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02-01 装修 由 迷糊 分享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随着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这些孩子缺乏家庭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其予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共设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型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等。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法律在我身边教案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游戏体验师:我知道大家都爱玩游戏,对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吹气球”游戏,比比谁吹得大,谁愿意参加?(教师挑选男女同学各三名参加游戏。)师:我们分组吹气球,先请男同学,然后再请女同学,吹得最多的小组获胜。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认真观察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男生组老师给5秒钟就叫停,女生组老师给10秒,结果女生组获胜。)师:不用数都知道,女生吹得又大,又多,女生获胜。(男生急得大声说:不公平。)讨论: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呢?师:原来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给这个游戏制定游戏规则。那你们愿意按游戏规则再玩一次吗?能说说玩“吹气球”时有哪些具体的游戏规则吗?(生讲规则,再重新玩游戏。)师: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无法进行。看来规则真挺重要的。刚才咱们通过游戏,知道了规则在我们的游戏中。那么,规则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一起来找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评析: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讨论和探索,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从无规则的混乱到有规则的公平、合理,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规则概念”也在学生心目中悄然建立了。)二、找一找,规则在哪里(一)寻找生活中的规则。1.师:(课件出示教材内容)这是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请大家仔细观察,找找规则都在哪里?都有哪些规则?师: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则。昨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与大家交流一下。2.调查,有哪些同学遵守了这些规则,有什么感受。(评析:“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学生主动了解、接触社会的直接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基础上,引发他们关注生活现象,思考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促进其深入有效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二)寻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1.师: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那么与我们小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有哪些呢?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并相应补充。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规则、社会行为规则……3.师:规则在哪儿呢,你们发现了吗,遵守了吗?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里有一些校园生活的图片,看看谁最聪明,能马上找到图片中的规则。(出示课件:进校门的规则、回答问题的规则、读书的规则、小组讨论的规则、写字的规则、上下楼梯的规则、课间活动的规则等。)4.师:你们能从图片中发现这么多的规则,真是了不起。这些是在校园里、班级中随处可见的规则,它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文明举止,帮助我们做一名懂文明、会学习的好学生。这些规则在咱们的学校生活中还真的少不了。5.师(小结):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发现,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规则在家庭生活中,规则在学校生活中,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真是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板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评析:以学校生活作为课程资源,用图片的形式充分挖掘隐藏在校园里的规则,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找到规则,对比自己的行为,从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做一个遵守规则、热爱学校的孩子。)三、延伸宣传,遵守规则师: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就要处处有规则,我们人人更要遵守规则。可是还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规则没什么,所以也出现了许多事故。你们愿意当个“规则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和我们一起来遵守规则吗?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自己收集到的规则分类整理,并制作成剪贴报。课下我们把它贴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宣传栏里,并义务地当回小解说员好吗?(学生活动。)(评析:在处理资料的同时,由身处其外的观察与调查,变为主动地参与和宣传,学生体验到了规则的重要性,把规则贴到卡纸上的过程,也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四、结束教学,实践规则师:同学们可真棒,刚才我们交流了很多规则,那么下课时有些什么规则呢?比比看,谁做得最好。(评析:细节决定成败,行动是关键。课堂上处处是教育,教师关注到了每一次培养和教育的机会,给学生一个从现在做起的实践空间。)

具体的范文模板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2)初步树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初步培养用历史、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认识法律的含义;

(2)明确法律的特征;

(3)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法律的作用。

2.教学难点

掌握法律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板书)

1.法律的特征(板书)

(1)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特点(板书)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讨论法律、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强制力调整人们的行为,全体公民。道德自然形成舆论、习惯、信念调整人们行为和思想,普遍适用。校纪校规学校有关部门制定教育力量调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校学生。

(2)法律的特征(板书)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书)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的作用(板书)

(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板书)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规范作用(板书)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护作用(板书)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认识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1)法律有何特征?

(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分别是什么?

2.基础训练

P68—69内容

五、教学反思

声明:关于《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78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