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号)063是俄罗斯海军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苏联/俄罗斯第三代1143.5型航空母舰的首舰,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斜直两段飞行甲板和滑跃式飞行甲板的航母,也是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在役的航母,是俄罗斯海军主力舰艇。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是乌克兰卖给中国的“瓦良格号航母”的姊妹舰,我国将“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完工并升级成为“辽宁舰”。辽宁舰舷号为16。
瓦良格号和库兹涅佐夫号是同型舰,都是原苏联第三代航母,装备区别不大。不过瓦良格号的舰载电子系统比库兹涅佐夫号略先进一点,其他方面都没什么差别。真真差别比较大的是原苏联第4代航母“乌苏里扬洛夫”号航母,不过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人被美国人给“忽悠”拆掉了。
命运多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它有何坎坷曲折的经历?库兹涅佐夫有很多传奇的经历,而且一直命运不济,下面给大家具体的说明一下,朋友们就会大致了解情况:
一、库兹涅佐夫的名字不断改变,经历十分的坎坷:
苏联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军事国家,他们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认识到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认为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支持。从此俄罗斯开始研制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就是第五艘建造出来的航空母舰。当时命名为列昂尼德-布利兹涅夫,这个名字具有纪念意义,一直伴随了它将近五年的时间。不过一九八七年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苏联,他要求不能够进行个人崇拜。因此这艘航母的命名又被改回城市的名字,叫做第比利斯号。后来一九九零年的时候,为了几年苏联航空母舰的缔造者库兹涅佐夫,从而再次改名,正式命名为库兹涅佐夫号。从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这艘航空母舰至今,由此就看出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多么坎坷。
二、库兹涅佐夫差一点被乌克兰抢去,可谓是千钧一发:
苏联的解体对于库兹涅佐夫号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当时乌克兰要继承库兹涅佐夫号。此时俄罗斯利用苏联没有彻底解体的一刻,抓住机会利用苏联海军司令部发布命令,让库兹涅佐夫号开到俄罗斯,这样算是给俄罗斯一个意外的礼物,保住了一个航空母舰。
三、俄罗斯资金不足,导致库兹涅佐夫三十年事故不断:
库兹涅佐夫号虽然回到俄罗斯的怀抱,可是由于俄罗斯的当时经济不景气,导致库兹涅佐夫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三十年的时间内,修修补补一直事故不断。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长306米,标准排水量四万六千吨,满载排水量六万一千吨,大小和我国辽宁号差不多,原来都是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是大哥,辽宁号前身瓦良格号是二哥。
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1975开始研制,原型机编号T-10K。1987年8月首飞,当时称苏-27K,1989年11月首次在“第比利斯”号(即后来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进行着舰试验,不久改名为苏-33,北约起绰号为“海侧卫”。1993年4月装备俄罗斯海军,1998年8月正式列入作战编制,现有24架装备于俄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相对于苏-27,该机机翼前增加了一对全动式前置鸭翼和缩短了尾锥,主翼和平尾为可折叠式,机头装有空中受油装置,机尾加装了着舰钩。这些改装使其性能较苏-27有所降低,最大速度只有1.97马赫,最大航程3000公里。
机上保留了一门30毫米机炮,有12个外部挂架,可携带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R27/77中距空空导弹、hk-31/41反舰导弹,以及各种空地导弹、炸弹和火箭弹,最大载弹量6500公斤。
通过数字式电传系统的使用,苏-33在飞行灵活性和水平面机动性能上有明显的改善,综合机动性能基本保持了苏-27的性能水平。
在目前装备的舰载作战飞机中,苏-33的机动性能与法国的“阵风”M相当,超过了美国的F/A—18E/F。苏-33装备俄罗斯海军航空母舰后,使俄罗斯海军作战飞机在性能上达到了可以对抗美国海军舰载机的要求。
苏-33采用了和苏-27相同的,在陆基使用的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推力,使苏-33单台发动机的最大加力推力达到12800千克。采取这些措施后,苏-33在舰上起飞的最大重量达到26吨,最大有效载荷达到8000千克左右,地面起飞的最大重量达到33吨。
最终结局
苏-33采用了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代替苏-27S上采用的模拟式系统。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和前翼的使用使苏-33的敏捷性有所提高,飞机操纵更加轻巧灵活,解决了苏-27模拟电传系统中存在的滞后现象。这意味着,苏-33的空战能力较苏-27大为提高。
苏联航母的发展可谓历尽沧桑,在经过“莫斯科”和“基辅”两代“准航母”之后,俄罗斯(包括苏联)动用了800多个行业的专家和大约7000多个工厂、制造厂最终建成了“库兹涅佐夫”号,圆了拥有大型航母的长久梦想。
不幸的是,在千辛万苦地催生出“库”号之后,苏联解体,俄罗斯再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库”号后续舰“瓦良格”号由于归属国乌克兰无力也无必要继续建造,最后出售给中国;更先进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毁,致使俄罗斯航母发展再遇重大挫折,“库兹涅佐夫”号也只能成为一个生不逢时的“独生子”。
1983年2月22日,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2,该舰又被称为1143.5级,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以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名字命名。库兹涅佐夫在二战前后一共担任过18年的苏联海军总司令,是苏联航空母舰的积极倡导者。1983年2月,苏联开始在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新扩建的船台上敷设了“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龙骨。经过两年多的全力建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于1985年12月下水,1991年1月正式加入海军现役。在首舰开工两年多后,该级第二艘“瓦良格”号也随之开工建造,发展势头非常良好。1988年,又动工建造了更接近美国大型航空母舰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该舰装有蒸汽弹射器,排水量增至8万吨。然而,由于苏联的解体、经济的衰退,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就被迫下马。虽然最终只剩下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但它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是“苏联海军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本段基本信息开始建造日期:1983年2月22日 下水日期:1985年12月5日 开始服役日期:1991年月22号 载员:舰员1300名,航空人员620名,旗舰指挥人员40名 排水量:标准53000吨 满载59000吨 船体:长304.5米,宽35.4米 吃水深度:9.1米 武器装备: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16座30毫米火炮 24座SA-N-9近程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1座12联装SS-N-19“玄武岩”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2座UDAV-Z型深水炸弹发射炮 SA-N-11近程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CADS-1近战武器系统 10架PK-10诱饵发射器 2架PK-2诱饵发射器 三维对空搜索雷达 MR-710对空搜索雷达 2台MR-320对空搜索雷达 MGK-345型舰壳声纳 4台MR-360型SA-N-9舰对空导弹控制系统 8台3P-37型SA-N-11舰对空导弹控制系统 舰载飞机:52架 雅克-41M“锻工”式垂直起降战斗机 卡-27直升机 苏-27K歼击机、SU33歼击机 动力装置:8锅炉,4台蒸汽轮机 推进功率:14.9万千瓦 最大航速:29节 续航力:8500海里(航速18节),3800海里(航速29节) 自持力:45天
“库”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物”:它既有舰队型航母特有的斜直两段甲板,又有轻型航母通用的12度上翘角滑跃式起飞甲板;没有装备弹射器,却可以起降重型固定翼战斗机。
这之中的奥妙就在于它将英国首创的“滑跃式”起飞方式与自己气动性能优异的苏-27战斗机相结合,在牺牲飞机作战性能的情况下,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舰”,但仍自称为“载机巡洋舰”。
“库”舰的服役使世界海军中首次出现了滑跃起飞、拦阻降落这一新颖的航母起降方式。通常情况下,其载机方案为:20架苏-33战斗机,15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苏-25UGT教练机和两架卡-29RLD预警直升机。
它的舰载机型号虽少却性能优。目前,美国大型航母搭载有七八种舰载机,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仅搭载有4种型号舰载机,即18架苏-33战斗/攻击机、4架苏-25UTG攻击机、15架卡-27直升机和2架卡-31直升机。苏-33战斗机是舰上最出色的舰载机。它是苏-27的改进型,原叫苏-27K。它既保留了苏-27的全部优点,又作了多方面的适应舰载的重大改进。
它首次使用了水平全动式鸭翼,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以及从甲板上短距起飞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机上装有驾驶导航系统,可以保证飞机自动完成从降落到着舰整个过程。
机上还装有边跟踪、边扫描的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和其他先进电子系统,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可担负各种作战任务。它既能挂空空导弹进行近距格斗,又能挂空舰导弹打击敌方水面战舰,还能挂航空炸弹对陆实施攻击。卡-27反潜直升机也具有相当强的反潜能力。
它自身防御火力超过了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一般来说,航母仅配备少量的防御自卫武器,防御任务主要靠航母编队的驱护舰和航母上的舰载机来担负。可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除舰载机外,还拥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其战斗力比普通巡洋舰都强。
在它舰艏的飞行甲板下方共装有12座SS-N-19垂直发射反舰导弹装置。这种导弹可通过卫星接受目标信息,实施超视距打击,最大射程可达550公里。它的防空武器更为强大。在飞行甲板两侧前后4个舷侧平台上布置4组6×8个发射单元的SA-N-9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装有导弹192枚。4个舷侧平台还装有8座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每座系统包括两座6管30毫米AK-630炮和2组4联装SA-N-11近程舰对空导弹。
不难看出,该舰的防空火力已远远超过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足以有效地抗击对方大数量、多批次、多方向的“饱和攻击”。此外,该舰的反潜能力同样十分强悍,除配有反潜直升机外,还有两座10管RBU-12000火箭深弹发射装置,可以消灭深1.2万米处的水下目标。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作战能力,该舰也配备了众多的俄罗斯最先进的电子装备,如十分引人注目的“望天”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与大名鼎鼎的美国“宙斯盾”舰载雷达极为相似,具有跟踪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对多批次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
前苏联航母的发展可谓历尽沧桑,在经过“莫斯科”和“基辅”两代“准航母”之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动用了800多个行业的专家和大约7000多个工厂、制造厂最终建成了“库兹涅佐夫”号,圆了拥有大型航母的长久梦想。不幸的是,在千辛万苦地催生出“库”号之后,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再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大型航母,“库”号后续舰“瓦良格”号由于归属国乌克兰无力也无必要继续建造,最后出售给中国;更先进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被中止建造,已完工部分被拆毁,致使俄罗斯航母发展再遇重大挫折,“库兹涅佐夫”号也只能成为一个生不逢时的“独生子”。俄罗斯从2012年起,用五年时间对“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进行改造。从曝光的改造计划来看,俄罗斯改造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工程量,与我国正在进行改造的“瓦良格”号航母工程量相比大约需增加30%-40% 。俄罗斯所预计用五年时间,即2017年交付俄国海军使用的目标,是否能够如愿?这不得而知。
1983年2月22日,前苏联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开工建造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该舰又被称为 1143.5级,1985年12月5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有意思的是,该舰在建造中先后有过几个名字,“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 “勃列日涅夫”号和“第比利斯”号,由于政治风云的变幻,该舰最后被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库兹涅佐夫”号全长306.3米,水线长279.9米,宽73米,吃水9.87米,标准排水量53000吨,满载排水量65000吨,最大排水量66000吨。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0000马力,最大航速29节。其飞行甲板长304.4米,宽72米,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米。其人员编制为1960,其中600余名航空人员。“库兹涅佐夫”舰装载了强大的防空火力。主力为4座SA-N-9垂直发射防空导弹,每座有6个发射单元,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射程15千米;另有8座CADS-N-1“嘎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系统配置为2座30mm6管炮和8枚SA-N-11近程导弹,火炮射程2500米,导弹射程8000米;此外还有AK-630型6管30mm炮4座,射程2500米,发射率3000发/分。 反舰武器有12枚花岗岩反舰导弹(3M45 P-700 Granit/SS-N-19),射程550公里。 作为反潜武器,该舰在舰尾两舷处各布置了1座RBU-12000十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12000米。其电子设备有:1部“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1部MR-710“顶板”三座标对空/对海雷达;2部MR-320M“双支撑”对海雷达;4部MR-360“十字剑”火控雷达,用于SA-N-9;8部3P37“热闪”火控雷达,用于SA-N-11;1部“蛋糕台”战术空中导航雷达。电子对抗设备为“酒桶”和“钟”系列,另有2部PK-2和10部PK-10干扰箔条发射器。此外,据本人所知,库兹涅佐夫要开进船厂大修了,预计2017年再服役,将蒸汽动力改为核动力,在保持原有滑越式跑到的基础上安装弹射器,库兹涅佐夫级一共有三艘舰,第一艘是库兹涅佐夫,第二艘是瓦良格,第三艘叫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最惨,已被解体】
(舷号)063是俄罗斯海军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苏联/俄罗斯第三代1143.5型航空母舰的首舰,是苏联和俄罗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斜直两段飞行甲板和滑跃式飞行甲板的航母,也是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在役的航母,是俄罗斯海军主力舰艇。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于1982年4月1日在苏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服役,现部署于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