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上的密目网套需要有梁板”的定额。清单有相应的“后浇带”清单项可以套用,定额套用“有梁板”的定额即可,不过混凝土的强度要提高一个等级。
1.5cm密目钢丝网。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后浇带钢丝网不需要拆除,只要把后浇带里面的垃圾、杂物、松散石子清理干净,钢筋除锈即可。然后用微膨胀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按使用功能划分主要有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种,具体施工中应区分后浇带的性质和功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措施对钢筋进行处理。
扩展资料:
伸缩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长结构收缩变形而设置。它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不能减少温度应力,应提高它对温度应力的耐受能力,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应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
这一点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误导,导致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采用上述断离法,如采用绑扎则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大于主筋45倍的搭接长度,并按规范要求错开钢筋接头位置,一般做法通常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待完成该层混凝土浇筑后在3天内用气割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控制在5cm左右。
在后浇带施工前采用电弧焊工艺将断开的钢筋进行焊接,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
沉降后浇带主要是为解决高层建筑结构和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在这个区段内,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映到钢筋上所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相对来说不大,不至影响结构的沉降,因此沉降后浇带钢筋一般不采用断离法处理。
但为了便于基础施工中的清理等工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断开开口,在浇筑前将断开部位钢筋按断离法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焊接。
不需要设置,设置止水钢板的都是在施工缝和变形缝上设置,后浇带都是设置防水止水条。一般常规做法是,在“后浇带”部位,用钢筋焊成钢架,在钢架上绑扎密目钢丝网,形成一道阻离层。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1)后浇带施工支模是整个后浇带质量保证的关键所在,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支模方案。底板混凝土浇捣时两侧的底板、梁钢筋比较密集,是支模的难点。首先在底板的后浇带垫层浇捣时,比后浇带相邻两侧底板垫层低100mm。防止底板混凝土浇捣时跑浆而裹住底板下层钢筋。如混凝土浇捣时,仍有水泥浆跑出,应立即用水管进行冲洗,至露出底板下层钢筋及保护层厚度为止。在底板基础梁后浇带处,设计梁底集水坑,使梁底跑浆的混凝土能够冲洗至集水坑内,保证基础梁后浇带能够完全贯穿。2)底板下层钢筋网扎好后即进行后浇带侧面支模工作。因后浇带部位钢筋比较密集,木模不能支撑严密,且较难拆除,遂采取双层钢丝网片加Ф14钢筋骨架作为支模材料。施工时,先按后浇带设计准确位置焊接定位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竖向钢筋Ф14高400mm@500一排作为后浇带侧模的主要受力杆,然后焊接水平Ф14通长钢筋@200的竖向钢筋网,钢筋网与底板上下层钢筋网的横向主筋焊牢,防止混凝土浇捣时位移。3) 竖向钢筋网焊好后,用双层密目18#钢丝网与竖向钢筋骨架用18#铁丝绑扎牢固,要求绑扎点间距200×200,防止混凝土浇捣时胀模。钢丝网应绑扎在后浇带竖向钢筋的反侧。4) 侧面钢丝网支撑完成后,开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网,竖向钢丝网骨架与上层钢筋网横向主筋焊牢。5) 基础梁处后浇带先绑扎18#密目双层钢丝网片,然后用与基础梁等宽度的短钢筋@100间距绑扎在基础梁的箍筋上,并两端焊接固定,要求钢丝网片封闭严密,防止漏浆。6)混凝土浇捣时,应派专人守模,如有跑浆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清理,保证底板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及后浇带的贯穿。7) 地下室剪力墙、顶板、梁支模方法与地下室底板基本相同,顶板、梁后浇带支模时,应在后浇带居中处模板底板处断开,在平板底板混凝土浇捣时作为清理跑浆的混凝土用,后浇带处的跑浆混凝土必须随手清理干净,露出梁、板钢筋,严禁事后在后浇带处用大锤凿打残留混凝土。8) 顶板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楼板、梁在后浇带二次浇捣前必须加设支撑,支撑用Φ100圆木并用木楔顶紧,支撑间距为1000mm,且梁端必须设置一根,支撑间用40×60方料纵横连接成整体,增强支撑的刚度和稳定性,使框架梁不会形成悬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