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适合用在古代女生名字里的字姓氏:唐、景、萧、永、爱、宁、蓝、楼、步、彩、卿、连、颜、墨(很喜欢这个)、凌、苏、洛、冷。。
复姓的哇:欧阳、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拓跋、轩辕、百里、呼延、东郭、南门、微生、西门、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淳于
名字(有点多,你筛选下吧):
尔岚、初夏、沛菡、傲珊、曼文、惜文、语琴、从彤、傲晴、语兰、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映易、雪柳、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晓霜、碧凡、若烟、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妙旋、雪枫、夏菡、绮琴、雨双、听枫、觅荷、从安、绮彤、青亦、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元枫、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涵瑶、冷梅、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南琴、凝蝶、念真、若水、影、忻云、函韵、颜夕、宸云、晚书、印蓁、落薰、七夕。。。
唐惜芫,江印蓁,苏宸云,梁晚书,季蘅,沫染、夏瑾柒
古代女子的名字常用的字我认为给古代的女子,取名字最好带有一些内涵或韵味。就像《红楼梦》中的那样,都带有一些借支。许若谷(取虚怀若谷之意),张欣怡(心旷而神怡),文芷馨(温故而知新),比如说姐妹可以叫钟敏秀和钟灵秀(取钟灵敏秀之意)!还有一些比较好听的名字比如说昕瑶,雨婷,雨轩,诗琪,涵,灵韵,姗瑜,雅婷,雅雯,绮云等等。希望会给楼主一些帮助。
女孩子取名常用字都有哪些?女孩起名常用字第一个字常用字及注解
1、佳点击次数:2641
佳字的含义是美好。意为美好、美丽、出众。
2、思点击次数:1991
意为怀念、考虑、想念。
3、雪点击次数:1721
雪字的意思是指冬天天空中以落的雪花,此外也指雪农历24节气中的大雪、小雪两个节气。由于雪花飘落下来时洁白无理,人们也习惯把雪作为纯洁的象征并用一以表示人的操守坚贞、纯正。作人名时,除一部分使用原义外,大多采用它的象征意义。
4、梦点击次数:1695
梦字的原义是指睡眠中所产生的一种幻象,后又引申指想象等。
5、怡点击次数:1629
恰字的原义是安适愉快,常见成语“心旷神怡”即有此义。
6、雅点击次数:1547
文雅、不俗气、美好、标准。象征文雅、正直。
7、海点击次数:1501
海字原指大洋靠近陆地的广阔水城,因其面积宏大,所以又引申有广大、博深、博大之义。人名用海字,主要是用引申义,表示能量大,办法多,见多识广,非同常人。
8、美点击次数:1485
美字的本义是指肉食的味道鲜美,后来也指其他东西或人的美丽、美好。在指人时,又特指容貌、才德、声色、品质等方面的出众动人。
9、雨点击次数:1374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10、欣点击次数:1353
快乐、喜欢、高兴、茂盛。
11、子点击次数:1330
儿,儿或女;意为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12、钰点击次数:1307
宝物;坚硬的金属。
13、诗点击次数:1054
多才贤能,如诗如画。意为美好。
14、嘉点击次数:1026
嘉字的含义较多,主要有善、美、赞许、表扬、吉庆、幸福、欢乐等。由于嘉的含义都非常好的,因此多用在人名中。
15、金点击次数:1021
金字的本义指黄金或金属,后也被当作五行之一,指西部的方位,认为金在西方,像金黄色的秋季一样。作人名用时,多用本义,寓指高贵和财运兴旺。
16、涵点击次数:990
意为包容,包含,也指潜入水中,此外还用于水名。
17、慧点击次数:979
慧字的原义是指聪明、有才智,现代最常用的词语智慧就是此义。慧字表示聪明,灵秀,有才智。
18、婷点击次数:961
婷字主要指人的美丽漂亮或美女,也用于形容优美、雅致,如婷婷袅袅、婷娉。
19、琳点击次数:956
琳字的原义是指青碧色的美玉,后来也指像玉一样贵重的东西。
20、若点击次数:906
若字的含义较多,作人名时主要有作副词和名词两种使用方法。在作副词时(主要表示好、好像、如此、这样等含义。
21、敏点击次数:892
敏字的原义是指快捷、灵活、迅速,后来也指聪明。
22、淑点击次数:873
淑字的本义是指流水清澈,后来也指女性的外表美丽,心地善良。
23、奕点击次数:840
累,重迭;高大,美丽。
24、楚点击次数:821
意为清晰、整洁,茂盛等。
25、清点击次数:768
清字的原义是指流水的清澈见底,后来也指其他东西的纯净透明,或者说话和思路和清楚明白,以及环境的清静整洁、世道的安康太平、为官的廉洁公正。
26、梓点击次数:767
1、[梓树]落叶乔木。叶宽大,椭圆形。花浅黄色。木材可供建筑及造家具、乐器等用。树皮叫梓白皮,可供药用;2、雕版、刻制木板供作印刷的版;3、称故乡。
27、雯点击次数:765
指成花纹状的云彩。
28、文点击次数:75......>>
中国古代人名中的常用字?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这本字典并不好,收词太少,建议买商务印书馆的大本的.
其中多收史记中出现的字,因为史记中的用字比较典型,穿世借用较多.
中国古代常用于名字的汉字有哪些一般古代男子经常使用“彦、之、熙、悦、约、、翰、琳、球、忠、明”
古代女子会使用“丽、华、艳、姬、芳”
中国古代人名中的常用字?秦汉多用“婴”,魏晋多用“之”字,历代都爱用表示排行的“伯”、仲、"畅叔、季。
有哪些字适合用于女生的名字中?毓---石头之中的美玉
女孩子取名字常用的字伊静琪倩琳晶婧琦依轩璇鑫欣莹
雪晴
蕴涵有内涵
曼婷婷:美好
雪慧冰雪聪慧
淑颖贤淑,聪颖
瑾萱瑾:美玉萱:一种忘忧的草
钰彤钰:美玉彤:红色
雯:玉的光彩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瑜:美玉
婧琪婧:女子有才琪:美玉
彤萱彤:红色萱:一种忘忧的草
婷:传说中一种神珠婷:美好
媛馨媛:美好碧萱萱:一种忘忧的草
慧妍慧:智慧妍:美好
婧琪婧:女子有才琪:美玉
雯:玉的光彩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梦婷婷:美好
梦然
雪怡怡:心旷神怡
彦歆彦:古代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歆:心悦,欢愉
芮涵涵:包容
笑薇微笑
婧涵婧:女子有才涵:包容
鑫蕾鑫:财富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
中国人取名字都有什么讲究?古代给女孩子取名有讲究吗?男生呢 1、寓意平安、幸福类的
2、希望成才类的
3、避长辈、当权者名讳
4、名与字之间有讲究,小时乳名、周岁取名、成年取字
5、许多女子有姓无名,嫁人后冠上夫家姓氏
女孩充满智慧的名字有哪些?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
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一.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笔画的八十一灵动:可分别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的八十一灵动,并观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总格24、25、29、31、32、33、35(这样的笔画数格局很不错,但人生有较多波澜重叠)37、39、41、45、47、48(这样的笔画数是不错的格局,有这样笔画数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难,开创格局。)
8、三才五格:五格是由姓名的笔画中算得,五格的笔画可算出相应的五行,接着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间相生相克与吉凶关系,取名字时,最重要在于五行是否协调,再者才是笔画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间的组合并系。取名字时可参考康熙字典的字义和笔画,因为有些字必须以偏旁部首来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笔画。二,基本要领: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三,“有特定意义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节,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国庆日出生的用“国庆”“建国”“建华”;
3,孩子出生的时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晓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点:如“京生”“津生”“沪生”“渝生”;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伟”,女孩用“慧、娟、淑”等。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尽量不用多数人都使用的常用......>>
寓意平安吉祥的男孩名字绍齐
博文
梓晨
胤祥(寓意:拥有金钱与权力。)
瑞霖(寓意:吉祥的甘露。)
明哲(寓意:拥有聪明的智慧。)
天翊(有翱翔天际,大展宏图之意。)
凯瑞(寓意:吉祥幸福安康)
健雄(寓意:身体强健的男子汉。)
耀杰(寓意:才能出众的英杰。)
潇然(寓意:自然脱俗,潇洒大方。)
子涵(取自`子部京涵`寓意:拥有光明的前途与博大的胸怀。)
越彬(寓意:博学文雅,超越过去。)
钰轩(有气质高贵,潇洒大气之意。
智辉(寓意:拥有辉煌的未来与智慧。)
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黎:黎明昕:明亮的样子)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旭:旭日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鸿涛(鸿:旺盛,兴盛)
伟祺(伟:伟大祺:吉祥)
荣轩(轩:气度不凡)
越泽(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出自成语DD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泽:广域的水源)
子轩(轩:气度不凡)
睿渊(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恩惠)
楷瑞(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晋:进也,本义,上进鹏:比喻前程远大)
天磊(磊:众石累积)
绍辉(绍:继承辉:光辉)
泽洋(广阔的海洋)
鑫磊(鑫:财富)
鹏煊(煊:光明,读xuānn)
昊强(昊:苍天,苍穹)
伟宸(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博超(博:博大超:超越)
君浩(君:君子浩:浩大)
子骞(骞:高举,飞起)
鹏涛(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炎:燃烧彬:形容文雅)
鹤轩(鹤:闲云野鹤轩:气度不凡)
越彬(彬:形容文雅)
风华(风华正茂)
靖琪(靖:平安琪:美玉)
明辉(辉:光明)
伟诚(伟:伟大诚:诚实)
明轩(轩:气度不凡)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泽:广域的水源)
弘文(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照耀城市)
懿轩(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烨:光耀)
苑博(博:博学)
伟泽(伟:伟大泽:广域的水源)
熠彤(熠:光耀彤:红色)
鸿煊(鸿:大也煊:光明)
博涛(博:博学)
烨霖(烨:光明)
烨华(烨:光耀)
煜祺(煜:照耀祺:吉祥)
智宸(智:智慧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豪:豪气)
昊然(昊:苍天,苍穹)
明杰(明智,杰出)
立诚(诚:诚实)
立轩(轩:气度不凡)
立辉(辉:辉煌)
峻熙(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弘文(弘扬;文:文学家)
熠彤熠:光耀彤:红色
鸿煊鸿:大也煊:光明
烨霖烨:光明
哲瀚(拥有广大的学问)
鑫鹏鑫:财富鹏:比喻气势雄伟
昊天思聪展鹏笑愚志强炫明雪松思源智渊思淼
晓啸天......>>
代表吉祥祝福的名字有哪些祥和。满福
吉祥的名字有哪些吉祥的名字,不是谁都能用,根据自己的八字起名字。符合自己命理的名字才是好名字
供参考。
怎样的名字才是吉祥如意一个响亮,有品位的名字,不但可以迅速的打开你的人际交往,有时也可起到助运事业,趋吉避凶的效果。因此,父母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力。而找一些精通易经的人来为孩子取名,也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字不仅准确的区分出群体当中的个体,同时也表达出了特定人物的特点、性格、爱好、追求、理想等深层次意义。由此可见名字不但是人的一种符号的代表,同时又是人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好的名字可以调整命运,那么?取名应以个人生辰八字的喜用神为基础。比方说,一个人八字的喜用神为水,那数理上就最好选择总格为水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的三才配置要吉利,以五行相生为佳;五格数理要吉祥,特别是总格、人格、地格的数理,避开凶险不吉的数理。名字学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其蕴含的知识和道理是无穷尽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对错之分,只有理解运用的不同。有的人认为阴阳五行协调就是好名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阴不长,孤阳不生”。就拿三个字的名字来说吧,阴阳阳,阳阴阴,阴阳相配故为吉;而阴阴阴、阳阳阳就为“独阴不长,孤阳不生”的配置,所以为凶,要尽量避免。也有的人运用生肖的相合相冲来取名字。例如,1984年为甲子年,甲为阳木,这一年出生的人,在取名时,字型中不可见刀、剑等字型,因为利刀伐木,不利成长。又因为甲庚相冲,字型中不可见“庚”等字型。甲木宜扎根于土,又“甲”与“己”合,故字型中宜带“己”、“已”等字型。
关于吉祥如意的菜名搜集了一些充满喜气的菜名:
“一团和气”是炸芝麻团;
“年年高升”是香煎年糕;
“玉绣球”是冬瓜鱼肉丸;
“鸿运照福星”是八珍鱼肚羹;
“大展鸿图”是蟹黄炒桂花鱼翅;
“生意兴隆”是珧柱扒仙菇;
“祝君如意”是珧柱、榆耳、竹笙、蟹肉、蛋白、露笋等的集锦;
“岁晚大团圆”是露笋、鲜菇、白菌、肉丸、豆腐、粉丝等,中间放车厘子;
“八仙贺新喜”则是由8个精美的围碟组成;
“好事乐重重”是基围虾两吃;
“竹声报平安”是一道韩式铁板烧;
“祥和千日暖”是一盘黄金大饼;
“红红火火过新年”是葱姜炒肉蟹;
“新春愉快”是清蒸桂鱼;
“万象更新”是清炒时蔬;
“白发齐眉”,是粉丝蒸扇贝
求一些可以用作女孩名的表示吉祥的字 50分宁玉虞惠蕙慧熙熹曦禧玺淑舒姝安宜懿欣彤婉柔澜瑾妗锦宸晨辰悦恬若淳纯怡伊颐奕雪静娆嫣妍华颜倾妤瑜宛皖素芷夙筠
(均钉手打,勿抄袭。)
那几个汉字代表吉祥,如果起名字女孩代表吉祥那个字好,取名最好根据八字,取五行短缺或强弱的字来互补。至于吉祥好听都是次要的。
求吉祥如意的名字!!! 20分最吉祥并且寓意最为深刻的一个字必定是“和”字
俗语里的“和气生财”
吉祥富贵兆才旺兴盛这些都是代表如意吉祥的字。
男生的话叫“和轩”,女生的话叫“和毓”应该不错..
文化不够,帮忙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名字贵姓,是男是女
古代姓名和现在的姓名是有区别的
古代有学问的人往往有以下几个个人识别符号
姓
名
字
再往后还有号甚至有很多号
所以不会出现姓名识别的困难
加之当时有学问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不需要注意到姓名冲突的问题所以
汉朝时期基本上都是两个字的姓名
到了唐宋年间人口增长出现了重名的问题所以出现了号和双字名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氏”。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三、名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
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
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