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更新时间:02-11 装修 由 暗香浮 分享

1,住宅建筑套内自用地下室楼梯间一般情况梯间形式不限,亦不用与地上分隔,也不必直通室外。?住宅地下室与公共地下车库之间要按防火分区进行防火分隔。?2,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 (其楼梯间形式与地上建筑的楼梯间形式无关。)? 3,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4,?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5,?当地下楼梯间确因条件限制难以直通室外时,可以在首层通过与地上疏散楼梯共用的门厅直通室外。

建筑楼梯间设计规范有哪些来说说

消防排烟天窗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防火消防消防排烟天窗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1.1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设施。1.2高层建筑的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设施应分为机械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设施。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1.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1.5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s;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s。第二节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2.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方式。2.2采用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2.3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2.4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第三节机械防烟3.1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消防消防排烟天窗天窗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3.2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楼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3.2-1至表3.2-4的规定确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表3.2-1系统负担层数加压送风量(m3/h)

楼梯间的设计规范是多少

六层及以下设计规范:一般楼梯间设计的时候楼梯段净宽不能小于1.10米,在六层或以下的住宅,楼梯的一边设有的栏杆梯段宽不能小于1米,值得注意的是楼梯段净宽是墙面到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而且楼梯踏步宽度不能小于0.26万。踏步高度不要小于0.175米。扶手的高度椅凳小于0.9米。

在设计七层及以上住宅楼梯间的时候,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米以上的住宅是必须设置电梯的,注意的是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为避免上下楼梯时产生错觉,楼梯的第一级台阶与最后一级台阶的高度应该与其他级一致。如需改变,应该控制在4厘米以内,最好以不超过2厘米~3厘米为宜。

2、楼梯最高一级踏步到天花板的高度,需要有两米以上的净空,最低不低于1.8米。否则会产生压迫感。

3、栏杆间距:两根栏杆中心距离以8厘米为宜,不大于12.5厘米,以免小孩子把头从间隙处伸出去。

4、扶手高度:到腰部位置,85~90厘米,扶手直径以5厘米为好。

5、阶梯高度与深度:阶高应该在15~18厘米,阶面深度为22~27厘米。阶数为15步左右,如果过高了,可能需要设置楼梯休息平台。

楼梯间宽度要求有哪些楼梯间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大家都知道吗?其实楼房的楼梯间宽度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并不是说可以按照我们个人的喜好来进行设定,有些业主在搬进新楼以后总感觉楼梯间有点窄就想要改造楼梯,所以就来咨询楼梯间宽度要求有哪些?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不了解的朋友一起往下看吧!

大家都知道吗?其实楼房的楼梯间宽度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并不是说可以按照我们个人的喜好来进行设定,有些 业主 在搬进新楼以后总感觉楼梯间有点窄就想要改造楼梯,所以就来咨询楼梯间宽度要求有哪些?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不了解的朋友一起往下看吧!

一.楼梯间宽度要求有哪些?

1.过去,为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楼梯段限制宽度1.10m,一般采用2.70或2.60m(不符合3模) 开间 楼梯间,目前单元式住宅都趋向一梯二套,服 务套数少,相应楼梯间面积也可减少,如采用2.40m开间楼梯间,每套可增加1m2左右使用面积,而砖混住宅

2.40m开间楼梯间,楼梯宽度只能做到1m 左右2.2.40m开间符合3模,与3模其它参数能协调成系列,在平面布置中不出现半模数,与3.60m等参数可组成扩大模数系列,有利于减少构件,也有利于工业化制作,平面布置也比较适用、灵活。

3.从各地调查中看,采用2.40m是能符合使用要求的。

4. 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前苏联规定不小于1.05m,台湾省规定不小于0.90m,经与公安部协调,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 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限制净宽不小于1m2,但七层和七层以上单元式住宅或走廊式、塔式 住宅楼 梯梯段净宽应为1.10m。

二. 楼梯间设计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为避免上下楼梯时产生错觉,楼梯的首级台阶与后一级台阶的高度应该与其他级一致。如需改变,应该控制在4厘米以内,以不超过2厘米~3厘米为宜。

2.楼梯比较高的一级踏步到天花板的高度,需要有两米以上的净空,不低于1.8米。否则会产生压迫感 

3.栏杆间距:两根栏杆距离以8厘米为宜,不大于12.5厘米,以免小孩子把头从间隙处伸出去。 

4.扶手高度:到腰部位置,85~90厘米,扶手直径以5.5厘米为好。 阶梯高度与深度:阶高应该在15~18厘米,阶面深度为22~27厘米。阶数为15步左右,如果过高了,可能需要设置楼梯休息平台。 

5.楼梯宽度:一边临空时,净宽不小于75厘米;两侧有墙时,净宽不小于90厘米。

 6.安全性:楼梯 部件 应光滑、圆润,无突出、尖锐部分。有小孩老人的家庭,楼梯坡度要缓,旋转角度不能太大;楼梯踏板要做好防滑措施,如防滑条、防滑垫、防滑凹槽等。 

7.楼梯照明:灯光过暗不利于行走安全,灯光过亮易出现眩光。所以,楼梯光线要柔和而清晰。 

楼梯间宽度要求有哪些这个问题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以上我还为大家介绍了楼梯间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希望我的解答可以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帮助。

地下消防水泵房楼梯设计要求

1、楼梯宽度应符合建设院《建筑实用设计规范》(GB50367-2013)规定,规定地下室最低宽度应≥110cm,最小开口尺寸为0.9m。2、楼梯应设置扶手,符合《地面环境设施使用手册》规定的标准。3、门窗应采用耐高温、防水、防火和防烟的钢板制作,防护系数符合国家规定。4、地下消防水泵房的楼梯应经过消防调试和检测,保证楼梯的安全性。5、

地下室疏散楼梯宽度如何设定地下室疏散楼梯宽度怎样设计

参照执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6.0.1 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设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内的汽车库,其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部分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 6.0.2 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6.0.2.1 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 6.0.2.2 Ⅳ类汽车库。 6.0.3 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地下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以及设在高层建筑裙房内的汽车库,其楼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 6.0.4 室外的疏散楼梯可采用金属楼梯。室外楼梯的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每层楼梯均应采用不低于1.00h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制作。在室外楼梯周围2m范围内的墙面上,除设置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门、窗、洞口。高层汽车库的室外楼梯,其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0.5 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6.0.6 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6.0.6.1 Ⅳ类汽车库; 6.0.6.2 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 6.0.6.3 Ⅱ、Ⅲ、Ⅳ类修车库。 6.0.7 Ⅰ、Ⅱ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大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当采用错层或斜楼板式且车道、坡道为双车道时,其首层或地下一层至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汽车库内的其他楼层汽车疏散坡道可设一个。 6.0.8 除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外,Ⅳ类的汽车库在设置汽车坡道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其升降梯的数量不应少于两台,停车数少于10辆的可设一台。 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0.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6.0.11 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声明:关于《地下室楼梯间的设计要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76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