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工作原理电路图

更新时间:02-08 装修 由 南鸢 分享

在很多的家用电器上,为了防止电流过大而损伤电器,因此在电器上面安装了一些继电器。那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继电器电路图和继电器的电气原理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在实际生活的时候参考。

一、继电器的看图原理:

首先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继电器的原理,在继电器当中有一个晶体管,这个晶体管主要作用是用来驱动继电器,所以必须将晶体管发射极接到地上,这样的话能够承受被输入的高压电,从而使晶体管达到饱和而导通,这样能够使得继电器的电源继续通电。因为现在很多继电器都不使用PSP晶体管驱动,所以小编在这里就不为大家介绍这种晶体管的作用。电路元件在电路中的一些作用,具体可表现为晶体管的t1可视为开关控制,一般来说是选用120到240之间的倍数,电阻限流作用,限制晶体低的功耗。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这次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集成电路驱动器的输入特性,将一些电流进行驱动和返校,提高电流的稳定值,主要的原理就是使用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继电器触点吸合,而使输出的电流是比较低平的,这样能够起到保护电器的作用。如果电路中的电流值太大的话,继电器的线圈则会自动断电,几点去触点断开,这样的话就能够起到反向流的作用,也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使用。

三、判断继电器好坏的检修工作:

最后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去判断继电器好坏的检修工作,其实判断好坏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大家只需要用万用表直流档分别插入输入和输出端的电流,如果大家输出端是1到7的低频电压,这输出端的电压是10到16必然是高频电压。如果输入端的电压是非常正常的,而输出端的电压是高的,这说明驱动器也损坏,大家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修复和修补,使得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继电器常识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几种作用:

1) 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 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固态继电器的分类

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s,缩写SSR)是一种无触点电子开关,由分立元器件、膜固定电阻网络和芯片,采用混合工艺组装来实现控制回路(输入电路)与负载回路(输出电路)的电隔离及信号耦合,由固态器件实现负载的通断切换功能,内部无任何可动部件。尽管市场上的固态继电器型号规格繁多,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是相似的。主要由输入(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负载)电路三部分组成。

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电路是为输入控制信号提供一个回路,使之成为固态继电器的触发信号源。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电路多为直流输入,个别的为交流输入。直流输入电路又分为阻性输入和恒流输入。阻性输入电路的输入控制电流随输入电压呈线性的正向变化。恒流输入电路,在输入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流不再随电压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这种继电器可适用于相当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固态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隔离耦合电路、功能电路和触发电路三部分。隔离耦合电路,目前多采用光电耦合器和高频变压器两种电路形式。常用的光电耦合器有光-三极管、光-双向可控硅、光-二极管阵列(光-伏)等。高频变压器耦合,是在一定的输入电压下,形成约10MHz的自激振荡,通过变压器磁芯将高频信号传递到变压器次级。功能电路可包括检波整流、过零、加速、保护、显示等各种功能电路。触发电路的作用是给输出器件提供触发信号。

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电路是在触发信号的控制下,实现固态继电器的通断切换。输出电路主要由输出器件(芯片)和起瞬态抑制作用的吸收回路组成,有时还包括反馈电路。目前,各种固态继电器使用的输出器件主要有晶体三极管(Transistor)、单向可控硅(Thyristor或SCR)、双向可控硅(Triac)、MOS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等。

继电器电路图,以及固态继电器的电路作用和工作原理,以及检修的方法小编就介绍到这里。通过小编以上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继电器已经有一个相当大致的了解了,如果发现加入的电流是不稳定的,大家可以安装继电器对电器的保护。,希望小编以上的点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继电器工作时,电磁铁通电,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因此,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因为继电器是由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组成的,所以继电器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也包括两部分: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当触点不多电路比较简单时,往往把触点组直接画在线圈框的一侧,这种画法叫集中表示法。

继电器注意事项

1、在使用继电器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来操作,并且其参数必须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继电器说明书上的额定负载以及寿命,只是一个参考值而已,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不同的环境因素,还有负载性质而改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最好先进行确认。

3、对于直流类型的继电器,应选择使用矩形波来进行控制,而交流类的继电器,则因用正弦波来进行控制。

如何看懂继电器内部电路图

图1、2是继电器的仰视/俯视图,图3是仰视。        1、6、7、12分别是线圈的各个接线端,正负为所接入电源的极性;4、9是两排触点的公共端,3(4)、10(9)是常闭触点,5(4)、8(9)是常开触点。        图1、2中工作在双线圈磁保持状态,1、6接通电源,继电器动作(复位);12、7接通电源继电器复位(动作)。图3应该是单线圈磁保持状态,正向接通电源继电器动作,反向接通电源继电器复位。

继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原理图

如图,继电器线圈未得电时,衔铁不动作,电源经过导通的动触点使灯泡B发光。继电器线圈得电时,衔铁向下动作,断开动触点使灯泡B断电熄灭,静触点闭合,电源经过导通的静触点使灯泡A发光。

继电器电路图

这是你两个继电器的接法,K1是一个触点开关,K2是有两个触点开关。当K1的VCC有电通过时,触点开关向下打,使图K1中1脚和4脚导通。当定油门按钮开关打下时,K2有12V电通过,K2的两个触点开关全部往下打,1和5脚通,2和7脚通。继电器的原理就是这样了,以你的图中看不出来K1是几伏供电,画越多怕你越乱,看上面的图,你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就行了,只是对触点开关的控制作用而已。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含有电路原理图,谢谢

热继电器是用于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如拖动生产机械进行工作过程中,若机械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电路异常使电动机遇到过载,则电动机转速下降、绕组中的电流将增大,使电动机的绕组温度升高。若过载电流不大且过载的时间较短,电动机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载是允许的。

但若过载时间长,过载电流大,电动机绕组的温升就会超过允许值,使电动机绕组老化,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所以,这种过载是电动机不能承受的。

热继电器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在出现电动机不能承受的过载时切断电动机电路,为电动机提供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扩展资料:

热继电器的触点形式:

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

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声明:关于《继电器工作原理电路图》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764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