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区别是内含物,颜色,看晶体,具体区别如下。
1.内含物
说到内含物,发晶、钛晶、绿幽灵是经典代表。但是,除此之外,只要是天然水晶,绝大部分也都会有天然的内含物,比如棉絮状的物质或是石纹等等。
如果你看到完全透明且纯净无瑕的水晶,那基本都是假的,当然纯净的完美水晶不是没有,但极少,所以相比同等价位,越完美的水晶越可疑。
2.颜色
合成水晶尤其是彩色合成水晶的特点是颜色经绝对均一。而天然水晶则不可能每个部分颜色都很均匀,它天生带有色差。这点在黄晶身上就特别明显,它的黄色实际是一块颜色辐射到整块水晶,而不是整块都是黄的。
3.看晶体
水晶以晶体通透润泽为佳,因此选择水晶饰品的时候,尽量选择晶体内通透且没有明显杂质、棉絮的。偶尔有颜色不均的纹理现象出现,这个是天然生长的痕迹,无法判断是好是坏,全凭个人喜好,当然,颜色均匀的晶体更符合一般人的审美。
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特点
天然水晶的晶体冰裂面上会有彩色的光彩,这种光彩是从内部发出,而人造切面水晶的光是加了铅以后才会有,只呈现在表面上。把水晶放在比较暗的地方,天然水晶色泽会非常的亮,而养晶的色泽则会明显暗淡很多,缺泛“灵”的感,只有些微的亮度。
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区别:
1、硬度不同
人造水晶:人造水晶硬度为摩氏5.5-6间。
天然水晶:天然水晶为摩氏硬度7度。
玻璃:硬度为摩尔5-5.5度。
2、导热性不同
人造水晶:导热快,手握着有凉感。
天然水晶:导热较快,手握着有冰感。
玻璃:导热慢,手握着有温感。
3、光泽不同
人造水晶:光泽透明、温和。
天然水晶:透明、更亮,断口可具油脂光泽。
玻璃:光泽明亮、刺眼。
人造水晶如图:
天然水晶如图:
玻璃如图:
4、相对密度不一
人造水晶:密度较玻璃大,比玻璃的重。
天然水晶:密度较玻璃大。
玻璃:密度较小,较轻。
5、质感不一
人造水晶:有质感,单折射率,有时候会有气泡。
天然水晶:有质感,没气泡。
玻璃:没有质感,单折射率,夹杂有气泡。
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区别在于:硬度、光泽、手感的不同。
1、硬度
天然水晶和人造水晶的最大区别在与硬度的不同,天然水晶的硬度是在6.5~7.0左右,几乎和翡翠差不多,比较适合日常佩戴,而人造水晶的硬度是在5.5~6.0左右,相比之下,更容易发生破损的现象。
2、光泽
同时两者的光泽也是不同的,天然水晶的表面呈现的是玻璃光泽,断口是油脂光泽,看起来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而人造水晶的表面没什么光泽,看起来比较干涩,看上去不自然。
3、手感
此外它们的手感也是不同的,天然水晶形成的时间比较长,摸起来有一种润滑细腻的感觉,手感比较显著,而人造水晶多为人工合成所制,触摸后的手感比较粗糙,甚至还有一点干涩的感觉。
水晶简介
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为二氧化硅,纯净时为无色透明的晶体。
当含微量元素时呈紫色、黄色、茶色等。硬度7,性脆,熔点为1713℃。含伴生包裹体矿物的被称为包裹体水晶,如发晶、绿幽灵等,内包物为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
1、人造水晶多采用高铅的玻璃制造而成,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里面添加了一些氧化铅,所以和天然水晶比较类似。2、但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硬度、光泽不同,其中人造水晶的硬度可达5.5~6.0左右,而天然水晶的摩氏硬度为6.5~7.0左右。
1、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化学成份都为二氧化硅,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即称为“水晶”。天然水晶是一种透明的石英结晶,呈六角柱状结晶,它的硬度很高、反光烽(俗称七彩光)极强。2、纯净的水晶为无色的透明晶体,而没有杂质的天然水晶几乎找不到的,大都天然水晶含有气泡、杂质,晶体混蚀。3、人造水晶是原料石英砂经过一系列工序提炼,再经精细的切割技术和绝无瑕疵的打磨功夫制造而成,晶体纯净透明,弥补了天然水晶的不足。4、人造水晶添加进金属元素如铅能增强光的拆射,更显出水晶的高贵。由于人造水晶工序繁杂,工艺高超,有的售价甚至比天然水晶还要昂贵。5、人造水晶即高铅玻璃,或称为铅晶质玻璃,即在普通玻璃(成分是二氧化硅)中加入24%的氧化铅,就会得到亮度和透明度与天然水晶类似的人造水晶。
制作人造水晶的基本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制作人造水晶所需的材料包括硼砂、碳酸钠、热水、玻璃容器、食用色素(可选)等。
在玻璃容器中加入硼砂和碳酸钠,并加入适量的热水,搅拌均匀。
将玻璃容器放入热水中,加热至水温达到80℃以上,持续搅拌至硼砂和碳酸钠充分溶解。
如果需要着色,可以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然后,关闭加热器,将溶液放置在室温下,让其慢慢冷却。在此过程中,晶体开始逐渐形成,可以通过不断观察来掌握晶体的生长情况。
当晶体生长到所需大小时,将容器取出,倒掉多余的溶液,用清水冲洗晶体表面。
最后,用干净的布擦干晶体表面即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人造水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溅洒化学物质。另外,所得到的人造水晶可能不如天然水晶的纯净和质量稳定,仅供观赏和装饰使用。
人工水晶的制作方法如下:
人造水晶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二氧化硅。
1.第一步首先把普通玻璃融化,然后按照比例加入二氧化硅。
2.二氧化硅一般加入百分之二十四为宜,太多就不好了。
3.接下来一步就是成型,把这些混合物倒入到模具里边。
4.然后成型以后,打磨抛光,最后再通过一下加工完美的人造水晶就做好了。
水晶
以上就是以上就是人造水晶的制作方法。
如何鉴别天然水晶和人工水晶呢?
通过观察水晶的结构,我们就可以基本上判断水晶的种类了。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强光观察时,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而假水晶多采用残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炼,经过磨光加工、着色仿造而成,没有均匀的条纹、柳絮状物质,过于纯净。
此外,将天然水晶竖放在太阳光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折射出光彩,而假水晶美则美矣,在阳光下就比较单调了。
水晶
但是人工合成的水晶未必一定比天然水晶廉价,相反,为了产生一些特殊色彩,人工水晶添加了金属元素,这样能增强光的折射,更加突出了水晶的高贵。由于人工水晶工序繁杂,工艺高超,有的售价甚至比天然水晶还要昂贵。
目前生产最多再生水晶(也就是养晶),采用一种叫做水热法的方法来生产养晶, 而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运用一个约2层楼高的高炉巨桶中注入大量“无水硅酸“,加入二氧化硅。 然后在底层级上层各加摄氏约400度的高温,上层比下层的温度略低约40度左右,并在镕液中悬入供结晶出来的再生水晶附着的晶核(长得像一片20公分左右的米达尺,薄薄一片,将来可运用方法切割掉,不会露出马脚)利用热对流的原理,让高温超饱和的原料镕液由底层流向温度较低的上层,结晶慢慢依附在晶核的两面上(请想象一下砂糖或盐结晶的过程),最后便形成厚片状的养晶,晶核则被夹在中间。等约两三天后结晶成一定厚度时, 将养晶抽出冷却成形, 然后在锯掉中间的晶核,剩下的就是晶莹剔透,色泽一致的养晶。
1、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化学成份都为二氧化硅,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即称为“水晶”。天然水晶是一种透明的石英结晶,呈六角柱状结晶,它的硬度很高、反光烽极强。 2、纯净的水晶为无色的透明晶体,而没有杂质的天然水晶几乎找不到的,大都天然水晶含有气泡、杂质,晶体混蚀。 3、人造水晶是原料石英砂经过一系列工序提炼,再经精细的切割技术和绝无瑕疵的打磨功夫制造而成,晶体纯净透明,弥补了天然水晶的不足。 4、人造水晶添加进金属元素如铅能增强光的拆射,更显出水晶的高贵。由于人造水晶工序繁杂,工艺高超,有的售价甚至比天然水晶还要昂贵。 5、紫外线都能透过人造水晶和天然水晶,而普通玻璃则不能。
人造石英晶体普遍采用水热法生长,将石英原料和溶剂放入高压釜内,加温至330-380摄氏度,加压到80-150Mpa,在这样的环境中,石英溶解,并且重结晶,从而得到石英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