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扮与装扮都对,二者只是适用范围不同。
妆扮通常是指化妆打扮,主要来自于妆容以及服装方面的梳妆打扮;装扮带有一定装饰、打扮的意思,有较多的适用范围,既可以用在服装上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如空间、房间等,涉及的方面会更比“妆扮”更广一些。
词语解释
1、妆扮
【拼音】
【解释】修饰;打扮;装扮;化妆打扮或梳妆打扮的样式。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见一人高冠敞袖,似是道家妆扮。
【近义词】化妆、打扮、修饰、化装
2、装扮
【拼音】
【解释】(动)打扮;化装;假装。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四回:“你这国王无道,特来借此衣冠,装扮我师父。”
【近义词】装束、粉饰、妆饰、打扮、修饰、扮装、装饰、化装
【反义词】邋遢
“装扮”与“妆扮”的不同在于: 装扮是整体的,整个人的,重衣饰。 妆扮多指脸部的化妆。
词语详解:
装扮
引证解释:
1. 化装;假扮。
《元典章新集·刑部·禁聚众》:“各处不畏公法之徒,鸠敛钱物,叙众装扮,鸣锣击鼓,迎神赛社。”
2. 打扮。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鲁公子 回到家里,将衣服鞋袜装扮起来。”
3. 打扮出来的模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我看他穿的还是通身绸绉……暗想京里人家都说他丁了承重忧出京的,他这个装扮,那里是个丁忧的样子。”
妆扮
引证解释:
1. 梳妆打扮。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 颜俊 虽则丑陋,最好粧扮,穿红着绿,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2. 打扮。
《红楼梦》第七四回:“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准许你这么花红柳绿的妆扮?”
3. 打扮的样式。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见一人高冠敞袖,似是道家妆扮。”
装扮造句:
1,孩子们觉得装扮成海盗很好玩。
2,如果还有明天,理想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
3,而经典迷人的藕荷紫色水晶,则使这款配饰完美配搭日常装扮。
4,我们在晚会上要装扮得像电影中的角色,这是一个多么新奇的主意啊!
5,我猜想那个贼是装扮成女人的男人。
妆扮造句:
1,赵夫人妆扮得很华丽,钱夫人很羡慕。
2,每次去参加舞会,她都妆扮得非凡漂亮。
3,习惯了牛头马面,也来点西洋妆扮。摘下生活的面具,让心灵狂欢。
4,由于她妆扮得维妙维肖,就连巴塞尼奥也未认出眼前这位法官就是他妻子。
5,她把自己妆扮得象个十几岁的少女。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释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妆扮
意思是化妆打扮或梳妆打扮的样式。
2、装扮
意思是化装,假扮。
二、基本解释不同
1、妆扮
①、化妆,打扮。
②、梳妆。
③、梳妆打扮的样式。
2、装扮
①、化装,假扮。
②、打扮。
三、引证解释不同
1、妆扮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见一人高冠敞袖,似是道家妆扮。”
白话文:“只见一人高冠敞袖,好像是道家打扮成。”
2、装扮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 三仙姑是后庄 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装扮(“妆扮”的现代词义不再表示假扮、伪装之意),但是古义也可与“妆扮”通用;粧扮(“粧”同“妆”,古文亦同“娤”,但今简化字则不再使用);妆扮,其“妆”字是与女子相关,注重容颜、外貌化妆修饰,即侧重于妆容、妆饰的语义;而装扮则侧重于衣着装饰。但是就新中国现行的简化字而言,为使用上符合方便、准确和合理的语言规则,应该与过去及古文中的使用方法有所区别,本着简化书写和纠正旧义混用的歧义以便人们学习、理解和使用,这才是简化字的终极目的。 卸妆。
你好!打扮是说一个人用装饰品来包装自己,而装扮是假装的意思,一般用在装饰某东西的外表上如有疑问,请追问。
主要区别是: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具体如下。 1、意思不同:装扮意思是化装,假扮。妆扮意思是化妆打扮或梳妆打扮的样式。 2、侧重点不同:装扮则侧重于衣着装饰。妆扮侧重于妆容、妆饰。 3、引证解释不同:装扮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 三仙姑是后庄 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妆扮茅盾《烟云集·拟〈浪花〉》:吴夫人早起床半个钟头,已经妆扮好了要出去应酬。
衣装和衣妆的区别是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引证解释不同。前者是说人要靠衣服去打扮自己,后者则侧重说人要靠衣服和化妆来打扮自己。
相关信息
1、装和妆的部首不同,装指衣服,妆指女妆。解释不同:,装:是装饰、装点,妆是打扮、化妆。例如他装老头儿、服装、新装、冬装、军装、中山装、行装、轻装、整装待发等。
2、妆是演员化装时穿、戴、涂抹的用品,例如卸妆。假装是指装模作样。
3、字形演变不同,装:是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子为远行打包束袋。 妆:是造字本义,动词。女子起床后梳理化妆,整装待发。
4、侧重点不同装扮则侧重于衣着装饰。妆扮侧重于妆容、妆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