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

更新时间:02-04 装修 由 孤己i 分享

剪力墙的位置: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楼(电)梯处。4)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6)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8m)、L形、槽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H/L≥2。7)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 (2)剪力墙的间距:为了保证楼(屋)盖的侧向刚度,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3)剪力墙的数量:与结构体型、高度等有关。从抗震性考虑,在一定范围内数量越多越好;从经济性考虑,数量太多会使结构刚度和自重很大,地震力和材料用量增大,造价提高,基础设计困难。因此,剪力墙的数量应适宜,只需满足侧向变形的限值即可。(剪力墙的数量:规范要求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距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距的50%)成片的剪力墙最好对称布置,必须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分散”的原则。因为在地震时全靠它抵抗地震剪力。

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

在家庭装修设计中,剪力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要相当重视。那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PChouse带大家了解下吧。底框架结构中的剪力墙既是承担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更是承担水平力的主要构件,在地震中起第一道防线作用,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底部剪力墙承担100%的水平地震作用,而框架只承担小部分的地震力作为安全储备。震害观测表明,底框砖房在地震时底层将发生变形集中,会出现过大的侧移而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有鉴于此,新规范在近十几年各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底框架结构剪力墙的布置做出了更科学的调整。首先抗震墙间距要满足最大横墙间距限制,6、7、8度设防区最大横墙间距分别为21m、18m、和15m。其次,剪力墙应沿2个主轴方向都有布置,使之形成直角以更好地发挥抗震作用。另外要克服矫枉过正的偏见,有些设计人员认为既然底框结构底层薄弱就多布置一点剪力墙越强越好,实际上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剪力墙的设置应与上部砌体结构相协调,抗震设计的原则是沿楼层间侧移刚度应均匀变化,而不允许各层间发生突变。

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有哪些特点

每每看到高楼大厦,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评论一番,这栋楼设计得怎么样啊,这些楼的设计怎么都一个样。其实,建筑结构的设计有多种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便是这其中的一种。那么,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有哪些优缺点?《《《点此获取专业设计师免费量房》》》

什么是框架剪力墙?

在介绍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搞震墙,主要作用是在房屋建筑中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分为平面剪力墙和立体剪力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筑成。

再来了解下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

那框架剪力墙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从字面上讲就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受力形式,框架与剪力墙的相互作用力使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加的稳固。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

优点:

(1)框架结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

(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使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3)在框架的某些柱间布置剪力墙,从而形成承载能力较大、建筑布置又较灵活的结构体系。在这种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是协同工作的,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框剪结构适用范围:这种结构一般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

1、框架结构

优点:

(1)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

(2)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3)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4)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缺点:

(1)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

(2)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

(3)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框架结构适用范围: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2、剪力墙结构

优点:

(1)整体性好;

(2)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

(3)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便于房间内部布置。

缺点:

(1)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

(2)结构延性较差。

剪力墙结构适用范围:剪力墙结构由于承受竖向力、水平力的能力均较大,横向刚度大,因此可以建造比框架结构更高、更多层数的建筑。但是只能以小房间为主的房屋,如住宅、宾馆、单身宿舍。而宾馆中需要大空间的门厅.餐厅、商场等往往设置在另外的建筑单元中。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

 

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

原则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构件之间不宜采用铰接。抗震设计时,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梁与柱或柱与剪力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的梁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原则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一般按照“均匀、对称、分散、周边”的原则布置:

(1) 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两侧不宜同时设置剪力墙。

(2)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3)剪力墙布置时,如因建筑使用需要,纵向或横向一个方向无法设置剪力墙时,该方向可采用壁式框架或支撑等抗侧力构件,但是,两方向在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值应接近。壁式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考虑。

(4)剪力墙的布置宜分布均匀,单片墙的刚度宜接近,长度较长的剪力墙宜设置洞口和连梁形成双肢墙或多肢墙,单肢墙或多肢墙的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 m。每段剪力墙底部承担水平力产生的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剪力的40%。

(5)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区段内。房屋纵向长度较长时,不宜集中在两端布置纵向剪力墙,否则在平面中适当部位应设置施工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影响,同时应加强屋面保温以减少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6) 楼梯间、竖井等造成连续楼层开洞时,宜在洞边设置剪力墙,且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不宜孤立地布置在单片抗侧力结构或柱网以外的中间部分。

(7)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应满足楼盖平面刚度的要求,否则应考虑楼盖平面变形的影响。

原则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宜设计成周边有梁柱(或暗梁柱)的带边框剪力墙。纵横向相邻剪力墙宜连接在一起形成L形、T形及口形等,以增大剪力墙的刚度和抗扭能力。

原则4、在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项较长的建筑中,其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当剪力墙之间的楼盖有较大开洞时,剪力墙的间距应予减小。

(2)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两尽端。

原则5、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沿高度墙的厚度宜逐渐减薄,避免刚度突变。当剪力墙不能全部贯通时,相邻楼层刚度的减弱不宜大于30%,在刚度突变的楼层板应按转换层楼板的要求加强构造措施。

以上关于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儿了,这些内容在建筑设计师中是必知的,但是对于不熟悉这一行业的人来说就不常听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点此免费申请装修保,避免装修陷阱》》》

对于这些框架剪力墙等建筑结构,我们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是买房的话,不了解一些建筑基本知识,可能会被开发商蒙蔽,买到有质量问题的房子!为此,大家买房一定要进行验房!验房目的是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对新房进行全面检查,将交房前的问题提交开发商整改,避免后期收房后,业主承担房屋质量责任,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土巴兔就有免费验房的服务,有需要可免费申请!《《《点此免费获取验房专家免费验房》》》

住宅剪力墙布置的原则是什么简单的说一下就可以,老师太为难我了,都没怎么讲就让我们布置剪力墙

住宅剪力墙布置的原则: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在建筑物周围,楼梯间、电梯、平面形状直变和竖向大荷载。当平面形状较大时,应在靠近凸部的末端布置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剪力墙应采用L型、T型和沟槽形式。

剪力墙不宜过长,总高与总长之比应大于2剪力墙不应布置在伸缩缝和防震缝的两侧,纵向剪力墙不应布置在末端,而应布置在中间。剪力墙应连接到建筑的全部高度,以避免刚度突变。

扩展资料:

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

长度很大的剪力墙,刚度很大将使结构的周期过短,地震力太大不经济;

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易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

每个墙段可以是单片墙,小开口墙或联肢墙。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m,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和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内力计算时,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不考虑其作用,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计算。

剪力墙墙肢的平面布置有哪些原则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它可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也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剪力墙墙肢的平面布置原则 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经济指标和力学性能的因素是墙肢布置的好坏。所以说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的关键就是优化墙肢布置。墙肢布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布置要对齐 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风、地震等)。因此,设计师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墙肢间的联动效用。而布置结构时,同一方向的墙肢应该均匀布置,使多道联肢剪力墙在一个平面上协同工作。要注意避免的是剪力墙错位布置。 例:如图 1 所示,某高层住宅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中,Y方向有四个墙肢是错位布置的。一般的调整方法是使墙肢形成两道联肢剪力墙,这样对齐布置可以使局部侧向刚度提高 10% 。2 布置要均匀 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承受,所以剪力墙应沿平面主要轴线方向布置。而高层建筑结构除了要满足承受竖向荷载和结构抗侧移刚度,还需要有一定的抗扭转刚度。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可以适当加强周边剪力墙以及外圈梁,调整结构刚度中心与结构平面几何形心、重心的相对位置,这样可以更加靠近理想中“三心”重合的状态。 3 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或长墙 众所周知,短肢剪力墙的延性差,构造要求高,对钢筋的需求也大,所以设计师们布置结构时应该尽量避免用短肢剪力墙。但是如果墙肢过长,又会造成刚度过大,地震力比较集中。另外,在剪力墙结构中,若有少量长墙存在,发生地震时,楼层剪力主要会由这部分长墙承受;若地震强度超烈,首先遭到破坏的就是承受地震力的长墙。而因为其他墙肢的承载力比较弱,就会导致剪力墙墙肢由强到弱被各个击破,最后整个结构倒塌。 因此,设计师们在布置剪力墙结构时,应该使各墙肢刚度接近,避免使用短肢剪力墙或长墙。 4 优先采用带翼缘墙 矩形、L形、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正多边形、圆形和弧形平面,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 其中L 形、T 形的剪力墙因墙肢端部的翼墙可以起到扶壁的作用,可以增强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使框架梁搭接在剪力墙端部时,钢筋的锚固长度满足要求,因此设计师们进行结构布置时最好优先采用L 形、T 形墙。

声明:关于《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78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