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中相传的意象有哪些,食神在八字中代表的意象和象征有哪些

更新时间:02-04 八字 由 星光坠落 分享

一、《虞美人》的意思

虞美人①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③只是朱颜改。④问君能有几多愁,⑤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②了:了结,完结。

③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⑤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简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赏析二】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蒋雅云)

【赏析三】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宋代王绖《默记》卷上:“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王国维《人间词话》:“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徽宗)《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采。至寇莱公(准)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肯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田德义)

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

五、发挥想象,试译这首诗,尽量把悲愤凄楚的感情表现出来。

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

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

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

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

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六、总结全诗。

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李煜这种纯真感情的全心倾注,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出于“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词”吧,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这首词就是这样的不朽之作。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将李煜的词纳入中国古代帝王诗歌文学这个背景中去品味,增加其文化积淀韵味和历史厚重感。2、知人论文和读文识人结合,使这一课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本身技巧、语言等分析上面,也倾向于挖掘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导:

1、在历史的那一端,间或几个帝王也拿起笔,写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合韵或不合韵的句子,自然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这就形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文化——中国古代帝王文学。帝王诗歌之作,当推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直抒胸臆,格调高昂,气势雄浑,给帝王诗歌开了个好头。可惜这位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对于诗文小道并不放在眼里,除了这首作品外,其他成就也有限。在帝王中,才气最高的要数李后主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南唐后主的词艺。

二、背景及作者介绍

1、清代赵翼有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2、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3、问:那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呢?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读

1、学习诗词,先从诵读开始。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评析谁朗读得更好。(一男生、一女生诵读)

2、他们读得怎么样?应该什么样的感情?——低沉、凄凉,在声调曲折有致

3、怎么样才能处理好作者的这种情感?

A、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B、把握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

4、再来试试读读。(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好象把我也带入到那个忧伤的世界了,这才是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还有没有同学向他挑战?)

5、听录音。小声跟读

5、一起背诵,背诵的时候争取眼前能浮现出词中的景象。

三、析

1、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板书“愁”)

A、往事之叹;B、亡国之恨;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经支离破碎。

对往事的怀念,命运越来越差。C、离家之痛

3、这层层叠叠的愁,铺天盖地,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那么,问问大家,

4、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选取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表达忧愁。(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A、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思国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义。(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结:可谓比喻含泪,对比生情。我看除了对比、比喻外,作者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5、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四、评

1、我还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我觉得这愁愁得美。因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我说说我的看法: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叹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2、词家中不乏“写愁”高手,如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等等。窃以为他们或不够“鲜活”,或不够“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后主词。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

3、后人总结说,这首词的风格凄丽。李煜的词缘何显得如此凄丽?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沦落以及内心的巨大沉痛,绝非常人所能体味点滴。如果以亡国为分界线,对照李煜前后期的词作,我们能否可以这样说,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这也让我想起了《吊屈原赋》里的经典诗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李煜后期词,多折射出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境界豁大而深远。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许多,但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遂为名句。可与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刘禹锡"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等参读。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赏析2】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味无穷。难怪王国维有如是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二、食神在八字中代表的意象和象征有哪些

食神的意义是多层面的,它表示食禄、福寿、享乐等。食神为喜用或食神格,其性“温良恭俭让”,为人谦和、厚道,忍耐力强。“食色,性也”。大凡有口福、好亨受的人,艳福厚,性欲也强。若食神太多,凶的一面得到强化,则会迂腐、好逸恶劳、贪恋酒色、假道斯文。

在这个帖子中讲的很详细。

三、绍兴有哪些必去的地方

绍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是许多名人的故乡,著名的水乡、桥镇、酒镇和书法镇。那么,去绍兴旅游有哪些必去的景点呢?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旅游景点。去玩吧!

1、鲁迅故里

一条狭窄的青石板路两旁,白墙黛瓦、竹门、鲁迅祖屋(周嘉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嘉新台门)、百草园、三潭印月、寿家台门、土谷寺、鲁迅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中。一条小河在鲁迅故居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摇曳。

白草花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就是新台门周家的菜园。鲁迅年轻的时候经常玩这个游戏。他成年后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门回忆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泥墙根和石井至今保存完好。白草花园和周嘉新台门的产权易手后,除了南北两端有所改变外,花园基本保持了原貌。

三潭印月是当时绍兴颇有声望的私塾。鲁迅从12岁到17岁在这里学习。鲁迅的座位原来在图书馆的南墙下。由于别人经常在后花园里进进出出,影响了他的学习,他请求老师换个位置,把座位挪到东北角。鲁迅用的是硬木书桌,有两个抽屉。书桌右侧有一寸见方的“藻”字,是当年鲁迅刻的。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被老师严厉批评,于是刻了个“早”字鼓励自己。

咸亨酒店于1894年清光绪年间在吴佳开业。是鲁迅叔叔周忠祥在东昌坊门口开的小旅馆。店内有临街的弧形尺子柜,几张桌子和板凳,还有茴香豆、水煮花生等小吃。顾客多为站着喝酒的“短衣帮”。1918年,鲁迅的著名小说《孔乙己》问世,使咸亨酒店名扬海内外。1981年,鲁迅诞辰一百周年,老店开张。

绍兴鲁迅纪念馆创建于1953年。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以“旧屋新空间”为理念,重建了一座大门式建筑。它由序厅、正厅和临时展厅组成,展示了鲁迅56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年,在鲁迅纪念馆门口新建了一处“水池水封”景观。它是一个长14米,宽4米的水池,展现了绍兴水乡的特色。池中竖立着五个“海豹”雕塑。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

交通:阳明古城游览环线、大禹双层观光车、8路、13路、24路、30路、52路、68路、88路、111路、177路、BRT1路。

门票:免费(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潭印月、鲁迅风情园、鲁迅纪念馆)

时间:1。周一:8:30-17:00,16:40停止入场。2.周二~周日:8:30-21:00,20:40停止入场;冬季8:30-20:30、20:10停止入场。比如周一,黄金周,小长假,开放时间都一样。

2、沈园

沈园又称“沈氏园”,是南宋一位姓沈的富商的私家园林。它建于宋代,开始时规模很大,占地70亩。园中有亭台小桥流水,有树有景有江南。目前申园占地57亩,拥有历史区、东园、南园三个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园林。

经过1985年的考古勘探,遗址内发现了六朝、唐代、五代、宋代、明代、清代的砖井、池塘、假山等多处建筑遗迹,是沈园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东花园位于古迹的东侧,又称情侣花园。整个园林场景展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在南苑遗址的南头,主要由“神苑之夜”剧场和陆游纪念馆组成。

陆有初,民国爱国诗人

沈园之夜,千年一梦。一场演唱会,唱出所有的喜怒哀乐。厅演出以越剧为主,穿插莲花锣、邵戏、平湖调等地方越剧。以“游园”、“还园”、“主题园”、“爱园”五个板块,生动展现了宋代名园沈园的浪漫柔情,以及陆游与唐婉凄美的爱情故事。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

交通:乘坐52路公交车在沈园站下车。也可以坐车到鲁迅故里站,往东走200米左右。

门票:免费(白天),80元,C座,“神院之夜”。

时间:8:30-17:00,16:40停止入场。《神院之夜》开放时间:18:30-21:00。

3、东湖

东湖在绍兴古城以东约六公里处。以崖、洞、石桥、湖面的巧妙结合,成为名园。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东湖虽小,却以山明、水秀、洞幽的自然休闲风光独树一帜,因奇岩怪洞构成的奇景而被旅游界人士公认为“湖中奇景”。乘坐具有绍兴传统特色的乌篷船是游览东湖风景区的一大特色。

东湖的所在地,以前是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这里驱马饮马,称为韶山。汉代以后,韶山成了绍兴的采石场,隋朝时,越王苏阳建山取石。经过千百年的钻探和切割,青石山被削去了一半,形成了一个50多米高的悬崖。工人取石一般在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个奇怪的水池深渊,就像天空是敞开的一样。清末,陶渊明的第四十五孙,绍兴著名的故乡贤者陶君宣,眼光独到。他在这里修筑了数百米的大堤,堤外有河,堤内有湖,湖中有山,山中有洞。山、水、石、洞、桥、堤、船、花木、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成为集美、险、勇、奇于一体的江南水乡大盆景。因此,湖在城市的东部,所以它被命名为东湖。

在东湖中,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妙的景观,也有丘挺亭、夏川桥、饮水亭、桂陵桥、琴桥等适当的人工点缀。身在东湖,犹在画中。除了岩石和湖泊的自然风光,东湖也是一个历史古迹。孙中山、陶、徐锡麟、鲁迅等。参观过东湖或讨论过革命计划。陶去世后,绍兴人在东湖成立了陶艺社,纪念英烈。

东湖是绍兴外国游客参观的主要景点之一。泛舟乌篷船是环湖游的一大特色,第一次来东湖的人可能会心动。除了在湖里观光,人们还可以上山。山顶有茶园和茶室,也是爬山远眺的好地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东湖东北的平原风光,是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的江南水乡之美。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云东路东湖风景区

交通:乘坐1路、7路、7路、38路、57路到景区。

门票:乌篷船50元,成人35元/人,儿童17元/人,每船限4人(含手抱婴儿)。

时间:8:00-17:00,冬季时间16:20,夏季时间16:50停止售票。东湖环门山开放时间:8:00-15:30。如遇雨雪、山路湿滑等特殊天气,或景区特殊情况,暂停开放。

4、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朱兰山脚下。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汉代曾在此设驿亭,故名兰亭。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长城

兰亭以“景静、物雅、文妙、书优”四大特色享誉海内外。它的风光和内涵可以用“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序’是《钗头凤》;“三碑”是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是鹅塘、小榄亭、曲水尚流、尚流亭、渝北亭、临池石浜岗、王右军庙、书法博物馆、古亭、知止镇和乐驰。

技巧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兰亭风景区

交通:3号和0003号。

门票:70元

时间:8点-17点。兰亭书法博物馆每月第一个周一闭馆(黄金周除外),核心景区正常开放。

5、柯岩风景区

柯岩景区由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87平方公里。是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旅游景点。景区突出绍兴独特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是绍兴著名的传统旅游胜地。

柯岩是柯岩景区的核心景点,有石佛、静水湾、岳重史明园、圆山园四大景点。三国时期,这里曾是采石场。历代工匠不断采石,创造出石荡、石洞、石潭、石壁等姿态各异的石景。到了宋代,陆游留下了《钗头凤》首诗;到了清代,著名的柯岩八景已经形成。

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有四个景点,如东汉的帝亭,南阳的秋帆,吴桥的步月和葫芦嘴岛。在这里,你可以坐乌篷船在鉴湖泛舟,也可以在葫芦嘴岛品黄酒,看曲酒流淌,体验绍兴的黄酒文化。

鲁镇是鲁迅笔下虚构的小镇,鲁镇景区是为了还原鲁迅笔下的鲁镇而建造的乡村小镇主题公园。有商店,客栈,文化展览馆,舞台门等。在建湖附近的镇上。在鲁镇的街上,有演员在扮演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等人物。

恰逢鲁迅诞辰140周年,大型真人电影话剧——《沈园之夜》在柯桥鲁镇开机。鲁镇剧场是一个室内场景体验剧场。剧场主体以“观山学水,粉墙黛瓦”为设计理念,将江南水乡的山水、幕布、白墙、青瓦、美檐等传统符号融入其中。

该剧以鲁镇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为背景,以一个偶然穿越鲁百年古镇的小学生为主线,真实再现了百年前、阿q、祥林嫂、孔乙己、狂人等经典人物在吃人的旧社会和封建礼教的挤压下所经历的命运沉浮。

技巧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柯岩大道558号

交通:柯桥快速公交177路、805路、818路。

门票:130元,柯岩鉴湖路镇。路镇免费开放,持二代身份证即可入园。

时间:8:30-16:30,全程游览时间约2.5-3小时。卢镇夜间开放时间:17:30-21:00。

6、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是绍兴四大古镇之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名镇,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常,其名出自唐朝末年的钱流,平定了的叛乱,使这个地方变得和平。现存老街,开于明朝弘治二年。是一个有着浓郁民俗风情和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活态古镇。

昂古镇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河的南边是居民楼,河的北边是商业城。这条河的两岸由古桥相连。在河的南面,有带盖的长廊,遮阳挡雨,各种传统特色的店铺和作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河对岸是青石小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窄而深的小巷。

始于明代的安昌香肠,手工制作,经过风吹日晒和时间的发酵,成为一种美味。安拉香肠的独特之处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第一,安昌是旧社会“酒坛子”和“酱坛子”的聚集地。以优质手工酱油和白酒为配料制作的香肠,味道纯正,鲜咸可口,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第二,古镇河流纵横交错,房子都建在河边。檐廊多,冬季干燥通风,不用阳光直射,容易干燥,保证香肠不会因油变质,有利于长期保存而不失原有风味。

创建于光绪十八年的仁昌酱园,是这里最著名的酱园之一。进入酱园,一股浓浓的酱香扑鼻而来。酱园子里整齐地排列着上百个酱坛子。酱油还是传承了100多年的老工艺生产的。以最好的大豆和小麦粉为原料,每年四、春季开始生产。酱夏天烤,秋天变成油,俗称“蘸酱秋油”。制作工艺非常讲究。2009年,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都说天下师爷出自绍兴,却很少有人知道绍兴的师爷大多出自安昌。据说200年间从这里出去的师爷不下万人。如今,有许多师爷故居散落在河两岸。绍兴大师博物馆以娄心田故居为依托,展示“绍兴大师”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国封建历史晚期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

技巧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安昌街东城

交通:118、806路在安昌宾馆下车,805、816路在安华路口下车。

门票:免费。古镇里展厅需要门票。

1.古镇券:50元,包括黄成堂、中国银行旧址、石雕馆、安昌民俗馆、绍兴老师傅博物馆、安康寺、绍兴宣卷馆(每周二、四闭馆)、遂康钱庄等八个景点。

2.乌篷船门票:40元/船(节假日50元/船)。

时间:古镇全天开放,收费景点开放时间为8:00-16:30,夏季时间为8:00-17:00。

7、仓桥直街

仓桥直街历史街区长1.5公里,由河道、民居和街区三部分组成。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台湾门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200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绍兴臭豆腐在鲁迅笔下闻名中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卤。如果说豆腐是绍兴臭豆腐的身体,那么卤汁就是臭豆腐的灵魂。每个地方的臭豆腐制作方法都不一样,绍兴臭豆腐是用苋菜汁浸泡的。轻轻夹一块刚炸好的臭豆腐,蘸一点酱,一口咬下去。酱料的甜辣味和臭豆腐的香味一起进来,外脆里嫩,香而可口。有些外地的朋友刚开始闻到都不敢吃,但是一尝就再也放不下了。

仓桥直街的美食也是绍兴很有特色的。街上有卖绍兴酒、茴香豆等特色小吃的传统店铺,也有状元楼、孔乙己餐厅等知名餐厅。在这里可以吃到地道的美食!

这条老街和很多南方城市的老街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也很少有熙熙攘攘的旅游团。走在街上,会遇到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和贪玩的孩子,充满了生活气息。尤其是晚上,能感受到老街的悠闲生活节奏,拍出来的照片也很有感情。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越子城历史街区,浮山东侧。

交通:阳明壕古城旅游环线

门票:免费

时间:全天

8、书圣故里

书生历史街区

绍兴山脚下是书圣王羲之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景区本身就是一条开阔的街道,路边都是白墙黛瓦的老建筑。有居民住宅和小商店,你可以在那里买小吃和喝咖啡。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解放北路蔡元培广场东侧

交通:阳明古城旅游环线,大禹双层观光车。乘坐1、2、4、5、15、23、30、32、52、60、108、302、0003路公交车在蔡元培故居站下车。

门票:免费

时间:蔡元培故居开放时间:8:30-17:00,16:40停止入场。王羲之展览馆、邙山书院、写作塔开放时间:8:30-16:30。

9、八字桥

八字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街东端,绍兴市交通道路上,三江交汇处。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2-13世纪),之后多次修缮。

八字桥是梁式石桥。主桥自东向西横跨鸡山河,全长32.82米。桥洞净跨4.91米,宽3.2米,洞高3.84米。八字桥是中国早期简支梁桥中的孤例。建设者根据特殊地形,结合周边环境和当地条件,合理设计了一座横跨三条河流、沟通四条道路、形似八字的桥梁,巧妙地解决了复杂的水陆交通问题。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街东端

交通:阳明,古城游环线。乘坐8、13、21、22、25、30、50、57、88、88、111、003路公交车,在市妇保院站下车。沿着八字桥街一直走到尽头。

门票:免费

时间:全天

10、覆卮山景区

浮山风景区位于上虞区岭南乡,在上虞区、嵊州市、余姚市的交界处。主峰海拔861.3米,为上虞最高峰。浮山,因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作诗,饮后浮山而得名。三大景点是千年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

一年一度的“爬山节”吸引了长三角及周边城市的户外运动爱好者。

作为华东十大油菜花观赏地之一,浮山风景区自然是赏油菜花的绝佳去处。近年来,东城、平山、丁山等村的村民每年都在梯田上种植油菜,面积近500亩。油菜花盛开的春天,浮山花场在观赏高峰期,日均游客量超过27000人。

技巧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东城村

交通:在上虞汽车东站乘坐607、609路公交车,在张震街心公园站换乘912路公交车到浮山风景区。

门票:免费

时间:全天,全程游览时间约3-4小时。油菜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3月中旬到4月中旬。

11、绍兴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位于绍兴古城西侧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面积6053平方米,建筑面积9533平方米,其中展厅使用面积3720平方米。主展厅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12.8米、重8吨的青铜剑抽象雕塑。剑身正面镶嵌《兰亭集序》共280字。雕塑下是一条纵向长40米的青铜“薪道”,刻有“周三十年(公元前490年),你命建城”改为“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绍兴”

绍兴博物馆现有文物15600件(组),以新石器时代的石碑,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印花陶器、原始瓷器和王月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瓷和徽记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为特色。

基本的展览是“S

12、中国黄酒博物馆

中国黄酒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展示中国黄酒文化和历史的专业博物馆。2007年开园,2015年获批国家3A景区。为了更好地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去年,博物馆对一楼展厅进行了升级改造。

重新开放的中国黄酒博物馆不仅增加了展览面积和文物数量,还采用了许多高科技技术,为游客带来了更丰富的互动体验,集学习、实践和探究于一体。

地下酒窖占地400多平方米,储存着上千种能以传统方式“呼吸”的米酒。

在黄酒体验中心,你可以品尝到不同的黄酒和黄酒博物馆开发的黄酒冰淇淋。

技巧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夏达路557号

交通:乘坐5路、5路、17路、35路、51路、108路、168路到程潇北桥下(黄酒博物馆)。

门票:30元,60岁以上老人半价,70岁以上老人、中小学生及持市民卡或有效身份证的绍兴市民免费。

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全年开放,节假日开放。

13、兰亭书法博物馆

兰亭书法博物馆,2015年4月20日建成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2191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书法博物馆,也是第一座以《兰亭集序》为主题,全面系统地反映兰亭书法和兰亭文化的博物馆。目前馆藏书法作品4453件(套)。博物馆外部以灰色调为主,延续了绍兴门户风格的特点,并结合传统的坡屋顶形式,突出大气简约。

步入博物馆的序厅,透过玻璃幕墙,只见溪水潺潺,弯弯曲曲,两岸翠竹成荫,春意盎然。石壁上镌刻着巨大的“志”字,引人入胜。

“一日千年”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兰亭序》书法的历史节点为基本线索,以《柯山道上》为“生命”意象。其诞生、成长、消亡、再生、演变、扩展的过程是框架设计的主线,按主题纵向分为典雅兰亭、传奇兰亭、魅力兰亭。全面展现了《鲁镇社戏》年作为文人逸事的雅史,一部经典名著的人生轨迹,一种文化现象的多维度,一个生命格局的不朽传奇。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兰亭风景区

交通:3号和0003号。

门票:博物馆不单独售票。兰亭景区门票在70元。

时间:8点-17点。兰亭书法博物馆每月第一个周一闭馆(黄金周除外),核心景区正常开放。

声明:关于《八字中相传的意象有哪些,食神在八字中代表的意象和象征有哪些》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bazi/ba-zi-zhong-xiang-chua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