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斜坡上每一根立管的支脚设稳定的基础(如钢管桩、型钢等),间隔三排设横向的小拉梁,将立杆根部连成一体。在架顶设横向拉杆,一头连架子,一头锚固在坑边2米的地方,抵抗架子的水平外倾力。 最后,要设专人来监测架子的情况,以准不测。应该先找平地面。应做高低跨处理。更多详情
单排脚手架只有一排立柱,借助墙壁搭设,上面铺设跳板,竖立向荷载由立柱和墙共同承担。双排脚手架有两排立柱,上面搭设脚手竿,铺设跳板,竖立向荷载全部由两排立柱承担。
单排脚手架也叫附墙脚手架,相对于双排脚手架而言,它只有一排立柱,而且要借助墙壁才能搭设。搭设完毕后,在立柱上铺设跳板,负荷主要由单排立柱和墙体共同承担。
双排脚手架有两排立柱,所有的承重都由那两排立柱承担。由于单排脚手架的承重性不如双排脚手架,因此其主要用于一些不需要承重的工程,比如外墙局部的个别部位和个别构件的施工,还有内墙的砌筑和油漆粉刷。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要求一般超过1.2米。
1、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5m,高度在35~50m时必须采取卸荷措施,高度大于50m时必须采取卸荷措施并对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2、脚手架基础平整、夯实、混凝土硬化,基础应采用100mm厚C25混凝土硬化,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
3、落地式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宜采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紧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道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4、脚手架基础应考虑周边设有排水措施,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应高于室外自然地坪50mm,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不小于200mm×200mm的排水沟,保证脚手架基础不积水。
5、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底部设180mm挡脚板,在高600mm与1200mm处各设同材质的防护栏杆一道。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则按脚手架外侧防护做法。
扩展资料:
搭设
1、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要求
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需控制使用荷载,搭设要牢固。搭设时应该先搭设好里架子,使横杆伸出墙外,再将斜杆撑起与挑出横杆连接牢固,随后再搭设悬挑部分,铺脚手板,外围要设栏杆和挡脚板,下面支设安全网,以保安全。
2、连墙件的设置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设置一个。在垂直方向应每隔3~4米设置一个,并要求各点互相错开,形成梅花状布置,连墙件的搭设方法与落地式脚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设时,要严格控制分段脚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
4、脚手板铺设
脚手板的底层应满铺厚木脚手板,其上各层可满铺薄钢板冲压成的穿孔轻型脚手板。
5、安全防护设施
脚手架中各层均应设置护栏和挡脚板。
脚手架外侧和底面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架子与建筑物要保持必要的通道。
挑梁式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或纵梁)的连接。
应在挑梁(或纵梁)上焊150~200mm长钢管,其外径比脚手架立杆内径小1.0~1.5mm,用扣件连接,同时在立杆下部设1~2道扫地杆,以确保架子的稳定。
6、悬挑梁与墙体结构的连接
应预先埋设铁件或者留好孔洞,保证连接可靠,不得随便打凿孔洞,破坏墙体。
7、斜拉杆(绳)
斜拉杆(绳)应装有收紧装置,以使拉杆收紧后能承担荷载。
8、钢支架
钢支架焊接应该保证焊缝高度,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脚手架
常用的脚手架就是悬挂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木质脚手架等等。因为这些脚手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所以大家要及时看看脚手架部位名称示意图以及脚手架使用时的要求,了解不同脚手架的应用范围,这样也许就会有比较高的施工效率。
脚手架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应用也相当广泛,常用的脚手架就是悬挂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木质脚手架等等。因为这些脚手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所以大家要及时看看脚手架部位名称示意图以及脚手架使用时的要求,了解不同脚手架的应用范围,这样也许就会有比较高的施工效率。
脚手架部位名称示意图
1.立杆(也称立 柱 、站杆、冲天杆、竖杆等):与地面垂直,是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杆件。它的作用是将脚手板上的全部 荷载 通过底座、垫板传到 地基 上。
2.大横杆(也称顺水杆、纵向水平杆、牵杆等):与墙面平行。其作用是与立杆连成整体,将脚手板上的全部荷载传到立杆上。
3.小横杆(也称横楞、横担、横向水平杆、六尺杠、排木):与墙面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脚手板上的荷载,并将这部分荷载传到大横杆上。在双排脚手架中,它是连接内外两 排架 体,增强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杆件。
4.斜撑(也称斜戗、八字撑):与脚手架外排立杆紧贴连接,与其立杆斜交并与地面形成45°-60°角,上下连续设置,形如“之”字。主要设置在脚手架拐角处,其作用是防止架子沿纵长方向倾斜并承受脚手架的水平作用力。
脚手架使用时的要求
1、搭设 高层 脚手架,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2、高层脚手架基础必须牢固,搭设前经计算,满足荷载要求,并按施工规范搭设,做好排水措施。
3、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构造措施:剪刀撑、拉结点等均应按要求设置。
5、水平封闭:应从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满铺脚手板或脚手笆,脚手板沿长向铺设,接头应重叠搁置在小横杆上,严禁出现 空头 板。并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每隔四步铺设统长安全底笆。
6、垂直封闭:从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杆里侧设置1.00m高的防护样栏杆和挡脚板或设立网,防护杆(网)与立杆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设防护拦杆外,应全部设安全笆或安全立网;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区,则应从第二步起,外侧全部设安全笆或安全立网。
7、脚手架使用前,应由工地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并填写交验单后方可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业管理、检查和保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上面就是关于脚手架部位名称示意图以及脚手架使用时的要求的内容,如果大家想使用脚手架,但是不知道有哪些注意事项,可以多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就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脚手架的种类很多,适用范围也不同,所以要提前了解这些内容。
先请你亲戚吃顿饭,酒桌上说说你上面所说的情况,委婉的让你亲戚跟他的亲戚说一下你工资的事情。有可能是你亲戚的亲戚在考验你,还有可能他人性就是这样,故意就给你这些。
两步三跨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的布置规律。
两步,是两个步距高。三跨,是横杆三跨距离。上下方向为一步 左右方向为一跨。
如下图:A到B就是两步,B到C就是三跨,ABCD点都是连墙件的布局。
造房子外面要搭设脚手架。那么当房子建造到了一定的高度,十层二十层了,甚至更高了,脚手架会倾斜坍塌的危险。
连墙件就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墙面结构的连接,它对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它的连接肯定有它一定的规律性,那它的规律就叫做“两步三跨”。
具体拉结件放置图如下:
扩展资料:
脚手架基本参数要求 :
(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脚手架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