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制作酸奶,不添加任何的化学成分,非常的健康。非常的经济实惠,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久能省出一台酸奶机。自制酸奶口味多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适量的水果。
二、自制经过发酵型的酸奶,比市售的工业搅拌型酸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自制酸奶的原料就是新鲜的纯牛奶和新鲜的原味酸奶,无需任何添加剂,因此制作好的成品酸奶是真正绿色健康的、状态呈果冻般豆腐状的酸奶,同时亦有极佳的口感,适合各类人群。
1.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
2.在妇女怀孕期间,酸奶除提供必要的能量外,还提供维生素、叶酸和磷酸;在妇女更年期时,还可以抑制由于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老年时期,每天吃酸奶可矫正由于偏食引起的营养缺乏。
3.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酸性物质转变成弱碱性,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4.酸牛奶能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还含有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物质,又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抗御癌症,所以,经常食用酸牛奶,可以增加营养,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胆固醇。
自制的酸奶不是很安全。自制酸奶会有有害菌污染,酸奶是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属于发酵乳。国标中允许发酵乳使用添加剂,这是生产工艺的需要。添加剂合理限量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用太担心酸奶含添加剂的问题。自制酸奶可以不用添加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自制酸奶会更安全。因为,自制酸奶需要发酵,发酵需要微生物参与。由于环境中也存在大量细菌,所以发酵前必须对原料牛奶和发酵器具等进行杀菌。然而,普通家庭环境中自制酸奶,基本无法保证严格的杀菌条件。
不建议自己做酸奶的原因如下:1、自制酸奶口感可能并不好自制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在42℃~45℃的环境中进行发酵,这是保加利亚乳材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后的最适生长温度。但是,普通家庭自制酸奶很难保证这样的条件,极易受天气影响,受热不均匀,容易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最终也导致自制酸奶的口感可能并不好。2、最大的安全隐患是有害菌的污染我们普通人在家庭环境中自制酸奶,很容易无法保证严格的杀菌条件。即将牛奶煮沸,把制备酸奶的相关器皿全部在开水中消毒,也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受到其他杂菌的污染。
不错的,我经常自制酸奶,引用很放心,而且口感真的不错,酸酸的,我喜欢原味的。给楼主提供一个简单的制作方法:原料:纯牛奶……………………………………1000ml核仁格酸奶发酵剂…………………………………1g(1小袋)工具:酸奶机做法:1.将酸奶机内胆加开水泡1分钟消毒。 2.将纯牛奶1000ml(蒙牛、伊利等)倒入酸奶机内胆容器中。 3.加入核仁格酸奶菌粉1g,充分搅拌均匀。 4.酸奶机插上电源,工作6-8小时,见酸奶呈凝固状即可。 5.做好后可以放置冰箱冷藏24小时,风味更好,可以根据个人喜欢加入果酱、糖等调料。注意事项:1.核仁格菌粉需冷冻保藏,做之前先放置室温下15分钟。 2.发酵过程中尽量不要频繁打开搅动。 3.酸奶机内胆容器用开水消毒,不要用化学药剂消毒 4.有抗奶(含有抗生素)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5.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状,表面洁白光滑,没有乳清(淡黄色透明液体)析出,闻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欢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 6.自制酸奶保质期为2~3天。
自制酸奶一般没有危害。
自制酸奶的基础原理是在牛奶中接种其他乳酸菌,乳酸菌的大量生殖会把乳糖合成乳酸。自己做的酸奶在贮存的时候需要做好密封性,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到里面,自制的酸奶和市场上卖的酸奶没有太大区别。由于酸奶里未添加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等,口感较好,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自制酸奶如何注意安全?
自制酸奶是在牛奶中接种发酵剂并在合适的温度(常用40-42℃)下发酵,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当达到一定酸度时,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形成细腻的凝冻。制作酸奶需严格控制原料奶、菌种、温度、时间等因素,才能确保酸奶的品质与安全。
一、原料奶的选择
自制酸奶使用的原料奶可选用灭菌奶或鲜奶。使用鲜奶时,需煮沸杀菌,避免杂菌污染,干扰乳酸菌的发酵。另外,为了保证自制酸奶的营养与口感丰富,建议使用全脂乳。复原乳因经乳粉复原制得,会损失一定量的热不稳定的维生素;脱脂乳中缺少脂肪,用其制作酸奶会影响口感。
二、正确选用发酵剂
发酵剂是自制酸奶成功的关键因素,可选用市售的标准化菌粉或市售酸奶。
如果选用标准化菌粉为发酵剂,一般采用合格的冻干乳酸菌菌种。若发酵500毫升牛奶,建议添加1克菌粉。购买的菌粉不可在常温和4℃条件下长期保存,应在-20℃条件下保存,且开封后应尽快使用,否则易失效。
如果选用市售酸奶为发酵剂,需选用新出厂的低温酸奶。因为随着储藏时间延长,酸奶中乳酸菌活力下降,会影响制作效果。
市售酸奶加入量为1:10比较合适,例如500克牛奶加入50克酸奶(小杯酸奶半杯)。此用量下的乳酸菌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能够抑制其他杂菌生长,保证酸奶不受杂菌的污染。一般不建议用自制酸奶做菌种再次发酵。
三、控制发酵温度
酸奶中乳酸菌的最佳发酵温度是40-42℃,故应使用市售酸奶机进行发酵。温度不合适时,不仅会增加致病菌繁殖的风险,还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品质。待酸奶凝固时即可取出,并及时放入冰箱冷藏。若发酵时间太久可能会造成味道过酸、凝冻出水、质地粗糙等问题。
四、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
酸奶做好后需及时放在4℃条件下冷藏,并尽快食用,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天。因为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凝冻会不断收缩,析出乳清(黄色液体),酸度也会加强,口感不佳。但乳清中富含乳清蛋白、钙和维生素B2,可放心食用。若发现酸奶有酒味或轻微的霉味,表明已受污染,切记不能再食用。
1、自制酸奶好,因为超市的酸奶很多添加剂,比如稳定剂,凝固剂,增稠剂等。不适合给孩子食用的。自制酸奶天然无添加,而且含有大量的益生菌,最适合调理肠胃,帮助消化了。 2、自己做的可能口感会稍差些,不过加点甜区别不大,而且制作也很简单。买个酸奶机,用鲜奶加点菌粉或者原味酸奶一点点做引,搅拌好一般8小时左右就好了。
相信朋友们对于自制酸奶都不陌生,不少朋友在家也自己制作过,那么自制酸奶到底好不好呢?自制酸奶危害真的很大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据了解,自制酸奶有好有坏,其好处在于相对于市面上销售的酸奶来说,自制酸奶没有添加防腐剂、增稠剂等多种添加剂,在添加成分上更加“干净”。但自制酸奶的口感可能并不优于市面上销售的酸奶,自制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在42℃~45℃的环境中进行发酵,但在普通的家庭环境下制作酸奶时我们很难保证恒温的条件,温度往往会受天气影响从而导致酸奶受热不均匀,这样的制作环境下酸奶容易出现发酵过度或发酵不足的情况,最终可能会导致自制酸奶的口感并不是很好。 此外,如果大家食用操作不当的自制酸奶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有害菌污染”是自制酸奶的一个安全隐患,酸奶机自制酸奶需要通过在牛奶中接种乳酸菌,并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而形成的,而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细菌和真菌,在进行酸奶发酵前我们需要对原料牛奶和酸奶机器具等进行杀菌消毒,但我们在家中操作很难达到无菌条件,也不具备相关的卫生条件,在酸奶制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受到其他杂菌的感染。 以上是我介绍的有关自制酸奶的好处与坏处的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总的来说,并不是所有自制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在酸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保证制作酸奶器具和个人卫生问题,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做出既安全又好喝的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