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洗涤剂指在标准使用时,酸碱度显示为中性的合成洗涤剂。 洗涤剂分为中性洗涤剂、酸性洗涤剂和碱性洗涤剂,根据化学上的划分,中性即物品的ph值为7左右。而对于洗涤剂来说,在25摄氏度即室温条件下,标准使用的情况下,ph值在6-8的范围内的都可以算是中性洗涤剂。 常见的中性洗涤剂有洗衣液,部分皂粉和洗洁精也可以算是中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的主要原料是中性表面活性剂,优点是温和无刺激,适合使用的范围广泛,对大部分衣物和污渍都有效果。
中性洗涤剂是指在标准使用浓度时显示为中性的合成洗涤剂的总称。中性洗涤剂具体是指在25℃标准使用浓度时,具有pH=6-8的范围的洗涤剂。洗涤剂是通过洗净过程用于清洗而专门配制的产品。常见的洗衣液为中性洗涤剂,而肥皂、洗衣粉等为碱性洗涤剂。全世界洗涤用品工业生产自二战后至今已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石油、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洗涤用品的迫切需要,全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得以迅猛发展。世界洗涤用品总量1970年为1637.7万吨,1995年为4300万吨(其中肥皂约900万吨),按58亿人计,世界年人均消费量约7.9公斤,70至80年代期间增长最快,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市场增势趋于平稳,但发展中国家如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处于高速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世界洗涤用品需要量将上升至1亿到1.2亿吨,除部分是由于人口增长因素外,主要还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存在着庞大的潜在市场。
所谓中性洗涤剂,如其名,具有“中性”性质的洗涤剂,pH值6~8 。 酸性和碱性清洁剂具有很强的去污力,但是使用时会损伤手部皮肤和衣服面料,中性洗涤剂虽然没有那么强的去污力,但是比较温和不伤手和面料。清洗后即使有少量残液也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 虽然去除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常见的污渍还是可以去除掉的,这是依靠中性洗涤剂中含有被称为“表面活性剂”的成分所完成。譬如水和油不能融合到一起,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油水混合,这样就可以清洗掉油渍。洗衣时常见的中性洗涤剂有洗衣液、丝毛净等等。 中性洗涤使用范围① 比较娇气的面料例如真丝、天丝面料。② 贴身衣物,内衣、睡衣等等。 ③ 婴幼儿衣物。 ④ 羊毛类衣物。
中性洗涤剂是在标准使用浓度时显示为中性的合成洗涤剂的总称。
通常指厨房中使用的合成洗涤剂。这里的“中性”与化学上的“中性”(pH=7)不同。它是指在25℃标准使用浓度时,具有pH=6-8的范围的洗涤剂。
如衣料、绢绸、毛料所用的合成洗涤剂均为中性的。这种洗涤剂的主要原料是中性表面活性剂,并伴有助洗剂,可使pH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羊毛和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够水解,所以洗涤毛料和丝绸的衣服,最好使用中性的合成洗涤剂。
扩展资料
常用的洗涤剂分类
1、洗衣粉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去污力强、溶解性能好、使用方便,在抗硬水、泡沫丰富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同时价格较便宜,属于性价比较高的洗衣清洁剂。长时间使用洗衣粉会使衣服发灰发黄,白色衣物最为明显。
2、肥皂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由天然油脂经皂化反应生成的,去污力强,且生物降解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但是它在硬水中与钙、镁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会形成皂垢,皂垢粘附在衣物上,使被洗涤衣物板结,并在洗涤用具上形成污垢。
3、洗衣液
洗衣液是一种液态的衣物洗涤剂,成分与洗衣粉相似,适合洗涤内衣、被褥床单等重垢织物。它的水溶性好,冷水中也能迅速溶解,充分地发挥作用。洗衣液中常加入低泡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此较易漂洗。
4、皂粉
普通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一般是以石油为原料合成而来,而皂粉的主表面活性剂则由天然油脂经简单皂化而来,由于主表面活性剂的不同,产品的特性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中性洗涤剂目前只有洗衣液和洗洁精这2种,传统的洗涤产品如肥皂、洗衣粉等为碱性洗涤剂。
1、洗洁精,日常生活清洁用品,洁净温和、泡沫柔细、迅速分解油腻、快速去污、除菌,有效彻底清洁、不残留,散发淡雅果香味,洗后洁白光亮如新。时常使用以确保居家卫生,避免病菌传染。
2、洗手液是一种清洁手部为主的护肤清洁液,有些特定的成分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可分为普通洗手液、消毒洗手液、重油污洗手液。
扩展资料:
中性洗涤剂是在标准使用浓度时显示为中性的合成洗涤剂的总称。它是指在25℃标准使用浓度时,具有pH=6-8的范围的洗涤剂。
中性洗涤剂作用非常广泛,中性洗涤剂可以其适合应用于丝绸、羊毛等衣物的洗涤。如衣料、绢绸、毛料所用的合成洗涤剂均为中性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性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