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改性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60°C;改性沥青混合料除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要求外,还应做到: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C,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C。
这个问题问的不清楚,是指高温还是低温呀?还是指老化温度什么的呀?不能用是指做什么? 一般铺沥青路面时,改性沥青(SBS改性)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70度,保存温度在140-150度就够了,不过长时间不用打话,可以不用加热,让它冷却到室温,这时也是不能用了。使用时提前加热就好了。 有时在生产沥青混合料时,改性沥青的温度可以到达175度(主要是控制不准确),那样沥青会老化的,一般不会超过这个温度的,要不然路面质量不能保证,所以就不能用了。 如果在正常施工时,改性沥青的温度低于150度,这时它不能有很好的流动性,沥青泵在输送沥青时抽不动,可能把泵憋坏,所以生产时低于这个温度时要测试其粘度,在合理范围内才可以使用。
摊铺油面温度:初压环节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10-140摄氏度之间,路面的复压环节温度应该保持在120-130摄氏度,终压结束时的温度应该大于90摄氏度。沥青洒布温度应根据施工气温以及沥青标号确定,一般情况下,石油沥青宜为130℃~170℃,煤沥青宜为80℃~120℃,乳化沥青宜在常温下散布。
摊铺油面温度的重要性
道路沥青通常用于铺设路面,这直接受到车辆荷载、作用和大气因素的影响。同时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受气候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为了给车辆提供稳定耐用的服务,需要掌握其摊铺温度要求。
摊铺之后是碾压过程。压实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压实、再压缩和成型。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为110—140摄氏度,不低于110摄氏度;低温施工轧制温度为120—150摄氏度。终轧温度不低于65—80摄氏度。
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的道路沥青施工温度低于10时,或其他等级道路的施工温度低于5时,不适宜施工。道路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缓慢、均匀、连续。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得人工修整。
一、施工气温(日平均气温):
1、高速、一级公路:不低于10℃。
2、其他公路:不低于5℃。
二、低温施工措施:
1、提高混合料拌和温度,符合低温摊铺要求。
2、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
3、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熨平板应加热。
4、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
扩展资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求:
1、拌制、施工温度:通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10~20度,特殊情况经实验确定。
2、改性沥青随拌随用,存储时间不超过24h,温降不超过10度。
3、运输过程一定要覆盖,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
4、因为黏稠,所以摊铺后应紧跟碾压,充分利用料温压实。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对操作,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基层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
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
4、表面应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的拱度应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混泥土路面
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初压、复压、终压温度分别是135℃-175℃;130°-140°;不低于80℃;温度大于80℃。
(1)初压:摊铺之后立即进行(高温碾压),用静态二轮压路机完成(2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30°-140°。
最好不要用轮胎压路机,因为这时候温度较高,极容易产生较深的轮胎印记和沥青推移发生。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lO0mm,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层厚度不宜大于120mm,但当采用大功率压路机且经试验证明能达到压实度时允许增大到150mm。
(2)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这种轮胎压路机的塑胶轮没普通塑胶轮胎那种抗摩擦的棱,它的表面是光滑的。
对粗集料为主的较大粒径的混合料,尤其是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小于30mm 的薄沥青层不宜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3)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终了温度大于80℃)。
扩展资料
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沥青路面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行使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
所以沥青混凝土在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也就是说,要能表现出足够的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低温状况下的抗裂性、良好的水稳定性、持久的抗老化性和利于安全的抗滑性等特点,以保证沥青路面良好的服务功能。
沥青混凝土适合修筑路面的沥青材料主要为石油沥青和煤沥青,此外,还有天然沥青。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
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沥青的性质和标号要求,随沥青路面种类、地区的气候和路段的交通情况不同而异;热拌或热法浇洒以及在炎热地区和重交通道路上宜选用较稠的沥青;冷拌或冷法浇洒以及在寒冷地区和轻交通道路上宜选用较稀的沥青。
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沥青路面
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度。改性沥青 Modified bitumen(英),Modified asphalt cement(美)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分类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包括:天然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使用最为广泛)、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顺丁橡胶改性沥青、丁基橡胶改性沥青、废橡胶和再生橡胶改性沥青、其他橡胶类改性沥青(如乙丙橡胶、丁腈橡胶等)。塑料与合成树脂类改性沥青包括:聚乙烯改性沥青、乙烯-乙酸乙烯聚合物改性沥青、聚苯乙烯改性沥青、香豆桐树脂改性沥青、环氧树脂改性沥青、α-烯烃类无规聚合物改性沥青。共混型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同时加入到沥青中对沥青进行改性。这里所说的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可以是两种单独的高分子聚合物,也可以是事先经过共混形成高分子互穿网络的所谓高分子合金。
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需要根据所摊铺的沥青混凝土品种型号确定。一般常见的70号沥青混凝土为:正常施工:135℃,低温施工:160℃。
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矿料的级配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
按矿料的组成不同,可分为密实-悬浮结构(如AC-Ⅰ)、骨架-空隙结构(如OGFC)和密实-骨架结构(如SM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沥青混凝土
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的摊铺压实温度之所以相差,是因为二者的粘度不相同。根据经验,普通沥青的摊铺温度一般在135~155之间,碾压温度分为初压140度左右,复压135~140度,终压表面温度70度左右。改性沥青一般比普通沥青提高10~20度,具体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为准。另外,现在有沥青温拌技术,可比正常施工降低30度左右的温度,也能保证压实度。
普通沥青结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5.2.2-1的规定确定。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时,可参照表5.2.2-2的范围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高值或低值。当表中温度不符实际情况时,容许作适当调整。 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的适宜温度 表5.2.2-1粘度 适宜于拌和的沥青结合料粘度 适宜于压实的沥青结合料粘度 测定方法表观粘度 (0.17±0.02)Pa•s (0.28±0.03)Pa•s T 0625运动粘度 (170±20)mm2/s (280±30)mm2/s T 0619赛波特粘度 (85±10)s (140±15)s T 062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表5.2.2-2施 工 工 序 石油沥青的标号 50号 70号 90号 110号 沥青加热温度 160~170 155~165 150~160 145~155矿料加热温度 间隙式拌和机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连续式拌和机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50~170 145~165 140~160 135~15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 高于 200 195 190 185 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 150 145 140 13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140 135 130 125 低温施工 160 150 140 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低于 正常施工 135 130 125 120 低温施工 150 145 135 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 80 70 65 60 轮胎压路机 85 80 75 70 振动压路机 75 70 60 55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 50 50 50 45注①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可采用表面接触式温度计测定。当采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应进行标定。 ②表中未列入的130号、160号及30号沥青的施工温度由试验确定。 5.2.2.2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5.2.2-3选择。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10℃~20℃。对采用冷态胶乳直接喷入法制作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烘干温度应进一步提高。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表5.2.2-3工 序 聚合物改性沥青品种 SBS类 SBR胶乳类 EVA、PE类沥青加热温度 160~165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165~170 - 165~170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 175 - 175集料加热温度 190~220 200~210 185~195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出厂温度 170~185 160~180 165~180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195混合料贮存温度 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10摊铺温度 不低于 160初压开始温度 不低于 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不低于 90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 50注:①同表5.2.2-2②当采用表列以外的聚合物或天然沥青改性沥青时,施工温度由试验确定。 5.2.2.3 SMA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视纤维品种和数量、矿粉用量的不同,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作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