行侠仗义、扶困济危的侠士。在《霍桑探案集》中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罪犯作智力的较量,有好几次差点被罪犯的迷阵所蒙蔽,但最终以准确的判断和勇敢的尝试,揭开了重重疑雾下的真相。
包朗
程小青笔下的大侦探霍桑的助手。专业作家,主修文学。是一个富有望像力的人,但在破案中不如霍桑那样会灵活运用。为人善良,性格顽强,有时为了试探霍桑的技能,故作狡猾。脾气有些急躁,处事过分拘谨小心.他的勤奋、忠诚深得霍桑的赞许。与霍桑在《舞后的归宿》、《灰衣人》、《血手印》、《白衣怪》中有出众表演。包朗和霍桑不仅是好同友,更是最佳的黄金搭挡。
梅格雷
比利时著名侦探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笔下的警官,也是世界有名的大侦探。巴黎司法警官。身高1.8米,体壮如牛。为人稳重、朴实,不为小事而计较。办案有主见,对上司不唯命是从。除了睡觉,平时烟斗不离口。在案件毫无进展时,就叼着灭了火的烟斗独自沉思。对于守口如瓶的罪犯,在审讯时,用骑马的姿势跨在椅子上,步步为营,软硬兼施,终于打开缺口。在 50多起棘手的案件中频频亮相。同情弱者,敢于与暴力集团作斗争,从不屈服于任何压力。现住在巴黎的一幢公寓里。最乐于的是与美丽的妻子一起消磨时光,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
马克斯·卡拉多斯
美国作家厄内斯特·布拉默笔下的盲人侦探。出身于美国贵族之家。年轻时与朋友外出郊游时,不幸被树枝扎瞎了眼睛。这场悲剧,却使他的感觉变得格外灵敏。指尖如同眼睛,可鉴别古币、信件与印刷品。有一位名叫帕金逊的男仆。帕金逊身怀绝技,又是过目不忘的天才,主仆两人搭档,侦破了不少疑案。因是个盲人,在破案时不会被假象所迷惑。运用推理抓住案件的核心,很了不起。平时黯然无光的眼睛,一旦来了灵感,盲人侦探的眼睛中仿佛闪过一道彩虹,于是案子水落石出。
奥普
美国作家达谢尔·哈梅特笔下的硬汉。曾是美国著名平卡顿侦探社的侦探。年约40多岁,体重80公斤。性格倔强,体壮如中。贪图钱财,但对调查工作一丝不苟,敢于与凶犯搏斗;不畏艰险,行动迅速,胆量过人。认为当侦探是一种乐趣,追踪罪犯是一种运动。奥普开创了野蛮派侦探时代。在《血腥的收获》、《诅咒》中有出众表演,令人叹绝。
马洛
美国小说家弗兰伊格·莱斯笔下的侦探。个子矮小,很能喝酒。年轻时当过出租汽车公司的司机,赚了钱就到酒吧去一醉方休;因为醉后开车,有被送到拘留所过夜的记录。自称酒仙,喜欢与舞女交朋友,把她们口袋掏空。一次醉后,卷人一桩古怪的凶杀案,凭他的智慧,巧妙地解开了谜底。在《成功的杀人案件》、《惊人的犯罪》中有上乘表演。酒精让他有第六感觉,又给他破案带来了喜剧色彩。人称芝加哥首屈一指的醉仙侦探。
麦克罗·西恩
美国作家布赖特·哈里德笔下的私人侦探。满头红发,满脸皱纹,但笑起来很温和,令人猜想不出此人是一个强悍的硬派侦探。在美国迈阿密一带很有势力,手下耳目众多。每次发生案件,总比警察早一步赶到现场,临危不惧。习惯动作是手拉耳垂,据说是为了长寿。酒量较大,但只喝白兰地,其他名酒不沾口。在《死的红利》、《金发陷阱》中出手不凡.后来与一少女相爱而结婚,婚后少女因流产去世。这一打击使他变得判若两人,从此红毛侦探在侦探小说中消失。
明智小五郎
日本小说家江户川乱步笔下的名侦探。1925年,在《D坡杀人事件》初次亮相。当时只有二十四五岁,高个子,走路爱晃肩。乱蓬蓬的头发,说话指手划脚,不修边幅.后来去了中国和东南亚。回国后又出现在江户川乱步的小说中,俨然一派翩翩绅士风度。在东京千代田区采女町开了一家私人侦探事务所,运用心理学破案。住宅中几乎都是书,客人连坐的地方也没有。精通化妆术,又身手不凡。懂点武术,在“黄金假面”事件中与怪盗斗智斗勇,读来惊心动魄,平时做事很随便,马马虎虎。一旦遇到人命案,则身心投入,并擅长分析,日本人称他破案专家。
人形佐七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笔下的名侦探。与金田一耕助一样令人喜爱。人形佐七外貌英俊,风度翩翩,是日本标准的美男子。由于增长推理,便成了姑娘们议论的中心人物。因为这个原因,其妻子不免常常吃醋。徒弟辰五郎与豆六,都很机警。除了协助师父破案,还为了维护师父的形象,故意作出一些师父与师母相亲相爱的故事来,以此来为师父脸上贴金。侦探故事很有趣,在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常有笑料。于是读者也就很喜欢读横沟正史的推理小说,并喜欢这位美男子侦探。
金田一耕助
横沟正史笔下的另一位名侦探。年轻时曾去美国留学。仗义疏财,替人解难。后来回日本办了一家私人侦探事务所。外表像个书生,皮肤白皙,头发乱蓬蓬,穿碎白道花纹布上衣,破袜子,旧木履,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谈不上风度潇洒,还有口吃的毛病。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位书生型侦探,在《本阵杀人案》、《狱门岛》中均有上乘表现。擅长搜索足迹,检验指纹,按逻辑分类,最后推断出事物真相。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在60年代大出风头。至70年代很少见之于报端,有人说他已经退休。
钱形平次
日本作家野村胡堂笔下的名侦探,与江户川乱步笔下的明智小五郎齐名。住在东京一条僻静的街上,室内简陋,几乎毫无陈设。是世代侦探,其祖父与父亲都是吃侦探饭的。本人练就一种绝技,用四文钱钱币击打罪犯,百发百中。为人主持正义,极富同情心。生平痛恨两种人:一是横行霸道的武士,二是贪得无厌的富豪。从不屈服权力与金钱,最痛恨见利忘义之徒。生活清贫,常常靠典当来度过生活难关。烟瘾很大,两个手指被熏得焦黄。被称为平民侦探,是日本大众心目中的名人。
神津恭介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高木杉光笔下的名侦探。外表文雅,风度翩翩,是个聪明的美男子。出生于宇都官市的菊花街。父亲是鸟类学者。母亲是唱流行歌曲的歌星。早在高中时就会讲英语、德语、俄语、希腊语、法语、拉丁语六国语言,被称为神童。后来进入东京大学学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作为军医去过中国。因精通犯罪心理学,侦破多起凶杀疑案,被称为“推理机器”。不被纷坛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总是一眼看穿作案者的破绽。业余爱好弹钢琴。对文学小说毫无兴趣,看不了三页,就会昏昏欲睡。在《纹身杀人案》。《成吉思汗之谜》中有出色表演。
鲁平
中国小说家孙了红笔下的集侠、盗和侦探于一身的英雄。年逾不惑,身手不凡;相貌平常,目光敏锐;破案时神出鬼没,但不失常人的爱憎感情。在《蓝色响尾蛇》中,侦破了美女蛇谋杀其汉*同伙的血案。在《囤鱼肝油者》中,治了为富不仁之徒。在《紫色游泳衣》中,拯救了一个弱女子。成为旧社会富人嫉恨而穷人爱戴的豪侠。
雾岛三郎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高木彬光笔下的侦探。身份是检察官。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年轻有为。精明于炼,还带一点男人的忧郁的味道。喜欢沉思,联想丰富。因为爱上恭子,被涉及到一桩凶杀案。不殉私情,秉公执法,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在《都市之狼》、《零的蜜月》、《鬼面谋杀案》中频频亮相,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侦探。在破案中善于抓住案犯露出的蛛丝马迹,进行推理,从而一举破案。有点神经质,但有很大的毅力与勇气。
十津川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西京村太郎笔下的侦探。在东京侦察一课当警察。是一个善良的男人。脾气温和,作风细腻,与他的搭档龟井探长配合默契,常常以善心把读者引入迷途。先后出现在《蓝色列车上的谋杀案》、《讹诈》、《恐怖的星期五》、《天使之谜》等中。重视对嫌疑犯的背景调查,为龟井破案提供了有力证据。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侦探。
龟井
西京村太郎笔下的侦探。是东京侦察一课的侦探。身材魁梧,40多岁。口头禅是:“他*的!”遇到凶杀案,情绪很容易激动,常常和十津川同出同进,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如果说十津川是冷静的侦探,龟井则敢作敢为。耐力很好,善于奔跑,不怕吃苦,在破案时十分老练。尽管他并不老,十津川却叫他“老龟”,龟井也引以自豪。在《恐怖的星期五》、《天使之谜》、《讹诈》中有令人叹服的表演。是日本读者熟悉而喜爱的侦探。
栋居
杰出的推理小说家森村诚一笔下的侦探。从小失去母亲,母亲在战乱中跟一个军官私奔。父亲是一个穷教师,因为阻止美国兵强*日本妇女,被美国兵打死,这就形成了其孤独的性格。当上侦探之后,常常一言不发,运用推理来破案。在《人性的证明》中,从凶杀现场发现一顶草帽和一本诗集,深入调查,使八杉恭子在人性面前低下了头。为了查找证据,坚韧不拔,使冷酷的八杉恭子恢复了人性。
铃本芳子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赤川次郎笔下的女侦探。22岁时继承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却被贪婪的叔父关进疯人院。机智的铃本芳子在疯人院巧遇福尔摩斯等一批大侦探,和他们成为朋友。残酷的现实,使其走上女侦探之路。凭着年轻又有头脑,办案细心而处事精明,与福尔摩斯联手破获几起大案,从此名震天下。是推理荒诞剧的女主角。正直,善良,干练,给读者留下很深印象,成为日本青年喜爱的艺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