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黄垒墙石

更新时间:01-31 装修 由 忆离人 分享

石头城隐藏在阳朔的西北部葡萄镇梅岭间,方圆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原有小城门24座,现保存小城门18座,原有点将台,中军寨,现存遗址。古城下有古庙四座,现存两座。   南门建在海拔400多米的山坳上,两边是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峰,南门在山坳中心,门呈拱状,分内拱外拱两层,中间顶端有门耳和门栓插孔。外拱高2.75米,宽2.6米,内拱高2.6米,宽2.8米,内外门洞纵深3.4米;城墙高4米,左右向两边山脊长蛇般绵处,城墙为大方凿石驿砌,十分平整坚固。墙立于崖上,地势十分险要。据山里人说,1944年日本鬼子到了对面村庄,见南门居高临下,雄奇险峻,望而生畏,不敢前移,村民每每谈及此事,津津乐道,引以为骄傲。   最雄伟要数东门,东门乃四门之首。门高3.28米,宽2.92米,门洞纵深4.62米。东门矗立两山肩上,地势更为险峻,古道台阶顺坡而下,两门诊室高山直插云端,山面悬崖绝壁,猿猴不可上。城墙如龙蛇摆阵,向两边山峰攀沿。可想当年守城者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别说万箭齐发,就是乱石擂木冲下,千军万马也要落荒溃逃。   北门、西门与东门、南门大致相似,所不同之处是西内门不为拱顶而作平顶,呈桥板状,内门顶是两块大石板平架桥状。其中外桥板一块长4.3米,宽1.06米,厚0.34米,约重3000公斤,我们发现这是整座石城最宽大的一块石头。当时没有吊车链环,不知古人如何将这块巨石托起架到石门上的。   从城墙的垒砌和城门设计,大致与桂林王城相似,人们猜测为明朝所建,但没有桂林王城那么规范。尽管是山野之城,其规模之大,地势之险,建筑之神奇,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至今在广西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   这里抬头望到山,低并没有看到石,四周无处不石山,石城建山上。大城藏小城,连这里的村庄房舍也是石头建筑;石并没有房屋石门坎,石头水井石板路,石头水井石板坪,石头围基石头墙砌成垒墙石头叠石头,不用半点灰浆泥水。这里不仅石头储量大,而且品种多,仅大理石就有槟榔、青黑、墨绿、杂绿等10多个品种,具有丰富的开采价值。村民们正在筹建公路,要把大山推向市场,开发旅游。   石头城历史悠久,无碑文、无史料记载,因地处穷乡僻壤间,交通不便,至今鲜为人知。村里屯过军,每座城门各设分局,现有村民保存一枚“南门分局”印章。古城为何而修?初建何年?建之何为?至今仍是一个神奇的谜。   石头城,石板寨,阳朔石头城旅游提示:从阳朔乘坐到葡萄的客车,然后在葡萄包车前往;或者桂林乘坐去阳朔的客车葡萄下,然后包车前往

刘元卿作品选

  刘元卿诗词选注 陈移新 注 刘元卿(1544—1609),字调甫,号旋宇,又号泸潇,人称刘聘君、刘征君。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南陂村人。曾任礼部主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隆庆四年(1570)江西乡试夺魁。次年会试,因对策多讥朝政,得罪权臣张居正,主考不敢录。此后,绝意公车,以正学为己任,人称“正学先生”,倡办复礼书院等几座书院,宣扬程朱理学,赢得朝野士民好评。给事中邹元标多次特疏朝廷,予以推举。神宗皇帝特旨征聘,刘力辞不赴。癸已年,神宗派员南下,在刘家中授国子博士,并授他“国子博士”、“阶承德郎”衔。刘元卿应召入朝,寻升礼部主事。三年后称病归,潜心撰述、讲学。所著述有《大学新编》、《山居草》、《还山续草》、《通鉴纂要》、《六鉴》、《诸儒学集》、《贤奕篇》和《刘聘君全集》四十卷行世。 陪杨淇园明府游书林洞① 明  刘元卿 武功高哉凌紫烟,阴阴三十六洞天。 雷岩蒙茸不可即,下有书林古洞相延连。 书林自古仙人迹,白昼燃犀照鲛室。② 其中百折巧玲珑,七日谁将混沌辟。③ 碧连参差隐苍苔,白雪千年冻不开。 下有伏流之奔水,上有百尺之悬岩。 岩上军持有鹦鹉,石声琤琤喧钟鼓。④ 夜静辽海鹤归来,双双华表当门户。 已见胡麻种石田,况复天酒滴淙淙。 我欲飡之从赤松,冷然两腋御天风。⑤ 天风吹我飘飘起,扶摇九万差能比。 无耐孤高不可持,归心还入洞云里。 谪来转自好幽探,遇山与水辄沉酣。 刘郎怀抱亦不恶,何当更共子云谭。⑥ 翩翩连袂真堪侈,东南之美尽在此。⑦ 相逢载酒出元经,谁羡峨眉歌皓齿。⑧ 石岩岩水流潺潺,竹马儿童乐治安。 尚循阡陌问饥寒,双舄疑从天上看。⑨ 淋漓翰墨洒琅玕,长得寇恂借河内。⑩ 何妨此地一步一追欢。 【注释】①明府:汉代对郡守的尊称,唐以后多用以称县令。②燃犀:烧犀角,借用为洞察奸邪之意。鲛室:鲛人居住的地方。③玲珑:玉色明彻的样子。混沌:古人想象中的天地相连的状态。④琤琤(chēng chēng):玉石相击声。⑤赤松:即赤松子。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为道教所信奉。⑥刘郎:即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子云:即杨雄。汉文学家。⑦连袂(-mèi):连着衣袖。⑧峨眉:美女。皓齿:白色的牙齿。⑨阡陌(qiān mò):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⑩淋漓:形容充盛、酣畅。寇恂(xún):东汉初上谷昌平(今北京)人,字子翼,世为地方豪强,刘秀占有河内,他被任为太守。 归自虔同尹邦和游石城洞① 明  刘元卿 杖履千岩已倦游,西归仍卧石城幽。② 杯前细草鲜堪画,雨后残花断欲流。 旧识鸟来当户语,新分泉到绕林秋。 野僧笑向山人问,何事春心又远求。③ 【注释】①虔(qiān):即虔州,今江西赣州。尹邦和:人名,刘元卿好友。②杖履:柱拐杖,穿草鞋。西归:莲花在江西的西部,故称“西归”。 ③野僧:野外的僧人。 暮过元阳洞 明  刘元卿 桃花底事逐飞泉,遂有轩车破紫烟。① 低隐雷霆江水阔,高搴风雨薜萝悬。② 萧萧石磴何年路,六六仙家第几天。 我自看棋愁日暮,谁从尘世问桑田。③ 【注释】①轩车:古代供士大夫以上乘坐的一种本,也用为车子的通称。紫烟:紫色的烟雾。②雷霆:疾雷,《易·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高搴:高高的揭起。薜萝:薜荔和女萝。③看棋:《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王质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对人。”后以看棋比喻世事变幻。 秋 燕 行 明  刘元卿 秋社前五日,予在书院。见梁上燕雏初飞,其三竟去,二雏欲飞不能,母呢喃绕梁,若将教之者。予谓诸生曰:“予老矣,有如此秋燕,尔曹可不勉自奋飞。”因赋此勖之。 空梁巢秋燕,一巢有数儿。① 燕飞去复来,数儿纷告饥。 青蝇取次吞,渐渐肌肤肥。② 一日携儿出,三儿上高枝。 一儿坐檐瓦,一儿巢中栖。 坐者软无力,栖者羽翎稀。③ 枝上兄和弟,呼之终不飞。 母出更回顾,还与整毛衣。 呢喃如有言,此际亦何时。④ 秋社能几日,尚恋故巢泥。⑤ 尔今不决起,母当舍儿归。⑥ 【注释】①巢:居,窝。②青蝇:苍蝇。③羽翎:翅膀的羽毛。④呢喃:燕子的鸣叫声。⑤秋社:古代秋天祭祀土神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故巢:旧窝。⑥尔(ěr):你。归:归去。 除夕携弟侄登涣文阁小饮① 明  刘元卿 凌空高阁势能飞,临眺何须叹落晖。② 爆竹乍烧惊稚子,远山凝望入希微。③ 隔村树里行人度,流水声中倦鸟归。④ 载酒未妨频问字,莫教典却暮春衣。⑤ 【注释】①涣文阁:在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南陂村,刘元卿倡健,梁学源撰记,上有瑞草楼。明季刘赤讲学终隐于此。②临眺(-tiào):登临眺望。③稚子:幼小的孩子。希微:同熹微,越来越看不清。④倦鸟:疲倦的鸟。⑤典却:抵押了。杜甫《曲江》诗:“朝回日日典春衣。” 修坦家陂鼎调诸君携酒野集归而有作① 明  刘元卿 老去栖栖不自怜,残阳犹复恋桑田。② 曾闻入夜争余沥,遂欲乘秋障百川。③ 千倾澄陂分细水,八家凶岁转丰年。④ 近来沟洫何人问,尽说催租县吏贤。⑤ 【注释】①坦家陂:在江西莲花县坊楼镇南陂村。②栖栖(qī-):忙碌不安的样子。自怜:自我怜惜。桑田:泛指种桑耕田的农事活动。③余沥:指别人灌溉后剩余下来的水。障百川:保障百川流域有水灌溉。④凶岁:荒年。宋苏轼《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⑤沟洫:水道,沟渠。借指农田水利。《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县吏:县之吏役。 游石廊洞① 明  刘元卿 参差危磴倚莓苔,山半仙桥一缕回。② 人似猿猱翻石壁,天开日月自楼台。③ 尚遗宋碣题痕在,却忆刘郎前度来。④ 指点千年成感慨,数峰寒色对衔杯。⑤ 【注释】①石廊洞:参见宋刘弇《石廊洞》一诗注。②危磴(-deng):指中洞通上洞的险要石级。莓苔(mei  tai眉台):草莓、苔藓。仙桥:横架在绝壁上的石梁,是中洞通上洞的途径。③猱(nao挠):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自楼台:自成楼台,下洞两侧高六七尺处,天然形成两层,右似过道,左若楼台。台上梯田、水库清水盈盈,均天造地设,传为“仙人田”。④据《莲花厅志》载:宋元祐间(1086--1093)学士刘弇避难石廊洞,“纪以诗,剔其壁曰:‘石廊之洞。’又上洞在壁,宋元符二年(1099)林自成偕众道侣游洞后,题字壁上,至今墨色犹新。刘郎:作者自称,因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句,故云。⑤数峰:指六字、湖仙、义冈、牢芳诸峰。衔杯:衔着酒杯,即饮酒。 游清风观① 明  刘元卿 前度刘郎谱旧途,桃花千树隐元都。② 飞霞天马横金勒,带雨愁猿敞画图。③ 紫气东来浮恍惚,青鸾西去入虚无。④ 蓬莱咫尺人难信,怅望青霄月影孤。⑤ 【注释】①清风观:位于江西莲花县高洲乡。唐姚虚建,明永新刘髦读书于此。②刘郎:作者自称。元都:即玄都。道教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③天马:山名。金勒:金饰的带嚼口的马路头。愁猿:山名。④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凡有紫气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恍惚(huǎng hū):指神思不定,精神不集中。青鸾:传说中为青色的凤凰类神鸟,常伴西王母的一种神鸟。虚无:有而若无,实而若虚,道家用指‘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见。⑤蓬莱:传说的海上仙山。咫尺:比喻相距很近。怅望:惆怅地看望、想望。 游清泉寺① 明  刘元卿 僧房三坐芙蓉暑,僧自不闲景自幽。② 地转吴山联楚界,天回盛夏作高秋。③ 几间茅屋环溪水,一道清泉出石头。 阅世未须伤往事,即看东日又西流。④ 【注释】①清泉寺:又称西坑庵,在江西莲花县六市乡清泉山、大岭背。传大禹治水功成,在此地设宴,大宴天下诸侯。又称封侯山。②暑:热。幽: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③吴山连楚界:指清泉寺与湖南省交界。④未须:不须。东日:东方日出。西流:水往西流。 登小江阁上① 明  刘元卿 逶迤苔迳入苍苍,溪上寒松抱小堂。② 和合水云澄色相,倒开楼阁在浮光。③ 池蛙向夜声逾急,花月侵帘梦亦香。④ 两岸桃红难自秘,天台近日到刘郎。⑤ 【注释】①小江阁:在今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小江村。②逶迤(wēiyǐ):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③色相:佛教名词。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华严经》:“无边色相,国满光明。”浮光:水面或物体表现反射的光。④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⑤自秘:深藏而秘不示人。宋苏辙《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诗:“丹鼎一丸深自秘,紫尘三叶却先知。”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刘郎:指东汉刘晨。相传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为仙女所留。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唐司空图《游仙》诗:“刘郎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戏和水仙子调① 明 刘元卿 引疾归来楚水涯②,西云深处是吾家③。小屋儿恰好,牛背大享清福也。 胜荣华风吹窗月④,到榻说两句平常话⑤。畜几种易栽花⑥。客相过,浊酒浓茶。 【注释】①水仙子,曲牌名,又叫《冯夷曲》、《凌波曲》、《湘妃曲》。②楚水涯:刘元卿故乡在江西湖南交界处,古称吴楚边关,湖南攸水、渌水发源于此,故有楚水之涯话。③西云:指西云山,在莲花县坊楼南陂。莲花秦汉以来曾设安成县、广兴县、安乐郡,东汉时治所迁于安福,南陂在安成之西,故有西云山之名。④荣华:草木开花,旧时比喻兴盛或显达。⑤榻():狭长而较矮的床。⑥畜:养。 春暮复礼小饮戏笑·右调满庭芳① 明  刘元卿 六尺名韁,一条利锁②,牵得人世奔忙。蜗牛角底,争短更论长。且喜天宽海阔,尽容我,自首佯狂。闲想起,孙曹楚汉,无故闹一场③。 这几个先生,兴兵结怨,多少灾殃。到而今,影儿落在何方。况是日斜春暮,凭红友④,行到醉乡。说甚么,蕉鹿蝴蝶,一枕面羲皇⑤。 【注释】①复礼:这里指复礼书院。为刘元卿所创办,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②两句意思:韁也作缰,锁也作索,有名缰利索之意。柳宗元有语:“贵尔六尺躯,勿为名利驱。”③孙曹楚汉:指三国时代。④红友:酒的别称。⑤蕉鹿:即蕉鹿梦,蕉鹿自欺,《列子·周穆王》卷三:“郑有人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方而取之。”蝴蝶:叫蝴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羲皇:指传说中的古帝,又叫羲和。 偶书·右调满庭芳 明  刘元卿 愁到黄昏,闷到清晓,只争谁多谁少。事皆前定,焦劳空自老。纵如倚顿陶朱①,免不得,埋骨荒草。那些人,哄一会儿,转眼不见了。 看世事反覆②,强弱弱强,小大大小。又何必,抵死奔奔扰扰。幸遇盛友高鹏,聆清话③,真个是好。暗算来,加减乘除,服杀天公巧。 【注释】①倚顿:春秋时代富豪,以经营盐业致富。陶朱:即陶朱公范蠡 ,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②反覆:反来复去。③聆(líng):听。 石 城 洞① 隆庆间,里人刘元卿偕邑人伍弇、周一濂游洞中,见佳石辄评品之,标目十有八,分题赋诗。 (一)潜流渡石 明 刘元卿 洞背三江潜入洞中,合流而出,荫田百余亩。   河汉江淮四渎开,尔偏寻入暗中来。② 凭谁指示出头路,灌溉功成亦幸哉。 (二)石城暮霭 明  刘元卿 洞口峭石环立如城,将雨则烟霭横抹其间。 云作城门石作城,城头雉堞更分明。③ 避秦人与秦俱往,红日西飞暮霭轻。④ (三)凝乳堆雪 明  刘元卿 在右暗洞,其石多白而滑,乳头杂吐,若雪山然。 烧得人心死不回,火坑日日利名催。 仙家雪巘寒如铁,能使凉生六月杯。⑤ (四)洪钟清韵 明  刘元卿 钟钮悬岩上,击之有声。 炉冶无边造化功,有时能铸石为钟。 仙家犹自难忘世,怕杀人间耳尽聋。 (五)玉塔寒云 明 刘元卿 在左暗洞沙提中,有石峥然起,类所谓禅塔者,火烛之,金砂晃耀,斑纹灿如。 谁谓孤高不可居,暗沙堤上自如如。 已拚寒影随流水,其奈标题点素书。⑥ (六)净土丛莲 明  刘元卿 石莲往往有之,而在钟楼者尤胜,以火烛之,红白杂吐。 小园清沼绽红莲,不染淤泥也自怜。 陆地芙蕖开满洞,痴人将说是西天。⑦ 【注释】①石城洞:旧称书林洞,在江西莲花县闪石乡洞背村,为县内20余个石灰石溶洞中最大者之一。《大明一统志》、《徐霞露游记》以为石廊洞,均误。奇石攒聚,仿如城垣,洞道交错色连,有似街巷,故名。洞内涧水中流,前后空旷约十里。有可容数千人的洞厅,有潜流渡石、洪钟清韵、华表待鹤、玉兔望月、仙舄奇迹等十八景。明隆庆间,文学家刘元卿偕邑人伍弇、周一濂游洞中,对“石城十八景”分题赋诗。洞前原有精蓝、僧舍、云楼石馆等建筑群。明刘元卿于万历丁未年(1607)肖其洞形易名为:“石城洞”。曾《石城洞志》,对洞中诸景有详尽记载。《莲花厅志》载:“洞门深数十丈广,称之可容千余人,有读易台、帝姥洞、海山石、罗汉石、叠翠屏、青瑶房、金盘石、绿龟石、华表石、松石、圆岩、踞狮岩即垒墙石界内,外洞为石峡,又称仙凡峡。”《大明一统志》嘉靖本载:“乡人秉火而入,初若路绝,稍前空旷数处。”②四渎: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其中淮河、济水古时候也独流入海,故得与江河并列。(淮河、济水先后被黄河改道所夺,淮河下游淤塞后改注入长江,而济水故道即今之黄河下游)。现有的记载首见于《尔雅·释水》。③雉堞(zhīdié):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作掩护用。④避秦人:石城洞又名书林洞,据说有一儒生因避秦始皇焚书坑儒,携书进洞藏之。后来的人打开洞门,一避秦碑犹存。⑤雪巘:雪山。⑥造化:创造演化,指自然界自身发展繁衍的功能。⑥素书: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相传为汉代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⑦西天:信奉佛教净土宗者,指《阿弥陀经》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贤奕编》寓言选     一 猩 猩  明 刘元卿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大小而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日:“盍少尝之?慎勿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嚼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籍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二、猱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则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日“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日.“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跃大吼而死。 世人谓邯郸挟瑟而倡类之。于是乎,宁独一倡哉?           三 瘿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善求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复礼书院记         明 刘元卿 邑西之陬,距郭百八十里,道险远,阻声教,其俗故上富兢胜,人重使气,莫肯顺理。豪杰者至抗治吏而强有力,多苦佃民,而兼其资,非一日之积矣。东廓邹先生数数欲诱而循之,而僻壤习诗书者什一,士人少,不得其隙也。予自在诸生中,深引为耻,顾独兼得一二有行谊者,若李垣之置井田,彭君颜之割先畴以均其侄,杨惟十之操作供母,则心私喜曰:“是不可引为赤帜乎?”乃谋诸王君子应、贺君宗孔,联乡之父老子弟为会,而时时引此三人事激而耸跃之,曰:“诸父老,其母以学为元奇不可致力。夫道者,所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达道也。学者学之为君臣,学之为父子,学之为夫妇、昆弟、朋友也。学不讲则不明,故讲学以会友明伦而己,非有元奇也。姑无远引,即杨之孝、彭之友、李之好义,周族是其人者,皆所谓明伦者也,岂其有甚高难行哉?顾不为耳。”于是诸父老欣然曰:“往吾以讲学为元远之谈,今所称引如是,是人人可致力者。”遂相率即其家季一会,会辄引其于弟训督之。奢者争为简,暴者忍辱,贪者损其分以外之求。行之暮年,风俗浸浸可观,乃合而谋曰:“季而会,五日而罢去,曝寒无常,非计之得也。盍醵钱构书院乎?”卜地书林,面禾山,背武功,西云,悉猿诸峰,拱揖而环聚,足称雄观垂永古。旬日间,敛金以两计者五百,盖彭昂为之首,而陈君朝俭、国相等从而翼之,余兄弟名卿、上卿、贵卿等复力助之,遂举金以畀。刘子钦、彭子继善、冯子梦熊,量工命日,始事于隆庆壬申之十月。越明年三月告成,相与问名于予。予曰:“其复礼乎。”诸父老惊曰:“斯颜子之学也,仲弓而下,不敢望其藩篱,奈何以迪后进之士?”予曰:“嘻,斯道也,非有元奇也,夫性周六合,在人则为礼。性也者不可得致力者也,礼也者可得而致力者也。然性虽不可得,而致力,而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皆性也。故视听急动,一归于礼,虽谓之致力于性可矣。里人罕言性而雅言礼。所谓中道而立,超乎二氏而为,万世之宗都也。颜之仰、钻、瞻、忽,其始固欲致力于性,而夫子则示之以礼。故其言日如有所立。盖始悟礼之可据也;曰末由以从之,则叹性之不可得,而致力矣。不观诸火,火性遍虚空,丽木则明。以之烹饪则利兴,以之燎原则害炽。顾所用如何,非必绝薪去焰而后可以尽火之性也;又非即薪与焰,而遂谓穷火之原也。明于观火,可以通乎礼之说矣。”父老曰:“若是何与于明伦?”曰:“斯予所谓明伦也。予请言孝礼,白为人子者,视于无形,听无声,其非礼勿视听乎。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其非礼勿言动乎。推之君臣等,莫不皆然。则仁在其中矣。然则颜子之学,又岂有甚高难行者哉?”于是诸父老进其弟曰:“斯言近而远,浅而微,若等勉致力焉,虽终身可也。”复顾谓予曰:“子卒以此而名 吾无疑于显微之故矣。”予唯唯,退而记之。

声明:关于《虎皮黄垒墙石》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803182.html