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层砖混结构楼,每层都有围梁,因为现在的楼房建筑要求都是框架 抗震楼,所以每一层都有圈梁的,而不是只有顶层有圈梁的。
不需要层层圈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有关圈梁的规定:为了加强和提高砖混结构砌体房屋的整体性、不均匀沉降、抗震和抗倒塌能力。砖混结构多层房屋砌体墙中需要设置圈梁构造。但规范并未要求砖混结构层层设置圈梁;而是根据房屋的地基、建筑类型与层数、使用情况等区别进行设置。
扩展资料:
圈梁时需要对圈梁过洞口,非洞口进行定义。然后画时先画“过洞口圈梁”按左右各出洞口250mm画,然后绘制“非洞口圈梁”用智能布置即可。
过梁一般在结构说明中给出按图集,如钢筋砼过梁:按图集03G322-1 也有直接给出配筋的,
图纸给出的圈梁,遇洞口时有加筋和箍筋,钢筋算量可以手工计算后再单构件中输入。过梁的钢筋尺寸图纸没给,可以根据设计选用的图集,在图集中查找。采用的图集一般在结构设计说明中有说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在砖混结构中,圈梁的作用有二:一是承受结构弯曲时所产生的拉力,二是保证砖石结构的整体性。设置位置应根据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降,估计建筑物完工后弯曲的方向,而决定配在墙的顶部或底部,如果对于地基的性质把握不准,难以断定建筑物弯曲方向时,则应在墙的顶部和底部配置圈梁。当墙不太高时,比如10-12米,用两道圈梁就已足够;若地基不良,墙较高,且刚度小,包括门窗孔削弱很剧烈时,就应该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
不需要层层圈梁。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有关圈梁的规定:为了加强和提高砖混结构砌体房屋的整体性、不均匀沉降、抗震和抗倒塌能力。砖混结构多层房屋砌体墙中需要设置圈梁构造。但规范并未要求砖混结构层层设置圈梁;而是根据房屋的地基、建筑类型与层数、使用情况等区别进行设置。
扩展资料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水平面上,沿纵横墙方向应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圈梁在纵横墙交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尤其是在房屋转角及丁字交叉处。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保证与屋架、大梁等构件的可靠连接。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圈梁
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
圈梁通常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状况和地震强度有关。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就显得更加必要。
设置圈梁是防止砖墙出现裂缝和阻止裂缝开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以提高砌体结构抵抗弯曲的能力, 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由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砖组成的圈梁, 一般设置在房屋的基础和顶层各一道, 其他各层可隔层设置, 也可每层都设置。对于工业厂房, 可结合基础梁、联系梁、门窗过梁考虑布置。
扩展资料: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水平面上,沿纵横墙方向应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
2、圈梁在纵横墙交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尤其是在房屋转角及丁字交叉处。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保证与屋架、大梁等构件的可靠连接。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4、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5、采用现浇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在按相关标准隔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时应将梁板和圈梁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其厚度宜根据所采用的块体模数而确定,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根直径为10mm的纵向钢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圈梁
其实圈梁就是房屋结构中墙体内沿水平方向密封的钢筋梁,也称为钢筋混凝土梁。也是房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因为它可以提高房屋墙体的硬度,防止地基下沉或房屋震动等引起的破坏,圈梁其实对抵抗不均匀沉降的作用相当的有效。
圈梁如果与现浇板连接,要扣圈梁的2/1宽乘以板厚,再乘以梁长的混凝土立方数。你计算圈梁的单位应该是延长米或立方米。也就是说如果圈梁周长100米,宽是0.37,长是0.24,与其连接的现浇板厚0.9公分混凝土立方数就等于100*0.37*0.24=8.88立方米。但是就需要扣除100*0.185*0.09=1.6658.88-1.665=7.215立方米。因为定额中计算的现浇板是按轴线计算,但已经包含周至外墙边了。
砖混结构一般指把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隔墙,楼盖、屋盖、梁、柱(也可是砖柱)是钢筋混凝土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圈梁主要作用1·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刚度,对砌体有约束作用,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影响。2·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3·承重和抗弯功能,减少不均匀沉降和承受墙体的重量的作用。
砖混结构中墙梁:墙梁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梁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体墙组成的组合构件。现在的设计中几乎不考虑。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砖混结构中圈梁:圈梁是指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砖混结构中墙梁和圈梁区别如下:圈梁为二次结构构件,过梁用于门窗洞口顶部或底部,为加固作用。圈梁为减震构件,用于墙体超高的墙身中部。墙梁和连梁是相同的构件,为剪力墙墙身洞口上方的梁构件,属于剪力墙结构。
都有圈梁和构造柱,结构师是不会在这方面来节约的,当然所说是基于现在的房子,采用圈梁是唐山地震总结出来的,以前的砖混是没有圈梁的。要是开间比较大的门,比如现在很多的住宅客厅到阳台的推拉门,2,3米的开间,门框顶到楼板这部分是承重梁来承上面的荷载,不是圈梁,通常梁的截面也设计较大,基本就是上层楼面到门框的高度了,当然也没有墙体了。有的就是上面是承重梁,下面的门上是过梁。要是比较小的门,常见的900,1000的门,就是过梁来抵抗门上荷,其他的由承重墙来承担,所以说承重墙不可以开过大的洞口就是这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