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亩数计算公式: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667平方米。
“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
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市亩。
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
例如:
”亩“换算:1亩=10分=666.7平方米
7.8mx16m÷666.7x10
=124.8÷666.7x10
=3.4分
即3亩4分地
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市亩和公亩以及公顷又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换算公式如下:
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
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
1、1亩=666.6666667平方米。 2、常用土地面积换算公式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6平方米 其实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 3、市亩和公亩以及公顷又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换算公式如下: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
计算方法: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666.667平方米。
现在的土地面积一般以亩为单位,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丈量法。用卷尺测量出该块地的长和宽,最后将长(米)×宽(米)×0.0015=亩,如:长200米,宽150米的土地面积是:200(米)×150(米)×0.0015=30000平方米×0.0015=45(亩)。
亩的古值换算:
井田制百步为亩(宽一步、长百步)。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
不同于表面数据,历代度量衡的实际值,皆有不同程度变化。秦汉以六尺为步,一尺长约23厘米。隋唐以五尺为步,一尺长约30厘米。相比起来,人类步幅几乎不变。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1.5米。以一步1.45米的中间值计算,一亩约五百平方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0.000 001km²。
1平方厘米=0.000 000 000 1km²。
1公顷=0.01km²。
1公亩=0.000 1km²。
1英亩=0.004 047km²。
1平方英尺=0.000 000 092 951km²。
1平方英寸=0.000 000 000 645km²。
计算公式是土地面积(亩)=长(m)×宽(m)×0.0015,或者是土地面积(亩)=长(m)×宽(m)/666.67。
土地面积各种转换关系: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1亩=10分亩=60平方丈=666.67平方米,1平方米=0.0015亩。
田地面积测量方法
(1)如果田地比较整齐,在使用皮尺测量出田地的长度与宽度之后,直接进行计算即可。
(2)如果田地面积较小,并且形状不规范,可以将田地分为数个三角形,然后利用海伦公式对每个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最终将所有的三角形面积加起来即为最终面积。海伦公式:√s,其中s=p×(p-a)×(p-a)×(p-c),p=(a+b+c)/2,。a,b,c为三角形的三边。
1亩=10分。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1平方尺=1/9平方米。所以1亩=6000/9平方米。1分=600/9平方米=66.67平方米。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