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高压电容的接线:
左下角是接线电气图,有的变压器次级线圈是引线(S0直接钉在变压器铁芯上),图中的是端子结构,一样的,灯丝线圈的引线一般是红色、红黑、红白的硅胶线,里面一根1.0线径的线芯。
扩展资料
电容器的作用:
1、耦合:用在耦合电路中的电容称为耦合电容,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电容耦合电路中大量使用这种电容电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
2、滤波:用在滤波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滤波电容,在电源滤波和各种滤波器电路中使用这种电容电路,滤波电容将一定频段内的信号从总信号中去除 。
3、退耦:用在退耦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退耦电容,在多级放大器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中使用这种电容电路,退耦电容消除每级放大器之间的有害低频交连 。
4、高频消振:用在高频消振电路中的电容称为高频消振电容,在音频负反馈放大器中,为了消振可能出现的高频自激,采用这种电容电路,以消除放大器可能出现的高频啸叫 。
5、谐振:用在LC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谐振电容,LC并联和串联谐振电路中都需这种电容电路 。
6、旁路:用在旁路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旁路电容,电路中如果需要从信号中去掉某一频段的信号,可以使用旁路电容电路,根据所去掉信号频率不同,有全频域(所有交流信号)旁路电容电路和高频旁路电容电路 。
7、中和:用在中和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中和电容。在收音机高频和中频放大器,电视机高频放大器中,采用这种中和电容电路,以消除自激。
8、定时:用在定时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定时电容。在需要通过电容充电、放电进行时间控制的电路中使用定时电容电路,电容起控制时间常数大小的作用 。
9、积分:用在积分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积分电容。在电势场扫描的同步分离电路中,采用这种积分电容电路,可以从场复合同步信号中取出场同步信号。
10、微分:用在微分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微分电容。在触发器电路中为了得到尖顶触发信号,采用这种微分电容电路,以从各类(主要是矩形脉冲)信号中得到尖顶脉冲触发信号 。
11、补偿:用在补偿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补偿电容,在卡座的低音补偿电路中,使用这种低频补偿电容电路,以提升放音信号中的低频信号,此外,还有高频补偿电容电路 。
12、自举:用在自举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自举电容,常用的OTL功率放大器输出级电路采用这种自举电容电路,以通过正反馈的方式少量提升信号的正半周幅度。
13、分频:在分频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分频电容,在音箱的扬声器分频电路中,使用分频电容电路,以使高频扬声器工作在高频段,中频扬声器工作在中频段,低频扬声器工作在低频段 。
14、负载电容:是指与石英晶体谐振器一起决定负载谐振频率的有效外界电容。负载电容常用的标准值有16pF、20pF、30pF、50pF和100pF。负载电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通过调整一般可以将谐振器的工作频率调到标称值。
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
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
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从而加热食物。微波炉的功率范围一般为500~1000瓦。
扩展资料:
这些食物不能放入微波炉
1、带膜或带壳的食物
生鸡蛋可能是最容易不小心丢进微波炉的食物了。我们身边不少人,都有过把生鸡蛋放进微波炉加热的经历。却不料鸡蛋在微波炉里受热,由于它的加热机制,会在微波炉里爆炸。更危险的是,在打开微波炉时,鸡蛋可能还会二次爆开,会伤到眼睛或是其它部位。
2、纸袋、报纸、塑料袋
纸质品在微波加热后,高温可能会点燃纸袋,非常容易起火,还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平时加热食物,也要注意一下包装是否有纸质的部分,不可麻痹大意。
3、水分含量少的食物
比如坚果、五花肉、鱼干等,水分含量低,温度上升得特别快,很容易焦糊且容易产生致癌物。所以这些食物的烹制最好不使用微波炉,采用其他方式更为科学。
即使要用微波炉,也一定要相当小心,严格把控时间。微波炉不适合烹饪含盐量高的食品,应尽量减少用盐量,这样可避免烹饪的食物外熟内生。
4、一次性塑料制品
一次性塑料容器:比如酸奶,黄油或者奶油的外包装,都不可以丢到微波炉内。它们确实是一次性,且不能承受高温。容器可能会在微波炉里变形或融化,将融化后的化学物质渗入食物里。
微波炉内是不可以使用普通塑料容器。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应该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5、泡沫餐盒
其实大部分日常使用的餐盒都是可以放在微波炉中加热,而有时使用的泡沫餐盒是绝对不可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原因和塑料同理——释放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6、金属制品
带有金属的餐具,锡纸等不要放入微波炉加热,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可以网上下载,微波炉的原理图基本都一样,无非是针对一些功能增加一些辅助电路控制而已
常见故障1.启动“三无”这一种现象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检查电源插头与插座是否接触不良。(1)8A保险丝是(2)监控开关断不开,造成短路;(3)联锁开关未闭合或门钩断损而不能接触到联锁开关;(4)变压器初、次级短路;(5)电容对地击穿或极间击穿。2.启动灯亮、转盘能转,但不加热(1)变压器初、次级开路,灯丝开路。次级高压应是在2100V左右,若无电压则变压器已坏。(2)磁控管灯丝开路或磁钢开裂(3)二极管击穿。用万用表R×10k挡,棒“+”端接二极管负极,表棒“-”端接二极管正极,读数应为150k左右。(4)接头插线松动。检查磁控管上,电容器上接插头是否松动,若松动用钳子夹紧。3.加热正常,炉内照明灯不亮检查插头是否脱落,炉照明灯是否烧坏。检修转盘不转或风扇不转检查若不是由于线头松脱造成故障,则更换新电机。5.工作2~3分钟后自动停机6.门打不开在开炉门瞬间烧保险.故障可能在门控开关部分。若开门后Sl、S2、定时开关因某种原因(如触点烧结)造成误接通,会泄漏微波。取下S3测量正常,可能是组合开关动作配合失准所致。因一时找不到这种专用开关.故暂时断开S3任一脚接线以应急使用。因为出现Sl、S2、定时开关同时接通的几率很少。关闭炉门,S1闭合,S3从AC点转换到AB点,S2闭合接地,Q3因b极变为低电位而正偏导通,+5V经Q3的e、c极,R7、R8分压加至CPU(TMP47CA00BN-RH31)的13脚,CPU 检测到关门信号后,处于等待工作指令状态。当通过键盘控制使CPU的15脚由高阻状态(高电平)变为低阻状态(低电平),Q4的b极由高电位变为低电位而正偏导通;与此同时,CPU 的14脚也输出一脉冲信号,经D11整流,R23、R20分压加至Q13的b极,触发Q13导通, Q13导通又使Q14正偏导通,+14V电压经Rll、R18分压后从Q14的e、c加至Q13的b 极,这一结果又使Q13进一步导通,也即Q13、Q14与CPU的16脚共同构成锁定状态。由于Q14的导通,也使Q6的b极由高电位变为低电位而正偏导通;此时,电流经继电器J2,R42,Q4的e、c极,Q6的e、c极,D10、S2到地,J2吸合,RY2触点接通,变压器TH得电工作。
微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1m之间,其相应频率在300GHz至300MHz之间。为了防止微波对无线电通信、广播和雷达的干扰,国际上规定用于微波加热和微波干燥的频率有四段,分别为:L段,频率为890~940MHz,中心波长0.330m;S段,频率为2400~2500MHz,中心波长为0.122m;C段,频率为5725~5875MHz,中心波长为0.052m;K段,频率为22000~22250MHz,中心波长为0.008m。家用微波炉中仅用L段和S段。微波是在电真空器件或半导体器件上通以直流电或50Hz的交流电,利用电子在磁场中作特殊运动来获得的。家用微波炉中应用的是磁控管,通过磁控管把电能转换为微波能。磁控管有脉冲磁控管和连续磁控管两种。微波炉中应用的是连续波磁控管。微波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它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发生反射和折射它有三个与加热相关的重要特性。微波遇到金属物体,如银、铜、铝等会像镜子反射可见光一样被反射。因此,常用金属隔离微波。微波炉中常用金属制作箱体和波导,用金属网外加钢化玻璃制作炉门观察窗。微波遇到绝缘材料,例如玻璃、塑料、陶瓷、云母等,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因此,常用绝缘材料制作盘碟,而不影响加热效果。微波遇到含水或含脂肪的食品,能够被大量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微波炉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加热食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