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接线:电源的零线或负极接用电器的零线或负极端。
1、控制接线:把它看成直流继电器来考虑。
2、工作控制:虽然控制电压接上了,但是是否起控制作用,由面板上的计时器决定。
3、功能理解:它就是一个开关,单刀双掷的,有一个活动点活动臂,就像常见的闸刀开关的活动刀臂一样。
4、工作原理:计时无效期间,相当于平常电灯开关断开状态。有效时,继电器动作,用电器得电工作,相当于平常电灯开关接通状态。
扩展资料
继电器的交流规格继电器内部装有桥式整流器,将交流电源整流后供给电磁机构,每台继电器具有两副瞬时转换触点,一副滑动延时触点,一副延时主触点。
当加电压于线圈两端时,唧子(铁心)克服塔形弹簧的反作用力被吸入,瞬时转换触点进行瞬时转换,同时延时机构启动,经过一定的延时,然后闭合滑动延时触点和延时主触点。主触点接触后由于上挡限制机构的转动,机构停止,从而得到所需延时。当线圈断电时,在塔形弹簧的作用下,使唧子和延时机构返回原位。
1、时间继电器的接线图如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Js14p接线图如下:
继电器的作用主要有放大,用一个很微小的电流,就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还能扩大控制范围,在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 路,达到自动开关的目的。
1、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星三角形降压启动电路接线图:
(1)合上QS,电源引入。
(2)电动机Y型接法降压启动。
2、电路原理图
3、电路组成本电路由电源隔离开关QST熔断器FU1、FU2;交流接触器KM、KMY、KMs;热继电器FR;时间继电器KT;启动按钮SB2;停机按钮SB1及电动机M组成。
扩展资料:
时间继电器的分类:
一、按工作原理分类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等。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2)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 S,精度高,一般为5%左右,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3)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宽,可达72小时,延时准确度可达1%,同时延时值不受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与精度是其他时间继电器无法比拟的,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寿命低、价格责,准确度受电源频率影响。
(4)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电磁线圈断电后磁通缓慢衰减的原理使磁系统的衔铁延时释放而获得触点的延时动作原理而制成的,它的特点是触点容量大,故控制容量大,但延时时间范围小.精度稍差,主要用于直流电路的控制中。
二、按延时方式分类
根据其延时方式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又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
(1)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在获得输入信号后立即开始延时,需待延时完毕,其执行部分才输出信号以操纵控制电路;当输入信号消失后,继电器立即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
(2)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恰恰相反,当获得输入信号后,执行部分立即有输出信号;而在输入信号消失后,继电器却需要经过一定的延时,才能恢复到动作前的状态。
时间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接线图如下:
控制电源:使用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和频率与时间继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频率是否相符;控制信号输入;休止时间,重复延时时,两次间的休止时间应大于规定的复位时间,如小复位时间则有可能产生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现象,单片机的产品出现死机现象。
外来浪涌电压的保护,时间继电器电流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在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应使用浪涌吸收装置;断电延时、断开延时的控制。
时间继电器的作用
时间继电器的作用是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时间继电器是指当加入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的一种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来延迟触头闭合或分断的自动控制电器。其特点是,自吸引线圈得到信号起至触头动作中间有一段延时。时间继电器一般用于以时间为函数的电动机起动过程控制。
js14p时间继电器接线图如下所示:
其中:
1、2脚是工作电源;
3~4是延时闭合;
3~5延时断开;
6~7延时闭合;
6~8延时断开。
扩展资料
时间继电器分类及其特点:
1、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宽,可达72小时,延时准确度可达1%,同时延时值不受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3、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 S,精度高,一般为5%左右,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接线图为:
时间继电器的接线方法:
1、控制接线:把它看成直流继电器来考虑;
2、工作控制:虽然控制电压接上了,但是是否起控制作用,由面板上的计时器决定;
3、功能理解:它就是一个开关,单刀双掷的,有一个活动点活动臂,就像常见的闸刀开关的活动刀臂一样;
4:负载接线:电源的零线或负极接用电器的零线或负极端。
扩展资料:
时间继电器选用要求:时间继电器的选用主要是延时方式和参数配合问题,选用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延时方式的选择。时间继电器有通电延时或断电延时两种,应根据控制电路的要求选用。动作后复位时间要比固有动作时间长,以免产生误动作,甚至不延时,这在反复延时电路和操作频繁的场合,尤其重要。
2、类型选择。对延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电磁式或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反之,对延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采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3、线圈电压选择。根据控制电路电压选择时问继电器吸引线圈的电压。
4、电源参数变化的选择。在电源电压波动大的场合,采用空气阻尼式或电动式时间继电器比采用晶体管式好,而在电源频率波动大的场合,不宜采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在温度变化较大处,则不宜采用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220v时间继电器接线图如下(先预置所需的延时时间,然后接通电源,此时显示屏从零开始计时,当达至所预置的时间时,延时触头实行转换,数显保持此时的数字,实行定时控制。):
接线图如下:
1和2接线柱,是连在一起的。接1和接2作用是一样的;3和4接线柱,5和6接线柱,也是如此设计。5和6是公共端,是必须要接线的。1和2是常闭触点;3和4是常开触点。选择接1(或2),还是选择接3(或4),取决于电路中用电器的要求。
扩展资料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
1、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载;A1/A2接控制接触器闭合或断开的线圈电源;A1、A2接通线圈的额定控制电源后,接触器闭合,接触器的1、3、5端头与2、4、6分别接通,负载因此而得电并工作。
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接线方法同上,只是控制触头上的接线是根据控制目标的不同而接入不同的控制元件的控制线,通过不同的时间整定来控制((闭合或断开)目标控制元件,使控制元件通过闭合或断开来达到控制目标依照控制目的而工作。
2、延时继电器的2和7 接电源,使用延时闭合触点5和8 ,则5脚接电源火线,8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A1 。交流接触器的线圈A2 接零线即可,输出触点选常开德13和14。工作时,接入交流电后,延时继电器在设定时间过后,闭合触点5和8 ,则火线接至接触器线圈A1 ,使其得电,常开触点13和14闭合。
① 按接触器的控制对象、操作次数及使用类别选择相应类别的接触器。②按使用位置处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
③ 按负载容量选择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
④ 对于吸引线圈的电压等级和电流种类,应考虑控制电源的要求。
⑤对于辅助接点的容量选择,要按联锁回路的需求数量及所连接触头的遮断电流大小考虑。
⑥ 对于接触器的接通与断开能力问题,选用时应注意一些使用类别中的负载,如电容器、钨丝灯等照明器,其接通时电流数值大,通断时间也较长,选用时应留有余量。
⑦对于接触器的电寿命及机械寿命问题,由已知每小时平均操作次数和机器的使用寿命年限,计算需要的电寿命,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降容使用。
⑧选用时应考虑环境温度、湿度,使用场所的振动、尘埃、化学腐蚀等,应按相应环境选用不同类型接触器。
⑨对于照明装置适用接触器,还应考虑照明器的类型、起动电流大小、起动时间长短及长期工作电流,接触器的电流选择应不大于用电设备(线路)额定电流的90%。对于钨丝灯及有电容补偿的照明装置,应考虑其接通电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