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看用紫外线灯来做什么用,如果只是普通的消毒那些,可以一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检测一次。工业上用一固化一般是开机检测或者一天检测一次。但如果对强度要求很高的实验或者其它的方面时就看要求了,如果时间不是很长的可以在开始、中间、结束测三次。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其实并不能真正检测紫外线灯是否达标。就算灯不达标,只要测试时间足够长,也会变色的。所以真正检测紫外线灯是否合格,一定要用专业的紫外辐照计。
扩展资料: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使用方法: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开关5分钟,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垂直1米中央处,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所照射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30W新灯管不低于90μW/c㎡为合格:使用中的旧灯管,如低于70μW/c㎡应更换。
注意事项:
1、光敏色块变色后存放时间久了会退色,为备查,应将结果及时记录。
2、本品应在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
3、本品应该避免与化学物、塑料膜等接触。
1.灯管的辐射强度 依据紫外线照射剂量等于辐射强度乘以照射时间的公式可求出不同强度所需延长照射时间,亦可看出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均能获得同样的灭菌效果。若2.灯管安装的数量 按国家规定,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灯安装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并且要求分布均匀、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m,使得人的呼吸带处于有效照射范围。3.环境温度 一般以室温20-40℃为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紫外线辐射的强度最大且稳定,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在55%-60%时,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率最强。5.加强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的监测 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应3-6个月用紫外线辐射照度仪作一次
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一般是按照紫外线灯的产品技术说明检测,紫外线灯厂家都会提供强度说明:
1、xx mm处中心强度高达xxx uw/cm2,按照这个数据用紫外线照度计测量就行了。
2、会有一个最低强度,有效照射面积最低强度达到xxx uw/cm2,按照这个数据用紫外线照度计测量就行了。
扩展资料:
紫外线的消毒原理
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的氨基酸、核酸、酶遭到破坏死亡。同时紫外线通过空气时,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加强了杀菌作用。
紫外线多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波长2573A。用于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Zm,照射时间30~60min,用于物品消毒,有效距离在25~60cm,照射时间20一30min,从灯亮5一7min开始计时(灯亮需要预热一定时间,才能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臭氧)。
紫外线强度测试的方法及结果如下:
紫外线强度测试的方法:
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
2、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3、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结果:
1、30w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
2、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
注意事项:
1、紫外线照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
2、指示卡为光敏材料制成,应避光保存。每支灯管重复测定3次。各次数据均达标准可判辐照强度合格。
紫外线消毒器:
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在瞬间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3、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由卡片纸、紫外线感光色块和标准色组成。中央为紫外线感光色块,两端分别印上辐射照度为一定值的标准色块,当紫外线感光色块受到紫外线照射后,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强弱,产生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然后与标准色块比较。使用方法 点亮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感光色块由乳白色变成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是否需要更换新灯管。建议:专业采用1米高黑箱,在顶端采用254nm的uv强度计,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每半年监测一次。累计1000小时后需要再次检测,达标可以继续使用,不达标更换新灯管。使用中的灯管监测强度不低于70um/平方厘米。UV灯是紫外线灯管的简称,利用紫外线的特性进行光化反应、产品固化、杀菌消毒等。按波段的不同,分别为UV-A,UV-B,UV-C各具有不同的用途。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需要每半年监测一次。累计1000小时后需要再次检测,达标可以继续使用,不达标更换新灯管。使用中的灯管监测强度不低于70um/平方厘米。UV灯是紫外线灯管的简称,利用紫外线的特性进行光化反应、产品固化、杀菌消毒等。按波段的不同,分别为UV-A,UV-B,UV-C各具有不同的用途。
UV灯为气体放电灯,气体放电灯分为弧光放电和辉光放电,UV固化中常用UV灯为弧光放电灯,其工作原理是:在真空的石英管中加入定量的高纯汞(水银),通过对两端电极提供电压差(压降),产生离子放电,从而产生紫外线辐射。UV灯的功率要满足要求(一般为8 0—120W/cm);UV灯的最大寿命不能超过1 200h,一般建议使用1 000h;UV灯使用500h换一次,保养一段时间两支UV灯使用时可交替使用,一支为使用500h,另一支为使用500一l 000h之间的灯管;灯管清洗并逆时针旋转1/4周后再使用。
紫外线灯管表面的灰尘和油垢,会阻碍紫外线的穿透,使用中应注意灯管的擦拭与保洁,新灯管使用前,可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使用过程中一般每2周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保持灯管的洁净和透明,以免影响紫外线的穿透及辐射强度。紫外线即Ultraviolet,简称UV,其中按波段的不同,紫外线灯管分为UV-A,UV-B,UV-CUV-V各具有不同的用途。紫外线灯管被广泛用于竹木地板、家具、装饰材料、印刷、印铁制罐、塑胶涂装、标牌、电路板、光盘等行业;紫外线灯管也是半导体、电子元件、液晶等粘接固化的理想光源。在现实生活中,紫外线一年四季都有。夏日到户外劳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紫外线的伤害。据研究,紫外线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皮肤的伤害,轻者会使皮肤灼伤,晒后皮肤显得干燥、粗糙、易生皱纹,显得衰老,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皮肤癌。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也很严重,特别是对老年人,会明显增加患白内障的机会。通过上述的分析介绍,相信大家对紫外线灯管的擦拭时间有所了解,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好紫外线灯管,要正确使用紫外线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