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技术参数是

更新时间:02-09 装修 由 迟暮。 分享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时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满足环境和使用条件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

(4)合理选用材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 与混凝土的性能有何关系如何确定三个基本参数

你是实验室的还是工程施工人员如果是工程施工人员到实验室申请配合比 不用自己计算如果是实验室的请学习《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和《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粉煤灰混凝土作用:节约水泥、砂1、 配制原理:改善和易性,增强粘结力。由于粉煤灰具用火山灰的活性作用,改善砼拌合物和易性,但在砼加入粉煤灰以后早期强度会随着掺入量多少而降低,后期强度可以赶上或超过普通砼。根据上述情况,粉煤灰砼配合比采用“超量取代法”进行设计,其原理是在粉煤灰总掺入量中,一部分粉煤灰取代等体积水泥,超量部分粉煤灰则取代等体积的砂子。2、 技术要求:粉煤灰在砼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沙子:石子:水泥 比例依次为 5: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是:1、水灰比,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2、砂率,即砂和石子间的比例;3、单位用水量,即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这三个基本参数一旦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就确定了。水灰比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强度角度看,水灰比应小些,水灰比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公式来确定。从耐久性角度看,水灰比小些,水泥用量多些,混凝土的密实度就高,耐久性则优良,这可通过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来满足。由强度和耐久性分别决定的水灰比往往是不同的,此时应取较小值。但当强度和耐久性都已满足的前提下,水灰比应取较大值,以获得较高的流动性。砂率主要应从满足工作性和节约水泥两个方面考虑。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即水泥浆量)不变的前提下,砂率应取坍落度最大,而粘聚性和保水性又好的砂率即合理砂率,这可由表初步决定,经试拌调整而定。在工作性满足的情况下,砂率尽可能取小值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单位用水量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反映的是水泥浆量与骨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水泥浆量要满足包裹粗、细骨料表面并保持足够流动性的要求,但用水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在范围内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最大粒径,单位用水量可通过表确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哪些基本参数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水胶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规范 必看最新设计规程

搞建筑施工的都知道,施工之前需要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那么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下面一起来看吧!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

(1) 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 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 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 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 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 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 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水灰比;砂和石子间的比例——砂率;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在配合比设计中能正确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配合比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确定这三个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和易性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砂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为原则。

具体确定水灰比时,从强度角度看,水灰比应小些;从耐久性角度看,水灰比小些,水泥用量多些,混凝土的密度就高,耐久性则优良,这可通过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来满足。由强度和耐久性分别决定的水灰比往往是不同的,此时应取较小值。但当强度和耐久性都已的前提下,水灰比应取较大值,以获得较高的流动性。

确定砂率主要应从满足工作性和节约水泥两个方面考虑。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即水泥浆用量)不变的前提下,砂率应取坍落度最大,而黏聚性和保水性又好的砂率即合理砂率可由(表五)初步决定,经试拌调整而定。在工作性满足的情况下,砂率尽可能取小值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单位用水量是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反映水泥浆量与骨料间的比例关系。水泥浆量要满足包裹粗、细集料表面并保持足够流动性的要求,但用水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1、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

注: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

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1.计算配制强度f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量;

3.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3、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灰比宜按下式计算:

W/C=αa.fce/fcu,0+αa.αb.fce(5.0.3-1)

式中

1.αa,αb---回归系数;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1.1.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5.0.3-1)中的fce值可按下式确定:

fce=γc.fce,g(5.0.3-2)

式中

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2.fce值也可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

4、 回归αa和αb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1.回归系数αa和αb应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

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表5.0.4采用.

回归系数αa,αb选用表表5.0.4

石子品种碎石卵石

系数

αa0.460.48

αb0.070.33

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w0)可按本规程第4.0.1条的规定确定.

6、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0)可按下式计算:

mc0=mw0/W/C(5.0.6)

7、混凝土的砂率可按本规程第4.0.2条的规定选取.

8、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c0+mg0+ms0+mw0=mcp(5.0.8-1)

βs=ms0/mg0+ms0×100%(5.0.8-2)

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s---砂率(%);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

2.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mc0/ρc+mg0/ρg+ms0/ρs+mw0/ρw+0.01α=1(5.0.8-3)

βs=ms0/mg0+ms0×100%(5.0.8-4)

式中

ρc---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ρw---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3.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ρg,ρs)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规定的方法测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混凝土配合比规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话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吧!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四个要求是什么

三个参数: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四个要求:满足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满足强度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是什么与混凝土的性能有何关系如何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

我从事这个行业十几年了,没有听说过三个基本参数的概念,如果硬要说的话,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骨料用量。水灰比决定混凝土强度,砂率和骨料用量决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建议你去参考下标准JGJ55,我先简单的给你介绍下我们配合比设计的流程,首先根据你要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和你用的水泥的实际强度(如没能测出实际强度,可以参考标准中的经验系数),可以算出水灰比,根据标准中的水泥用量参考值,先确定水泥的用量,再结合水灰比就可以知道水的初步用量了。砂和石的确定,在下面的步骤里进行,根据你配置的坍落度确定你要用的砂率,可以列出一个砂和石子关系的方程。再用体积法或者重量法确定各种原材料的关系,又可以列出另一个石子和砂关系的方程,两个方程结合起来,就可以算出砂和石的用量。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

【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考JTGF30-2003技术规范中关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关于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考查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内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导思想是确定三个参数:水灰比(强度、耐久性定)、砂石比(石子孔隙定砂率)、集浆比(由W或C用量定),即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

声明: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技术参数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74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