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人类的历史,传染病可以说是最大的天敌,战争、饥荒都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突然爆发,过去的人们,并没有现在的抗生素等药物,而他们对于其原理,也无法探寻,因此只好广泛的称其为瘟疫。
而接下来要说的,算得上是古代最恐怖的传染病,数千年来害死了无数人,相信很多读者心中有了答案,那就是天花。它曾经轻描淡写地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史学家甚至将天花病毒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
回溯天花病毒的历史,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发生,历史学家在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找到了疑似为天花的皮疹。天花或者只是起源于家畜身上一种相对无害的病毒,但是随着农业时代的来临,人和东吴的接触紧密,病毒在传播中发生了变异,导致了病状的产生,而感染天花的人,也有极高达到25%的致死率,更加难缠的,是天花在空气当中所保留的时间,他们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了还算是原生态的美洲大陆,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的原住民,同时欧洲殖民者也带来了热带和温带的致命性病菌,这直接导致了印第安瘟疫肆虐,传入的天花、麻疹、黄热病让印第安人在100年过后,原住民人口已经剩下不到100万人。
而在古代的中国,包括帝王在内,也深深地为天花所困扰,尤其是满人建立的清朝为甚。他们的体质和中原不同,因此格外受到了天花的困扰。
清朝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其中顺治和同治直接死于天花,而康熙和咸丰虽然幸运地逃脱天花诅咒,但是他们的脸上也留下了麻子,顺治皇帝年间,正闹天花灾,他有八子六女,然而四个皇子,五个皇女都没有活到八岁,民间也流传: 满人畏痘如虎。
因此在康熙上位之后,开始收集民间的避痘方法,民间已经会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入种痘者鼻中;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痘痂加入人乳或水,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事实上,这和疫苗的原理一样,先让种痘的人患上轻微天花,精心治理后,病症消失,从而身体产生了免疫力。
虽然这种做法有着感染天花的风险,不过在康熙的提倡下,皇族很多人都采用了这种做法,生存率也大大提高起来。而到了18世纪70年代,在英国医生爱德华发现牛痘后,人类总算有了针对天花病毒的特效药,等到1820年,英国开始批量生产牛痘疫苗,到了20世纪,随着疫苗的大力推广,天花在欧洲和中国销声匿迹。而非洲农村在广泛种植疫苗下,得天花者的数量也在迅速降低。
最后一名有记载感染天花的患者来自于1978年,英国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不小心被实验室泄露的病毒感染,从而去世,为此实验室的负责人Henry Bedson教授因为愧疚而自杀,在这起悲剧发生后,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全球国家都在不约而同的削减天花病毒保留的样本,而现在天花病的病毒之保留在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美国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之中。
而在41年前的1979年10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经过对尚未宣布消灭天花病的东非四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进行了调查,发现这四个国家确实已经消灭了这种疾病,从而庄严的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毒,而天花对于千禧年出身后的人来说,也就成为了历史。
古代和现代都成为“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
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最基本有效而又最简便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牛痘。
天花临床表现有重型和轻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45%的病例出现融合性皮疹,79%有出血现象;轻型天花病死率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纳米×300纳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扩展资料:
天花的传播历史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在人类历史上 ,天花和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
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1820年代,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三分之一。后来,发达国家逐步控制了这种疾病,但非洲农村仍有流行。
1967年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现在,天花病的病毒只保留在以下两个实验室中,即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及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VECTOR),以供研究之用。
最后一名轻天花的自然患者在1977年10月26日的非洲索马里出现。一名英国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Janet Parker)在1978年从实验室内染上天花,是全球最后一名患者。(不久实验室的负责人亨利·贝德森(Henry Bedson)教授后来因此事自杀。)
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
世界卫生组织的检查人员在最近两年里,对最后一批尚未宣布消灭天花病的东非四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进行了调查,发现这四个国家确实已经消灭了这种疾病,于是发布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消息。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这样,天花成为最早被彻底消灭的人类传染病,同时,人类对天花的了解也是最少的。
在1980年经过一个全球范围的疫苗接种运动而被彻底消灭之前,天花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这些病毒样本仅被合法储存在美国和俄罗斯的两个实验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花病毒
跟最牛逼得传染病比,狂犬病实在不算什么!
一、牛逼病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传染性强;
2、发病快;
3、死亡率高。
二、牛逼1号“黑死病(鼠疫)”
黑死病,是一种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在全球已经流行了近两千年,曾经有过三次大的流行,夺走了全球大约3亿人的生命。目前,黑死病仍然是全球重点控制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医学专家指出,虽然鼠疫目前还没有办法消灭,但是,从已经掌握的各项预防措施看,是可防可控的。
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病因
1.鼠蚤叮咬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症状
黑死病有三个表现—鼠疫,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鼠疫的死亡率在30%至75%。这种疾病症状表现为沿颈部,腋窝,腹股沟的淋巴结肿胀,并伴有发烧,发冷,关节痛和头痛,全身乏力,恶心。
肺鼠疫是此疾病的第二个常见形式,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传染。这些症状包括血痰,并且随着病程传染性不断加强。这种病的死亡率高达90%到95%。
黑死病的第三种表现形式为败血性鼠疫,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死亡率。.败血性鼠疫的特点是皮肤变得深紫并伴有高热。这种病相当罕见的。
三、牛逼2号“天花”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7-17天)。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心跳加速及背痛。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在人类历史上 ,天花和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
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1820年代,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三分之一。后来,发达国家逐步控制了这种疾病,但非洲农村仍有流行。
1967年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现在,天花病的病毒只保留在以下两个实验室中,即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及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VECTOR),以供研究之用。
最后一名轻天花的自然患者在1977年10月26日的非洲索马里出现。一名英国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Janet Parker)在1978年从实验室内染上天花,是全球最后一名患者。(不久实验室的负责人亨利·贝德森(Henry Bedson)教授后来因此事自杀。)
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
四、其它的比如:霍乱、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禽流感等等,跟这些一线烈性传染病比,狂犬病、艾滋病等只能排到二线。
中国最后一例天花例是1960年3月在云南省孟连县发生的。1979年卫生部通过调査确认,这也是我 国的最后一例天花。并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 已从1960年起彻底消灭了天花。这比1977年10 月26 在索马里发生的世界上最后一例天花提早了17年。
全世界最后一名轻天花的自然患者在1977年10月26日的非洲索马里出现。
一名英国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Janet Parker)在1978年从实验室内染上天花,是全球最后一名患者。(不久实验室的负责人亨利·贝德森(Henry Bedson)教授后来因此事自杀。)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检查人员在最近两年里,对最后一批尚未宣布消灭天花病的东非四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进行了调查,发现这四个国家确实已经消灭了这种疾病,于是发布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消息。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
扩展资料:
天花的医治历史:
1、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
2、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更小的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现在的天花疫苗也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而对人体不会致病。
人类历史上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病毒是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但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一共有5亿人感染造成了5千多万人的死亡,当时世界上总人口都只有17亿,打击瘟疫是世界上所有人共同肩负的使命。在1980年便肆虐了数千年的大流行病“天花”便彻底的根除了。
所谓的天花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一般来说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在12天左右,但是早期就会有很明显的反应,比如说发高烧还有疲累、头疼、心跳加快等等,到了3天之后,就会有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周身。
到了发病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疹子还会化脓,直到两个星期左右开始结痂,然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变成疥癣,直到最后的脱落,是极为痛苦的一个过程。
天花虽然没有像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一样在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就大面积的传染并且造成患者的死亡。但是天花在人类的历史上已经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最早有记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时期,在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一位埃及法老的木乃伊身上就发现了天花皮疹的迹象。
到了15世纪末期,美洲大陆原本生活着2000万到3000万左右的居民,但是仅仅过了一百年时间,这片大陆的原居民并只剩下了100万人,因为欧洲的殖民者将天花病毒有意传给了印第安人,导致天花病毒肆虐,却没有医疗措施可缓解,导致最后人口数量骤减。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受天花病毒困扰的经历,并如果清朝初年便曾受天花肆虐,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顺治皇帝和同治皇帝便是直接死于天花,康熙帝早年也曾患过天花,但是他却幸运的活了下来。
清朝统治者认为患过天花之后就不会再被传染了,所以玄烨才会被立为皇帝。在明清时期人们主要对抗天花病毒的方法封为两种,一种是旱苗法还有一种则是水苗法。不过都没有直接的遏制病毒的发展,医疗手段也比较的原始。
人类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抗天花病毒,18世纪70年代,英国有一位叫爱德华·詹纳的医生发现了牛痘可以抵御天花病毒,到了1820年英国继而研发出了牛痘疫苗,但是天花病患者的死亡率依旧高达三分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逐渐的控制了这种病毒的肆虐,1967年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消灭天花的活动,天花病毒逐渐的从人类社会消失,最后一名患者是一名英国医学摄影师,名叫珍妮特.帕克。
到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成功的消灭了天花。这个曾造成上亿人死亡的传染病终于被彻底的根除了,天花的消灭过程可以说也是伴随着人类医疗技术进步的过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人类有能力去战胜任何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