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坡材料有:陶粒混凝土、泡沫混凝土 、膨胀珍珠岩、煤渣混凝土、焦渣混凝土。材料找坡又叫垫层坡度、建筑找坡,是将屋面板水平搁置(即对于平屋顶的建筑物),在上面用轻质材料,例如铺设炉渣或轻质混凝土以及发泡的高分子块材等,按照所设计的排水方向垒出一定的缓坡来,以将屋面雨水有组织地疏导到建筑物和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中去。
屋面找坡一般分为结构找坡和建筑找坡。结构找坡即在屋面不同位置结构梁、板高度不同,形成自由排水或有组织排水。建筑找坡即设计时屋面结构梁、板高度一致,用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等进行找坡,形成自由排水或有组织排水。
对于农村自建房来说,屋顶的装修以及建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设计建造好,会导致屋内漏水、室内潮湿等情况。在做屋顶坡度时也是非常有讲究的,那么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 1、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专坡材料形属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2%。 2、 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3%。材料找坡的屋面板可以水平放置,天棚面平整,但材料找坡增加屋面荷载,材料和人工消耗较多;结构找坡无须在屋面上另加找坡材料,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规整。 3、 屋面坡度系数听着这个词语就感觉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词语,只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对它没有多少了解。一般屋顶按采用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曲屋顶三大类。平屋顶分为上人和不上人两种。上人屋顶较为平缓,坡度一般在1%~2%,不上人屋顶一般在2%~3%。平屋顶的坡度不能太大,坡度大于10%的屋顶就叫做坡屋顶了。 以上就是关于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内容的介绍,具体请到相关机构咨询。
屋顶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做法. 1.材料找坡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平屋顶材料找坡宜为2%~3% . 2.结构找坡 结构找坡是屋顶结构自身应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宜为3%. 材料找坡天棚面平整,但增加屋面荷载;结构找坡,构造简单,不增加荷载,但天棚顶倾斜,室内空间不够完整.
C、细石混凝土
平屋顶采用材料找坡的形式时,垫坡材料不宜用细石混凝土。因为,细石混凝土的重量比较重,因此非常不适合用于平屋顶采用材料找坡的形式时,垫坡材料。自密实混凝土骨料粒径不大于12mm,不需要振捣,按普通混凝土方法养护,可以达到灌浆料同等的密实度水平。在平屋顶采用材料找坡的形式时,垫坡材料通常采用水泥炉渣、石灰炉渣、膨胀珍珠岩等材料,因此,选择C、细石混凝土。
扩展资料: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
1、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密实性。
2、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不需要振捣,混凝土浇筑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需要工人数量减少。
3、改善工作环境和安全性。没有振捣噪音,避免工人长时间手持振动器导致的手臂振动综合症。
4、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不会出现表面气泡或蜂窝麻面,不需要进行表面修补;能够逼真呈现模板表面的纹理或造型。
5、增加了结构设计的自由度。不需要振捣,可以浇筑成型形状复杂、薄壁和密集配筋的结构。以前,这类结构往往因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困难而限制采用。
屋顶找坡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材料找坡,也就是说通过屋顶上材料(比如保温材料)的厚薄不同,形成一定的坡度;另一种是结构找坡,就是屋顶的结构层(比如屋面板)本身的厚度不同,而形成坡度。坡度主要是为了防雨水对室内空间的侵袭而设置的,再就是为了建筑的造型。呵呵,我的一点拙见。
材料找坡是指屋顶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就是混凝土结构面上是水平的,利用找坡材料进行找坡。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为了减轻屋面荷载,应选用轻质材料找坡,如水泥炉渣,石灰炉渣等。找坡层的厚度最薄处不小于20mm。平屋顶材料找坡的坡度宜为2%。结构找坡又叫搁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搁置在顶部倾斜的梁上或墙上形成屋面排水坡度的方法。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例如在上表面倾斜的屋架或屋面梁上安放屋面板,屋顶表面即呈倾斜坡面。又如在顶面倾斜的山墙上搁置屋面板时,也形成结构找坡。平屋顶结构找坡的坡度宜为3%。结构找坡屋顶的坡度是由结构构件的形状或者其支撑情况形成的。就是利用混凝土建筑时直接形成坡。结构找坡不需要再在屋顶上设置找坡层。当屋顶坡度≥3%时,应采用结构找坡。
当混凝土结构的屋面屋顶坡度≥3%时,且单坡长度大于9m时应采用结构找坡。在小跨度建筑的施工中,坡长和坡度小的情况居多,多采用建筑找坡。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第4.2.2条的规定:
当混凝土结构的屋面屋顶坡度≥3%时,且单坡长度大于9m时应采用结构找坡。当采用建筑找坡时,宜采用重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材料作为轻骨料,如轻集料混凝土、陶粒、炉渣、加气混凝土块等,其强度应不低于LC5.0,坡度为2%。结构找坡不需要再在屋顶上设置找坡层。
扩展资料
找坡的标准如下:
平屋面的排水坡度,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檐沟找坡层作法为1:3水泥砂浆找坡5‰,最薄处为20mm 厚。用水泥砂浆找坡,因按规范要求其坡度应≥1%,沟底水落差≤200mm,故不仅造价高,而且荷载大。若用保温材料找坡,虽然荷载较小,但造价较高。
最低点30mm,最高点176mm,纵横两方向分别间隔2米用找坡层材料打一个基准点(2米为常用的刮杠长度)。做好基准点后,进行找坡层施工,注意用刮杠找出坡度,并及时收面,根据下一道工序要求选择压光或者收糙面。规范中规定,平屋面的排水坡度宜为2%~3%,结构找坡宜为3%,材料找坡(即建筑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3%。在设计实践中,权衡利弊,主坡作成2%,副坡(即边坡)作成0.5%较合适。屋面坡度要求铺彩色水泥瓦的屋面最小坡度应大于l7.5°。当坡度大于22.5°时,上、下两层瓦的最小搭接尺寸为75mm;坡度小于22.5°时,尺寸为100mm.水泥瓦铺设要求任何预定的接触点与参考平面的间隙不应大于3mm,瓦片之间为扣搭接设计,互相扣搭安装。拓展资料:排水坡度一般大于10%的屋顶叫做坡屋顶或斜屋顶。坡屋顶的形式和坡度主要取决于建筑平面、结构形式、屋面材料、气候环境、风俗习惯和建筑造型等因素。形式坡屋顶在建筑中应用较广,主要有单坡式、双坡式、四坡式和折腰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