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以下是中达咨询对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相关资料:中达咨询小编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我国现行的建筑验收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其中建筑验收规范中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的验收的裤晌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环境检查(3)工具检查(4)安装检验(5)保护检验(6)缆线终接(7)电气测试(8)工程验收(9)附录A九部分内容:其中工具检查的基本内容如下:3.0.1器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所用缆线和器材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文件或证书,元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质量文件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进口设备和材料应具有产敏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3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4建筑企业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5备品、备件及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3.0.2配套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等表面涂覆或镀层应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2室内管材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管槽应根据工程环境要求做镀锌或其他防腐处理。塑料管槽必须采用阻燃管槽,外壁应具有阻燃标记。3室外管道应按通信管桥纯举道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4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5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3.0.3缆线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使用的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及缆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2缆线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包装应注明型号和规格。3缆线外包装和外护套需完整无损,当外包装损坏严重时,应测试合格后再在工程中使用。4电缆应附有本批量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施工前应进行链路或信道的电气性能及缆线长度的抽验,并做测试记录。5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光缆外包装或光缆护套如有损伤,应对该盘光缆进行光纤性能指标测试,如有断纤,应进行处理,待检查合格才允许使用。光纤检测完毕,光缆端头应密封固定,恢复外包装。6光纤接插软线或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端的光纤连接器件端面应装配合适的保护盖帽。2)光纤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明显的标记。3.0.4连接器件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线模块、信息插座模块及其他连接器件的部件应完整,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指标符合相应产品生产的质量标准。塑料材质应具有阻燃性能,并应满足设计要求。2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各项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3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使用型式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3.0.5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光、电缆配线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3.0.6测试仪表和工具的检验要求:1应事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仪表和工具进行测试或检查,缆线测试仪表应附有相应检测机构的证明文件。2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仪表应能测试相应类别工程的各种电气性能及传输特性,其精度符合相应要求。测试仪表的精度应按相应的鉴定规程和校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经过相应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使用。3施工工具,如电缆或光缆的接续工具:剥线器、光缆切断器、光纤熔接机、光纤磨光机、卡接工具等必须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3.0.7现场尚无检测手段取得屏蔽布线系统所需的相关技术参数时,可将认证检测机构或生产厂家附有的技术报告作为检查依据。3.0.8对绞电缆电气性能、机械特性、光缆传输性能及连接器件的具体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经过测试与检查,性能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和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墙的平整度允许误差: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
水平垂直允许误差: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依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规定:砖砌体:清水墙表面平整度允许误差为5mm,混水墙平整度允许误差为8mm。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砖墙
验收规范gb50300最新版是2015年。GB50300-2015年芦链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陪扒孙验收统一标准》国家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12月3日以第994号公告批准发布,自此皮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是2014年6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的公告。 批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00-2013。
新版《统一标准》针对原2001版《统一标准》进行了重要修订,增加了多项关于工程质量验收新绝雹规销缺定。其中,第5.0.8、6.0.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该标准出台将影响系列地方标准进行更新,配套表格及规范也将作调整。
修订内容包括:
1、提出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的规定;
2、提出制定专项验收要求的规定;
3、增加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
4、增加建筑节能分部、铝合金结构、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子分部工程;
5、修改结构、电气、空调等分部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划分;
6、增加计数抽样方案的正常检验一次并斗帆,二次抽样判定方法;
7、增加工程竣工预验收的规定;
8、增加勘察单位应参加单位工程验收的规定。
并没有GB50301-2001这本规范。
如果是GB50300-2001,则是原GBJ300-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更新为GB20300-2001,现又更新为GB50300-2013。两者区别表现在:
1、发布年限不同,GB50300-2001于2001年实施,GBJ300-88为1988年实施。
2、内容不同,新规范由于新材料的增加和施工中问题的发现有了更改。
3、作用主体不同,GBJ300-88对2001年之前的建筑有所指导作用,GB50300-2001对2001年以后2013年以前建筑起指导作用。
扩展资料:
2013年11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以下简称《统一标准》)。该标准将自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同时废止。
新版《统一标准》针对原2001版《统一标准》进行了重要修订,增加了多项关于工程质量验收新规定。其中,第5.0.8、6.0.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该标准出台将影响系列地方标准进行更新,配套表格及规范也将作调整。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鼓励“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检验批抽样检验的理论水平,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的具体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标准的内容。
标准修订时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等专业验收规范进行了协调沟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最新版:GB50209-2010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
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改脊收规范》GB 50210-2001
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森简
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1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
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
15、《建筑节能此歼裤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1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GB50203-2011:基础砌砖排砖撂底砌体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用侧砖或立砖斜砌。
根据结构力学原脊闷樱理,填充墙顶部斜砌,受力原理符合框架结构理论下填充墙所起到的作用,在跟砖混结构相比之下,由于砖墙所起的作用不同(砖混结构砖墙受力不同于框架的填充墙),所以砖混结构墙体顶部的砌法就跟框架的填充墙的有所不同。就施工角度来说,这样砌法更加方便施工。
《砌体工程施工罩数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第9.3.7条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因为填充墙砌筑完成后,砌体将产生一定的变形,施工不当,不仅会影响到与梁、板底的紧密结合,还会产生结合部位的裂缝。
1、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150mm。
2、填充墙顶部与结构的连接: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樱丛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空隙补砌挤紧。
3、填充墙平面位置不得随意更改。按要求预留墙体插筋。
4、填充墙长度大于层高的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法律分析:住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如下:
1、建筑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1.1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混敏渣枯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3、门窗安装质量(2.1铝合金门窗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4、门窗安装质量(2.2塑料门窗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梁差GB50210-2001。
5、门窗安装质量(2.3木门窗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桥洞GB50210-200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五十三条 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根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质量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