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表面积测定仪标定步骤方法

更新时间:02-02 装修 由 悦缘 分享

先用标准粉标定出K值,标准粉空隙率是0.5,而矿粉的空隙率是0.53.知道矿粉的密度,算出称量,称量等于密度乘以量筒体积,再乘(1-空隙率)。称好试样按比面积测定方法测定。直接出结果。

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采用静态容量法测量原理,其通过控制样品管中的平衡压力直接测得吸附分压,通过气体状态方程得到该分压点的吸附量。

扩展资料:

矿粉一般是指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粉碎加工后所得到的料粉,如铁矿粉,是指将不同类型含铁矿如褐铁矿,磁铁矿等粉碎球磨磁选后,所得的不同含铁量的矿粉。

普矿粉含铁为60-68%,超精矿粉为70-72%,而铁粉指相对含铁量比矿粉高,是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如还原法、水或气雾化法、机械粉碎法、电解法、熔盐分解法、蒸发冷凝法等获得高品位,并达到使用要求的粒度的颗粒状铁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矿粉

SZB-9水泥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说明书

SZB—9全自动比表面积仪操作规程1、将仪器放平放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2、用滴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滴的滴入清水。滴水过程中仔细观察仪器左侧显示屏,至显示“准备就绪”时立即停止加水。3、按标准粉的已知常数与容桶标称体积进行K的标定,标定完毕后仪器自动记录K值。4、按〈确定〉键进入主界面,按〈减少〉键再按〈确定〉键修改试样的孔隙率,按〈确定〉键保存设置。5、将制作好的料筒放到压力计锥口处,按三次〈确定〉键,输入试样的密度,再按〈确定〉键仪器将自动测量。7、测量完毕,记录下比表面积值和液面跌落时间。8、试验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清理仪器。?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的标定是如何进行的

勃氏仪的标定方法A1 勃氏仪圆筒试料层体积的标定方法用水银排代法标定圆筒的试料层体积。将穿孔板平放入圆筒内,再放入二片滤纸。然后用水银注满圆筒,用玻璃片挤压圆筒上口多余的水银,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倒出水银称量(P1),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内加入适量的试样。再盖上一片滤纸后用捣器压实至试料层规定高度。取出捣器用水银注满圆筒,同样用玻璃片挤压平后,将水银倒出称量(P2),圆筒试料层体积按下式计算:V=(P1-P2)/ρ汞式中:V—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单位为cm3;P1—未装试样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单位为g;P2—装试样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单位为g;ρ汞—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单位为g/cm3。试料层体积要重复测定两遍,取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001 cm3。A2 勃氏仪标准时间的标定方法用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测定标准时间。A2.1 标准样的处理将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在110℃±5℃下烘干一小时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A2.2 标准样质量的确定标准样质量按下式计算。W=ρV(1-ε)式中:W—称取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的质量,单位为g;ρ—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的密度,单位为g/cm3;V—透气圆筒的试料层体积,单位为cm3;ε—取 0.5。准确称取至0.001g。A2.3 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内,取一片滤纸放入,并放平。将准确称取的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倒入圆筒,使其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压实标准样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旋转捣器1~2 圈,慢慢取出捣器。A2.4 透气试验将装好标准样的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凡士林,把它连接到U 形压力计上。打开阀门,缓慢地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超过第三条刻度线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三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三条刻线到第二条刻线所需的时间,精确到0.1s。透气试验要重复称取两次标准样分别进行,当两次透气时间的差超过1.0 s 时,要测第3遍,取两次不超过1.0s 的平均透气时间作为该仪器的标准时间。

水泥比表面积测试 如何做 用的是全自动的测定仪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二、仪器设备 Blaine透气仪,透气圆筒,穿孔板,捣器,压力计,抽气装置,分析天平三、试验步骤 1、试样准备 1)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2)水呢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确定试样量。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为0.500±0.005。 3、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按规程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4、透气试验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四、试验结果计算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Ts^0.5)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ηs^0.5)/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Ss-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T-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Ts-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ηs-标准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不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ηs^0.5)/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εs-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各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ρs/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ρs(ηs^0.5)/ρ-被测试样的密度(g/mL)ρs-标准试样的密度(g/mL)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1.加水:接通电源,按复位键,仪器显示LL-,并闪烁,往U形管右边放入浮球,当浮球接近最下面的光电开关时,改用滴管加水,当仪器显示温度(如20℃),表示水位已够。 2.仪器的漏气检查,进行试验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检查方法:用胶皮塞塞紧圆筒口(胶塞与玻璃管需用凡士林密封),按,就证明仪器并未漏气。 3.试验步骤: (1)插上单相电源线,并打开电源开关,这时仪器面板显示LL-并闪烁,提示你灌水。 (2)用漏斗灌水入U形管,等液位快接近光电开关1时,改用滴管滴水,直到LL-停止闪烁并变成相应温度显示为止(温度为室温如显示18℃)。 (3)放上水泥试样,按住按钮0.5秒跳过,然后电磁泵自动打开,自动计时,最后显示待测水泥试样的比表面积。 4.按复位键重复下一次试验。

比表面积的测试方法

方法提要:比表面积测试方法主要分连续流动法(即动态法)和静态容量法。 动态法是将待测粉体样品装在U型的样品管内,使含有一定比例吸附质的混合气体流过样品,根据吸附前后气体浓度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静态法根据确定吸附量方法的不同分为重量法和容量法;重量法是根据吸附前后样品重量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由于分辨率低、准确度差、对设备要求很高等缺陷已很少使用;容量法是将待测粉体样品装在一定体积的一段封闭的试管状样品管内,向样品管内注入一定压力的吸附质气体,根据吸附前后的压力或重量变化来确定被测样品对吸附质分子(N2)的吸附量;动态法和静态法的目的都是确定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确定后,就可以由该吸附质分子的吸附量来计算待测粉体的比表面了。由吸附量来计算比表面的理论很多,如朗格缪尔吸附理论、BET吸附理论、统计吸附层厚度法吸附理论等。其中BET理论在比表面计算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被比较广泛的应用于比表面测试,通过BET理论计算得到的比表面又叫BET比表面。统计吸附层厚度法主要用于计算外比表面;动态法仪器中有种常用的原理有直接对比法和多点BET法;动态法比表面仪,与其它分析仪器类似,影响其精度主要取决于检测方法、管路设计和是否具备操作完全自动化。 检测方法:氮吸附动态法国内比较成熟的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在比表面积研究和相关数据报告中,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有很多仪器只能做直接对比法的检测,现在国内也被淘汰了。国内外比表面积测试统一采用多点BET法,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看我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 操作完全自动化:比表面积检测其实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工作,由于样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样品的测试可能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那测试人员就时刻都不能离开,并且要高度集中,观察仪表盘,操控旋钮,稍不留神就会导致测试过程的失败。这会浪费测试人员很多的宝贵时间。真正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比表面积测试仪产品,才符合测试仪器行业的国际标准,同类国际产品全部是完全自动化的,人工操作的仪器国外早已经淘汰。真正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比表面积分析仪产品,将测试人员从重复的机械式操作中解放出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培训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比表面积测定仪产品,大大降低了人为操作导致的误差,提高测试精度。 多点BET法为国标比表面测试方法,其原理是求出不同分压下待测样品对氮气的绝对吸附量,通过BET理论计算出单层吸附量,从而求出比表面积;其理论认可度相对直接对比法高,但实际使用中,由于测试过程相对复杂,耗时长,使得测试结果重复性、稳定性、测试效率相对直接对比法都不具有优势,这是也是直接对比法的重复性标称值比多点BET法高的原因;动态法和静态容量法是常用的主要的比表面测试方法。两种方法比较而言,动态法比较适合测试快速比表面积测试和中小吸附量的小比表面积样品(对于中大吸附量样品,静态法和动态法都可以定量的很准确),静态容量法比较适合孔径及比表面测试。虽然静态法具有比表面测试和孔径测试的功能,但静态法由于样品真空处理耗时较长,吸附平衡过程较慢、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使得测试效率相对动态法的快速直读法低,对小比表面积样品测试结果稳定性也较动态法低,所以静态法在比表面测试的效率、分辨率、稳定性方面,相对动态法并没有优势;在多点BET法比表面分析方面,静态法无需液氮杯升降来吸附脱附,所以相对动态法省时;静态法相对于动态法由于氮气分压可以很容易的控制到接近1,所以比较适合做孔径分析。而动态法由于是通过浓度变化来测试吸附量,当浓度为1时的情况下吸附前后将没有浓度变化,使得孔径测试受限。 在低温(液氮浴)条件下,向样品管内通入一定量的吸附质气体(N2),通过控制样品管中的平衡压力直接测得吸附分压,通过气体状态方程得到该分压点的吸附量;通过逐渐投入吸附质气体增大吸附平衡压力,得到吸附等温线;通过逐渐抽出吸附质气体降低吸附平衡压力,得到脱附等温线;相对动态法,无需载气(He),无需液氮杯反复升降;由于待测样品是在固定容积的样品管中,吸附质相对动态法不流动,故叫静态容量法;以比表面积1m2/g的样品为例,该样品0.5g对氮气的吸附量在BET分压范围内在标况下约0.1ml,在测试过程中的吸附环境液氮温度下的体积约0.03ml;样品管装样部分的剩余体积(也就是背景体积)约在3-5ml左右,要在3-5ml的样品管体积中准确定量出0.03ml的总吸附量且保证精度达到2%以内,可以算出要求压力传感器的精度要达到0.02%以上;但进口最好的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只有0.1%,而且通常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用的压力传感器精度为0.15%,也就是说目前最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即使温度场理想测定,液氮面理想恒定,环境温度理想准确条件下,对吸附量确定量的不确定度也只能达到0.003ml,即不确定度达到10%;若对于比表面再小或堆积密度小也就是装样量也难以很大的样品,其准确度就可想而知了。但对于中大比表面样品,一般吸附量不会那么微小,静态法的精度很容易保证在2%甚至1%以内便不是问题;所以在小比表面样品的测试方面,静态法仪器测试的误差相对高精度的动态法仪器的误差大;静态法只能通过增加装样量来降低误差,常见的是静态一般都会为小比表面积样品配备大容量样品管,但由于背景体积(吸附腔体积)也随之增大,所以准确度提高也是有限的;这点是采用静态法仪器测试比表面积应考虑的因素。

实验三 比表面积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表面积测定仪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2.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吸附理论。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F-Sorb3400比表面积测定仪,氦氮气瓶及液氮杯,标准样品,感量为0.0001g天平,烘箱,玻璃容器若干。

三、实验原理

比表面积是颗粒的基本性质之一,比表面积的大小严重影响颗粒的活性和非金属矿的表面改性,比表面积的大小是非金属矿改性和利用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的理论基础是BET吸附理论。在物理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范德华力。当气相中的吸附质分子被吸附在多孔固体表面之后,它们还可能从气相中吸附其他同类分子,吸附是多层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吸附平衡。物理吸附发生时,吸附质几乎完全覆盖固体表面,根据单分子层吸附量和一个吸附分子的占有面积能够求得固体比表面积。

实验用到的仪器根据BET理论和气相色谱原理研制而成的。测试比表面积用到两种气体He和N2,分装于不同的高压气瓶中(He用作载气,N2用作吸附)。使用时,按比例混合;当混合气通过样品管,装有样品的样品管浸入液氮中时,混合气中的N2被样品表面吸附;当样品表面吸附N2达到饱和时,撤去液氮,样品管由低温升至室温,样品吸附的N2受热脱附(解吸),随着载气流经热导检测器的测量室,电桥产生不平衡信号,利用热导池参比臂与测量臂电位差,在计算机屏幕上可产生一脱附峰,计算脱附峰的面积,就可算出被测样品的表面积值。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程

式中:As——比表面积,m2/g;

vm——单位吸附剂质量上单分子层吸附质质量,g;

N——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mol-1;

am——一个氮分子的面积,0.162nm2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清洗并烘干试样管。

(2)将待测试样置于U形管中,在120℃,惰性气氛下,预处理2~4h。

(3)选择与被测样品表面积接近的标准样品。

2.比表面积测试

(1)将被测样品装入试样管,被测样品装入量不得超过试样管容积的2/3,且不得出现挂壁现象。

(2)检查仪器是否漏气,若两个流量计差值超过10mL/min,则表明出现漏气现象,需进行停机检查。

(3)开启通气阀门,将He和N2压力均设置为0.16MPa,保持通气超过5min;若仪器设备长期未使用,可适当延长通气时间。

(4)打开电源,调整电压调整旋钮,将电压调整在12~14V,确保电流表指示为100mA。

(5)打开计算机测试软件,在设置窗口输入样品名称、质量等信息。

(6)将液氮倒入保温杯中,并放入升降托盘上,按动上升按钮,使保温杯上升,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始吸附测量。

(7)点击软件端工具栏→吸附,显示器显示吸附波峰;当数显屏显示数字0或长时间停留在接近0的数字时,点击吸附完成。

(8)升温解吸:按动升降托盘的下降按钮,将盛有样品的保温杯放到最低;等待2s后,点击软件中脱附按钮;当数显屏显示为0时,解吸完成。依次进行其他样品测试,软件自动给出比表面积数据。

(9)关闭设备顺序:断电→关闭分压阀→关闭总阀。

五、数据处理

1.记录计算机软件端显示样品比表面积数据。

2.运用吸附理论分析比表面积大小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做水泥比表面积的详细步骤(勃氏法)是什么

方法:

1、试样准备 。

2、确定试样量。

3、试料层制备 。

4、透气实验。

5、计算。

具体试验步骤:

1、 试样准备。

5.1.1 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块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5.1.2 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确定试样量 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量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为0.500±0.005,计算式为: W=ρV-(1-ε)……………………………(2)  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g; ρ--试样密度,g/cm。 注:空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一般水泥采用0.500±0.005。如有些粉料 按上式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率。   

3、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按第5.2条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元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注:穿孔板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穿孔板上滤纸片如比圆筒内径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滤纸片皱起使结果不准。每次 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4 、透气试验。

5.4.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臻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注:为避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二周。 

5.4.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  

5、计算。

5.1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温差≤3℃时,可按公式计算。

全自动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怎样用

将仪器放平放稳,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左侧的电源开关,此时如果仪器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Errl,表示玻璃压力计内的水位未达到最低刻度线。可用滴管从压力计左侧一滴一滴的滴入清水,滴水过程中应仔细观察仪器左侧显示屏,至显示good时立即停止加水,表示水位已正常。打开仪器如左侧的四位数码管显示“good”,表示水位正常不用调整。先用标准粉测量好K值,然后都别动,在测量S值,如果S值和标准粉瓶子上标的比表面积值误差挺大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步骤:(1)仪器的校正 1、标准物料:使用比表面积接近2800cm2/g和4000 cm2/g的标准物料对试验仪器进行校正。标准样品在使用前应保持与室温相同。 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 测定试料层的体积用下述水银排代法 A、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透气圆筒内,用推杆(附件一)的大端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正地放在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表面与圆筒上口平齐,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质量P1。 B、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然后加入适量的粉料,再盖上一层滤纸用捣器压实,直到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为止,取出捣器,再在圆筒上部空间加入水银,同上述方法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再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质量P2。(称重精确到0.5g) C、试料层占有的体积用下式计算:(精确到0.005cm3) V=(P1-P2)/ρ水银 式中:V——试料层体积(cm2); P1——圆筒内未装料时,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P2——圆筒内装料后,充满圆筒的水银质量(g); 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g/cm3)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实验步骤

一、 水泥的密度: 1、 所需仪器和材料: ① 李氏瓶 ② 恒温水槽 ③ 煤油 2、测定步骤: ①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侵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②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过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内仔细擦干净。 ③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0C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 ④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①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⑤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0C。 3、结果计算 ①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②水泥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水泥密度ρ=水泥密度(g)/排开的体积(cm3) 试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二、比表面积的测定: 1、 所需仪器及条件: ① 透气仪 ② 烘干箱 ③ 分析天平 ④ 秒表 ⑤ 水泥样品 ⑥ 基准材料 ⑦ 压力计液体 ⑧ 滤纸 ⑨ 分析纯汞 测定试料层体积: ①、先测出水银的质量,就是把水银装满料筒用玻璃板抹平,然后倒入清零的容器里称取质量,记下数据。 ②、称取3.3k左右的水泥,在料筒里先放一个35孔的垫片,再加一个滤纸再将称取的3.3k左右的水泥倒入料筒里,最后再加一个滤纸,将其捣实,再加入水银直至倒满,用玻璃板抹平。然后倒入清零的容器里称取质量,记下数据。 试料层体积=(水银①里的质量-水银②里的质量)/水银在X度得密度 3、计算所做试验用的水泥质量: 所用水泥质量=试料层体积*所做水泥的密度*(1-孔隙率)孔隙率为0.53。4、比表面积的测定: ①、如何装试料筒:先将35孔的铜垫片放入料筒最底部→再放入一个滤纸 →再将所算出的试验所需的水泥质量倒入料筒镇平→再放入一个滤纸→再用捣器压平。 ②、如何测定:打开仪器→先将装好的试料筒的外表面抹一层凡士林是为 了更好的和仪器接触没有空隙→放在仪器上转动两圈和仪器充分连接没有空隙→先测K值:(在仪器上先按K值测定键→选择→“上面有两个显示电子数字的方框„左面那个输入标定粉的比表面积‟„右边那个输入标定粉的密度‟标定粉的比表面积和密度都在装标定粉的盒上面”→再按测量键→仪器会自动计算出K值。)→再测S值:(在仪器上先按S值测定键→选择→“还是上面的那两个显示电子数字的方框„左边的那个会自动保留刚才做出的K值‟„右边的输入所做试样水泥的密度‟→再按测量键→仪器会自动计算出S值;S值即为水泥的比表面积)。

请问一下 水银在比表面积测定的时候有什么作用呢如何操作

一)操作规程1.料筒体积标定(水银代排法)① 将两片滤纸沿筒壁放入料筒中,用细棒压平到穿孔板上。② 装满水银,用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料筒口平齐,并保证没有气泡空洞存在。③ 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直到数值基本不变为止,记录数值。④ 从料筒中取出一片滤纸,试用约3.0g水泥装入料筒,轻敲料筒的边,使水泥表面平整,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料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捣器。注:穿孔板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穿孔板上的滤纸如比圆筒内径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滤纸片起皱使试验结果不准。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⑤ 在料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同②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直到水银称量值相差小于50mg为止。注:应制备坚实的试料层。如太松或试料不能达到要求体积时,应调整试料试用量。⑥ 按下式计算料筒体积,精确到0.005cm3。V = ( P1 - P2 )/ ρ水银式中:V ——试料层体积,cm3;P1 ——未装试料时,充满料筒的水银重量,g;P2 ——装试料后,充满料筒的水银重量,g;ρ水银——试验温度下水银的密度(见下表),g/cm3。室温℃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水银密度g/cm313.5813.5713.5613.5513.5413.5313.5213.51⑦ 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二次。每次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料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2.透气试验① 将仪器放平,避免强光照射光电开关。打开电源开关,将仪器工作状态开关K1置于测量状态。② 每次测量前应不装透气圆筒等到水位静止,按复位键K2,检查水位。③ 把装有试料的透气圆筒连接到U形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并不震动所制备的试料层。注:为避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U形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两周。④ 分别检查仪器常数和被测样品密度的设定是否正确。⑤ 按一下K3键,测量开始(测量中显示计秒数),测量完成后所显示的值即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m2/kg)及测量时间。(二)使用注意事项1.应将仪器放置于水平稳固的台面上。2.避免强光或阳光照射。3.经常检查U形玻璃管压力计,内中注水为无色蒸馏水(或纯净水),水柱高度应正常(按复位开关K2)。黑色定位球应自由悬浮在玻璃管右侧水面下。4.操作时要注意不得将被测粉末带入玻璃管中,如水受到污染,应清洗换水,以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5.初次加水,应先将仪器放平稳,从U形玻璃管左端一滴滴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直至显示“good”。开机或按复位开关K2后,显示“H20-”,提示水位过低,应从左端一滴滴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滴直至显示“good”为止。6.应定期检查仪器是否有漏气现象。检查方法:用橡皮塞塞紧U形玻璃管压力计右端,按测量键K3,水位上升到最上面黑色光电开关处自动停止,等十分钟,水位不变说明不漏气,水位下降则说明漏气,应检查管接头并修理。7.若需要打开仪器后面板,必须先拔掉电源线,以防触电。8.如果长期不使用,排出U形玻璃管中的水,取出黑色定位球。9.电磁阀进水后会生锈而不动作,可打开它,在弹簧滑柱上擦点黄油。

声明:关于《比表面积测定仪标定步骤方法》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76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