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地震释放的最大能量被定为震级-主阵。震级分为10级,人类记载以来最大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一次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称烈度。烈度与震中距,震源深度有关。抗震设防烈度是依据当地有史以来最大地震级设立的抗震标准。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来说震中区烈度最大。震中区烈度的大小跟震级大小、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和建筑物牢固程度有关系。震级一定时,震源越浅震中区烈度越大。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根据这个地区历史上发生地震的情况考虑一个设计建筑物时参考的数据。抗震设防烈度一般要比根据历史地震资料计算出的平均烈度要大一些。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但还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
1、抗震等级:所谓抗震等级就是设计部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房屋设防烈度,是抵抗巨大破坏的指标,和地震等级无关。小等级地震也可能造成大烈度,距离大地震远的地方,不会有大烈度。地震等级和地震烈度概念是不同的。地震等级主要表达地震总能量的大小,但是地震烈度则是表述破坏力的大小。同一个地震,当地地质构造不同,距离地震源的远近不同,会有不同的地震烈度。5级地震震中也可能造成7度烈度破坏,距离8级地震较远的周边区域烈度就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