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译文: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出自:佚名《古人谈读书》
原文: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扩展资料:
朱熹的读书“三到”
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大圣先贤王阳明的这句话的原话,四十多欲,大势已去,五十多情,鸡犬不宁。众所周知,王阳明是著名的心学的开山祖师爷,也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非常接地气儿的一种哲学,所以这位老人家说的话,大多是我们正常人能听懂的话,绝不像很多的大家一样说的话,是那么的玄而又玄。
字面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到个40多岁,你还有太多的欲望没有去实现的话,那么其实你也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大器晚成这件事情跟你没多大关系,我们要明白一点,王阳明是明代的人,而明代人的平均年龄也就是50多岁,明白一件事情了吧,你说平均年龄50多岁你已经40多了,你还有那么多欲望,你哪有那个能力去实现呢?
历史上确实有不少人是属于大器晚成的,比如说姜子牙70多岁才出山,也帮助周文王打下了一片江山,比如说也快80的范曾帮助项羽一路过关斩将也实现了自己的报复,但是这毕竟是少数,真正到了40多岁还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人,那叫小概率事件,王阳明就是不想让所有的人因为这一个小概率事件去玩命去拼搏,有的时候随遇而安,而不是非要去强求。
记住,随遇而安的遇是相遇的遇而不是欲望的,如果你总是去想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你永远没有快乐的时候,心学讲究的是什么?知行合一呀,心学讲究是什么?就是随着自己的心之所想去做事,但是你也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很多人会说这不是很矛盾吗?王阳明讲求的是存人欲,这不就是要随着自己的欲望去做事吗?
的确有这么一种说法,但是这种说法还有一句话,那就是我们一定要知行合一,把自己知道的用在自己的言行上,或者是用在自己的欲望上,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的欲望又如何去成为现实呢?
就像王阳明的这句话,您都40多岁了,您还不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您再有那么多的欲望,也只能是让自己不快乐而已,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再去想那么多,50岁的年纪都已经知天命了,就是什么事情都想开了,所以在40多岁的时候欲望再多,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会慢慢的与这个世界与自己的理想与自己的欲望和解。
1.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2.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
3.名美而实不副者,必无没世之风。
4.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
5.火则不钻不生,不扇不炽。
6.水则不决不流,不积不深。
7.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誊美者,实未必副其名。
8.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
9.疏广散金以除子孙之祸。
10.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
1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12.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13.虽云色白,匪染弗丽;虽云味甘,匪和弗美。
14.谤来不戚,誉至不喜。
15.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16.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17.出不辞劳,入不数功。
18.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19.富贵之多罪,不如贫贱之履道。
20.格言不吐庸人之口。
21.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22.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负责于力尽。
23.鸾凤食粒于庭,则受辱于鸡鹜也。
24.论珍则不可以细疵弃巨美。
25.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26.其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
27.权贵之家,咫尺弗从。
28.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
29.仁者为政之脂粉,刑者御世之辔策。
30.伤人之语,剑戟之痛。
31.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32.时移世改,理自然也。
33.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34.位高而器不称者,不免致冠之惑也。
35.详交者不失人,泛交者多后悔。
36.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
37.一言之善,贵于千金。
38.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
39.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40.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41.良骏败于拙御,智士踬于暗世。
42.东海三为桑田。
43.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矣。
44.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刚世无弃材。
葛洪明言,望采纳!
胡雪岩是一位很有争议的人物,所有红顶商人之称。由此可见,他的成功其实奥秘就在“红顶”这两个字上。
比如,他最经典的一次资助。由于左宗棠坚持收回新疆,并不顾年迈亲征。但问题是当时的清朝千疮百孔,慈禧又喜欢“极致精致生活”,因此搞得左宗棠出兵,军费方面竟然成了大问题。
军士若没有军饷,谁会跟着你提着脑袋玩命?更何况还是跑那么老远,穿越戈壁沙漠啥的。胡雪岩得知这情况后,则二话没说用自己的财产,开始全力接济左宗棠。因此获得了左宗棠的极大赞许。
自然,由此胡雪岩就成了当时的传奇商人,获赐黄马褂以及正二品红色顶戴,一时间是风头无双。即能接到朝廷大项目,又有左宗棠为靠山,谁能不给面子?
但须知,当时清朝重臣却并非只有左宗棠,还有一位是李鸿章!随着左宗棠的去世,李鸿章就越来越重要。但他却不喜欢胡雪岩。因为他跟左宗棠本来就有点不对付。且李鸿章也有自己人,这就是盛宣怀。
先有胡雪岩,后出盛宣怀,这两人都是晚清非常著名的商人,背后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李鸿章。这就注定了胡雪岩的悲剧发生。
胡雪岩想在上海开办丝厂,为了把洋商挤出市场,并垄断丝茧贸易,他几乎投出了自己的所有资产,导致丝茧大跌。由此引发了各洋商的不满,开始联合起来对付胡雪岩。于是一场丝茧商战爆发了。
初期,胡雪岩连连告捷,但天有不测风云,晚清时期的中法战争爆发!导致了形势逆转,因为他没后续资金追投了。至于李鸿章和盛宣怀是何态度?从现在的史料看,两人都没有出手相救。
就这样胡雪岩内忧外困中,资金链断了,而许多清朝官僚们听闻胡雪岩资金链断了后,也急不可耐的从他的商号中提出存款,更有甚者利用手中权力,还敲诈勒索。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危机,最终胡雪岩落败。
而清廷的反应则是,将胡雪岩的资产查封、革职。胡雪岩当时年事已高,又经此大难,最终抑郁而亡。
据说在他病亡前,给子孙留下了一句遗言,是“勿近白虎”。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清朝时期是依靠白花花的银子结算。而胡雪岩就吃亏在资金(银子)之上。所以,白虎就是指银子。
胡雪岩其实是提醒后代,银子虽好,但要小心它“咬人”,因为一旦接触了,势必会越陷越深,最终会发现自己被白花花的银两所害。这就是一种告诫吧,要理性认识金钱这方面,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被其支配。否则,就会落得跟自己一样的下场!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4、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
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5、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6、民以食为天。
7、生命诚可贵,粮食价更高!
8、粮食是血汗换来的!
9、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
10、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