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名含八字的白酒有哪些,四川都产哪些酒

更新时间:02-05 八字 由 知她心懂他爱 分享

一、哪个省的人最能喝酒

黑龙江人酒量杠杠的。在这边喝酒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不喝不行。南方人的喝茶、喝酒不过是交际手段,主要是为了说事情,但在黑龙江不是,是为了喝酒而喝酒,喝酒就是目的。

我们部门连我算上有七个人,仨男的,四个女的,仨男人酒量最差,我排倒数第一,几年过去了,现在依然。酒量最高的是那个女出纳,看见酒就挪不动步,喝酒不用劝,一般都是她劝别人。她老公是内蒙古人,酒量也高,过年家里放了一箱子白酒,过几天回家想喝,咋也找不着了,问她,她说我都给喝了。和这几个人喝酒,定式是我先喝倒,他们把我送回宿舍,然后接着喝。。。。。

那年三八节,公司给女职工改善伙食,我们也跟着沾光,觥筹交错开始喝,女士们开始还挺矜持,没有放开喝,当然每人面前都有一杯,普通的喝水杯,当地人叫一缸,至少喝一缸,喝完再倒。喝完后就散了,女人们回到宿舍,没男人了,原形毕露,吆五喝六,又围在一起开始喝,一直到晚上。在这里四年半了,我从没见过不喝酒的女人,也从没见过喝多了失态的女人,佩服啊。

前两年,由新华网与零点指标数据联合推出大型民意调查——《中国各省(区市)形象调查》结果新鲜出炉,超过两成(21.4%)公众认为黑龙江人酒量最大,甚至超过了内蒙古(16.2%),位居榜首。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到底哪个省的人酒量大,也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次调查显示,超过两成(21.4%)公众认为黑龙江人酒量最大,甚至超过了内蒙古(16.2%)。而山东省在海量比拼中位列第三(14%)。看来,“吃在南方,喝在北方”真是当之无愧。

酒,自古以来,就一直浸润着整个人类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逢年过节、男婚女嫁、庆生奠死、宴亲迎客、洗尘饯别、贺喜浇愁、祛病延年,一概都离不开酒。如今,酒文化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古老的中国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整个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贵州人最能喝酒

贵州,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地理环境十分优越的避暑胜地,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的酒文化。得天独厚的酿酒自然条件和酒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酿造出了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一系列的中国优质白酒品牌,成为了贵州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在贵州,酒是宴会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生活调味;它浓缩的是贵州各民族的款款深情,浓缩的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技艺传承,浓缩的是贵州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

没去过贵州的估计不了解贵州的酒文化,在贵州,喝酒真的很普遍,而且都是高度酒,茅台成为了酒桌上的必备酒,大家都知道,茅台是酱香型就,也是地球上四大蒸馏酒之一(贵州茅台酒被公认为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俄罗斯的伏特加比肩鼎足的世界上最好的四大蒸馏酒),而茅台酒大多高于50。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贵州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酒文化。

第一种酒姑娘酒侗族和苗族都有酿制姑娘酒的习俗,即姑娘出生时,马上为她煮一坛甜酒,将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待姑娘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才开窖启用。与江南地区酿造的“女儿红”异曲同工。侗族是作为姑娘陪嫁,谓之姑娘酒。

苗族又叫女酒,是在女儿出生时酿的甜米酒,经过滤后密封于小口大腹的土罐中,至冬腊月之际,池塘水干涸时,埋于池塘底部,直至女儿出嫁后回到娘家,才取出用以招待亲友宾客。

姑娘酒由于长期窖藏之故,酒液高度浓缩、色泽绿中透红、酒香浓郁持久,酒味甘甜醇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佳酿美酒。

第二种酒讨八字酒黔西南布依族婚俗中,盛行着一种有趣的讨八字酒习俗。男女青年经过恋爱、说媒之后,双方父母已无异议,就需择出婚期,在定婚期前,男方家的媒人要到姑娘家来讨八字,女方家要在堂屋中的神案前摆上八碗便当酒(音“Biang dang”即家酿米酒),并将姑娘的年庚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纸上,再压在其中一碗酒的底下,这时,主持人就请媒人去揭姑娘八字,媒人只能凭直觉去找,当揭起一碗若没有姑娘的八字时,媒人就将该碗酒一饮而尽,然后再揭,直至揭出八字为止,才能带回与男方八字合在一起,由阴阳先生推算出良辰吉日,作为选定的婚期。

第三种酒栽花竹酒苗族家庭中,或婚后无子、或小孩体弱多病,久治不愈的,为求子或为小孩消灾祛病,都要用栽花竹酒这一形式以求达到自己的愿望。

栽花竹酒要请巫师主持。家人从山上竹林中挖取两株连根竹,栽在自家房屋中柱的旁边。还要请12位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有福之人参祭,并由主人家以酒肉盛情款待,此为喝栽花酒。另外,还要在所栽花竹根下,埋一坛密封好的米酒,使其终年吉利。

第四种酒滴酒祭祖水族待客请酒,无论什么场合,都有一个滴酒祭祖的习俗。

主客入席坐定后,一般由主人提议,请在座中一位辈份年岁最大的人先执筷。于是这位被推出来的老人就用筷子蘸一滴酒洒在桌面上,以示先向祖先敬酒。接着,主人才双手捧杯将酒敬给客人,客人则要接过酒杯放在桌上,亦用筷头蘸酒祭奠,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滴酒祭祖的习俗,在苗族中也普遍盛行。

第五种酒敬客酒贵州少数民族是好客的民族,他们常用酒来表达自己的好客、无私、友好、热情,但敬客酒的习俗又依民族和地区不同,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敬客,先由男主人向客人敬酒,每人必须先喝两杯,寓意“你是用两只脚走来的”,这两杯酒都要一饮而尽,第三杯开始,主人便可随意。待到一定时候,其主人便同姑娘、媳妇们一起上阵,手持酒海(盛酒的土钵)、酒碗站立客人身后以歌敬酒。先从长者开始敬完一轮,再反方向敬一轮。有的好客者,为挽留客人住下,妇女们就会选择一“关键”客人,势图将其灌醉,使得“群龙无首”,只好乖乖留下。苗家真情可谓“酒如其人”,令人陶醉。

第六种酒鸡头酒生活在黔西南地区的布依族,每逢节日庆典、贵宾临门,都要杀鸡备酒款待客人,其中主要客人有几位就要杀几只鸡,此鸡谓之“凤凰头”。入席后,主人就将“凤凰头”对着主要客人双手献上,客人接过“凤凰头”后,要饮酒一杯,再将鸡头对着其他客人,示意大家共同举杯,并一饮而尽。

第七种酒转转酒生活在贵州的各民族都有饮转转酒的习俗,转转酒包含着两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一种是指饮酒时,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席上只有一碗酒,在座的顺一个方向将酒碗依次传饮,以示亲密无间,无所猜忌。这种习俗在彝族、苗族、侗族中尤为盛行。另一种是指同一村寨,以家为单位,轮流邀请外来客人也叫转转酒。贵州的布依族有“一家来客全寨亲”的说法,所以这种转转酒在布依族村寨尤为盛行,谁家来了客人,这家的亲戚、邻居、以及全寨各家都要轮流转到,否则视为不合群。

除了茅台,贵州还有哪些名酒呢?

习酒——习酒酱香型产品1983年试制成功投产,精选本地糯高粱为原料,具有“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醇厚丰满,细腻体净,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酱香风格突出”的独特质量风格特征。

青酒——青酒是贵州青酒集团实施产品升级成功开发出的全新的产品,其口感秉承了青酒传统的优雅细腻、绵、甜、爽、净的酒体风格。青酒“青”和“青溪”商标2007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酒中酒霸酒——“本强牌”酒中酒霸酒系1993年初开发的产品,系浓香型白酒。“本强”商标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多次被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金牌白酒、优质产品等称号。

金沙回沙酒——贵州老牌名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蒸馏取酒的生产工艺酿造,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酒文化节金奖。

董酒——采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这一独特精湛的酿造工艺造就董酒的典型风格: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

国台酒——以地道优质糯高粱、小麦、水为原料,秉承茅台镇传统酿造工艺,具有酱香突出、入口绵柔、酒体醇厚、优雅细腻、下咽顺滑、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之特点。

百年糊涂酒——恒温发酵,双重混蒸,延时储藏,窖藏封坛,糅合现代技术,精酿出具有甘洌爽口、醇香绵长独树一帜的浓香型百年糊涂酒,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贵州醇——以优质高粱、本地小麦为原料,配以当地甘洌泉水精心勾兑而成;产品清亮透明,酯香舒适、醇绵甘爽、低而不淡、香而持久、加冰加水色味不变。

茅台王子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秉承贵州茅台酒传统工艺酿造,酒体风格:酱香突出、幽雅舒适、醇和绵柔、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喝酒就是那么爽~

还有在贵州,看到下面的这种情况,不要觉得奇怪:

其实喝酒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爽歪歪。

本人觉得内蒙古和东北喝酒很猛,但是调查的数据却让我大跌眼镜。中国人喝酒的地域差异也很明显,“酒量最高的省市”前十位分别是: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北京、辽宁、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是亲朋欢聚,还是工作应酬,都少不了用酒来助兴。中国人对酒的偏爱,成就了酒类消费市场的火暴,尤其每年春节,更是达到高峰。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里,有多少人是在酒桌上度过的?后来个人觉得内蒙古和东北人没有上榜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很多人喝惯本地的散酒和自酿酒比如说马奶酒等,你觉得呢?

酒鬼最能喝!一酒鬼被老婆拉到民政局,当着民政干部,老婆问:‘‘你是要酒,还是要我?’’酒鬼一听:‘‘酒、酒、酒……’’离婚后,酒鬼整天抱着酒瓶子:‘‘老婆、老婆、老婆……’’数月后,酒鬼肝硬化要死了,老婆带儿子去看他。酒鬼猛灌一口酒,拉着儿子的手说:‘‘儿啊,爹错了!’’儿以为爹爹有悔过之意,不料酒鬼说:‘‘爹爹我下酒可以不要莱,可是我怎么忘了,你妈走后就没人再给酒里兑水了!’’言毕,酒鬼断气,逝年四十岁。

据说是山东人,为人耿直,喝酒豪爽,不醉不罢休…… [耶]

我大河南最能喝。数据显示,67%的河南人能喝三两以上,31%的河南人能喝半斤以上。

TOP.13周口人

据说大部分人沾酒即倒,喜欢喝葡萄酒,比如黄酒、饮料酒等低度酒……不知道周口人服不服……

平均酒量:1两

TOP.12南阳人多数人不胜酒力,喝酒时话多,图一热闹!劝人喝水较流行。

平均酒量:1.5两

TOP.11驻马店人

绝大部分人平时很少喝酒,一般都是一口一口抿着喝,偶尔也会激发体内的潜力爆发一次。

平均酒量:1.55两

TOP.10信阳人喝茶天下第一,喝酒不行。

平均酒量:1.6两

TOP.9济源人大部分人喜欢独自喝酒,喝多少看心情。不喜欢灌酒!

平均酒量:2两

TOP.8三门峡人三门峡人喝酒规矩一大堆,敬酒必须有理由!战斗力其实一般,喝一杯酒要找很多说辞。

平均酒量:5两

TOP.7漯河人喜欢喝啤酒,都是大杯狂灌!喝白酒不行,三杯必倒!

平均酒量:6两

TOP.6许昌人

喝酒比较低调,不逞强不装。

平均酒量:6.1两

TOP.5安阳人安阳男性酒量一般,女性酒量较大。

平时小斟小饮,逢酒席必猛灌,不醉不罢休,战斗力较强。

平均酒量:6.9两

TOP.4洛阳人

洛阳人也酷爱啤酒,基本上当饮料喝。无论男女老少,喝个三五瓶不在话下。

平均酒量:7两

TOP.3焦作人焦作人喝酒不显山不露水,看似不能喝,到了酒桌了战斗力惊人。部分人,每餐必小饮几杯。夏天,喝扎啤吃烧烤已经成为焦作的新主流。

平均酒量:8两

TOP.2商丘人

在中国,你可能没听过商丘,但你肯定听过张弓。商丘人会酿酒当然能喝酒,而且不是一般的能喝。不管有没有菜,大部分男性早中晚必须喝两杯,甚至有早上吃粥喝酒,喝汤饮酒的习惯。商丘人喝酒豪爽,上了酒桌,不喝倒对方绝不罢休。战斗力极强!

平均酒量:1斤

TOP.1郑州人

酒桌上流传这样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河南小绵羊!这里的河南小绵羊便指的是郑州人,战斗力可叫板内蒙,十分惊人。郑州人喝酒喜欢一口闷,不管大杯小杯。郑州人劝酒的功力也十分了得,目的就是喝倒对方。

酒量:无上限!

哪个省喝酒的平均值最高?无疑是山东人!

在山东喝酒都是有套路的,这个套路就是喝酒的礼仪。要说明的是,按这套礼仪下来,满桌人没有一斤白酒的量是撑不住的。现在就先来讲讲这套礼仪或者叫规矩吧。

规矩之一正对大门的为主陪

主陪可以理解为饭桌上的主人,他是请客一方的主角。通常负责掌控全局,一般都是请客方职务最高的人,或者年纪最长的人,或者是这次饭局的主导者。

规矩之二与主陪相对的为副陪

顾名思义,这是主陪的副手,通常酒量比较大,善于活跃气氛,有时要为主陪挡酒。一般来说,单位饭局的话,是办公室主任坐那里,朋友或者私人聚会,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人坐那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求人办事要付账的人会坐那里。

规矩之三以右为上

有了主副陪,再坐下来的人就很容易安排了,右手为上,左手为次。就是主陪右手坐的人,是主宾,主陪左手坐的人是副宾。同理,副陪右手的是三宾,左手的是四宾。当然,如果以副陪的眼光来看,那正好相反,就是以左为上了。

规矩之四三陪四陪侍候局

通常挨着主宾和副宾的叫三陪,四陪。他们的任务是协助主陪照顾好主副宾,让大家吃好喝好。是侍候这个饭局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酒量。

以上是按照标准的8人桌来定的座次。如果是10人的,主副陪、主副宾位置不动,其他人原则上是请客一方要穿插坐在客人之间,方便照顾客人们吃饱喝好。

下面再来谈一下敬酒的规矩。

规矩之一主陪带酒

酒宴开始,主陪等第一个热菜上来后就可以领酒了,也叫带酒。

规矩之二事先约定带酒数量

无论是主陪还是副陪,都要在开始领酒前定下喝多少,通常是三六七九这样来喝。就是主陪喝三杯或者三口喝完一杯,副陪也喝三个,这是六个。让三陪带一个,这是七个。但是如果约定的是九个,那就是主陪三个,副陪三个,三陪二个,四陪一个。

规矩之三主副陪要打圈

约定的三六七九喝完,主副陪要分别从右手开始,依次和客人喝酒,通常是喝两个。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从左边敬酒,比如主宾不善饮酒,身体有恙,或者主宾虽然身份高,但副宾年龄大,主宾以示尊敬让副宾先喝。但这种特殊情况比较少见,比较正规的酒局上基本不会出现。

规矩之三三四陪单独领酒

主副陪打圈结束后,三四陪可以打圈,也可以单独和主、副宾喝酒,通常也是两个。

规矩之四加深酒

在结束上述敬酒后,如果喝酒的宾主双方聊得好,可以宾主双方喝加深酒,以示加深感情。

规矩之五要有敬酒辞

所有敬酒和带酒的人,每喝一个酒都要有敬酒辞或者祝酒辞,而且下个人的敬酒辞不能和上个人相同,谁说的好,说的有意义,谁就能引来喝彩,酒也就一干而尽了。

规矩之六客人回敬不允许不喝

主副陪、三四陪全部程序走完后,客人可以回敬了。客人回敬,主人必须喝下,喝几个喝多少,都不能讨价还价。

规矩之七主陪收场

双方酒足饭饱,酒宴结束时,通常主陪做最后陈词,进行总结发言,然后结束。当然也有主宾做最后陈词、总结发言的,通常这种情况是主宾的身份比较尊贵。

规矩之八不留杯中酒

酒宴结束的最后一杯酒,无论是宾是主每个人都必须喝尽,不能有余留。

规矩之九主副陪可以喝交接酒

这个规矩前些年较流行,就是主陪带酒喝完预定杯数,单独和副陪喝一杯,以示把敬酒权交给副陪,由副陪带酒。这几年基本不流行了,交接酒流行时也是“要想客人喝好,自己先喝倒”流行的时候。而现在,说实话“没有这么傻的请客的人啦”。

在山东,红酒是专门照顾女性的饮料。一场酒宴成功与否,取决于请客一方对大家情绪的调动,敬酒和带酒水平高低是关键。山东人信奉喝倒才算喝好,如果一场酒局下来,没有一个倒下的,或者没有一个喝吐的,或者没有一个喝得胡言乱语、满嘴跑火车的……这场酒局基本就失败了。

所以,对请客一方各位置落座的人都有不同要求,民间曾有过一个戏说——主陪敬酒靠权力,副陪敬酒靠暴力,三陪敬酒靠脸蛋,四陪敬酒靠耍赖。

靠权力,是指主陪通常位置较高,说话有份量,不喝也得喝,这是命令。靠暴力,是指副陪敬酒通常强拉硬灌,死缠烂打。三陪通常是漂亮的女性,娇滴滴,撒娇撒痴的就把酒敬了。四陪通常是请客方位置最低,年龄最小的,如果不“依小卖小”,不耍赖的话,有时候酒劝不下去。

论喝酒的平均值,无疑山东省排名第一。

本人觉得内蒙古和东北喝酒很猛,但是调查的数据却让我大跌眼镜。中国人喝酒的地域差异也很明显,“酒量最高的省市”前十位分别是: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北京、辽宁、安徽、山西、吉林和湖北。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是亲朋欢聚,还是工作应酬,都少不了用酒来助兴。中国人对酒的偏爱,成就了酒类消费市场的火暴,尤其每年春节,更是达到高峰。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里,有多少人是在酒桌上度过的?后来个人觉得内蒙古和东北人没有上榜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很多人喝惯本地的散酒和自酿酒比如说马奶酒等,你觉得呢?

喝酒就是那么爽~

还有在贵州,看到下面的这种情况,不要觉得奇怪:

其实喝酒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爽歪歪。

北方人真的很爱喝酒,我弟媳妇东北的,结婚的时候,她娘家的叔叔、兄弟太能喝了,中午的酒席,把我男方的亲戚喝的晚上都上不了席,连续三天酒席,爸爸把能喝酒的熟人都找来陪酒,唉!都败给他们了!

我堂哥的媳妇是阜阳的。哎!接亲的时候,把弟弟他们吓坏了,桌上放在白酒,女方就一句话,喝了酒再说其他,除了几个司机,回来的时候,都是晕乎乎的。

我堂妹嫁到阜阳,结婚时女方家好些男人都没去,伤不起,那天我送完亲,下午就开车回家了!不会喝酒的人,伤不起。

中国人都能喝!

喝酒要身体抗,没有好身体哪里的人都不能喝。

请贵州人来山东做客,说实话矛台咱喝不起,本土品牌"齐民思"放开喝,山东人素有:豪情,豪气,豪放,豪饮之称,会不会喝酒咱不敢吹,能不能喝酒,这个不用怀疑,贵州的朋友,可否敢来比拼一局?

二、四川都产哪些酒

截止2019年11月,四川著名酒类如下:

1、五粮液

四川省宜宾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有着3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堪称世界最古老、最具神秘特色的食品制造产业之一。

五粮液运用600多年的古法技艺,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等之精华,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酿造而成。

2、泸州老窖

四川泸州老窖(jiào)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浓香鼻祖,酒中泰斗”,中国大型白酒上市公司(深交所股票代码000568)。

其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成为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酿制技艺2006年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称“双国宝单位”,旗下产品国窖1573被誉为“活文物酿造”、“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

3、剑南春

剑南春是中国传统名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剑南春酒的前身剑南烧春,是正史记载的大唐御酒。

4、全兴大曲

成都全兴大曲的前身是成都府大曲,据史料记载:全兴烧坊始建于清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就以酒香醇甜、爽口尾净而远近传闻,畅销各地。

5、沱牌曲酒

沱牌舍得酒业坐落在川中射洪子昂故里,系国家大型一档企业,现发展为占地5.6平方公里,年产能30万吨,高端陈年老酒贮量全国第一的中国最大规模优质白酒制造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粮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州老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南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兴大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沱牌曲酒

三、生活中的小常识有哪些

1、煮水饺时,在水里放一颗大葱或在水开后加点盐,再放饺子,饺子味道鲜美不粘连;在和面时,每500克面粉加拌一个鸡蛋,饺子皮挺刮不粘连

2、炖肉时,在锅里加上几块桔皮,可除异味和油腻并增加汤的鲜味

3、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4、炖鸡:洗净切块,倒入热油锅内翻炒,待水分炒干时,倒入适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鸡块发出劈劈啪啪的爆响声时,立即加热水(没过鸡块),再用旺火烧十分钟,即可放入调料,移小火上再炖20分钟,淋上香油即可出锅;应在汤炖好后,温度降至80~90摄氏度时或食用前加盐。因为鸡肉中含水分较高,炖鸡先加盐,鸡肉在盐水中浸泡,组织细胞内水分向外渗透,蛋白质产生凝固作用,使鸡肉明显收缩变紧,影响营养向汤内溶解,且煮熟后的鸡肉趋向硬、老,口感粗糙。

5、煮肉汤或排骨汤时,放入几块新鲜桔皮,不仅味道鲜美,还可减少油腻感。

6、烧豆腐时,加少许豆腐乳或汁,味道芳香

7、将绿豆在铁锅中炒10分钟再煮能很快煮烂,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蛋时水里加点醋可防蛋壳裂开,事先加点盐也可

9、煮海带时加几滴醋易烂;放几棵波菜也行

10、煮火腿之前,将火腿皮上涂些白糖,容易煮烂,味道更鲜美

11、羊肉去膻味: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放几块桔子皮更佳;每公斤羊肉放绿豆5克,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放半包山楂片;将带壳的核桃两三个洗净打孔放入;1公斤羊肉加咖喱粉10克;1公斤羊肉加剖开的甘蔗200克;1公斤水烧开,加羊肉1公斤、醋50克,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加调料。

12、煮水饺时,在锅中加少许食盐,锅开时水也不外溢

13、面条时加一小汤匙食油,面条不会沾连,并可防止面汤起泡沫、溢出锅外

14、煮面条时,在锅中加少许食盐,煮出的面条不易烂糊

15、熬粥或煮豆时不要放碱,否则会破坏米、豆中的营养物质

16、用开水煮新笋容易熟,且松脆可口;要使笋煮后不缩小,可加几片薄荷叶或盐

17、猪肚煮熟后,切成长块,放在碗内加一些鲜汤再蒸一会儿,猪肚便会加厚一倍

18、煮猪肚时,千万不能先放盐,等煮熟后吃时再放盐,否则猪肚会缩得象牛筋一样硬

19、煮牛肉:为了使牛肉炖得快,炖得烂,加一小撮茶叶(约为泡一壶茶的量,用纱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烂且味道鲜美。

20、煮牛肉和其他韧、硬肉类以及野味禽类时,加点醋可使其软化。

21、炖老鸡:在锅内加二三十颗黄豆同炖,熟得快且味道鲜;或在杀老鸡之前,先灌给鸡一汤匙食醋,然后再杀,用文火煮炖,就会煮得烂熟;或放3~4枚山楂,鸡肉易烂

22、老鸡鸭用猛火煮,肉硬不好吃;如果先用凉水和少许食醋泡上2小时,再用微火炖,肉就会变得香嫩可口

23、炖老鸭:在锅里放几个田螺容易烂熟

24、烧鸭子时,把鸭子尾端两侧的臊豆去掉,味道更美

25、煮咸肉:用十几个钻有许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26、红烧牛肉时,加少许雪里红,肉味鲜美

27、做红烧肉前,先用少许硼砂把肉腌一下,烧出来的肉肥而不腻,甘香可口

28、油炸食物时,锅里放少许食盐,油不会外溅

29、在春卷的拌馅中适量加些面粉,能避免炸制过程中馅内菜汁流出糊锅底的现象

30、炸土豆之前,先把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里煮一会儿,使土豆皮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胶质层,然后再用油炸

31、炸猪排时,在有筋的地方割2~3个切口,炸出来的猪排就不会收缩

32、将鸡肉先腌一会儿,封上护膜放入冰箱,待炸时再取出,炸出的鸡肉酥脆可口

33、煎荷包蛋时,在蛋黄即将凝固之际浇一点冷开水,会使蛋又黄又嫩

34、煎鸡蛋时,在平底锅放足油,油微热时蛋下锅,鸡蛋慢慢变熟,外观美,不粘锅

35、煎鸡蛋时,在热油中撒点面粉,蛋会煎得黄亮好看,油也不易溅出锅外

36、用羊油炒鸡蛋,味香无异味

37、炒鸡蛋时加入少量的砂糖,会使蛋白质变性的凝固温度上升,从而延缓了加热时间,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制品变得膨松柔软

38、炒鸡蛋时加入几滴醋,炒出的蛋松软味香

39、炒茄子时,在锅里放点醋,炒出的茄子颜色不会变黑

40、炒土豆时加醋,可避免烧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并使色、味相宜

41、炒豆芽时,先加点黄油,然后再放盐,能去掉豆腥味

42、炒波菜时不宜加盖

43、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酱油、黄油、淀粉,打入一个鸡蛋,拌匀,炒散;等肉片变色后,再加佐料稍炒几下,肉片味美、鲜嫩

44、炒牛肉丝:切好,用盐、糖、酒、生粉(或鸡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腌,30分钟后再炒,鲜嫩可口

45、炒肉菜时放盐过早熟得慢,宜在将熟时加盐,在出锅前再加上几滴醋,鲜嫩可口

46、肉丝切好后放在小苏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别疏松可口不论做什么糖醋菜肴,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调配,便可做到甜酸适度

47、炒糖醋鱼、糖醋菜帮等,应先放糖,后放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菜肴中蛋白质凝固而“吃”不进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48、做肉饼和肉丸子时,一公斤肉馅放2小匙盐

49、做丸子按50克肉10克淀粉的比例调制,成菜软嫩

50、做滑炒肉片或辣子肉丁,按50克肉5克淀粉的比例上浆,成菜鲜嫩味美

51、做馒头时,如果在发面里揉进一小块猪油,蒸出来的馒头不仅洁白、松软,而且味香

52、蒸馒头时掺入少许桔皮丝,可使馒头增加清香

53、蒸馒头碱放多了起黄,如在原蒸锅水里加醋2~3汤匙,再蒸10~15分钟可变白

54、将少量明矾和食盐放入清水中,把切开的生红薯浸入十几分钟,洗净后蒸煮,可防止或减轻腹胀

55、牛奶煮糊了,放点盐,冷却后味道更好

56、放有辣椒的菜太辣时或炒辣椒时加点醋,辣味大减

57、烹调时,放酱油若错倒了食醋,可撒放少许小苏打,醋味即可消除

58、菜太酸,将一只松花蛋捣烂放入

59、菜太辣,放一只鸡蛋同炒

60、菜太辣,放些醋可减低辣味

61、菜太苦,滴入少许白醋

62、汤太咸又不宜兑水时,可放几块豆腐或土豆或几片蕃茄到汤中;也可将一把米或面粉用布包起来放入汤中

63、汤太腻,将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中

64、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盘中,趁热撒上少许白酒,稍凉后再撒上少许食盐,放置几天几夜都稣脆如初

65、菜籽油有一股异味,可把油烧热后投入适量生姜、蒜、葱、丁香、陈皮同炸片刻,油即可变香

66、用菜油炸一次花生米就没有怪味了,炒出的菜肴香味可口,并可做凉拌菜

67、炸完食物后的油留下一些残渣并变得混浊,可将白萝卜切成厚圆片,用筷子把萝卜戳几个洞,放入剩油中炸,残渣会附着在萝卜片上,取出清除残渣,再反复放入锅中炸,混浊的油可变清澈

68、炒菜时应先把锅烧热,再倒入食油,然后再放菜

69、当锅内温度达到最高时加入料酒,易使酒蒸发而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70、熬猪油:在电饭褒内放一点水或植物油,然后放入猪板油或肥肉,接通电源后,能自动将油炼好,不溅油,不糊油渣,油质清纯

71、泡菜坛中放十几粒花椒或少许麦芽糖,可防止产生白花。

声明:关于《酒名含八字的白酒有哪些,四川都产哪些酒》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bazi/jiu-ming-han-ba-zi-de-b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