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看是怎样的裂缝。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容易发生两种裂缝或这两种裂缝同时发生:1)塑性收缩裂缝特点:表面龟裂,裂缝深度限于表面一两公分。产生原因:养护开始不及时和养护不到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收缩,产生裂缝。防止方法:在可能的最早时间开始保湿养护。抹面拉毛完毕立即喷洒养护剂,或喷雾,或覆盖湿麻布和塑料薄膜,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混凝土终凝后洒水保湿。2)温降收缩裂缝特点:随机不规则裂缝,深度贯穿整个路面板。产生原因:缩缝切割不及时,混凝土进入降温期,温降收缩导致裂缝。防止方法:严格控制缩缝切割的窗口时间(定义为: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切割不会导致松散,直到路面发生随机贯穿裂缝的时间段)。不同水泥和配比的混凝土,窗口时间有一定差异。可以用试切割,测定混凝土温度变化或观察裂缝产生时间,确定窗口时间的开始与结束。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塑性裂缝多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特点: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
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共19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已经形成开裂处理措施只有2种,那就是根据混凝土的开裂的程度、影响和位置进行处理。 一;开裂对结构没有影响不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质量;那么用高强度水泥浆灌注抹面,侧重加固。 二;开裂对结构产生影响,以形成通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那么只有凿除重新浇筑,按规范施工。 三;如果裂缝不影响施工质量和强度,条件允许并且裂缝规则可以做成伸缩缝。 对已有道路裂缝处理方法:1.裂缝的修补:当路面由于裂缝造成强度不足时,采用补强材料(如环氧树脂类材料);当路面仅出现贯穿裂缝,面板强度能满足要求时,采用密封修补材料(如聚氨脂类灌浆材料)。⑴直接灌浆法:适用于非扩展性收缩裂缝。①将缝内清理干净;②缝内及路面采用涂刷方法铺一层聚氨脂底胶层,厚0.3±0.1mm,底胶用量0.15g/m2;③准备好灌浆材料,灌入缝内,固化后通车。 ⑵压注灌浆法:适用于0.5mm以下的非扩展性表面裂缝(压力灌浆)或3mm左右裂缝(注射器灌浆)。①将缝内清理干净;②配好灌缝材料;③用压缩空气喷嘴或注射器灌浆;④加热固化后通车。⑶扩缝灌注法:适用于小于3mm的轻微裂缝。①顺着裂缝用冲击钻将缝扩宽成1.5~2.0cm的沟槽,最大深度不超过2/3板厚;②将缝内清理干净,填入粒径0.3~0.6 cm清洁的小石屑(含泥量小于1%);③配好注浆材料,灌缝;④加热固化,达到强度后通车。 ⑷条带罩面法:适用于贯彻全板厚度在3~15mm的中等裂缝。 ①顺裂缝将两侧各约15cm,且平行裂缝切7~10cm深两条横缝,将此部分砼凿除;②沿缝两侧10cm,每隔50cm钻一对钯钉孔,并在二钯钉孔之间打入一对与钯钉直径相一致的钯钉槽;③用Φ16钢筋做成长20cm、弯钩长7cm的钯钉,将孔槽内填满快硬砂浆,安装钯钉;④将缝内切割凿毛,清理表面;⑤将修补面先刷一层同配比水泥砂浆,然后浇注快硬砼;⑥喷洒养生剂养生;⑦用切割机切缝,灌填筑料。⑸全深度补块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大于15mm、错台大于12 mm的严重裂缝,砼补块可以恢复裂缝传递板块间荷载的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垂直变形。分为集料嵌锁法(适用于二级公路无筋砼路面的接触面交错的接缝内)、刨控法(即倒T型法,因缺乏水平边连第的接缝系统,只能在每条缝的一侧提供荷载传递)和设置传力杆法(适用于寒冷气候和承受重型交通荷载的路面)。①将破损面切除,锯缝应离破损位置至少30cm,在保留板底边部,沿内侧4cm位置,锯5cm深的缝,将切出的砼块清理干净;②检查垫层或基层,要求表面湿润,密实;③砼配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水灰比不大于0.4;④砼应在30~40min内摊铺,振捣密实并刮平,然后用养护剂养生;⑤砼摊铺后12h内,将板中间的各缩缝先锯到1/4板厚处,将接缝材料填入缩缝内,砼摊铺5d内完成接缝的封缝工作。2.局部修补⑴对于轻微裂缝,裂缝有轻微剥落的,开凿成深约5~7cm的长方形凹槽,刷洗干净后用快凝小石子砼填补。⑵对于轻微裂缝,裂缝较宽且有轻微剥落的断板,将缝两侧各20cm范围开凿成深至板厚一半的凹槽,在凹槽底部裂缝的两侧沿与中线平行方向,间距30~40cm,打眼贯通至基层表面,清理凹槽和孔眼后,安设Ⅱ级钢筋,用高标号砂浆填塞密实,最后用与原路面相同标号的快凝砼浇筑至路面平齐。⑶在凹槽边缘两侧板厚中央打洞,深10cm、直径4cm,水平间距30~40cm。将洞内湿润,插入一根18~20mm、长约20cm的钢筋,然后用快凝砂浆填塞捣实,待砂浆硬后浇筑快凝砼夯实至路面平齐。3.整块板更换 对于严重断裂,裂缝处有严重剥落,板被分割成3块以上,有错台或裂块已开始活动的断板,采取换板措施。先处理好路基和基层,然后用快凝材料重新浇筑砼板,或采用砼预制块、条块石换补。对于路基稳定性差,沉降没有完全结束的段落,宜采用预制块换补,对基层要求采用水泥稳定地构层,修补块的缝隙宜用水泥砂浆或沥青橡胶填满,以防渗水破坏。
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产生裂缝 , 而造成新修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一)土基和基层强度不够 , 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 。1 .在施工中回填路基土时 , 路基土松软不密实 、不均匀 , 在重复荷载的作用下沉降 , 产生裂缝 。2 .在施工中回填路基土时不规范 。3 .在回填施工中 ,没有按规定挖除耕植土 、有机质土后更换合格的回填土并分层回填夯实 。
(二)重复荷载应力 、翘曲应力及收缩应力等综合作用 ,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分为两类 , 一类是在荷载作用下的
受力变形 ;另一类是与受力无关的体积变形 。在行人 、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 ,水泥混凝土胶体中的水分逐渐压出 ,水泥石逐渐粘性流动 ,微细空隙逐渐闭合 ,细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 。在基层强度不足的情况下 , 由于行人 、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 ,刚性水泥混凝土板块会弯曲变形 , 造成水泥混土路面的裂缝 ,甚至造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严重破坏 。
3 .在工程实际中 , 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改变或季节的更替等原因 , 水泥混凝土能随着温度的改变而自由地发生膨胀或收缩变形 ,这种自由变形 ,在受到外部或内部(钢筋)约束时 ,产生的变温应力与翘曲应力及重复荷载应力等综合作用下 , 就会导致水泥混凝土产生不同程度的裂
缝 。水的浸入及过大的竖向位移的重复作用 ,使基层受到侵蚀产生脱空 ,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 。接缝拉开后 , 丧失传荷能力 ,在板的周边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 , 使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 。水泥质量差 , 不稳定 ;粗细集料质量差 ,也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施工操作不当 ,养生不好 ,也是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钢筋锈蚀裂缝 。由于保护层混凝土碳化或冬季施工中掺氯盐(一种混凝土保凝 、早强剂)过多导致钢筋锈蚀 。锈蚀产物的体积比钢筋被侵蚀的体积大 2 —3 倍 ,这种体积膨胀使外围混凝土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 ,引起混凝土开裂 ,甚至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这种裂缝是沿钢筋长度方向劈裂的纵向裂缝 。
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有1混凝土坍落度过大2振捣抹压不到位3没有及时覆盖养护4可能路基不均匀下沉。
混凝土路面裂缝根据不同的裂缝情况有如下修补方法:
1、表面修补法,适用于对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的处理,也适用于大面积细裂缝防渗、防漏的处理。
2、内部修补法,内部修补法是用压浆泵将胶结料压入裂缝中,由于其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
3、结构加固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应在结构评定的基础上进行,加固的目的有结构强度加固、稳定性加固、刚度加固、抗裂性能加固四种。这四种加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常遇到的是结构强度加固(即结构补强)。
4、表面凿槽嵌补: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深槽,槽内嵌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表面作砂浆保护层。
注意事项:槽内混凝土面应修理平整并清洗干净,不平处用水泥砂浆填补,保持槽内干燥,否则应先导渗、烘干,待槽内干燥后再行嵌补;在侧面或顶面嵌填时,应使用封槽托板逐段嵌托并压紧,待凝固后再将托板去掉。
扩展资料:
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材料方面:水泥标号低或水泥存放过期,影响地面强度及耐磨性能;沙子粒度过细,拌和物的泌水性增加,沙子含泥量超标影响水泥与沙子的粘结;骨料剂配不好,使拌和物产生离析等。
2、拌和物调度(坍落度)过大:拌和物水灰比过大,造成粗骨料沉淀和砂浆泌水;同时,砂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多余水分蒸发,形成大量毛细孔,降低了地面的机械强度。水灰比过大,还会推迟地面压光的时间,成为地面起砂的潜在因素。
3、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水泥地面压光的目的在于使地面密实、光滑,一般压光三遍成活,但只有在适当时间进行这道工序,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过早或过迟都会引起地而起砂。
4、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压光后,应适当浇水养护。
5、早期受冻:由于地面表面积大,散热快,初冬或冬施期间养护不当,很可能使地面遭冻。地面受冻后砂浆表层抗拉强度不能承受体内冰晶张力,其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松散的颗粒。
百度百科-裂缝处理
我们在施工路面的时候,经常会选择混凝土。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和交通领域,但是有时候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问题,像是裂缝一类的,那么混凝土路面裂缝怎么处理呢?接下来就是小编带领你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混凝土路面裂缝怎么处理1、首先我们将路面的裂缝做记号标注出来,这样可以提醒路过的车辆和行人,让他们避开裂缝行走,防止影响我们后面的作业。然后再根据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大小算出修补裂缝需要的材料。2、查看混凝土里面的裂缝,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切缝处理。要是缝口会变形、碎裂就不需要切缝,直接对它冲洗修补即可。要是封口有裂碎变形,就要先切缝,然后才能进行清理冲洗,最后再用混凝土路面修补剂,把它修补好就可以了。3、裂缝冲洗完以后,我们不要立刻用冷水冲洗,而是让裂缝在泥水里面浸泡一会儿,等到裂缝完全浸透,再用冷水清理干净,让裂缝在湿润无明水的情况下进行修补作业。4、将混凝土路面的修补材料处理好,搅拌时要先加材料,然后才能够加水。事先计算好材料和水的比例,将材料和水的融合搅拌才能够让混凝土修补剂实现效果最大化。5、将处理好的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用裂缝填充或者是修补砂浆灌注的方法填补裂缝,灌满以后进行封缝收光等等步骤。6、等到缝隙硬化之后,能够开放路通车,防护的时候要避免行人车辆进入,所以在旁边还需要放置标志提醒。小编总结:从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修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作业的时候要避免车辆或行人,修完之后标志也不能立刻撤出,而是要在其完全固化之后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