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工业废气处理指的是专门针对工业场所如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
工业废气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有:蓄热式催化燃烧法(RCO)、蓄热式热力燃烧法(RTO)、热力燃烧法(TO)、直接燃烧法(CO)、吸附法和低温等离子法等;
无机废气处理方法
无机废气处理方法有:酸碱废气中和法
工业废气污染的处理方式
热力燃烧法与催化燃烧法:在高温下恶臭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实现完全燃烧;主要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小气量的可燃性气体。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功能使污染物物质由气相转移到固相,主要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高净化要求的恶臭气体。
酸碱废气中和法是对工业废气中的酸、碱性腐蚀性气体采用液体吸收而达到排放标准的方法。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阻挡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内部产生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如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Z终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多组分恶臭气体,如化工、医药等行业。
吸收法: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去除某些臭气成分,适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臭气。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废气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先将废气变成无毒、不燃的状态,然后再进行废物处理,一般要求是,尽量减少或避免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经常用到的废气处理方法:
1、喷雾法
喷雾法是当前有机废气处理工艺中使用z广泛的处理工艺。喷雾法主要是用水分离污染气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处理目的。
2、燃烧法
燃烧法是z广泛使用的废气处理方法,并且可以通过直接燃烧或催化燃烧消除大部分废气。优点是净化率非常高,废气的净化率可以达到95%到97%,操作非常简单。缺点是燃烧成本较高,并且存有对大气进行再次污染的不足。因此,燃烧方法仍需要逐步改进和优化,以使喷漆废气的处理更加有效。
3、吸附法
吸附法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废气处理工艺,其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处理速度快,效率高。该方法主要利用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等多孔材料将废气中的有毒有害分子吸附到材料中,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活性炭吸附法的处理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吸附剂的量大,吸附剂的容量也受到限制。
4、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主要使用特殊的高能高臭氧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废气,从而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降解并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臭氧对有机物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活性炭吸附法:将有机废气由排气风机送入吸附床,在吸附床被活性炭吸附剂吸附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排向大气即完成净化过程。2、直接燃烧法: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0.3~0.5秒),使可燃的有害物质进行高温分解变为无害物质的一种方法。3、催化燃烧法:催化燃烧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4、吸收法:吸收法可分为化学吸收及物理吸收,由于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三苯”气体,化学活性低,一般不能采用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是废气中一种或几种组分溶解于选定的液体吸收剂中,这种吸收剂应具有与吸收组分有较高的亲和力,低挥发性,吸收液饱和后经加热解吸再冷却重新使用。5、等离子体分解法:等离子体分解法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的一种废气治理方法。
楼主您好,根据您提出的问题,下面为您做详细解答:
常用的废气处理方式:
1、吸收净化法
吸收是净化气态污染物z常用的方法。吸收法被定义为: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进行废气处理,使废气中气态污染物溶解到吸收液中或与吸收液中某种活性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进入液相,这样使气态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或者说,利用吸收剂将混合气体中一种或数种组分(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分离的过程称作吸收。
吸收常被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其区别见下表:
2、吸附净化法
吸附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固体表面上,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吸附过程和吸收的区别在于:吸收后,吸收组分均匀的分布在吸收相中,吸附后,吸附组分聚积或浓缩敷在吸附剂上,只y一个非均相过程。
目前,吸附操作在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部门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在环境工程中的使用也很普遍,主要原因是吸附剂的选择性高,它能分开其他过程难以分开的混合物,有效地清除(回收)浓度很低的有害物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率高,且能实现自动控制。
吸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吸附质从流体中扩散到吸附剂表面和微孔内表面上,释放热量,而被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上。脱附过程是一个与吸附过程相反的过程。
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后,吸附质分子的内能因分子运动形式,如扩散、振动、旋转发生改变而降低,从而释放出能量,称之为吸附热。汽化热(或冷凝热)和结合热是吸附热的两个组成部分。吸附热大于物质气化热约1.5倍,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总体说来,吸附热收到吸附量、吸附温度、吸附时流体空塔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将吸附热引出去的话,其中被脱附分子所吸收的一部分热量会对吸附过程造成负面影响。
3、冷凝净化法
冷凝净化法即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这一性质,采用降温、加压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气体冷凝而与废气分离,以达到净化或回收的目的。
冷凝净化对有害气体的去除程度,与冷却温度和有害成分的饱和蒸汽压有关,冷却温度越低,有害成分约接近饱和,其去除程度越高。它特别适用于处理废气浓度在10000*10-6以上的有机溶剂蒸汽,不适宜处理低浓度的废气。在恒定温度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压力的办法可实现冷凝过程,也可通过恒定压力的下降低温度来进行冷凝。废气通过冷凝可被净化,但室温下的冷却水无法达到高的净化要求,要想净化完q,需要降温、加压,这就使处理难度加大、费用增加。因此,通常将吸附、燃烧等手段与冷凝发联合使用作为净高浓度有机气体的前期处理,以达到实现降低有机负荷、回收有价值的产品的目的。另外,冷凝净化一般只适用于空气中含蒸汽浓度较高时,因此进入冷凝装置的蒸汽浓度可在爆炸极限以上,而且冷凝装置出来时的浓度可在爆炸下限以下,在冷凝中恰好是在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这是不利于a全的一个缺点。
4、催化净化法
催化净化法是使气态污染物通过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历催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是易于处理和回收的物质的净化方法。催化净化法有催化氧化法和催化还原法两种。催化氧化法:是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如废气中的SO2在催化的有机化合物的废气均可通过燃烧的氧化过程分解为H2O与CO2向外排放。催化还原法,是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还原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净化过程。如废气中的NOx在催化剂(铜铬)作用下与NH3反应生成无害气体N2。催化净化特点是避免了其他方法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又使操作过程得到简化,对于不同浓度的污染物都具有很高的转化率。其主要应用在于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氮,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而加以回收利用,有机废气和臭气的催化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等。其缺点是催化剂价格较高,废气预热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废气中污染物含量通常较低,用催化净化法处理时,往往有下述特点:1)由于废气污染物含量低,过程热效应小,反应器结构简单,多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2)要处理的废气量往往很大,要求催化剂能承受流体冲刷和压力降的影响。3)由于净化要求高,而废气的成分复杂,有的反应条件变化大,故要求催化剂有高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
5、生物法
在Genf-Villette(地名,1964年建起s个生物净化装置)d一次用生物净化装置净化废气。生物法处理废气技术在20世纪80~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荷兰和德国成为s批大规模应用生物技术处理废气的g家。随后,生物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使用的生物净化气体装置在欧洲已c过7500座,其中一半装置都用来处理污水以及堆肥臭气,关于可生化气体的净化原理和工程应用经验的一套重要体系也已经形成。生物净化技术弥补了传统物化处理技术的不足,传统方法需要专门的安q运行程序管理(如化学吸收),并且耗能高,经济投入高,相较之下,生物净化法属于清洁型的治理方法,成为废气治理特别是可生化废气治理的前沿和热点。
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环保高新技术。具体说来是一项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前沿热点技术,它建立在已成熟的采用微生物处理废水方法上。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低浓度工业废气已无法通过常规技术进行经济、有效地净化处理,但使用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处理低浓度工业废气却行之有效的,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6、膜分离净化
膜净化法是混合气体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透过特定薄膜时,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透过速度,从而使气体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达到分离的效果。压力差、浓度差以及电位差推动着膜分离过程的进行,膜分离技术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性能的差异利用膜来分离、提纯和浓缩混合物的新型分离技术。能以特定形式限制和传递流体物质的分隔两相或两部分少有两个界面,这两个界面是两侧流体接触以及传递的桥梁。对流体来说,分离膜可以半透明也可以完q透过,但绝不能w全不透过。
膜分离的主要特点是实现混合物以及物质分子尺寸的分离,它将选择透过性的膜作为分离的手段。相变化不会发生在膜分离过程中(渗透蒸发膜除外),因此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这就避免了浓缩和富集物质的性质因高温而改变的不利,在食品、医药等行业膜分离因此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能耗少、成本低、效率高、无污染并可回收有用物质是膜分离的共有优点,对于同分异构体组分、性质相似组分,热敏性组分、生物物质组分等混合物的分离,膜分离方法十分适用,有时可以代替蒸馏、萃取、蒸发、吸附等化工单元操作。实践表明,若常规分离不能通过经济的方法实现,膜分离会成为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将常规分离与膜分离相结合的技术更加经济有效。综合上述优点,膜科学和膜技术在近二三十年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不ke缺少的分离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医药、电子、电力、冶金、轻纺、海水淡化等ling域。
7、燃烧净化法
用燃烧方法来销毁有毒气体、蒸汽或烟尘、使之变成无毒、无害物质,叫做燃烧净化。燃烧净化仅能销毁哪些可燃的或在高温下能分解的有毒气体与烟尘,其化学作用主要是燃烧氧化,个别情况下是热分解。燃烧净化,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溶剂蒸汽及碳氢化合物的净化处理,这些有毒物质在燃烧氧化过程中浓度较高、发热量较大的可燃性有害气体(主要是含碳氢的气态物质),燃烧温度一般在600~800。C。燃烧法简便易行,可回收热能,但不能回收有害气体,易造成二次污染。
希望此次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吸收法:在控制化工废气等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方面,化学吸收法采用比多多,例如用水吸法收以及萘或邻二甲苯作为原料,生产苯酐时所产生的含有苯酐、顺酐、苯甲酸、萘醌等的废气;用水及碱溶液吸收氯醇法处理掉环氧丙烷生产中的次氯酸化塔尾气(酸性组分),并回收丙烷用碱液循环法吸收磺化法苯酚生产中的含酚废气再用酸化吸收液对苯酚进行回收;用水吸收法吸收了含甲醛的尾气。此外,在农药及染料生产中同样也会使用碱液吸收尾气中的H2s,用水吸收HC1等污染物。此项技术的主要问题是需解决设备的腐蚀。2、吸附法:吸附法可应用于净化涂料、油漆、塑料、橡胶等化工生产排放出的含溶剂或有机物的废气,通常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活性炭吸附设备zui 常见的是用于净化氯2 3烯和四氯化碳生产中的废气,在涂料、油漆生产和喷漆、印刷上也被广泛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炭的再生技术尚不十分完善,处理成本较高,并且在某些行业中,由于解吸回收的产品质量较差,销路受到影响。故活性炭吸附法只适用于处理某些高浓度有机废气,回收的有机物或溶剂又可回用于生产,使处理费得到补偿。3、焚烧法:有机化工生产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可用直接燃烧法或催化燃烧法治理。要求燃烧必须完全,否则焚烧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能比原来的污染物危险更大。要使燃烧完全,必须很好掌握燃烧时间、温度和湍动这三个重要参数。直接燃烧可采用火炬或焚烧炉。火炬燃烧法用于处理含有足够可燃物的废气,废气的热值需在925kJ/m3以上,火炬为常压燃烧器,燃烧效率较低。如使用与锅炉或I业炉类似的强制送风燃烧炉,燃烧效果比火炬好。直接燃烧通常在1000C左右进行,完全燃烧产物为C02、N2和水蒸气等。
有机废气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一是掩盖稀释法。顾名思义掩盖稀释是通过利用其他气味的气体,掩盖废气中令人感到厌烦和不适的恶臭气味,达到除臭目的;而稀释法则是通过鼓入空气对浓度较高的臭气进行稀释,直到通过人体感官难以觉察为之。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从感官感受层面消除臭气的负面影响,但造成恶臭的臭气因子仍然存在。二是吸收法。这也是目前市政和工业除臭普及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技术之一,主要利用活性炭等吸附质,其多孔隙结构具有的庞大比表面积及范德华力,对废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包括恶臭因子进行吸附,达到与气流分离的效果。尽管该技术业已成熟成本也相对较低,但致臭成分没有真正被去除,后续仍要对吸附质进行脱附和二次处理等操作,且使用寿命较短,应对高浓度臭气时效果不佳。三是裂解法。通过各种手段对恶臭气体分子进行分解破坏,直接从致臭源头解决废气处理问题,随着环保产业技术的发展,目前行业内已经诞生出诸如(催化)燃烧法、高温裂解法(沸石回转炉)、化学法(药剂喷淋塔或植物提取液喷淋法)、UV光解法、(超能)等离子法和生物法等。其中超能等离子法和生物法作为除臭行业的新兴应用技术,因除臭效率高、能耗小、安全系数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科威环保研发的离子管采用德国bioclimatic原装进口高科技核心部件,离子管材质结构加入了钛、钕、铈等稀有元素。发生器的主体结构由石英离子管和网状电极组成正负极,离子管包覆在石英腔体内侧,不与外部网状电极接触,相较于市面上工艺不成熟的一般离子管竞品(其电极间距普遍大于2mm,容易造成电场线密度、电场能量不足进而降低处理效率),在低至0.1mm级别极其细微的环状空间中形成电场线分布,保证与空气以及污染气体分子的充分接触。离子管采用高密度PVC密封圈封装加固,底部通过螺口连接离子底座,方便装卸;网状电极通过金属拨片接触连接离子底座上的钢柱实现电路接入,更适宜后期检修维护。控制装置包括离子浓度调节和电源等,内部线材走形清晰规整,方便维护,处处体现德系精工品质。网状电极采用304不锈钢,线路由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橡胶缠绕保护,并且底座使用了防腐防锈升级工艺。超能离子管配套使用特种变压器具有结构轻薄、稳定性强、耐用性高等特点。内置定制芯片对设备内的电压电流实行动态管控,相比UV紫外线节流器和等离子竞品使用的一般变压器容易受温度过高或电压不稳的影响而瘫痪,本设备配套特种变压器大幅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节省维护成本。尽管普通变压器相较特种变压器价格更低廉,如市面上通行普通变压器报价一般为200~600元,而知名特种电源供应商阿巴赫仅变压器报价便已超过2000元,但我司采用的德国bioclimatic超能等离子管配套特种变压器在“质量对标阿巴赫,价格争取更实惠”的前提下,费用已包含在等离子管套装当中,做到了一次投资,终生受益。
废气主要是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废气,主要有:酸解反应时的废气和回转窑锻烧时的废气。废气治理的主要集中方法如下:1、 吸收或者用水喷淋法:根据废气的组成性质,主要为硫酸雾和硫氧化物,一般情况下酸雾浓度高达10g/m3以上时,以冷凝法清理为主,当浓 度《4000mg/Nm3时采用吸收法治理为主。吸收时的效率与吸收温度有关,10℃时SO2气体在水中的吸收系数为56.65,40℃时SO2在 水中的吸收系数为18.77,由此可知降低温度可以有效的吸收酸雾和硫氧化物,因此酸解废气的治理,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水喷淋。2、 湿法处理:煅烧废气的治理偏钛酸锻烧时废气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含量较大、有酸雾和硫氧化物、钛白粉粉尘、水蒸汽、不凝性气体等,但排放速度和流量 比较均匀,不像酸解废气集中在数分钟内猛烈排出。每生产1t颜料级钛白粉大约要排放15000~20000m3废气,废气的温度200~400℃、含有酸 雾1000~2000mg/m3、S03约10g/m3、SO2100~500mg/m3、TiO2约0.15g/m3,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还含有 N254%、H2O35%、O27%、CO24%。国内某单位曾对1台Φ1800×38000mm的回转窑进行实测,在产量420kg/h时,以焦炉煤气 为燃制,废气排放量为6019.9lNm3/h,含酸雾(以硫酸计)1645.4mg/m3,相当于9.905kg/h;由于上述废气中湿含量大、废气中的粉尘(二氧化钛)具有亲水性,因此一般都先采用湿法处理。3、 电除尘或静电除雾法:电除尘或静电除雾法先经文丘里喷淋冷却除尘,再进洗涤塔或水浴除尘器后通过风机送全烟囱排放;国内外公认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电除尘或静电除雾,处理效率可达95%以上,在运转效果好时,用肉眼观察几乎看不到白烟。电除雾除了处理效率高外,除雾粒径范围大,最小可“捕集”到 0.01µm的粒子(气溶胶),而且处理过程中压力损失小,仅98~196Pa,虽然电压很高,但电流小所以耗电量少、处理量大,经过特殊设计后可直接处理350~500℃的高温气体。
1、活性吸附法:在有机废气治理工艺中,吸附是处理效果好、使用较广的方法之一,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沸石等,其中活性炭吸附应用最多。通过吸附系统,不仅可以使 VOC 浓度大大降低,实现废气达标排放,而且吸附后通过气提解吸,收集物可回用于生产。
2、燃烧处理法:VOC为有机挥发性物质,易燃烧,可采用常温或催化氧化燃烧处理,气体由引风管道通入锅炉或焚烧炉燃烧,但对高温有机气体还要经过安全论证。此法处理比较完全,基本可以把VOC转化为CO2、H2O。
3、冷凝收集法:对反应釜高温有机气体可采用冷凝收集,先用直冷凝再螺旋冷凝,该法除气效果明显,易操作、运行成本低,但对低沸点气体效果不佳。
VOC废气吸附处理的注意事项
1、离子发生器是由离子管组成,离子管属易损物件,需轻拿轻放。气体流动方向需对应离子管角度。
2、离子发生器不可直接接触含易燃易爆等气体,若含有易烯易爆气体需改变安装方式。
3、VOC废气处理工艺方法有喷淋+等离子、喷淋+UV光解、喷淋+光解等离子、微生物法、RCO燃烧法、浓缩回收法 。在实际工程运用中,针对小气量低浓度的场所可以考虑微生物法。具有易燃性质的废气,一般建议采用喷淋预处理后再配套其他处理工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VOC、百度百科-废气处理
1、掩蔽法
原理:采用更强烈的芳香气味与臭气掺和,以掩蔽臭气,使之能被人接收。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立即地、暂时地消除低浓度恶臭气体影响的场合,恶臭强度2.5左右,无组织排放源。
优点:可尽快消除恶臭影响,灵活性大,费用低。
缺点:恶臭成分并没有被去除。
2、稀释扩散法
原理:将有臭味地气体通过烟囱排至大气,或用无臭空气稀释,降低恶臭物质浓度以减少臭味。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的有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
优点:费用低、设备简单。
缺点:易受气象条件限制,恶臭物质依然存在。
3、热力燃烧法与催化燃烧法
原理:在高温下恶臭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实现完全燃烧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小气量的可燃性气体。
优点:净化效率高,恶臭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
缺点:设备易腐蚀,消耗燃料,处理成本高,易形成二次污染。
4、水吸收法
原理: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臭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从而溶解于水达到脱臭目的。
适用范围:水溶性、有组织排放源的恶臭气体。
优点: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设备运转费用低产生二次污染,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
缺点:净化效率低,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对硫醇,脂肪酸等处理效果差。
5、药液吸收法
原理:利用臭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去除某些臭气成分。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臭气。
优点:能够有针对性处理某些臭气成分,工艺较成熟。
缺点:净化效率不高,消耗吸收剂,易形成而二次污染。
6、吸附法
原理: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功能使恶臭物质由气相转移至固相。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高净化要求的恶臭气体。
优点:净化效率很高,可以处理多组分恶臭气体。
缺点:吸附剂费用昂贵,再生较困难,要求待处理的恶臭气体有较低的温度和含尘量。
7、洗涤式活性污泥脱臭法
原理:将恶臭物质和含悬浮物泥浆的混和液充分接触,使之在吸收器中从臭气中去除掉,洗涤液再送到反应器中,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代谢活动降解溶解的恶臭物质。
适用范围: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可以处理大气量的臭气,同时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占地面积小。
缺点:设备费用大,操作复杂而且需要投加营养物质。
8、曝气式活性污泥脱臭法
原理:将恶臭物质以曝气形式分散到含活性污泥的混和液中,通过悬浮生长的微生物降解恶臭物质适用范围广。
适用范围:目前日本已用于粪便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的臭气处理。
优点:活性污泥经过驯化后,对不超过极限负荷量的恶臭成分,去除率可达99.5%以上。
缺点:受到曝气强度的限制,该法的应用还有一定局限。
9、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工艺
原理:反应塔内装填特制的固态复合填料,填料内部复配多介质催化剂。当恶臭气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穿过填料层,与通过特制喷嘴呈发散雾状喷出的液相复配氧化剂在固相填料表面充分接触,并在多介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恶臭气体中的污染因子被充分分解。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处理大气量、中高浓度的废气,对疏水性污染物质有很好的去除率。
优点:占地小,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即开即用。
缺点:耐冲击负荷,不易污染物浓度及温度变化影响,需消耗一定量的药剂。
10、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原理: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内部产生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如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多组分恶臭气体,如化工、医药等行业。
优点:电子能量高,几乎可以和所有的恶臭气体分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将会产生废气的工厂应该在建设阶段就由环评单位提供可能产生的废气种类以及浓度并规划相应处理工艺,在单位收到环评报告后可根据报告选择相应单位提供废气处理方案及工艺设备,让工厂的废气得以安全又方便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