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各材料比例是(以C40为例):
水泥42.5,水泥富余系数1,碎石最大粒径40mm,塌落度55~70mm。
1立方米C40混凝土=水泥487kg:砂533:石1245:水185 ,不采用外加剂。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配合比。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子:石子=1:x:y,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1-m):y/(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C40混凝土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减水剂
10 : 3.9 : 12.9 : 28.8: 100 kg
1 : 0.39 :1.29 : 2.88 : 1%
432 :168 :558 :1242 kg/m3
设计依据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 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11年4月22日起施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原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00)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试配强度=40+1.645*5=48.2水胶比=0.53*42.5*0.85/48.2+0.53*0.20*0.85*42.5=19.1/52=0.37查表用水量为225,225×(1-18%)≈185水泥用量=185/0.37=500粉煤灰=500*13%*1.4=65*1.3≈85膨胀剂=500*8%=40减水剂=500*1.4%=7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500-85=415砂石用量=2410-415-185-85-40-7=1678经验取砂率41%砂=1678*41%=688石=1678-688=990配合比即:水泥415水185砂688石子990粉煤灰85膨胀剂40减水剂7415+185+688+990+85+40+7=2410①如实测值为2460kg/m32410/2460=0.98水泥415*0.98=407水185*0.98=181砂688*0.98=655石子990*0.98=970粉煤灰85*0.98=83膨胀剂40*0.98=39减水剂7*0.98=6.98②如砂含水率为7%,请对①配合比进行调整(石子含水率为0)用水量181-181*7%=168用砂量655+13=668因此水泥407水183砂668石子990粉煤灰85膨胀剂40减水剂7这只是理论配合比,要得到精确配合比需做大量工作,体积比要比质量比要准确,搅拌后混凝土工作性不好,利用外加剂尽量降低用水量,以控制水灰比砂粗增大砂率泌水增加细砂泌浆增加胶凝材料.(包括上下调整水胶比,共三个配合比)只是在设计取出的水胶比0.37的基础上加减0.05,即0.42,0.37,0.32三个水胶比之间根据胶水比曲线图对应的强度,以调整更准确的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