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易经大师排名如下:
001、罗李华,福建福州人,当代著名易学专家。
002、邵伟华,中国湖北人,著名易学专家。
003、钟义明,中国台湾人,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04、唐明邦,重庆忠县人,著名易学专家。
005、刘大钧,中国山东人,著名易学专家。
006、徐闯,江苏沭阳人,著名易学教育家、慈善易学家。
007、张志春,中国河北人,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08、颜廷利,广东佛山人,中洲派玄空风水名家。
009、许国桢,广东潮阳人,著名杨公风水学专家。
010、杜新许,广东罗定人,知名建筑风水专家。
011、李居明,中国香港人,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12、吴志文,广东佛山人,易学教授、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13、裴翁,中国广东人,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14、钟浩天,广东兴宁人,广东省情调研市副主任。
015、金雍闳,浙江宁波人,教授、易学专家、风水大师。
016、李金锟,广东汕尾人,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17、于希贤,中国北京人,著名易学风水专家。
018、张东海,河北石家庄人,著名易学专家。
019、王华,四川重庆人,峨眉风水大师、易学教授。
020、潘汝汮,广西柳州人,太易玄空学十三代传人。
合婚是传统八字预测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影响极广,现在还不时遇到请求合婚的求测者。婚到底能不能合,如果能合又怎么合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恐怕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合婚。合婚就是把两个男女的八字放到一起让预测师看看他们的婚姻质量如何,能不能白头到老。这个“合”是让预测师看,是预测,决不是“制造”。而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恰恰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出现误解:误认为通过预测师的合可以“制造”一个美满的姻缘。
古人的合婚之法大体有这么几种:一是神煞法,就是根据八字命局存有的所谓的神煞合。男命八字中有某某神煞是克妻的命,女的不能嫁他;女的八字中有某某煞克夫,男的不能娶她。这样的合婚法现在除了极少数农村地区外已经基本绝迹了。二是属相法,就是用男女年支之间的关系来定。据说男女间的年支害婚姻就不行,冲不行,刑也不行。三是年柱法,就是用年柱两个字的关系来看某男女婚姻吉不吉。年柱天合地合婚姻吉,相生吉,天克地冲凶,相克凶。四是用神法。就是男女八字命局的用神互帮婚姻为吉,相克为凶。
结合预测实践看,这几种办法都必须坚决抛弃。一句话,没用,害人!那八字究竟能不能合婚呢。我看叫合婚可以,但要改变它的内涵。合婚,决不是某人的婚姻不吉叫预测师给合一下就变吉了。天下没有一个预测师有这么大的本事。合是预测,而不是“制造”。如果某人确实叫预测师合过婚,而且婚姻也确实好,那是他(她)的婚姻本来就好,并不是合的结果。想改变命运,现在能做到的只能在程度上加大或缩小人的吉凶,而且这个程度还很有限。从根本上是做不到的。那么我们在平时预测时怎么为人合婚呢?我的经验是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办:
1、看两个人的八字,只要两个人的八字和年运在婚姻上显示的都是吉的信息,那他们的婚姻就肯定很好。你可以打包票他们是好婚姻。
2、如果男女两个人八字显示的婚姻信息都凶,再合也解不了他们的婚灾。合的目的是不出离婚的事,中国人讲究白头到老。那怎么办呢?这里边有几种情况:两个年轻人来合婚,感情已经如胶似漆,但从命运看40岁要离婚。怎么办?总不能劝他们不结婚或者40岁以后再结吧。最多告诉他们40岁后有感情风波,到时候注意就完事了。假如两个年轻人来合婚,看他们结婚就要闹离婚,那不妨劝他们过了最不好的年结婚,也可以和他们说清楚的。至于人家怎么办是人家的事。预测师能做到这一步就不错了。
3.在预测中还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和他(她)能结婚吗?我和她(他)有缘吗?实际上没有一个预测师能从八字中看出这个八字所代表的人和张三或李四结婚。最多能说说对方的一些特征。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两个八字婚姻信息是否同步来处理就行了。如两个人感情好的年份都好,凶的年份都凶,那自然是有缘的。如信息很不一致,绝对无缘。还有婚外情的情况。也要根据这个原则断。
生肖属相合婚法
此法认为:凡男女出生年的年支相刑、相害、相冲者不宜婚配,相合、相生者宜婚配。如丑戌相刑,丑年生者不宜与戌年生者婚配;子未相害,子年生者不宜与未年生者婚配;子午相冲,子年生者不宜与午年生者婚配;寅亥相生相合,寅年生者宜与亥年生者婚配。(余者类推)这种方法简单地从双方四柱的年支生克冲合刑害关系合婚,忽视二者命局的整体配合,显然是片面、粗糙而不足取的。
神煞合婚法
此法以唐朝吕才神煞合婚法为代表,以男女双方原命局的神煞为依据进行合婚。此法在命学界素有争议。特别是明朝张楠对其痛加批驳曰:“只以男女命浪立数目,配合相成,名曰合婚。妄立天医、福德为上婚,游魂、归魂为中婚,五鬼、绝命为下婚,其谬甚矣。安可只以男女二年命,舍去月与日时,而能论人婚配者乎?若有是理,则天下之议婚者是俱择上、中二婚者而配之,择下婚者而舍之,其法甚易而不难,宜乎天下无失夫之妇,丧偶之男矣。夫何后世又有孤霜之患者?份虽出于宿世之所定,亦由于议婚者之不明也。然论婚之礼,人道之端,亦不可不慎也。其理当何如耶?但当看男命,带比肩、劫财重者,必择女命带伤害、食神重者配之。若女命带伤官食重者,必择男命带比肩、劫财重者配之。此合婚之正理,岂可以吕才上中下三婚无根之说,无据之理而设人之婚配也耶?吕才说之谬,不足信明矣。”但批驳归批驳,直至今天,仍有一些批命者沿用吕才之法,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准确性,这说明此法多少有些值得研究的内核。张楠提出的比劫食伤相配之法,虽有一些道理,但也未免过于简单、粗糙,尚需补充完善。
其他方法
1.双方年柱或日柱干支相配(宜生合、忌冲克)
2.夫妻星相配(正财配正官、偏财配七杀)
3.年命相配(宜纳音相生)。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多少有可取之处,但都不够完善。正是由于上述合婚法则的缺陷,再加上批命者技术水平的局限,往往将不宜配合的怨偶扯在一起,而将适宜婚配的佳偶无情拆散。错误婚配造成的悲剧将如影随形地缠着命主走完痛苦的婚姻旅程,岂可当儿戏视之??
尽善尽美的合婚方法
合婚的目的是为使婚配双方都尽可能趋吉避凶,最大限度地改良婚姻运势。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依靠合理的合婚方法。前面说过,婚姻的实质是男女人体五行气场的亲密组合,要使婚姻产生良好的命理效应,就必须使这种经过组合的人体五行新气场对双方都有益无害。五行之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判别其是有益还是有害呢?这只有从双方的命运全局入手进行分析。从命理的角度讲,合婚应尽可能达到以下标准:
(一)、双方的命局组合后互不伤害对方命局中的用神。
(二)、一方的命局忌神最好可转化为对方命局的喜用神;退而求其次,一方命局的忌神能被对方命局所克制。
(三)、一方命局中的喜用神力量不足而另一方命局五行恰好能对其补益。
(四)、双方命局组合后互不伤害对方命局原有的富贵福寿之气。
(五)、双方命局组合后互不伤害对方命局原有的子女星。
(六)、双方的行运最好能相互补益。
(七)、双方性格不求相同但求相啮合。
(八)、双方年龄寿数基本上能匹配,以避免中年丧偶的悲剧。
以上八条都能从命局中推断,这是命理意义上的合婚。当然,男女婚配还应考虑其他命理的因素。如伦理道德、民俗习惯、法律法规、情感基础等等。(这些是属于社会学家研究的范畴,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在当今社会,婚姻大多是自主和自由的,婚姻大多萌芽于男女双方的爱情。恋爱是婚姻的前奏,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恋爱、婚姻观,但一般情况下,大多是从感情、色欲、物欲、时俗等几方面进行考虑的,而很少有人从命理的角度去考虑二者婚配的合理程度。待请人合婚时,双方的感情已趋向成熟,相互都已有结合的意愿,这时去合婚,恐怕已不是最佳的时间了,因为如果命理认为适宜结合,倒是皆大欢喜;如果命理认为不适宜结合,双方则会陷于感情与命理的矛盾之中——分手又舍不得,结合又怕带来不幸;热恋中的情侣,往往会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即使是合理的命理建议,他们也会置之不顾,而违背五行法则最终难免受到五行法则的惩罚。这样结合的夫妻,无论感情有多深,最终逃不过“悲壮”的结局。所以双方最好是在能合能分的初恋之时,通过合婚从命理上去寻求双方今后的婚配是否适宜的答案。合婚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一个利用命运规律趋吉避凶,改良婚姻运势。命理上的选择和爱情上的选择有时是不同步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怎样取舍,就看当事人自己的决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八字合婚的困境
目前,因为八字合婚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从而令其陷入了一个困境。情况有四种:
第一种情况:
对方家长合过双方八字发现不是适合而坚决不同意自己孩子与心爱的人结婚。
第二种情况:
自己家长合过双方八字发现不是适合而坚决不同意自己孩子与心爱的人结婚。
第三种情况:
合过八字之后,男女双方都不同意自己孩子与心爱的人结婚。
第四种情况:
当事人自己对命理(其实更多的只是懂得一点生肖相克的知识)有所了解,看到有生肖相冲克的人追求自己,就直接拒绝。
相当于而言,前三种情况比较多,第四种情况相对少一些。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大,希望子女能婚姻幸福,这种心情绝对值得尊重和理解。只是,子女就痛苦了,特别是错判八字棒打鸳鸯的情况下。两个人感情好好的,仅仅因为父母介意双方生肖不合而分手,太冤了。
在第一种情况下,甲方父母的拒绝无疑是正确的。实际上,即便父母不反对,双方也会因为其他原因而不可能走到一起。
注意这里有一个悖论或者说死循环:八字或曰命运注定两个人八字不合不适合结婚,而甲方找人看了乙方八字之后发现了双方不适合结婚,然后拒绝双方结婚。这样,这种拒绝恰好应证或者说成全了八字命运的注定。这样说,是不是有点绕口?这种情况下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区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十有八九的情况下,这两种人不可能结婚,除非是其中一方已经离过婚等特殊情况。
对于第二种情况,甲方父母拒绝乙方,多少有点冤枉乙方了,试想想:你自家孩子自己本身都是要离婚的命,十有八九会找到另外一个要离婚的人,你有什么理由去拒绝或者说嫌弃对方?但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个道理(即:一个要离婚的八字,十有八九会找到另外一个要离婚的人)
对于第四种情况,我感觉无可厚非,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比如父母的反对),甚至还值得提倡。
尽管很多家长包括一些算命先生合婚只是简单根据生肖的冲克,尽管这种以生肖冲克来合婚的方法并不全面甚至有时会误判“误杀”,尽管生肖冲克的人结婚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定会有问题(但是的确比较容易有问题,特别是中晚年),但是如果能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注意回避这种冲克,又有何不可??
除非你们两个人真真正正是一见钟情,誓死非对方不可;或者你们双方父母很开明不在乎这个;或者你们性格(包括经济能力等)足够独立,能够成功说服父母或者摆脱父母的影响。两个人刚刚开始接触时,谈不上什么深情厚谊,这个时候悬崖勒马总比后来家长苦苦反对或以断绝关系或以死相逼来阻止婚姻要好多了。
从周易预测学探究“八字合婚”合理性
“八字合婚”属于中国周易预测学范畴。中国预测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广泛,它包括对天体运行及其规律的预测,例如:1933年,西方天文学家对冥王星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已有的”九星之说”的准确性;还包括对地理空间的预算和测量,从考古发掘的大量秦汉时代随葬的地图资料和民间至今流传的阴阳府宅建筑风水学得到证实;另外,关于”国运”的预测常常是在朝以及谋求当朝者的热点,民间少有问津。而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莫过于茶前饭后所谈论的人生”命运”,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命运的把握重点探讨家庭和婚姻问题,也就是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的”八字合婚”。预测的对象是一个个过去的和现在的以及未来的,熟悉的或者是素不相识的活生生的人,有着性别差异的男人和女人,有着年龄和出生地域差别的各种人。当然,预测对象主要是中国人以及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汉文化圈的社会群体。
根据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的对应关系,映射出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人生命理运行基础,在”十月怀胎”先天之数和”呱呱坠地”后天定数之间的那一个基本点上,就决定了特定时空的人生命理格局和运行轨迹,再结合时空的流变,便能够验证和预测命运的富贵贫贱和好恶得失。以”子平之法”建树的四柱及其基本的命理格局而形成的方程式,变化万千:出生的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记数,立四柱有八个字,所以这是被称为”八字”的由来;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余日,一日有十二个时辰,另外,细推之的话,一个时辰又有八刻;依据排列组合方法计算,大体上基本命理格局就有五十余万种,以”财”“官”“印”入格局的称为”正格”,不入格局的为”变格”;仅以日柱为主,结合其它三柱则有1296万种变化;再加上出生地的地理方位和预测时的年、月、日、时的变数,人的一生将会以14亿以上的成方进行不同形式的符号变化;以及”大周天”和”小周天”的时代运程考虑,真是一个宇宙之数。如果真正了解和把握这些符号”基因”复杂组合的结构和规律,理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这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命运预测的游戏,而是一个超出围棋二维空间变化的平面几何图形之上的多维立体世界。试想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以及全社会的构成将是怎样的组合变化呢?由此可见,易理的博大精深,感悟始得三味:探索的无止境、认识的科学性和理论的简约化,也就是”变易”之易,”不易”之易和”简易”之易,因此,它被称为”宇宙代数学”甚为恰当。
“八字合婚”只是中国预测学中的一个层面;也只是”合婚”问题诸多方法之中的一种方法。具体的预测方法和基本内容有多家版本。我国八字命理学导师许先潮曾经就该问题分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是”四柱立命”,依据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以成天地之数,求出地支遁藏的人元以立”三才”,观其五行盛衰余缺,结合胎元和胎息的推断,可知”本命”大概;然后,”推排大运”,依据男女阴阳生年决定月令干支顺逆,再依据季节变换算出运程岁月;其次,结合”流年神煞”,以求祸福得失,人生轨迹的变易;另外,”六亲旺衰”、”喜神类聚”、”恶煞辩证”、”性命格局”、”命理诗赋”等基本的原理和定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而又依据具体情况变化着的方法系统。许先潮把天、地、人划分为宇观、宏观和微观三观系统,通过阴阳五行和春、夏、秋、冬季节变换,以及东、西、南、北、中等方位空间和旺、相、休、囚、死等自然的生长规律,构成”天人合一”的动态立体系统的世界观,也为中国预测学提供了方法论。如若把四柱八字预测作为命运的宏观预测研究系统的话,那么,中国预测学便是它的宇观预测研究系统,而”八字合婚”便是它的微观预测研究系统。
命运的把握自古以来主要探讨的主题除探讨自身状况之外,主要是研究”财”、”官”、”学”、”印”和”比”五个层面,它们是生命之源,立身之本。”财”也同时被称为”妻财”,这在私有制社会里,妻子和财产均属于私有之物;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下,妻子和财产仍然不能归为公有。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嫁一而终”的时代,积极寻求和美婚姻的方法促进了”八字合婚”研究的发达。”八字合婚”也就是主要研究”妻财”的问题。民间”换贴子”的习俗,就是未婚男女家庭之间互换”生成八字”的活动。双方根据四柱八字预测男女命运和性情,合则订婚以至嫁娶。”因命择偶”就是根据本命阴阳五行盛衰寻求与对方的”和合”与”互补”,如有六字相合便是”天作之合”前世姻缘;”知运嫁娶”就是根据男女双方运气的变易寻找最佳订婚和结婚的具体时间;”年推属相”就是根据一方的生年属相推断对象一方的生年,原则是天地人”相合”或者是”相生”,”相克”或是”相害”则很难成亲,成则不久就会离异;”月定方位”就是根据一方的出生月份推算对象一方的出生地;”日解性情”就是根据日柱预测与对方的感情关系,是互利还是冲突;”时测后人”就是根据时柱的强弱预测结婚后是生儿还是育女,后人是否可靠。
上述预测是否灵验,主要看预测者的易理基础是否扎实,有着良好的悟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被预测者提供的出生时间和地点以及性别是真实的和准确的。否则何谈“合婚”?
研究价值和意义
“八字合婚”是中国传统婚配制度的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是一门”玄学”,更是一门”显学”。乡村老区亦能言八字,达官显贵居之不疑,可见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玉石,尽管有着”封建糟粕”的瑕疵和对”迷信”的恐惧;它是中国社会与家庭婚姻问题的矿藏,有待于开发服务于当今民众和未来社会。”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被爱欲、情涛、性乱、婚变所包围、所浸染的世界,传统美德在缺失,社会规范在失序,人际亲情在疏远。”⑥探讨它的社会价值的实质性问题,必须返回到对人生和命运的认识这一宏观系统中去。
首先,需要回答的就是是否存在”命运”?不承认命运存在的人大有人在,各种各样的批判都有,最简单的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如若承认它的存在,就要回答的是它是否可以被认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南京八字命理学名家许先潮直言:“如何认识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认识的对错是一个认识技术水平高低的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模棱两可的”文断”和完全清晰判定的”武断”是中国传统预测学中的两种预测模式和风格,两种断定都是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文断”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预测拿不准,常常流于江湖之道,不为人们信服;而”武断”的增加,特别是对毫不相识的请求预测者已经历过的事情,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准确断定,会让人感到”灵验”和”神算”,那么,对未来将要发生一切的预言,也会变得”迷信”起来。
其次,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命运”是天定还是人定?”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是孔子常常遭到批判的主要思想。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了孔子的认识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对的高度。人的能动作用也只有在充分认识了命运之后,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成了后世预测者的重要法则,这里存在着”天命”与”人命”的对立和统一。先天的命运轨迹和后天的人为努力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命运天定,成事在人;谋事法自然,成事自在人。命运预测被称为”劝人向善的学问”是有它的道理。
再次,命运预测的符号与它的代码基因问题。在因特奈特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研究这一中国古老而具有传统特色的问题,有着科学现实的意义。”二进制”、”十进制”、”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都得到必需的运用;也正是它们的运用,才使准确地预测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定的命运轨迹和性情成为可能。
最后,不得不谈一下它的学术意义。”八字合婚”的研究将是在新时代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如同冬日里的朝阳负重迷雾;它的研究也为家庭社会学开辟了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领域,如同探索历史长河的源头;它的研究对现实世界婚姻家庭的良性运行做以探讨,如同天下有情人新婚之禧得到永恒祝福。
古典易学必读书籍:
《周易》作者:郭彧译注: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周易注》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代李鼎祚撰,为研究唐以前易学万基是汉代象数之学的必读之书。本书出现的本卦卦象、覆卦卦象、体卦卦象之错综复杂、精采纷呈,充分表现了象数学思维的巧妙和机变的智慧。李氏《周易集解》博采汉魏晋唐马融、荀爽、虞翻、王肃、蜀才、崔憬等35家的易说,使濒于失传的汉代象数学及诸家易说(书中存录的唐代崔憬《周易探玄》的部分内容,也甚为珍贵)得以保存至今,成为研究汉代易学的十分珍贵的资料。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定稿于公元六五三年是唐代科举取士的标准用书,长期立于学官,也是易学史上除《经》《传》以外的重
《周易程氏传》,是程颐在涪陵写成的。《易传》虽然只写了一年,但是他对《易经》的研究,则是穷尽了毕生的精力。程颐早年就受《易》学于周敦颐,其后即以"深明易道,吾所弗及"而见称于张载。
《周易本义》朱熹著,朱熹则认为《易》是卜筮之书,作《周易本义》就是要还《周易》的本来面目。表面上他是在调合程颐义理派《易》学与邵雍象数派《易》学的矛盾,实质上他是从后者的角度出发批判前者。从本质上讲,他是象数派《易》学大师。《周易本义》释卦爻辞,无一不是从筮占的角度入手,现行《周易正义》卷首尚有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等九个图,更反映其象数《易》的实质,朱熹在周易本义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宇宙演变的假想。
《船山易学集成》,王夫之著。王夫之治《易》,务实求真,主张非无而有,非虚而实,非妄而真,其批判矛头直指佛老,提出了天地自然皆为实有的思想,从客观实际出发,说明天地自然的本性。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与清初务实学风有关,受着明清之际反对虚理,崇尚务实思潮的影响。从哲理或思辨意义上说,他对实有思想研讨之湛深,创获之丰富,超拔于同时代人。
《杨氏易传》杨简著,这是心学派的易学著作。其书认为,易学为心学的理论表现,既不重视象数,也不重视自然法象之妙,而以易之道为道心之表现,以易理为心性之学,在易学史上别具一格。
明代来知德著的《周易集注》,这是明代易学最重要的作品。他在万县的深山之中专门研究易理,用二十九年的时间,写成此书。此书强调理、气、象、数的统一,而稍偏重于象数,对明以来的易学做了一次大的总结。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之真意,把《周易》做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最有见地。
方孔炤著的《周易时论合编》,是关于《周易》象数学的总结性著作。其书以《易经》为纲,把历代各家有关的议论收集到经传相应的文字下,集前人之大成,考证精详,议论严谨。
《杭氏易学七种》,杭辛斋著,杭氏易学重视对易学史的研究,广泛吸取前人易说,几乎集古今易说之大成。杭氏发展了象数易,他用整体性的原则来思考象数问题,他重整的象数体系具有精思和发挥深远的特点。为了展示周易卦象的神奇,他广为取象,将新生事物、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甚至小到生物细菌,都发挥为卦象。杭氏易丰富的取象展现了中国易学“范围天地”的特点和他扎实的易学功力。
《周易浅述》,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理、象、数、占”四者解《易》,是此书的纲领。书末附图四十二幅,乃陈梦雷之友杨道声所作,此次整理依潘雨廷先生所校定之图订正之。陈梦雷以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故附之以飨读者。
易学术数书籍
《梅花易数》:邵雍著古代汉族占卜法之一。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
《卜筮全书》:明代的卜筮圣典,是周易爻辞文化的最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吉凶卜筮的巅峰之作。全书辑录了明代以前纳甲筮法的经典作品,传承了《京氏易传》和《火珠林》等早期的筮法的真谛。
《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卜筮正宗》是易学六爻预测学的集大成之著作,对后世占卜影响深远。书中系统地总结、发展、完善了六爻占卜法,著者于书中驳斥了泥于神煞、古法、定例的谬误,强调六爻占卜术应该以“阴阳、动静、生克制化之理而圆神活变”,从而使六爻占卜法在千余年过程中的种种迷误澄清,使得理论更加精深,更加完备。正真起到了正本清源、继往开来的作用。此书犹为珍贵,在存世的同类著作中脱颖而出,首屈一指。
《增删卜易》:题为“野鹤老人”著。全书以断事情的吉凶成败为基础,理论由浅入深的阐述,对“屡验者存之,不验者删之”。特别是配合大量实占卦例来解说理论,为后世的研究,做了很好的范例性引导,这是其他所有六爻典籍无法比拟之处。此书可以说是六爻预测学的一部扛鼎之作。
当代的易学专著
南怀瑾《易经杂说》。这本书无论你有没有基础,想不想学易,都推荐一读。书中的内容浅而通透。最难得的是,老人家的文字读者很舒心,也给人很熟悉的感觉。仿佛他老人家就坐在你对面,茶余饭后时与你娓娓道来一样。
张延生《易学入门》,张延生在易学数理、易学卦象比较深入,在易学数理的现代化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刘大钧《纳甲筮法》,刘大钧是第一个对纳甲筮法进行深入研究的人,也属于象数易学的一派,山东易学的领军人物。
何中良《易脑》,上篇称为现代易学论,主要讲的易学现代化。我们把现代科学和电脑技术引进到易学中来,提出了"易脑"概念,建立了"易脑"系统,发现了易学三大定律,总结了易学十大法则,构成了现代易学基本框架。下篇称为宇宙统一论,主要讲的是易学科学文化。我们把易学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把易学与牛顿理论、爱因斯坦理论、规范场理论、超弦理论联系起来,证明了易学三大定律,发现了宇宙三大基本关系式,提出了宇宙结构关系式,建立了宇宙统一论。"易脑"具有四大功能:科学咨询、科学策划、科学研究、科学管理。本书是运用"易脑"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次尝试。
余世存,《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本书作者认为,易经的起源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一种历史叙事。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做了易经的现象还原,不仅古今通适,而且也与个体生命的人间轨迹密切相关,唤回了我们的乡村生活记忆,重温了三代二三千年间的农耕文化,令人信服地证实,易经是三代以致先秦中国人的日用卦历,是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例证,全书收录了北半球近千位世界名人,一一与六十四卦相校验。本书与其他易经著作不同,书中六十四卦的顺序,采用伏羲先天卦序,而不取文王后天卦序,意在对中华千年经典做出新的阐释,这是本书的又一大特点。作者以《大时间》为书名,意在唤醒人们沉睡如木乃伊般的心灵,进而实现天、地、人自由和谐共处。
曾仕强《易经的管理智慧》,中国式管理智慧的第一人,对易理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接地气,有见地。
《用易经的观点读懂红楼梦》江涛著,《易经》中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世和治家创业的大哲学,而《红楼梦》中的人物也创造了一套为人处世与治家创业的哲学透过《易经》阅读《红楼梦》。作者开创了用易经解读古典名著的创作之路,有创意,当时让我感到心有戚戚。
《易经入门》傅佩荣著,本书的特点是不单单是教你学易经,而是也教你占卦解卦,本书适合易学小白学占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