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八字不属于佛教的内容,佛教是不帮人算命的。佛也告诫他的弟子不帮人算命,佛教从根本上来说不相信完全注定的命数,佛教相信业,但是业是可以通过努力积德行善和修行而得到改善的。佛的戒律明确指出:僧人或普通人通过算命的方式获取供养都属于是邪命,是会带来不善报的。真正如理如法的僧人都不会帮人算命,如果你看过《了凡四训》,就会知道“命由天定”这个想法所带来的坏处。佛教是教人修心行善从而改善自己的命运,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将其交给所谓的命数。所以算八字不会是佛教发明的。
关于八字算命术的起源,一般认为起源于东汉。与之相关的文化因素,一是阴阳五行,一是天干地支。道教类似陶弘景等很多修行人都懂得算命之术。唐朝,李虚中精通阴阳五行,能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推断其一生的贵*寿夭、吉凶祸福,据说是“百不失一二”。五代宋初的徐子平(道教)在此基础上,演进为用年、月、日、时的四柱法,共八个字,所以也称“八字”。因为徐子平是道教的,所以八字自然是道教的发明。但是论到起源,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算八字完全是中原文化的产物。
八字成语有:
1.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2.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3.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4.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5芳兰当门,不得不锄
6.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7.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8.虎狼当路,不治狐狸
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10.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11.衣则成人,水则成田
12.说起曹操,曹操就到
13.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14.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15.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汉语注音“嗡嘛智牟耶萨列德”。
“嗡”为自身辛饶佛,方便大悲度众生,一切众生唯父。
“嘛”为大悲慈佛母身,诸佛本源空性母,一切种智根本性。
”智”为牟秋丁珠佛,大悲救度冷热苦,教化地狱道众生,嗔恨化于慈悲中。
“牟”为桑瓦昂仁佛,布施救度饥渴苦,教化饿鬼道众生,贪念化于布施中。
“耶”为德桑荣西佛。智慧救度愚痴苦,教化畜生道众生,愚痴化于智慧中。
“萨”为扎西丹崩佛,包容救度嫉妒苦,教化人间道众生,嫉妒化于包容中。
扩展资料
八吉祥又称“吉祥八宝”“八祥瑞”和“藏八宝”,亦即俗称的八宝图案,其中有宝伞、金鱼、如意宝瓶、莲花、白海螺、吉祥结、胜幢、金轮。藏语称之为“扎西达杰”。
藏传佛教寺院内和藏民家中,多以此八种图案作为装饰,用来象征吉祥如意。自古以来,藏民的风土人情与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八吉祥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在寺院、民居、法器、服装、餐具等,是常见的装饰图案。
佛教如何看待生辰八字与命运的关系
1.佛教并不提倡生辰八字、风水、预测等外道伎俩。佛法强调的是因果律,即做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自然规律。
2.生辰八字等预测方法显然是背离因果法的。佛教并不赞同使用这种方法来预测命运。
藏传佛教中的八字真言,源自苯教文化,发音为"哦嘛直莫耶萨来德",其中包含符号"卍",与佛教万字格有别。苯教由公元前5世纪古象雄王子辛饶米保创立,以自然崇拜和独特仪式如跳神舞、祭祀等为主。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苯教是当地普遍信仰,拥有450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苯教研究在国内鲜有关注,研究苯教有助于揭示西藏早期历史文化,尤其是解开象雄、古格之谜。
苯教经典记载其创始人辛饶,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影响也可见于其中。苯教典籍中提及的早期藏汉交流,据称可追溯至比文成公主入藏早1000多年,这挑战了传统认知。尽管关于"李福源考威微己价读永当芒布"(疑似孔子)的影响说法未经证实,但这些记载为藏汉交往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因此,深入研究苯教,不仅有助于理解西藏本土宗教的起源,而且对于理解藏汉文化交流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