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是什么意思是由若干杆件组成的构架。用以跨越空间,承受重量。广泛用于房屋结构和桥梁工程,比实体梁用料省、重量轻,能适应较大的跨度。可由钢、木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成。
1、大多数悬臂桥都有两个桁架臂用以对接或支撑两臂之间的桥段。
2、通过一个平面桁架算例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定量分析了相位滞后与控制效果的关系。
3、该飞行器采用学生自行设计的三棱锥悬挑桁架结构,使用超轻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自重较轻。
4、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对错列桁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5、本文主旨在探讨三维桁架受风载重风力系数之分析。
6、飞机机架由自行设计的三棱锥悬挑桁架结构组合而成。
7、剪切变形对自升式塔机桁架结构塔身弯曲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
8、介绍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引水道进水塔大跨度钢桁架桥施工的全过程,包括制作、运输、安装、试验等几个部分。
9、对于超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由于受模型缩尺比所限,通常在气弹模型试验中不能单独模拟出拱肋中单根钢管的刚度,目前常采用集中刚度法用一个芯棒模拟整个钢管桁架的刚度。
10、打黑渡怒江大桥拱架为钢结构,采用万能杆件拼装而成,形成空间桁架。
11、本文针对周边式桁架可展开天线进行了基于优化方法的网面调整。
12、双悬臂梁吊装法解决了大型钢桁架高空吊装问题,且省工、省料,实践证明,该法安全、可靠,较为实用。
13、作者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个平面桁架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并用语言编制程序计算该结构的柔度差值曲率。
14、坊塔主舞台及后舞台的栅顶、天桥属于吊挂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先施工屋面桁架,然后安装吊挂结构,即采取钢结构逆作法。
15、通过对一钢结构住宅建筑方案实例的空间分析,说明了错列桁架结构体系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受力特性。
砌体1.经济,承载力差一点,一般层数不会很多2.加筋砌块结构:在砌体里加了钢筋,特别是抗震薄弱区,所以承载力有所提高混凝土:1.框架:跨度大,内部空间大,空间分隔比较随意,只要不介意有大柱子突出来,一般就用这个,厂房等公用建筑比较多用2.剪力墙:在外观上类似于砌体,但是可以造得很高,因为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整体性能一定比砌体要好很多,并且由于剪力墙用墙体承载,所以比框架体系的承载体系密集,所以一般比框架结构要高3.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对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结合,又可以形成较开阔自由的空间,又有较大的刚度,一般会将墙体设在楼梯间,电梯间,外墙等部位,不给中间空间分隔造成影响钢结构1.桁架:由杆件组合而成,一般用作屋架等,杆件只有轴向力,不受弯2.塔架:做输电塔之类的,见过吧,和桁架其实原理差不多3.网架/网壳:还是桁架进化而来,只是杆件布置比较密且细,可能是美观吧4.排架:厂房里用的比较多,和框架有点像,不过一般使用屋架做顶的5.膜结构:利用PVC材料(也可能是其他高聚脂之类的材料,我不是很清楚)的特性来做结构的外围,节省而且自重轻,对抗震有利,PVC材料内部还有要有类似网架之类的刚结构体系支撑的,只是用PVC材料代替了轻钢板6.当然钢结构也可以做成框架的其他结构1.底框结构:底部是框架抗震墙,上面是砌体,这种也很多,下面开店,上面住人,利用价值高,但是在框架和砌体转换的地方往往由于刚度突变造成薄弱层,设计时候要特别小心2.异形柱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柱子,一般混凝土柱子是矩形截面,异形柱可以做成T型,L型,十字型,这种柱子承载力没有矩形截面好,但是可以满足住宅内部不希望出现凸角的要求3.其实结构可以任意组合,不过太随意了对抗震不利,一般正规的设计单位不会用太奇怪的结构体系的,理论不成熟,容易发生事故超高层结构1.框筒:中间是一个剪力墙形成的筒体,外面是框架结构,又框架剪力墙结构演变而来,整体受力好2.筒中筒:如果框筒还不行,可以用内外都用筒体结构,甚至可以设置多筒,来逐步提高整体受力3.超框架:我们的环球金融中心好像用了这个,就是用桁架结构来做成大梁,用什么来代替大柱我忘记,总之即减轻自重又满足了受力要求,现在世界上很多超高层建筑都用这种结构形式
桁架结构可以形成梁式、拱式桥,也可以作为缆索支撑体系桥梁中的主梁(或加劲梁)。桁架桥梁绝大多数采用钢材修建,亦有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修建的例子。我国比较有名的桁架桥梁有:武汉长江大桥(三联3×128m连续钢桁梁,1957年,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南京长江大桥(三联3×160m连续钢桁梁,1969年)、九江长江大桥(180m+260m+160m梁拱组合体系,1993年)、芜湖长江大桥(180m+312m+180m钢桁斜拉桥,1999年)和香港青马大桥(主跨1377m钢桁加劲梁悬索桥,1997年),目前已动工修建的重庆朝天门大桥为190m+552m+190m钢桁拱桥,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桁架桥为空腹结构,因而对双层桥面有很好的适应性,以上列举的几座桥均布置为双层桥面。
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
1、砌体结构
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
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结构的建筑中,常用非承重砖墙做围护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
房屋荷载包括人、家具、物品、机械设备的重量及楼板、墙体和本身自重等。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
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4、框剪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5、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作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在侧向风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类似刚性的箱型截面的悬臂梁,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筒体结构可分为框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桁架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
1、筒体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水平荷载起控制作用。筒体结构适合于30~50层的建筑。
2、桁架结构体系
屋架高跨比1/6~1/8较合理。
3、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可分为平板网架和曲面网架两种。平板网架采用较多,其优点:空间受力体系,杆件主要承受轴向力,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整体性好,刚度大,稳定,抗震性能好,可悬挂吊车;杆件类型较少,适于工业化生产。
4、拱式结构
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压力。
拱式结构的主要内力为轴向压力,可利用抗压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的拱式结构。由于拱式结构受力合理,在建筑和桥梁中被广泛应用。它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中。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
钢筋混凝土墙板能承受竖向和水平力,它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不外露梁、柱棱角,便于室内布置,方便使用。剪力墙结构形式是高层住宅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的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的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由框架承担。
你这个问题问的不太对
首先,根据你的图片来看,这不是个空间桁架结构,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点支式玻璃幕墙。
点支式玻璃幕墙有三种:1.刚性支撑体系;2.柔性支撑体系;3.混合支撑体系
你的这个好像是有拉索的,所以肯定不是第一个类型,只是我无法确定你的是第2种还是第3种
下面的是两种类型的图
如果从你的cad图示里看,我没弄错的话,是柔性支撑体系的可能性很大。
就是在幕墙的内外两层分别使用了拉索这种柔性材料。
然后,分析方法方面,肯定不是你说的理论力学了,理论力学用的是刚体的运动问题,一般不适合实际的结构的。由于有柔性的预拉力拉紧的拉索,所以结构力学也不太适用了。其实,你这个结构有点像索膜结构里面的张弦梁结构了。
这个地方就要简单介绍下张弦梁结构了,张弦梁结构的思路是源至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思路,就是将预应力的钢筋放在混凝土的体外,比如说下侧。我们桁架体系里面,下弦杆是受拉的,上弦是受压的,有人就会想拉索的强度这么高,就可以将桁架的下弦换成预拉索,而且这样产生的梁就会有类似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反拱,这样结构的变形就会小很多了。
你的这个结构,简单的进行受力的分析的话,就是两端通过内外的预应力拉索,使得结构在单品上产生了应力刚度,然后在用环向的拉索形成一个整体,实际和空间桁架还是有所类似的。只是桁架的梁和柱都是刚性的,提供的是截面刚度EI,而拉索提供的是应力刚度而已。
如果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就必须借助软件了,我知道一款同济大学的3d3s软件,可以计算玻璃幕墙结构。
简单的说了下,你不太懂的话,可以再问我,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见建筑的结构形式有木结构、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钢结构、预应力结构、砖混结构。
1、木结构:指在建筑中以木材为主制成的结构,-般用榫卯、齿、螺栓、钉、销、胶等连接。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木结构自重较轻,木结构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用于桥梁和搭架。
2、砖石结构:指在建筑中以砖或石材为主砌筑制成的结构,是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造就了中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形式丰富,结构多样,构造作法进步。从平面看,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北宋中期以后,以八边形为主。
3、混凝土结构:指以普通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EM83-85)中指出:它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其应用范围极广,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用得最多的一种结构。
4、钢筋混凝土: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而混凝土结构不能用于受有拉应力的梁和板。
5、钢结构:指以钢材为主制成的结构。其中,由钢带或钢板经冷加工而成的型材制作的结构称冷弯钢结构。常用钢板和型钢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锄钉连接。
6、预应力结构:指在结构上施加荷载以前用特定的方法预加应力,使内部产生对结构承受外荷有利的应力状态的钢结构。大跨度房屋建筑结构、吊车梁、桥跨结构、大直径贮液库、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等都可采用预应结构。
7、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枢向承重结构的楼、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扩展资料:
由于有框架结构的柱截面较大,不宜家具布置和装修,影响室内使用,以往在住宅建筑中采用较少。结合框架结构特点,在新建住宅中出现了一种异形柱框架轻型住宅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异形柱框轻住宅与其他传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由T形边柱、十字形中柱、L形角柱组成框架受力体系,其柱间填充墙与体壁同厚,室内不出现柱楞便于使用,填充墙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材料,因墙体减薄,与砌体结构相比可增加使用面积。异形柱框轻住宅结构体系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多高层住宅中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框架间的填充墙多采用轻质砌体墙。这些轻质墙体材料种类较多,如非承重黏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焦渣混凝土砌块、轻钢龙骨石膏板、石膏空心墙板及多中复合轻质隔墙板。这些轻质墙体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装修时可以开洞或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