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家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家具的风格特征,了解形成这个风格特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从公元前16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风格:1 古典家具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家具。2 哥特式13世纪后期哥特式建筑风靡于欧洲大陆。这种潮流也完全支配了当时家具的发展。哥特式家具是由哥特式建筑风格演变来的。3 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最大的特征是以浪漫主义作为造型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它具有热情奔放及丰丽委婉的艺术造型特色,这一时期家具风格并不受建筑风格改变的影响,主要基于家具本身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因而它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而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使家具在视觉上的华贵和功能上的舒适更趋统一。4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特征。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舒适的功能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工艺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通常以优美的曲线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5 新古典风格新古典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约自1760年至1800年间,称为庞贝式;第二阶段自1800年至1830年间,称为帝政式。庞贝式风格盛行于18世纪后半叶,当时的法国路易十六式风格,英国乔治后期的罗伯特-亚当、赫巴怀特和谢拉顿风格,美国联邦时期风格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均属于庞贝式风格的范畴。6 民族古典家具受中国古典风格的影响,16世纪日本出现的书院建筑,也十分讲究队陈列的布置,如中国式的卷轴和书法,地上陈列的香炉、花瓶、精美的文房用具等等。7 中国古代风格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讲究端庄的气质和丰华的文采以及丰富的内涵。其中明清家具创造了中国传统家具灿烂辉煌的成就,并对世界各国的家具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8 中国明代风格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遭到游牧民族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随之手工业、商业也很快得到发展,国际贸易又远通到朝鲜、日本、南洋、中亚、东非、欧洲等地。至明中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经济的繁荣,当时的建筑业、冶炼、纺织、造船、陶瓷等手工业均达到相当水平,明末还出现一部建造园林的著作一《园治》,它总结了造园艺术经验。明代家具也随着园林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得到巨大的发展。当时的家具配置与建筑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厅堂、书斋、卧室等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一般在建造房屋时就根据建筑物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考虑家具的种类、式样、尺度等成套地配制。这时期的家具,不论硬木还是木漆家具,甚至是民间的柴木家具,都以它造型简洁、结构合理、线条挺秀舒展、比例适度、不施过多装饰的那种素雅端庄的自然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博得人们的赞赏,赢得国际的声誉。明朝时期,由于交通发达,海外贸易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日本、中亚、南海各国均有文化交流与贸易活动,出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对外贸易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外交往来,同时也激发了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一带的优质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输入中国,这些热带木材材质坚硬、强度高、色泽与纹理优美,因而制作工艺精密,而且可以进行细致的雕刻与线型加工,经济贸易与手工艺的进一步发展终于使明式家具达到了我国古典家具的历史高峰并因此而载人了世界史册,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家具专业书籍,如午荣等人编著的《鲁班经》、文震享编著的《长物志》、王析、马思义编著的《三才团会》和高镰著的《逆生八笺》等,这些专业书籍丰富了家具理论知识,指导了设计,对家具的制作与生产都起到了直接与间接的推动作用。我国明代的家具研究的著名学者扬耀先生在其著作中这样写到:“明式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一点是由结构而成立的式样;一点是因配合肢体而演出的权衡。从这两点着眼,虽然它的种类千变万化,而归综起来,它始终维持着不太动摇的格调,那就是“简洁、合度”,但在见解的形态中,具有雅的韵味。这韵味表现在:一、外形轮廓的舒畅与忠实;二、各部线条的雄劲而流利,更加上它顾全到人体形态的环境,为体现处处适用的功能,而做成适宜的比例和曲度。明式家具品类繁多,可粗略划分成六大类:1.椅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机椅、条椅、圆凳、春凳、鼓墩等。2.几案类(承具类):有炕桌、茶几、香几、书案、平头案、翘头案、条案、琴桌、供桌、八仙桌、月牙桌等。3.柜橱类:有闷户橱、书橱、书柜、衣柜、顶柜、亮格柜、百宝箱等。4.床榻类:有架子床、罗汉床、平榻等。5.台架类:有灯台、花台、镜台、面盆架、衣架、承足(脚踏)等。6.屏座类:有插屏、围屏、座屏、炉屏、瓶座等。明代家具使用的木材也极为考究,明朝郑和七下南洋,使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地区出产的优质木材,如黄花梨、红木、紫檀、杞梓(也称鸡翅木)、楠木等供应充足。由于明代多采用这些硬质树种做家具,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在制作家具时充分显示木材纹理和天然色泽,不加油漆涂饰,表面处理用打蜡或涂透明大漆。这是明代家具的一大特色。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多样,做工精细,结构严谨,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水平,与明代发达的工艺技术分不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硬木制成精美的家具,是由于有了先进的木工工具,明代冶炼技术已相当高超,生产出锋利的工具。当时的工具种类也很多,如刨就有推刨、细线刨、蜈蚣刨等;锯也有多种类型, “长者剖木,短者截木,齿最细者截竹”等等。明代的能工巧匠利刃在手,为优美的家具造型,为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创造了不少新品种、新结构家具。明式家具采用框架式结构,与我国独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依据造型的需要创造了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以及“攒边”技法、霸王撑、罗锅撑等多种结构。既丰富了家具的造型,又使得家具坚固耐用。虽经几百年至今我们仍能看到实物。总之,明式家具制造业成就是举世无双的,许多西方设计家为之倾倒。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这里让我们借用I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的造型洗简,不繁琐、不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明式家具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这一发展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今天所说的明式家具作为一种风格特征不受朝代的严格限制,明式家具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功能、结构、造型、用材以及设计要素的完美统一上。一、功能合理明式家具具有合理的功能。通过对现存大量实物的测量,可以发现各种明式家具的我们,用今天的设计眼光来看也是很科学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尺寸是根据人体尺度经仔细推敲确认的,如图2—8中所示的圈椅,早年曾有人对此作过测绘,发现这张椅子的主要功能尺寸与现代椅惊人地相似,这反映了明式家具在确定各种关键尺寸时是以人体尺度作为依据的。明式椅子的靠背倾角和曲线同样是科学的,椅子靠背应有适宜的倾角和曲线对今天来讲已经是常识,但是从家具发展史上考察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9 清代家具风格家具制造在明和清初呈放异彩,达到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王世襄先生讲过,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苏州、扬州、广州、宁波等地成为制作家具的中心。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产地分为苏作、广作、京作。苏作大体继承明式特点,不求过多装饰,重凿和磨工,制作者多扬州艺人;广作讲究雕刻装饰,重雕工,制作者多惠州海丰艺人;京作的结构用鳔,镂空用弓,重蜡工,制作者多冀州艺人。清代乾隆以后的家具,风格大变,在统治阶级的宫廷、府第,家具已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追求繁琐的装饰,利用陶瓷、珐琅、玉石、象牙、贝壳等做镶嵌装饰。特别是宫廷家具,吸收工艺美术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制成漆家具。他们刻意去追求装饰却忽视和破坏了家具的整体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谐统一。此种趋向到清晚期更为显著。1840年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方面每况愈下,衰退不振,家具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广大的民间家具制造业仍以追求实用、经济为主,继续向前发展。它继承了明式家具构造上的某些传统做法,但造型趋向复杂,风格华丽厚重,线条平直硬拐,雕饰增多,并间以牙、角、竹、木、瓷、玉、琅、螺钿等镶嵌装饰,却忽视家具结构的合理性和人体使用功能的协调性,因而这时期的家具显得尺度大而重,同时又具那种官场显示财富、地位的雄伟气派。由于它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因此多用于宫廷、豪宅,并为富商们所收藏。10 近代家具风格19世纪中叶,随着机械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产生,促使设计师改变旧有设计模式,寻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适应新材料、新工艺的新家具设计风格。一个崭新的现代家具设计的时代来到了。 现代家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世纪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现代家具的探索及发生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现代家具成熟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家具高度发展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科技高度发展、面向未来的多元时期。一、19世纪后期这是现代家具的探索及发生时期,存在着两条平等的路线。一条是以英国的威廉·莫里斯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家,他们竭力主张艺术家和工艺师相结合的路线,强调个人手工的优异技能以求创新设计形式。尽管他们否定了机械生产的可行性,但由此而创造出一种具有简单朴实充满着乡土气息的新型家具风格。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运动的推动下,许多著名的建筑师都参与家具设计,使现代初期家具得以不断发展。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菲力蒲、韦勃、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等。随后在欧洲大陆发生了“新兴艺术运动”。虽然该运动分别于比利时、法国、奥地利和德国等地展开,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反对传统风格,寻求一种可以代表他们时代的新设计形式。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阿道夫·洛斯和凡·德·菲尔德等。另一条路线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米夏尔·托奈特。你说的田园风格的家具,那只是这些风格的分类,如:现代田园风格
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口碑在当地较好。 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的小区管理较好,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的相关优势介绍如下:
1、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周边商业较为发达:
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周边商业包括综合商场,康恒兴商厦、康乐隆超市、双信超市、兴隆市场、金海英商场、华丽服饰商场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邮局,康庄邮政储蓄所休闲娱乐设施等。
2、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医疗设施较为齐全:
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的医保定点明和堂药店(分店)康庄镇医院等多家医院分布在项目附近。此外还有各类专科门诊、便民诊所及药店等,为户主提供全方位服务。
扩展资料:
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的有关介绍:
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周边范围内分布景点多处。其中有烟波浩渺的官厅湖,颇具特色的古崖居、异域风情的天漠风光、秀丽的龙庆峡、辽阔的康西草原、古老的鸡鸣驿、野鸭湖湿地生态园等众多旅游度假景点。
还有保龄球会馆、阳光马球俱乐部、三亚奥特莱斯第一村观光采摘园、德青源生态园、辉煌国际度假村等休闲娱乐设施,宁波杭州湾新区房子业主可轻松享受高品质休闲生活乐趣餐厅,项目内部鹿跃餐厅已对外营业,主营中西餐。
明清家具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人类使用家具的历史非常久远,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完整的家具遗存属战国时代。今天人们能见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制品。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家具一般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和其它杂项类。一、 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1.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的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 ,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2. 清式家具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3. 漆木家具漆木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另一大类,也属漆器的一类。它是以木材做胎骨,外面上漆,是木工和漆工的联合作品。明清时代中国的漆工艺非常发达,各种技法齐备,用于家具髹饰,或单色纯正,或五彩缤纷,形成绚丽夺目的装饰效果。二、 明清家具的用材明清家具所用石材、金属饰件,选材考究,制作精良,颇富特色,对家具的装饰起了烘云托月的美妙效果。1.优质木材明清家具所用木材多产自热带,质地坚硬,色泽纹理优美,可分为硬木和非硬木两类。紫檀、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红木、乌木等属硬木,楠木、榉木、樟木、黄杨木等为非硬木。这里简要介绍如下几种:紫檀木主要出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地,我国湖南、广东、云南有少量出产。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密度较大,入水则沉色调呈紫黑似犀角色,纹理纤细浮动,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微有芳香。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和精巧器物。紫檀家具深沉古雅,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不事雕饰,表现出庄重大方、沉静古朴的气质风度。紫檀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红,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用于区分新老紫檀。花梨木花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主要产于海南岛,木色从橙黄到紫赤都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有悦人的香气。新花梨木质较疏松,木色赤黄,呈条纹,无光泽,无香气,纹理色泽较老花梨差异明显。由于黄花梨纹理华美,色彩明快,材料较大,是明及清前期高级家具的主要用材。明清两代制作的黄花梨家具,充分发挥其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大多采用素光手法而不加雕饰,显得简练、优美。鸡翅木老鸡翅木纹理致密细腻,紫褐色相间成纹,具有禽鸟羽毛一般美丽的花纹,尤其是纵断面,具有光泽和深浅变化,细看犹如鸡的翅膀纤毛浮动,鸡翅木即由此得名。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且呆滞缺少变化。红木主要产于印度,我国广东、云南几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现代最常见的名贵硬木。老红木近似紫檀,木色深红或黑红色,少数有黑色斑点,纹理戏迷光滑,并有轻微香气。新红木颜色赭黄,有花纹,外观似黄花梨。新红木经生漆处理后颜色变深,颇似老红木,但与老红木不同。老红木时间越久,颜色越深,而新红木时间越久颜色越浅。清乾隆以后的高级家具多数为红木。2.石材通常制成板材,用于桌案面心、插屏、屏风或罗汉床的屏心、柜门的门心、坐墩的面心、椅子靠背等,清式家具使用石材较多,广式家具的坐具用石材做面心的更多。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斑石、紫石、青石、白石、绿石及黄石等。石材的选择上以自然形成的山川烟云图案为上品,力求体现山水画中水墨氤氲的艺术效果,令人赏心悦目。3.金属饰件明清家具常用金属饰件,如柜、箱、橱、椅及屏风等家具尤为多见,名目繁多,如合页、面页、吊牌、包角、锁插等,造型各异。饰件上采用錾花、鎏金、锤合等技法,制作出各种花纹,灿烂华美。金属饰件的设计与家具的整体造型及雕饰密切相关,充分反映出明清家具在结构、装饰与实用三者关系上相当成熟的艺术处理手法。这些具有艺术创意的金属饰件,有的具有不可或缺的功用,有的对家具起到保护加固的作用,同时为家具添光加彩。光彩夺目的金属饰件与天然的木质纹理形成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鲜明对比,相得益彰,使明清家具更臻与完美。三、 明清家具的主要产地极其风格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家具生产,精制的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各地区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名作。1.苏作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明代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与京、广相比,硬木来源不及他们从与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这种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但都能作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相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2.广作家具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之为广作家具。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有时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气度豪华气派。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步一时,堪称一绝。3.京作家具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镶嵌金、银、玉、象牙、珐琅、百宝镶嵌等珍贵材料,非其他家具制造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四、 明清家具的赏鉴和收藏1.明清家具的品评与欣赏家具品赏与审美水平、审美情趣密切相关。单件家具的品赏包括功能品赏、材质品赏、制作工艺品赏、装饰工艺及效果品赏等方面,成套家具还应包括统一协调性、组合布置合理性、陈设匹配性等。这方面前人著有许多专著,此不赘述。2.明清家具的鉴定主要是制作年代的判定,可从用材、品种、造型、构件的造法以及花纹特点等几方面综合考察。用材方面,紫檀、黄花梨、鸡翅木和铁力木家具多为明和清前期的,清中期以后,这四种硬木逐渐稀缺,代之以红木、新黄花梨。家具品种方面,有的早期品种或式样在在其后期不再流行,或后期才出现的品种或式样,不可能出现在更早的时期。家具的造型、构件、饰纹都具有其时代特征,都是判定家具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当然,最科学的鉴定和识别方法是对照法,即对照已知年代的真品来甄别真伪,但缺少真品参照物是这种方法的难点。明潘允徵随葬家具模型可作为明代家具的标准器。总之,积累明清家具各方面的知识,对鉴定明清家具是极其重要的。3.明清家具的收藏保养要注意以下方面:防尘、防蛀 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陈放收藏家具室内的扬尘,经常用柔软物擦拭清除灰尘。定期检查虫蛀情况,一有蛀虫应立即用药物杀灭。防干、防湿 适度的变化会引起木纤维的胀缩,导致家具变形甚至坏损,湿度过大还容易滋生霉菌虫害。根据明清家具的材料特性,合适的湿度一般在相对湿度50%—60%之间。防光、防火 家具易燃,陈放家具的场所应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光线对家具也具有损害作用。红外线使家具表面温度升高、湿度下降,造成翘曲和脆裂。紫外线危害更大,可使家具褪色,还会破坏木纤维结构,降低机械强度,即使停止光照,在暗处仍会继续起破坏作用。原样修复 由于年代久远,明清家具需要修复的不在少数。修复使应严格遵循“按原样修复”的原则,形式特征、制作手法、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等,都不能随意拆改、加减,必须保持原物的原貌和完整性。切忌修复中使用铁钉和化学粘合剂,防止破坏古代家具易于拆修的传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