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意思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
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房屋荷载包括人、家具、物品、机械设备的重量及楼板、墙体和本身自重等。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
为减轻框架荷重,应尽量采用轻质墙,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墙板)或空心砖砌筑。一般框架以现场浇筑居多,为了加速工程进度,节约模板与顶撑,也可采取部分预制(如柱)部分现浇(梁),或柱梁预制接头现浇的施工方式。
优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分二层。第一层:现浇与预制。现浇与预制是对应的.较早以前,经济不太好的时候,盖房子很多按照既定的尺寸来做,这样房子的梁、板柱什么的可以在工厂预制,拉到工地现场拼装,这样成本比较低。导致早些时候盖出来的房子都差不多,不好看。现在呢,人们的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房子,而且大家设计的都不一样,这样就没有办法在工厂预制了,因为预制要大批量一样的构件才会省钱,如果一种构件只在工厂生产几件就不省钱了,不如到现场用混凝土现浇。问题中,去掉现浇二字就剩下框架结构和钢筋砼结构,就来看第二层:框架结构和钢筋砼结构。钢筋砼结构是指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另外还有别的材料,比如砌体(砖、砌块)、钢材、木头等盖成的房屋,对应的叫法就是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同时,在钢筋砼结构中,根据房屋主要承重形式的不同叫法又不一样了,而框架结构就是钢筋砼结构中的一样,是以梁、柱形成框架来支承整个房屋;框架结构中的墙体一般都不是用混凝土做的,只能承受自身的重量,只是用来分隔房间的。如果墙体是用混凝土做的,是用来支撑房屋上部的重量的时候,这种房屋就叫做剪力墙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了。这样说,你应该可以明白现浇框架结构与现浇钢筋砼结构的概念上的区别了吧。
一栋房屋的楼面、屋面上的所有竖向荷载由框架梁承受并传递给框架柱;房屋上的所有水平荷载和地震水平作用以及梁传来的竖向荷载全部由框架柱承受并传递给基础分散至地壳。这种由现浇混凝土浇筑的整体骨架(框架柱、框架梁)构成的体系叫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基本构造是整体现浇混凝土框架,配以现浇次梁、楼面板、屋面板,以及轻质填充墙、隔墙等结构构件。使用特征是能获得较大的空间及自由尺度的空间。
一般是指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它分为两种形式:一种采用内外墙均为剪力墙结构,称为全现浇结构;还有一种是内墙采用剪力墙结构,外墙大部分采用砌筑,称为内浇外砌。全现浇的特点是承重墙和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房屋中:现浇整体式框架--钢筋、混凝土是在现场绑扎、现场架设模板、现场浇混凝土并养护等全部在现场完成的。如现代大多数大厦的建造工艺;预制现浇整体式框架--预先在工厂里生产好的标准定型的(尺寸不可能太大)成品间大件,运至现场,用大的起重设备,吊起就位,在现场只需连接结合部位而完成房屋主体的。预制装配节点整浇式框架--预先在工厂里只能生产好框架的各种部件、杆件,运至现场,拼装成框架,继而再完成焊接、嵌砌或浇筑等一部分现场施工工作,完成房屋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